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筆落字成
作者:滄海一力      更新:2020-10-27 18:09      字數:2197
  微風輕拂水麵,反而讓亭中的四人顯得更加訝異了。

  良久之後,李航才頹然坐了下來。

  藥離知道,這是一種服軟的表現,要是李航真的不打算和自己說些什麽,隻怕現在已經直接離開了。

  “有些東西你說得沒錯,氏族的存在的確有著些許弊端,古往今來,多少朝代的覆滅都是從氏族開始的,無論是隋朝還是大漢,都能看到其中的影子,更別說正如同你所說的,氏族的存在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但是你也要知道啊,有一點你是無法否認的,氏族掌握著話語權,也就是你口中的書籍和知識,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典籍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氏族中大多數人都是讚同的,不然這個天下,會變成什麽樣子呢?”

  藥離反問李航,李航沉默了。

  如果氏族真的如同自己想的那般齷齪,不用說其他的,至少整個大唐絕對不會這麽安寧,拋開李世民武則天的淩厲手段,當今的陛下雖然有些手段,但是卻懶得費心思,若是氏族大多數人有心,恐怕當今天下早以成了另外一個戰國時代。

  “氏族之中,還是有不少懂理之人的,難不成老夫在你眼裏也是十惡不赦?拋開老夫,周正,孫楊兩個小子也不被你放在眼裏?”藥離追問道。

  孫楊麽?這個名字自己似乎好久都沒有聽到了。

  李航歎了口氣,他忘不了那個老頭,當初一心求死,最後的下場即使是李航也頗為動容。

  “我錯了。”李航低下了頭,隻是很快又看向了藥離,“我可以接受氏族的存在,但是我不接受什麽特權什麽階級。”

  藥離微微一楞,但多少鬆了口氣,“你小子,有的時候啊,我真的懷疑你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你對百姓看得似乎很重,但有的時候又似乎全然不放在眼裏,你知道你給我的感覺是什麽嗎?

  就像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正譏諷的看著塵世間的一切,我們的所作所為在你眼裏似乎是非常的愚蠢不堪,甚至楊國忠或者安祿山甚至是李隆基,你都有些瞧不上,那種感覺,就像是長安人看著一個鄉下人第一次進長安一般。

  本來今日我都做好回去和藥家共存亡的準備了,倒是難得的聽到了你認錯。”

  藥離老爺子是徹底的放鬆了,渾身上下仿佛有一股氣卸掉了一般,筆直的身子顯得似乎有些佝僂。

  李白驚訝的看了李航一眼,微微一笑,“難怪能寫出什麽仙人撫我頂,結發授長生,我以為我足夠瀟灑了,但是聽老爺子的,你才是最為嬌傲的一個。”

  李航偏了偏腦袋,自己似乎有些孩子氣了,帶著領先千年的觀念回到唐朝,他的確有些不把所有人放在眼裏的感覺。

  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就好像初中的孩子回到了小學,老師講一個知識點,他雖然不說話,但是嘴角難免會有些笑容,心裏想的是,這些我都學過呢,你們這群弟弟。

  再想想,老爺子的那些話也沒有說錯,自己好象過於冷血了。

  對待百姓,李航明麵上始終是和善如同春風一般,隻是當初教唆那些囚犯逃獄,對於那些獄卒和無辜的受害者,李航沒有絲毫的同情,甚至連想法都是,要怪你們就怪氏族去,怪馬川去。

  現在想想,李航覺得自己幼稚得有些過分,他自嘲的笑了笑,旋即看向了老爺子,“老爺子的話打醒了我。”

  “不知道這次,汝陰要死多少人啊!”杜甫突然插了句嘴,像是無心一般。

  李航知道,杜甫這個人始終是有著憂國憂民的心思的,他微微的張了張嘴,旋即像是堅定自己內心一般,開口道,“隻有死了一些人,剩下的人,甚至是子子孫孫才能活得更好,不是麽?”

  杜甫沉默了,他歎氣不語,倒是李航,自言自語一般,“治病就得不怕苦,改革就要不怕流血!”

  “那你打算做些什麽?又打算怎麽去做?氏族今後的位置是怎麽放的?你都想清楚了嗎?”藥離嚴肅起來,這下說的都是正事了。

  “順我者昌!”李航深深看了藥離一眼。

  後續的一些東西,李航都不用說出口,對此,藥離也是深吸了口氣,但很快又鬆了口氣。

  已經很不錯了,比起之前李航打算不聲不響打悶棍的念頭,這樣至少能活大半數,人都是怕死的!

  “至於氏族的位置,我可以接受他們的財產,但是土地是要交出來的,那些農民幸苦了大半輩子,耕了一輩子的地,到頭來,卻連一塊地也沒有,這是不公平的。”

  這就是封建社會的實際情況,天下百姓中,大半人都是這種,給人家耕地一輩子,到頭來卻是碌碌的在世間走了一遭,什麽都沒看到,什麽都沒留下。

  “賦稅肯定是要繳納的,至於他們,初期肯定是沒辦法接受的,但是如果能聰明點,最好是提前轉農為商,以他們的資本和人脈來做生意,能贏他們的不多,而且他們的子弟在朝中在各地都有做官的,光是消息的便利,一般的商人都比不上他們。”

  李航說完看了藥離一眼,藥離是藥家的老人,這也是賣個好了。

  藥離自然是知道的,微微長歎了一聲,“兒孫自有兒孫福,看他們的造化了。”

  說著,藥離招了招手,站在亭子外麵,李白的兩個弟子趕緊走了進來,從背後的包裹裏居然拿出了紙墨筆硯來。

  老爺子揮手間兩個弟子已經褪去了,而李白親自上前磨墨。

  “林藥吳王,林家是最需要重視的點,但其實,林家有能力的人不多,林滿弓算一個,這個家夥,沒有經商也沒有從政的經曆,但是朋友非常之多,和太白有那麽幾分相似。”

  筆落字成,林滿弓的名字出現在了紙上。

  “林家還有一個人值得主意的,林軒,此人是林滿弓的侄子,但為人圓滑老道,張淩的前任就是林滿弓,據說是因為討厭卑躬屈膝的應付上級,最後直接棄印回了林家,這次衙門裏沒人,十有八九就是他做的,就是此人的身子不是很好,酒色財氣樣樣占遍,為人不懂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