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宋鳴出名了
作者:沉默散步      更新:2020-09-25 22:09      字數:2618
  徐建根夫妻原本打算在縣城多呆幾天,跟兒子女兒好好聚一段時間。

  可是等新鮮感一過去,又覺得非常無聊。

  勉強呆了兩天,就堅持要回家。

  徐東燦理解他們的心思,也沒有挽留。

  隻是讓她們帶了不少吃的回去。

  進入九月後,天氣開始轉涼,早晚氣溫比較涼爽,隻有中午依然熱得慌,到時把鹵味放在密封盒裏,泡在井水裏,應該能放幾天不壞。

  而空間裏的葡萄這時候全部成熟了,徐東燦接下來花了不少時間,土法釀葡萄酒。

  先買了幾十隻大玻璃罐,本地有浸楊梅澆酒和藥酒的風俗習俗,這種罐子很容易就能買到。

  把葡萄摘下來後洗幹淨,晾幹水份,然後把葡萄倒進幹淨的盆子裏,用手捏碎,加入冰糖和紅糖,倒進罐裏。

  因為接下來要發酵,所以不能裝滿,為了保險,他留了近三分之一的空隙。

  做完這一步,釀酒的主要程序已經完成,接下來隻要隔二三天攪拌一下就行。

  至於發酵多久,要看他自己了。

  如果想喝比較淡的葡萄酒,一個月後就可以過濾後裝瓶,放進冰箱裏冷藏。

  酒癮大一點的,可以多釀些日子,再把酒過濾出來。

  土法釀的葡萄酒,比較混濁,如果想純度高一點,可以多過濾一次。

  徐東燦前世幾乎年年都釀酒,這些步驟非常熟悉,所以倒進罐子裏後,把它們放在空間,不用擔心忘了攪拌,影響發酵。

  在等待的過程中,羅秋蓉過來了一趟,說南溪鄉那邊的服裝加工作坊大多已經建立起來,就是效率和質量跟工廠有些距離,讓她很頭疼。

  “要不,你找人承包吧!”徐東燦想了想,覺得搞這麽多站點,管理確實很頭疼,就給她出了個主意。“在當地村子裏找個頭腦靈活的人,把作坊承包給他,你給他樣品和材料,質量和產量讓他自己去想辦法解決。”

  反正搞那些作坊,本來就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帶領當地老百姓致富,所以隻要質量達到要求,賺的少一點也不用計較,把利潤多分一些給承包者。

  這樣一來,那人隻須花很少的代價,就能開一家小工廠,積極性肯定很會高。

  隻要跟他簽訂好合同,想來不會出大的問題。

  “如果有人能把它管起來,我確實會省心很多。”羅秋蓉想了想,覺得辦法不錯。“不像現在,每次把成品拿過來,都會發現很多問題,煩都煩死了。”

  那邊交通不便,電話又不通,有問題隻能親自一趟一趟跑。

  她從來沒有想過搞加工點,居然會這麽麻煩。

  “現在工廠少,工人工資很低,隻要衣服能賣出去,賺錢就很容易。”徐東燦覺得有些話可以說在前頭。“如果你們生產出來的服裝,銷售很容易,其實可以把重點放在銷售和設計上,把生產慢慢獨立出去。”

  又說了這樣做的好處,隻要把樣式設計好,計算出成本,然後把訂單給服裝廠,留出一小部分的利潤給工廠就行了。

  “你這個辦法好。”羅秋蓉聽完後隻覺得精神一振。“工廠那邊現在有生產廠長,以後可以把那一塊交給他,我把設計和銷售這些單獨移出來,會省事很多。”

  她現在的主要精力放在餘杭的銷售上,幾家分店的批發業務做得如火如荼。

  另外就是操心款式的問題,這個也是她在拍板。

  生產那邊,已經很少過問了。

  反而是幾個加工點,因為要幫老公創造業績,她不得不親自留意,免得失敗。

  “那你把工廠和幾個作坊的管理關係重新調整一下,讓廠長統籌全局,去協調幾個作坊。”徐東燦提醒道。“工廠的生產,交給車間主任去負責就可以。”

  新的管理模式,需要一步步來,至少要搞清楚大家的權責。

  否則會出現一些三不管地帶,就容易出差錯。

  “我回頭跟下麵的人商量一下。”羅秋蓉認真地點頭。

  這件事難度其實不大,隻是大家還沒見過這種合作方式,所以需要時間適應。

  半個月後,那些領物料參與加工的村民,領到了第一批計件工資。

  多的有一百多,少的也有幾十塊,在村裏引起了轟動。

  因為這時候種田收入很低,一年下來也不過幾百塊。

  如果接下來長期有活幹,那一年就多了上千塊額外收入,他們的生活條件馬上就能獲得改善。

  這個消息傳開後,縣電視台派出記者,報導了這件事。

  緊接著,報紙也對這種創新的經營方式進行了追蹤報導,重點提到了宋鳴這個帶頭人,說他心係百姓,聯係企業給老百姓提供致富的機會,把他當作改革開放的新型領導幹部典型,大肆表揚。

  帶領老百姓一起致富,在九十年代初,是最政治正確的事。

  經過宣傳部門一拔高,他的名聲就響了。

  宋老爺子等這件事傳遍全縣後,特意過來找徐東燦,向他表示了謝意。

  他早就知道這件事的來曆,隻是不知道效果怎麽樣?所以沒有插手。

  識人方麵他很有一套,可是在經濟建議方麵,他完全是外行,根本提供不了合適的建議。

  這也是他看重徐東燦的原因。

  他認為宋家現在在政治上有了足夠的人脈,但是時代在變化,對幹部的要求也在發生改變。

  國家現在倡導幹部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也就是說,需要高學曆和有真正實力的精英,充實到領導幹部隊伍中,那些隻會搞鬥爭,耍官腔的傳統幹部,注定要被淘汰。

  而宋家恰恰最缺乏這方麵的人才,兒子和孫子對經濟都一竅不通。

  現在有了徐東燦,算是把這一塊短板補上了。

  “宋爺爺客氣了。”徐東燦對他能紆尊降貴,親自上門非常佩服。“我們是一家人,相互幫助不是應該的嗎?”

  他這樣做,自然是想證明自己。

  別看他沒背景沒地位,可是照樣能幹出別人幹不了的成績。

  “你這樣說,那我就不客氣了。”宋老爺子就等他這句話。“以後宋映他哥和他爸,能不能繼續往上走,全靠你了。”

  年輕人好大喜功,那他就給他壓擔子了。

  縣裏現在正在建服裝市場,等裝修完成後,就能招商了。

  這是兒子提出來的項目,肯定會給他帶來足夠多的好處。

  可以說他們父子倆,都靠徐東燦的謀劃,在各自的崗位上,取得了成就。

  他必須把徐東燦繼續綁在宋家這輛馬車上,拉著他們往前走。

  “沒問題。”徐東燦對於這種力所能及的事,自然不會拒絕。“隻要宋叔叔不嫌棄就行。”

  他這樣說也是話裏有話。

  要我幫忙可以,不過未來嶽父嶽母必須轉變態度,認可自己。

  否則下次就未必有這樣的好事了。

  “那是當然。”宋老爺子聽懂了他的意思。“你們現在年紀還小,等明年,雙方父母見個麵,把親事定下來,後年你二十二歲,就可以結婚了。”

  他其實比徐東燦更著急,就怕其它家族發現他的能力後,把他籠絡走了。

  這樣的話,宋家的損失就大了。

  “一言為定。”見老爺子把話說明白了,徐東燦興奮地嚷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