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空相寺,周武帝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4-09 21:59      字數:2617
  四人和化肥都在看著山壁上仿若憑空出現的洞口。

  這個洞口不小,高約五米,寬約三米。

  不過卻看不到裏麵。因為就在進深三米左右的地方,豎立著一塊石壁。

  這塊刻字石壁如同影壁,擋住了眾人的視線。

  石壁上,還刻了字。

  字不算大, 但因為隻有三個,又是魏碑體,很好辨認:

  空相寺。

  “空相寺?”吳奪回憶之前查閱過的資料,這熊耳山一帶,古時確實有寺廟。

  而最為著名的,就是空相寺!

  “空相寺,原名定林寺。”吳大誌盯著石壁歪了歪頭, “曆史上多次毀壞, 多次修複;現在仍有空相寺,距離咱們這個位置,不足百裏。”

  祁六鬥緩緩接口,“如今的空相寺,曆史原貌早已蕩然無存。”

  “空相寺之所以從定林寺改名為空相寺,是因為禪宗始祖達摩!”吳大誌撚動手指,“但是這石壁之後的洞內······”

  吳奪心想,這個洞內,不可能是南北朝時期的空相寺。無論是根據史料、還是從常理推斷,空相寺不會建在山體之中,而且還有封閉的“幻象”。

  空相寺,是華夏建成時間比較早的寺院之一。根據史料,建於東漢永平年間。

  而關於達摩和空相寺,也有不少史料記載。

  達摩,被尊稱為華夏的禪宗始祖。

  北朝北魏時期,天竺高僧菩提達摩來到華夏,曾於嵩山少林麵壁九年。

  後來, 達摩又來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次年便在寺中圓寂。寺中僧人便將達摩葬在寺內。

  但是,在達摩圓寂之後,一個名叫宋雲的北魏使臣,從西域歸來,卻在蔥嶺這個地方,又見到了達摩西行而去。

  宋雲便將此時上報北魏皇帝,皇帝十分驚異,命人到空相寺開棺查驗。

  結果,卻是一口空棺!

  見此,皆稱達摩已然脫化成佛。於是,定林寺改名為空相寺。

  南朝梁武帝得知此事,還曾撰寫碑文加以讚頌。

  這些,都發生在吳奪從白玉塔頂上了解到的574年之前。

  “574年······”吳奪一下子想起了什麽。

  “你說什麽?574年?你是說這裏是574年設置的?”吳大誌聽到了吳奪的語聲,眉頭忽而一挑。

  “啊?”吳奪的思路被打斷。

  這件白玉塔頂,他聽到並推斷出574年,但卻並沒有具體告訴吳大誌他們;因為鑒定頂多也就是鑒定出大致年份,不可能精準到哪一年。

  “574年,周武帝滅佛!”吳大誌旋即又道。

  吳奪登時豁然開朗······

  華夏曆史上的“滅佛運動”,有四次規模最為龐大,打擊和影響最深,簡稱“三武一宗”。

  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是“三武”;再加上一個後周世宗滅佛。

  其中,以北周武帝滅佛最為徹底。

  根據史料記載,這次滅佛運動,將北周全境、以及後來延伸到原北齊全境,數百年來所建的一切佛塔,全部掃毀;寺院也大部分毀掉了,沒毀掉的寺院則以住宅形式賜給了王公大臣。

  經書燒毀,佛像熔毀,以百萬計的僧眾還俗為民。

  這場滅佛運動,開始於北周建德三年,也就是公元574年。

  在這個大背景下,熊耳山下的空相寺,哪怕有達摩的曆史原因,依然未能幸免,同樣被毀掉了。

  ······

  北周武帝名叫宇文邕,在南北朝時期,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稱之為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毫不為過。

  宇文邕在滅佛之前,北周本是大力推行佛教的。

  或者說,宇文邕在擺脫傀儡皇帝的身份之前,北周是大力推行佛教的。

  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泰死時,是西魏權臣,還沒有北周呢。同時,宇文泰死後,實際是他的侄子宇文護掌權,沒兒子們的事兒。

  宇文護掌權後,先是扶持了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覺上位,建立了北周。

  但是宇文覺“性剛果”,不太聽招呼,於是宇文護就將他給毒死了,又立了宇文泰另一個兒子宇文毓為帝。

  宇文毓稍微老實點兒,當了四年皇帝,但後來宇文護也不太滿意,又把宇文毓給毒死了。

  這時候,上位的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了。

  宇文邕當然是個聰明人,上位之後,先是暫時隱忍,見機行事。

  當時北周之所以大力推行佛教,就是因為宇文護。這也不難理解,宇文護虧心事兒做多了,就特別想被佛祖保佑。

  他拜的不是佛,是自己的私心和欲望。

  宇文邕明哲保身,開始隻能順從宇文護。

  宇文邕表麵上和宇文護相安無事,實際上卻在暗中不斷積蓄自己的力量。

  最後,還是他親自動手幹翻的宇文護。這是有記載的正史,卻和小說《鹿鼎記》裏頭康熙和韋小寶聯手幹掉鼇拜有幾分相似。

  當時,宇文護從同州返回國都長安,宇文邕便邀請他一起麵見太後。

  麵見之前,宇文邕對宇文護說:堂哥啊,太後年紀大了,但還是那麽喜歡喝酒,我是勸了又勸,但是她不聽啊!如今堂哥來了,估計能勸動。

  宇文邕還拿出了準備好的一篇《酒誥》給宇文護,說讀一讀或許事半功倍。

  宇文護還真聽了。就在他讀《酒誥》的時候,宇文邕拿起一件玉珽,直接拍在了宇文護的腦袋上。

  這一下挺猛,把宇文護給幹倒了。

  此時,宇文邕身邊的太監何泉,也拿刀上去了。但是宇文護掌權已久,何泉畢竟隻是個太監,麵對這個大權臣還是心慌手抖,砍了好幾刀都沒砍中要害。

  此時宇文邕的同母胞弟宇文直跑了出來,協助順利殺了宇文護。

  宇文邕終於擺脫了傀儡的身份。掌權之後,宇文邕推行了一係列舉措。

  其中就包括滅佛。

  在此之前,北周的佛教事業那可是如火如荼,大興土木建造寺廟,和尚享有大量特權,還不用納稅。這使得不少人爭先恐後地加入佛門,北周形成了一股出家之風。

  試想一下,本來應該勞動、應該從軍的青壯年,大量跑去當了和尚;農田上蓋起了寺廟,賦稅大幅減少,軍隊儲備不足,人口增長也受到了影響;這個王朝還能順利發展麽?

  經過醞釀和準備之後,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十五,北周武帝宇文邕正式下詔滅佛。

  一時間,北周境內“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刹伽蘭皆為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

  建德六年,北周滅掉北齊,繼續在原北齊境內推行滅佛政策。

  北周武帝滅佛,時間比較長,涉及麵比較廣,也確實起到了增強國力的作用。為北周統一北方乃至後來隋朝一統全國,都奠定了基礎。

  實際上,當時北周武帝不僅滅佛,還滅道。而且所謂的滅,毀寺毀經毀物,不殺人,隻是讓和尚還俗。

  ······

  祁六鬥此時開了口,“七哥,小吳,你們倆一唱一和,意思是,北周時期的空相寺,雖然在滅佛運動中被毀掉了,但是,有些佛門之物還是被私藏起來,並且秘密轉移到了此處?”

  “對!應該就是這麽個情況了。”吳奪抬手指著洞口說道:

  “這裏,應該是有人得知空相寺即將被毀、匆忙轉移並秘藏佛門之物的地方!這和我們之前推斷的是臨時選址,也能對應起來。”

  “這裏頭秘藏的,肯定都不是一般的東西。”葛亮沉吟。

  吳奪又看向化肥,“肥哥,我們就此進去,應該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