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帝後親迎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49      字數:2222
  李天一聲令下,內廷十二監太監們幾乎是傾巢出動,馬不停蹄的奔赴城中各坊各部,各兵司衙門通傳聖諭。

  時雍坊羽林衛虎賁衛,仁壽坊金吾衛,金台坊騰驤四衛等親軍二十六衛接到聖諭後,紛紛披甲列隊,火速出城。

  千步廊六部衙門,五軍都督府門前,大大小小的軟轎停了一片,放眼望去,竟全是身穿緋紅色官袍的四品之上大員。

  “我滴個乖乖,都說不到京城不知道自己官小,以前我還不信,今個兒可算長見識了。”

  一名正八品的戶部副使,眼睛瞪成了鈴鐺,不由自主的喃喃道。

  “鄭公公好大的恩榮啊,先前馬主事說京中凡是七品以上的官員,都得出城去。”

  又一名副使滿眼羨慕的看著門外,感歎出聲。

  “唉,我等就連隨皇上一起出城迎接的資格都沒有,真是讓人窩心.....

  諸如此類的對話在各部堂都有發生,但此刻卻沒人再訓斥他們妄議朝政。

  “鄭和到哪了?”

  與張皇後同坐龍輦的李天難耐急切,每隔一會兒就要問上一遍。

  “回陛下的話,鄭公公已經到南城運河了。”

  “快,給朕搞快點,朕要在鄭和下船之前看見他。”

  王福拱手一諾,趕忙安排駕車的太監加快速度。

  天子駕六,六匹血統純正的大宛天馬吃痛,頓時撒腿狂奔起來,一會兒的功夫,竟追上了最後出城的燕山左衛。

  南城運河河麵上。

  上百艘吃水極深的方臉沙船正勻速前行,船上的搖槳工們使出了吃奶的力氣,配合著岸邊拉纖的纖夫逆流而行。

  領頭的一艘兩層福船甲板上,鄭和身姿挺拔昂首而立,靜靜聽著一旁王敬洪說話。

  王敬洪正匯報船隊情況,無意識的瞥眼一望,眼神猛然一縮,驚呼出了聲。

  “鄭公,快看。”

  “咱家看見了。”

  鄭和雙手微微發顫,看著運河兩岸滾滾而起的衝天煙塵,神情凝滯。

  隻見距離京城廣渠門不足五百米的運河兩岸,佇立著數十萬披甲持戈皇家親衛,而在數百麵迎風飄揚的旌旗之後,是天子儀仗和一眼看不到頭的文武百官。

  鄭和率領過上百艘的船隊,也見過無邊大海上的驚濤駭浪,但此時此刻,鄭和仍為眼前之盛景而動容。

  帝後親迎,萬軍與百官相隨。

  離京一年八個月零十二天,鄭和從未像此刻這般失態,滾滾熱淚順著臉頰而下,嘴巴微張,心中似有萬千話語要說。

  看著河麵上愈來愈近的大明龍旗,李天扶了扶腦袋上碩大的九梁冠,大手一揮,牽著張皇後踱步到了運河岸邊。

  江保見皇上揮手,趕忙下令搖動龍旗,霎時間,隻聽直衝雲霄的呼聲呼嘯而起。

  “我等恭迎鄭公!”

  “我等恭迎鄭公!”

  “我等恭迎鄭公!”

  數十萬人高聲連呼,振聾發聵的聲浪,激的運河水麵都出現了圈圈漣漪。

  隨鄭和下西洋的八千精兵和數千匠人隨從,此時此刻臉都漲了個滿紅,雖然皇上親軍呼的不是他們,但他們同樣與有榮焉。

  矗立床頭甲板的鄭和心情稍緩,拭去了臉上淚痕,還未等福船靠岸,便先一步跳上了陸地,五體拜地,大聲道:

  “三保幸不辱使命,占城,爪哇等二十七國皆知我大明威德,願奉我大明為環宇之主。真蠟,天方等十六國願與我大明世代交好,年年派使臣前來通節。”

  “抬起頭來,讓朕好好看看我大明出海第一人。”

  連連叩首,鄭和抬起了頭。

  謔,寬口濃眉,青麵隆鼻,好一個英武的西洋總兵正使。

  一把將鄭和從地上拽起來,李天又好好打量了一番,大聲叫好道:

  “西洋之事,你功勳卓炳,朕定要好好賞賜你。江保,傳朕旨意,升尚寶監總管鄭和為司禮監總管,龍驤衛大將軍,燕山衛大將軍,食祿兩千戶。”

  鄭和聞言暗自心驚,龍驤四衛是趙王的,燕山四衛是太子的,他豈敢染指,作勢就要張口拒絕。

  不過李天沒有給鄭和拒絕機會,直接拽著鄭和上了龍輦大聲道:

  “今日是朕登基以來最痛快的一天,凡是今日與朕一起前來的官員將士,全部賞萬金,賜綢三匹。”

  聖諭傳到親衛百官之中,除了戶部尚書夏元吉和漢王朱高燧,皆是跪地高呼萬歲,呼聲連綿半刻而不絕耳。

  萬金自然不是一萬兩黃金,而是一萬銅錢,之所以說萬金,純粹是因為說出來好聽。

  出城一趟,就白得十兩銀子,親衛將士們是實打實的高興,至於文武百官,則就是做做樣子罷了,皇帝賞賜,就是賞一文錢,他們也得跪地謝恩。

  轉了個彎到永定正門進城,清道監的太監們早就淨水潑街,黃土墊道。

  看著微濕的永定大街和兩旁伸著腦袋的百姓,鄭和愈發感到惶恐。

  他六下西洋,雖然每次回京先帝也會盛大迎接,但從未像今日這般隆重。

  舔著發幹的嘴唇,看著神采飛揚的皇上,鄭和小心翼翼道:

  “陛下用如此盛大的陣仗迎接老奴,老奴實在是有些惶恐。”

  “惶恐什麽。”李天滿臉笑意的看著街道兩邊百姓,沉聲道:

  朕今日此番姿態不單是為了迎你,也是為了讓文武百官知道,海洋一事乃我大明重中之重。”

  鄭和聞言鬆了口氣,原來皇上還有震懾朝臣之意,他就怕皇上是為了捧殺於他,才會做出這麽大陣仗。

  出使西洋耗資不菲,每次都會有大量朝臣反對,看來皇上在京中的日子也不好過,鄭和暗暗想著。

  瞥眼見鄭和神色放鬆,李天不由得啞然一笑,主動開口解釋道:

  “你不在的這些日子,除了先帝駕崩,還發生了許多事。

  譬如朕新設了幾個衙門,裁撤了錦衣衛南北鎮撫司,讓趙王擔任錦衣衛指揮使一職等等,等回了宮,朕讓江保王福好好跟你說說。”

  李天說的輕飄飄,鄭和的心卻陡然懸了起來。

  新設衙門,裁撤鎮撫司,趙王出任錦衣衛,這哪件都不是小事情,他出使西洋不過一年,京中變化怎會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