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雙侯並工椰殼碗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2      字數:2187
  吳奪見狀,便也沒有太著急去看,葛亮也想著先把這位嶽大爺的東西看完再說。

  接著拿出來的,基本都是小件。

  東西還是瓷器為主,占了大部分。不過,小件瓷器主要就是小碗、杯子、筆洗、水盂之類的了,連個小瓶都沒有。

  除了瓷器,第二多的是玉器,以佩飾為主。

  再者還有一些鼻煙壺和竹木類的玩意兒。

  這位嶽大爺的東西,大部分都是真品,卻也以普品為主。

  實際上大部分古玩玩家,玩的都不是高檔貨。畢竟沒有那麽多有錢人,這是其一。

  其二,高檔貨對眼力的要求也高,沒多少人能看懂。

  想看懂東西,真真假假得有足夠的過眼和上手的量。比如永宣青花,比如清三代琺琅彩,一般玩家哪有什麽機會上手?隻能看博物館裏的東西,平時學習以書籍畫冊和視頻圖片為主。

  而普品也不是不能玩,比如晚清的民窯粉彩,胎釉和畫工好的,一樣賞心悅目;比如一些民國老工藝的玉件,也一樣能盤出彩來。

  關鍵普品的價位能讓更多人接受,幾萬之內乃至幾千塊,也舍得花。

  當然,這裏頭得有個興趣。不喜歡古玩的,你讓他花幾百塊他可能也不願意,他可能覺得還不如吃頓燒烤或者做個泰式呢。

  而就在嶽大爺的這些小件裏頭,吳奪瞅上了一件東西。

  這是一隻碗,口徑大概有個十厘米。

  一開始看著黑不溜秋,像是硬木類的,但是細看比較薄,而且質地沒有木料的紋理,卻隱約有特殊的棕眼。

  這隻碗吳奪也沒搶上前,被一個中年男子先拿在了手裏,他上手之後看了一會兒便直接說話了:“哎?椰殼做的?”

  椰殼碗,今天在熱帶地區也經常見到,很多旅遊景點都有售賣的。不過,基本都是很簡單的工藝品。

  吳奪能注意到這隻椰殼碗,卻是因為它的工藝並不簡單。

  首先這碗的材料並不單純是椰殼,碗內是嵌銀的,也就是貼了一層銀片。嵌銀的工藝非常精湛,尤其是碗口處的壓合,十分熨帖。

  最重要的還是這隻椰殼碗外壁的雕刻。

  碗身上下兩圈都刻有弦紋,圈足則是雙道弦紋。而主體,則是環繞雕刻的山水樓閣。

  這山水樓閣的雕刻,既有浮雕,也有陰刻,這麽薄的椰殼之上,層次表現得卻淋漓盡致,而且沒有任何刻穿、接續、修補的痕跡。絕對一般工手可為。

  而且從椰殼的包漿上來看,這碗的年份也不算淺。

  椰殼和椰蒂,當下也是文玩原材料,不過由於厚度有限,多被製成小的珠體,玩長串。

  椰殼不怕水不怕裂,屬於懶人文玩,盤就行了。一開始是褐色而且帶棕眼,盤玩久了,卻會變得黑亮,而且棕眼也會變得不那麽明顯。

  而這隻碗的外壁表麵,已經有了黑漆一般的包漿層了。

  人家先上手了,吳奪不能搶,但卻可以先靠近他。

  此時,手上拿著椰殼碗的中年人開始看碗底了,吳奪也順勢探了探頭,發現碗底居然有刻款!

  不過,因為中年人是湊近了看,吳奪不好貼太近,加上角度的關係,再者這刻款好像是陰刻,所以吳奪根本看不清刻的什麽字。

  中年人看著碗底的刻款,皺了皺眉,嘴裏嘀咕了幾句。

  吳奪一看他這個樣子,便知他看不明白,卻又不甘心。

  “老兄,我跟著瞅一眼,你放心,東西在你手裏嘛。”吳奪此時開口了。

  “嗐,我也是隨便看看,喏,你看。”中年人雖然這麽說,手裏卻不鬆,一手緊緊抓牢,隻是將碗底的角度向吳奪對了對。

  吳奪定睛一看,這底款是豎刻的六個小字,陰刻線條偏細,清雋秀雅。

  不過這六個字確實讓人感覺有點兒摸不著頭腦。

  雙侯並工謹製。

  而就在吳奪定神細看的時候,中年人的另一隻手掏出了手機,開始點點劃劃。

  吳奪收回目光之時,他還在捯飭手機;吳奪淡淡一笑,知道他應該在查這個六字刻款,但是從他的表情來看,無果。

  這個底款真是有點兒奇怪。

  首先是刻字款,卻沒有年款。一般來說,如果是印章款,那沒有年款很正常,但這樣的刻字款往往會帶上年款,比如類似“大明宣德三年”這種。

  再者,這個“雙侯並工”,看著應該是兩個人聯手製成;“雙侯”很像是兩個姓侯的,但是竹木類的雕刻名家,吳奪還真想不起有姓侯的。

  吳奪又想,既然用了“謹製”,那麽就不是普通的工藝品,起碼也得是給地位足夠高的人製作,或者奉命製作,甚至宮廷之物也並非沒有可能。

  而這隻椰殼碗,結合工藝特征大致判斷的話,應該是清代的,而且不是清晚期,應該在清中期之前。

  綜合種種,如果再大膽設想一下,康熙朝有過大量不落年號款的官作以及宮廷器物,這隻椰殼碗會不會是康熙朝的宮廷之物呢?

  如果能確定這一點,再搞清楚“雙侯”到底是誰,那這隻椰殼碗的價值就不容小覷了。

  不要看材質隻是椰殼和銀片,但是這雕刻工藝太精妙了。就如同有些明清名家的竹雕作品,材料不過是普通的竹子,卻一樣能拍出過百萬的高價!

  “小兄弟,你對這隻碗也感興趣?”此時,拿著碗的中年人開口了。

  吳奪收回思緒,“我見識淺,就是瞎玩;用半個椰殼做碗,而且雕得還挺好看的,我是覺得有意思。”

  “這東西年份是有,但工藝太細,過猶不及,藝術性打了折扣;再就是清代到民國,椰殼工藝品挺多的。”中年人旋即笑道。也不知道他是真的這麽認為、還是故意貶損。

  “老兄你要是不感興趣,我就上手看看。”吳奪也迅速接口。

  “我先問問價兒。”中年人仍然牢牢拿著這隻碗,而後往嶽大爺跟前湊了湊。

  此時還有別人在問價,他隻好等等。吳奪順勢看了看葛亮,葛亮正在拿著一件像是玉牌的東西在看。

  “嶽老師,這碗給個價兒吧!”中年人終於問上了話。

  嶽大爺定睛一瞅,微微抽動鼻翼,“這碗可不便宜哩!”

  “又說這話。”中年人誇張地哈哈一笑,“就是晚清民間工匠做得小玩意兒罷了,你有的賺就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