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水流聲,井非井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3      字數:2143
  聽到提示後,權浩然就此穩穩下移、停住、鬆手。

  接著,四人一起由兩側的方向後退。

  青銅門中,又連續傳出了聲音。

  最後,聲音停止之時,右扇青銅門輕微出現了震動。

  不過,在震動停止後,門並沒有開。

  吳奪略略一怔,不由看向化肥。

  化肥則直接跑上前去,抬起兩隻前爪,扒在右扇青銅門上做了個推的動作。

  就它這點兒勁兒,那肯定是紋絲不動。

  權浩然笑道,“既然下一次還要重啟機關,那麽這門就應該是推開,不是自動開,一推一關,怕也是啟動最後機關的過程。”

  吳奪接口,“這麽說,隻有右側的青銅門能推?”

  “應該是。都到這一步了,試試唄。”權浩然就此上前。

  吳奪也跟了過去,和權浩然一起開始推動。

  吳大誌和葛亮分立兩側,先觀察,沒上手。

  吳奪感覺有些吃力,但是兩個人一起,也沒有用盡全力,門就開始移動了。

  在右扇青銅門被推開的同時,還伴隨著一陣陣如同齒輪轉動的聲音。

  推到一半的時候,兩人減緩了速度,吳大誌趁機用手電向露出的地麵照射。

  地麵上並沒有“軌道”,這門就是通過門軸來動的。

  吳大誌旋即照向上方,發現門上有類似“連動杆”的青銅結構,連接了青銅門和門柱的內側。

  “推成直角,停在中間的話,怕有隱患。”權浩然立即說道。

  於是兩人便加力加速,繼續推門。

  順利完全推開。

  “這扇青銅門如此大的體量,厚度也可以······權叔,就憑咱倆能推開,肯定是機關的作用。”吳奪停手之後,已經站在了門內,就此拿起手電向裏照射。

  這是一條高大寬闊的通道,寬度比兩扇青銅門總寬還要寬,足有八米,高度也比青銅門更高,有六米左右。

  通道並不長,大概二十米,從門口處能看到盡頭,貌似是一個更為寬敞的空間。

  不過,因為通道兩側阻礙視線,隻能看到這個空間中央的情況,中央好像有一個不小的井台。

  在這裏頭,已經不止一次見到井了。

  “這地麵上,怎麽還有‘格子’?”此時,吳大誌卻下移手電照向地麵,接著沉吟起來。

  這條通道的地麵上,所謂的“格子”,是一塊一塊的石材鋪成的“地板”

  每塊石材大概一米見方,橫向正好八塊,然後於這條通道的地麵一直向前延伸。

  不過,門口向裏三米——也就是單扇青銅門的寬度,這一區域,地麵上卻是一整塊石材。

  按說,這裏如果是直接從山體內部的石質結構中開鑿的通道,地麵不應該有這種“格子”。

  “這地麵上怕是還有機關······”吳大誌沉吟中看向化肥,“化肥,你說呢?”

  化肥在開門後一直站在吳奪身旁,它好像主要就是在“觀察”地麵,聽了吳大誌的話,立即點頭。

  “能走麽?”吳奪接著問道。

  化肥此時仿佛已經弄明白了,直接往前走去。

  “咱們四個魚貫前行,跟上化肥。”吳大誌說著便跟上了。

  化肥確實在“跳格子”。

  這裏頭能走的正確的“格子”,好像並沒有什麽規律性。

  好在“格子”夠大,隻要“路徑”正確,不要說化肥了,他們走起來也很輕鬆。

  這一趟是吳奪斷後,他掏出了記號筆,在走過的格子中央,做了箭頭標記。雖然又化肥這個“向導”,但有備無患。

  這段通道並不長,就算挑“格子”走,也很快就走完了。

  他們到了那個中央有井的很寬敞的空間之中。

  這個空間,如同一個穹頂大殿,高度足有十米開外。地麵則是正方形,邊長則在三十多米。

  如此大殿,居然沒有一根柱子。不過,既然是穹頂,要是處理巧妙,倒是也能穩固。

  這個大殿的中央,確實是一口井,井台石砌而成,高一米左右——但因為外側是斜麵,還帶著類似台階的結構,所以並不顯高。

  井口並不是圓形,而是正方形。上有穹頂,下有方井,又是一個天圓地方。

  井口的邊長有五米左右,也就是說,橫向來看井邊,占了大殿地麵的六分之一左右。

  除了中央的方井,大殿四壁,各有一道門。

  進來的通道口算一道門,隻是沒有門扇。

  左右兩側石壁上,也各有一道門,也沒有門扇。

  而正對來路、隔著井的正前方,也有一道門。這道門有兩扇石門,但是石門是開著的,並非關閉狀態。

  “果然。”權浩然總體觀察一遍之後開口,“那邊兩扇石門之後,就應該是原本預備安放勾踐棺槨的真正的墓室,但是石門上的機關,可能尚未最終完成,所以外麵的青銅門才留了個一次性開啟方式。”

  “嗯。”吳大誌接道,“現在我們都看了,其實獨山大塚基本也快完工了,但這時候風水核心‘小溶洞’卻出現了問題,因此棄用。棄用之後,這裏別的地方沒動,最終直接關了青銅門了事。”

  吳奪又道,“安葬無疆借用此處,但是因為風水核心‘小溶洞’出了問題,主墓室反倒成了不吉之地,所以並沒有開啟這裏的青銅門,而是放到了祭壇島上······”

  “嗯,那三道門內,應該都是空的。那就先看看這口井吧!”吳大誌說著看了看大家,“你們都聽到水聲了吧?”

  大家都點了點頭。

  這口井下,的確是有水流聲傳出的。

  雖說知道井下可能連通地下河,但是這水流聲也未免不太正常,除非井下有什麽特殊結構。

  四人分在井台四邊,都拿著手電朝下照射。

  井下看到水,並不深,也就是五六米。

  但是,這井下的水,卻形成了一個“小瀑布”,進水之處高,出水之處低,落差足有兩米。

  一側井壁上,有和井口同寬的進水口,水從進水口湧出,接著就飛流直下。

  而對麵的井壁上,則有同樣大小的出水口,“小瀑布”的水落下之後,湧入出水口流出。

  進水口的底邊,比出水口的頂邊,高約兩米。

  而出水口的底邊,也就是方形井底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