第84章 徐徐圖之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0      字數:2263
  戶改之法穩步推行,李天也沒什麽好問的,勉勵了黃準幾句後,便轉而看向楊榮:

  “子榮,天工院最近怎麽樣了?可有什麽麻煩?”

  楊榮最近時不時就往福采坊工地上跑,臉色黝黑了幾分,聽得李天問話,趕忙起身拱禮道:

  “勞陛下掛念,天工院籌建三日,工期已經完成四分之一有餘,至多再有十日,陛下便可去天工院飲茶了。至於麻煩嘛,除了有些老秀才整日在天工院外叫罵,倒也沒什麽大事。”

  “好好好。”李天連連點頭,笑問出聲道:

  “朕聽王福說城中有不少匠人自發前去幫忙,可有此事?”

  “確實如此,城中不少匠人聽說陛下要給匠人們開辟入仕之道,都自帶器具到工地上幫忙,若不是有他們相助,天工院也不會營建的如此之快。”

  微微頷首,示意楊榮坐下說話,李天準備趁著今日內閣四大學士都在,商量另一件大事。

  “朕前些日子讓工部在城中尋址,你們都知道吧。”

  李天說的輕巧,但楊士奇等人都明白皇上不會無的放矢,身子一正,點著頭靜聽下言。

  抿了口茶,李天眯眼打量著楊士奇等人的神情,幽幽開口道:

  “朕是這麽想的,朕的那些叔叔雖然為朕鎮守邊疆,但每人手裏都握著數千上萬的軍隊.

  當然,朕倒不是怕他們造反。朕隻是聽說每個藩王封地,都有數萬的百姓投獻地產,以避稅賦徭役,那可都是朕的子民啊,你們說說,這事朕該不該管。”

  身為閣老,楊士奇等人想事情自然不會隻看表麵。

  藩王鎮守邊疆是太祖留下的祖製,以求必要時候各地藩王可以進京救駕。

  至於百姓投獻地產,這也不是什麽新鮮事,大明對皇室宗親朝中官員,向來是不施加稅賦徭役,很多百姓為了生計,多半都會將地產投獻到這些人手中。

  別說各地藩王,就是在坐的楊士奇等人老家,也有不少百姓把地產掛在他們名下,以求躲避各種稅費和苛雜徭役。

  琢磨著皇上的念頭,楊士奇等人一時沒想出來個所以然,隻有黃準大著膽子試問道:

  “陛下可是想變革稅製?”

  黃準此話一出,楊士奇幾人皆是臉色微變。

  戶改之法和天工院之所以反對不多,那是因為沒有觸及官紳士族關鍵之利益,可若是變革稅製,朝中和天下大亂是必然的事情。

  稍加沉吟,不待皇上回話,楊士奇趕忙出聲道:

  “陛下,稅製暫不可變。”

  見楊士奇如此緊張,李天有些詫異,不過旋即也理解楊士奇在擔憂什麽,莞爾一笑,啞然道:“士奇多慮了,朕並無變革稅製之念,起碼眼下是沒有。”

  嚐到了變法的甜頭,黃準卻不那麽以為,朝楊士奇告罪一聲,轉而看向李天沉聲道:

  “陛下,其實我大明的稅製並不合理。”

  李天自然知道明朝的稅製不合理,畢竟明朝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稅製隻能算是其中一條。

  比如說明朝的財政製度,就稱得上是匪夷所思。

  地方州府每年,不但要向戶部國庫交賦課兩稅,還要向工部廣積庫交一些,向兵部軍需庫交一些,向光祿寺林苑局交一些。

  簡直混亂至極,每年的財政賬冊基本都是糊塗賬。

  而且這還不是最扯淡的,最扯淡是自縣一級官府,就對賦課兩稅有自留之權。

  什麽叫自留之權?

  就是縣裏收了糧食銀子,就能把次年自己要用的物料截留下來。送到州府,州府衙門也會截留一次,等到了省府級別往戶部送時,賦課兩稅已經是少了大半。

  總的來說,全國賦課兩稅兩千五百萬兩的銀子,能到戶部夏元吉手中一半就不錯了,這還是不算給南京戶部的分銀。

  但就是扯淡的這種地步,李天也不敢妄加修改。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凡是牽扯到錢糧的改革,必定都是人頭滾滾。少交一分的那方,不會對他感恩戴德,但多交一分的那方,必然是做夢都想要他的命。

  戶改之法一日不推行天下,二十六衛親軍一日不變成虎狼之師,李天便一日不會考慮變革稅製。

  徐徐圖之四個字在某些變法之中,可謂是一個字都不能錯。

  示意黃準老實坐下,李天不再賣關子,沉聲道:

  “稅製一事,朕早晚要動,但不是現在,你們不必亂想。

  朕讓你們琢磨的是怎麽把藩王手裏的地產還給百姓,有錢有糧又有兵,朕不想大明出現一個個國中之國。”

  原來是要搞藩王,楊士奇幾人頓時長籲了口氣。

  但搞藩王和稅製息息相關,百姓也不傻,若不是朝政苛雜賦稅太多,他們也不會與虎謀皮,把地產獻給藩王。

  稍加沉吟,楊士奇心裏馬上便有了對策,拱手道:

  “陛下,稅製眼下不好變革,但陛下若隻是想讓百姓不再投獻地產,免去各地藩王封地百姓賦稅便是。”

  我擦,還有這種玩法?李天有些詫異。

  見李天麵露驚詫,楊士奇會然一笑,出聲解釋道:

  “陛下不必意外,天下每年都有州府遭災,朝廷免去災區稅賦再正常不過。各地藩王封地多在邊疆,旱災,冰災,澇災,風災,每年總能遇上一個。”

  楊士奇一番話畢,李天頓時陷入了沉思。

  他原本想借著中秋賞月,把各地藩王都誆騙進京,然後在澄清坊建兩條親王街,把他們圈養在京中。

  但這種事情其實風險不小,駐守邊疆的各地藩王,跟朱濟喜那種脫毛豬不同。

  他們不但有封地有實權,手下更有兵將,若是鬧得難看,其下屬將很有可能造反。

  權衡著兩個法子的利弊,李天索性如實將自己的打算說了一通。

  楊士奇幾人沒想到皇上竟然這麽狠,居然想把各地藩王養豬似的養在京城,不過咂摸著味兒,幾人覺得皇上的法子似乎也不是不可行。

  任瑾拱手一禮,看向楊士奇等人道:

  “元輔大人之法雖然穩妥,但陛下之法卻可一勞永逸,依本閣拙見,不如先下幾道免稅的旨意,看看各藩王封地效果如何。

  若藩王們老實將地產還於百姓,本閣以為就不必強留京中,若是各地藩王置朝廷如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