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彩繪木雕,水月觀音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2      字數:2159
  葛亮聽完吳奪所說,不由歎道,“那個白銅香爐,做得很好啊!特別是做舊,我看過刻痕裏頭,都沒發現端倪。”

  “是啊,做舊的估計是個高手。”吳奪點點頭。他當時也拿不定主意,最後還是靠“聽”才能一槌定音。

  “哎?你不是也搞了一件香爐麽?”葛亮指了指吳奪拎的袋子。

  “你可別打我這個的主意。”吳奪哈哈大笑,“這個我不出,回頭擺書房裏,點上香,那也是帝師的待遇!”

  “帝師?”葛亮挑眉,“這麽牛逼的東西?”

  “運氣。”吳奪見葛亮很感興趣,而且兩人又在僻靜的樹後,便就又拿了出來,讓葛亮欣賞了一番,同時也在一旁大致解釋了一下。

  葛亮看完聽完,輕輕搓了搓手,“確實是個好東西,不過我不喜歡鴨子。”

  “在宋代,鴨子的造型很多,香鴨,玉鴨,還有瓷器的水盂、筆洗什麽的,都有鴨子的造型。”吳奪接口道。

  “為什麽宋人這麽喜歡鴨子呢?”葛亮問道。

  “因為宋人特別有風情。”

  葛亮:“······”

  葛亮此時在心裏冒出了一個曆史知識點:在宋代的大城市,男娼是很盛行的。

  吳奪看著葛亮的表情,忍俊不禁。

  “好了,其實是文化原因。宋代的文化很發達,你看書法、繪畫、詩詞都是名家精品迭出;玉器、瓷器、銅器的製造業也很繁榮。鴨呢,和‘甲’諧音,這裏頭有科舉高中的意頭,鴨同時還和‘雅’諧音。所以,成為文人雅士的喜好也算順理成章。”

  “這些知識,你以前都是怎麽積累的?”葛亮的表情恢複正常。

  “還能怎麽積累?看書啊。有的同學愛踢球,有的同學愛泡妞,有的同學喜歡打遊戲,有的同學喜歡喝酒······我不過多拿出一點兒時間看書罷了。”

  “嗯,這下讓你裝上了,很潤。”葛亮抬抬手,“走吧,繼續逛逛。”

  吳奪笑了笑,“走。”

  兩人繼續逛,不過,卻再也沒有遇上什麽合意的東西。逛攤就這樣,能不能碰上東西,什麽時候碰上東西,都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眼看快十一點了,兩人也準備打道回府了,就此沿著一條林蔭道走到了盡頭,再往前走就是小廣場,小廣場外側就是公園大門了。這時候,有個看著得七十歲的老大爺和一個小夥兒一起抬著一個大編織袋走了過來。

  老大爺稍稍打量了一番,便直接對小廣場和林蔭道交接處的地麵指了指,對小夥兒說道,“今天就這兒吧,裏頭估計沒好地方了。”

  吳奪一看,這是擺攤來晚了啊,“大爺,您······”

  話沒說一半,卻見不同方向有好幾個人已經趕過來了,而且人沒到跟前,話先遞上了。

  “嶽大爺,怎麽來這麽晚?”

  “老嶽,是不是又淘到什麽好東西了?”

  “嶽老師,上次我說的蘋果尊碰上沒有?不晚於民國就行,青花的粉彩的都行。”

  ······

  吳奪一看,謔,這位嶽大爺,還是這裏的明星攤主啊。

  “各位上帝,先容我把攤子鋪擺好啊,東西挺多不假,但你們喜歡的未必能找出幾件。”這位嶽大爺在七嘴八舌中提高聲音說道。

  他的聲音挺洪亮,加上都在等他,所以他一說就安靜了。

  不過,這幾個人也沒等他把攤子擺好,隻是等他從大編織袋裏拿出塊氈子鋪上之後,接下來的東西,就幾乎是拿一件大家看一件了。

  而且,這個過程中又有更多的人過來了。

  這些人一聽口音就知道都是本地人,而且相當一部分認識這位嶽大爺,所以吳奪和葛亮也沒法搶著看,隻好先在一邊跟著看了看。

  大編織袋裏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被厚厚的報紙包著的,拿出一件拆開放到氈子上,就會有人手快先拿起來。

  前幾件都是個兒稍大的東西,尺量沒有小於二十厘米的。

  瓷器為主,吳奪在邊上這麽看著,也能看個七七八八。

  瓷器居然都是真貨。

  不過,也都是晚清到民國這個時間段的,沒什麽太老的東西,也沒有官窯。

  但即便這樣,這幾件瓷器也全都被人要了。

  實際上,在如今的古玩市場裏,就這樣的東西,也都不多見了,最多見的其實是贗品。

  前幾件個兒稍大的東西裏麵,隻有一件不是瓷器。

  這件東西也不是單純用報紙裹幾層,而是套了塑料袋放在一個紙盒裏頭,外頭又裹了報紙。

  這件東西從紙盒裏頭拿出來放到氈子上之後,也沒有立即有人搶著拿,而且嶽大爺拿出來的時候,也加了小心。

  是不是珍貴的好東西兩說,主要是材質和外觀的感覺所致。

  這是一件木雕,表麵還有漆層和顏料彩繪,但存在不少脫落的情況,顯得有些斑駁,有的地方還露出了原本的木質。

  不過,整體的樣貌甚至大部分細節,還是能看清楚的。

  這件木雕,雕的是觀音,坐姿,其中有一手撐地,雙腿一曲一盤,另一手搭在曲起的膝蓋處。

  頭頂束有高髻,雙耳長垂佩戴耳璫。肩披帔帛,腰係長裙;胸飾纓絡,臂佩鐲釧。

  此觀音為男相,因為上身大部分袒露,很容易辨識。

  “彩繪木雕,水月觀音。”吳奪在心頭暗道。

  雖然他在佛像的見識方麵不怎麽深厚,但基本的東西還是了然的。

  首先是觀音像肯定能看出來,再者此觀音的姿態是“如意坐”,正是水月觀音特有的坐姿。“水月”之名,出自華嚴經。

  同時,吳奪也知道,如果這尊觀音像是真品,那麽年份應該在明代之前。

  因為是男相。觀音蛻變為女相,大致是從明代開始的。

  還有木質和顏料,木質應該是香樟木的,顏料不像是現代化學顏料。

  “老嶽,這種彩繪木雕,可不好保存哪!而且古代一般都是供奉在寺裏的,這來路······”一位和嶽大爺年紀差不多的老者開口了。他能直接提及來路,說明他倆很熟。

  “真想要,再細談。隻是看看的話,就別聊那麽深了。”嶽大爺見大家貌似興趣都不大,便拿起了塑料袋,把觀音像先給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