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橋上獸頭,橋下洞口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9-22 23:04      字數:2121
  吳奪問出了這個問題之後,吳大誌立即應道,“我也在琢磨這個問題,但是想不通。”

  “按說,當時巴蔓子在巴國廣受敬重,不少地方都建造了巴王廟,起碼沒必要偷偷建。”葛亮看了看他倆,“難道,這個巴王廟裏頭,還隱藏著不易發現的秘密?”

  吳大誌略略沉吟,接著抬手,“先把那邊的空間看完吧。”

  門口左側的空間,其實有三部分的布置。

  一頭的位置是三排陶製酒壇,每排十個,都有泥封。看來裏麵真有可能是裝了酒,而且兩千餘年來從未開封過。

  由此也料想,巴蔓子生前可能喜歡飲酒。

  另一頭的位置,則是一張石桌,兩個石凳,樣式都十分古樸。

  石桌表麵,以陰刻線條刻畫了圍棋棋盤。石桌兩邊還各有一個石缽,分別放置了黑白兩色的石質棋子。實際也不是純黑和純白,是青黑和灰白兩色的石材。

  看來巴蔓子生前也喜歡下棋。

  而在居中的位置,則是一座橋。

  石橋。

  石橋的樣式很簡單。

  橋麵寬約兩米,拱形橋洞的高度也在兩米左右。橋麵兩側有簡易護牆,護牆上有豎立的小石柱;而在橋麵最高點的兩根小石柱,和其他的小石柱不同,因為上半部分是雕刻的獸頭。

  這座石橋底下自然沒有河,就是平整的石板地麵。

  巴王廟中搭建一座旱橋,三人一時都琢磨不出是什麽具體用意,隻能隱約猜測可能有連通陰陽兩界、或者連通水陸的象征吧。

  所有的情況都看完了,並無什麽特殊的發現。

  這裏的布置,似乎都沒有明顯超出神廟的範疇。

  吳大誌沉吟著上了橋,隨後吳奪和葛亮也跟了上去。

  雖然是搭建在巴王廟中的旱橋,但是橋麵十分堅固。

  吳奪站在橋麵最高點,望向居中空間的巴蔓子石雕像,隔著四根粗大的石柱,恍惚有一種很遙遠的感覺。

  而此時,吳大誌卻盯著一根石柱上的獸頭看了起來。

  這個獸頭是雕成了圓球形,在圓球表麵浮雕出獸頭紋飾,而且比較抽象,就連吳大誌也分辨不出是什麽神獸。

  不過,吳大誌又看過另一個獸頭之後,卻發現了一絲端倪。

  這兩個獸頭雕刻的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吳大誌看得細,基本一致不代表完全一致,兩者之間還是一處不同。

  獸頭底部和小石柱連接之處,都雕有回紋;但是,回紋的線條走向和線條間的寬窄不一樣。

  一個獸頭底部的回紋線條間略寬,線條走向是逆時針。另一個獸頭底部的回紋線條間略窄,線條走向是順時針。

  吳大誌看得時間略長,後來吳奪和葛亮也跟著研究起來。

  “這兩個獸頭好像能動!”吳大誌終於下了結論。

  “難道有機關?”吳奪和葛亮異口同聲。

  吳大誌沉吟,“隻是在這巴王廟之中,設置機關······”

  吳奪接口道,“這巴王廟建在水下,本就蹊蹺,說不定這機關開啟後,能找到真相。”

  “建在水下,一個很突出的效果就是,一般人進不來······”吳大誌輕輕撫摸了一下獸頭,“但是神廟,卻又是祭拜用的,也就是說,很可能是供專人或者一小部分人祭拜的。”

  吳奪點點頭,“所以,這個機關開啟,應該不會有什麽危險。因為如果是為了防範其他人的危險機關,就不會如此隱秘,您不也是費了半天勁才發現端倪麽?”

  吳大誌想了想,“本來還沒試,也不能百分百確定就是機關。但是這麽一交流,越發覺得就是了。”

  “要麽咱們現在就試試,要麽回去讓大家看看視頻和圖片,集中討論一下再試。”吳奪說道。

  “下來一趟挺麻煩,還是別浪費時間了,現在就試試吧!”吳大誌看了看吳奪和葛亮,“你倆覺得呢?”

  吳奪和葛亮對視一眼,接著都點了點頭。

  從回紋的特點和不同來看,獸頭應該是可以轉動的。

  回紋線條走向逆時針的,應該是依照逆時針方向轉動;回紋線條走向順時針的,應該是依照順時針方向轉動。

  現在的首要問題是,先轉哪個?

  三人簡單一商量,決定先轉回紋線條走向逆時針的。

  這裏頭不能說沒有現代人的心理作用,因為現在所有的開關和螺絲,都是逆時針轉動為打開,順時針轉動為關合。

  但更重要的是,回紋線條逆時針走向的、回紋線條間略寬,略寬就有“開”的暗示在裏頭。

  確定了先轉哪一個獸頭,也確定了轉的方向,還有個問題就是轉的圈數。這一點很難找到提示,隻能轉的時候靈活機動了。

  吳大誌來轉。吳奪負責觀察周圍變化,葛亮則盯著不轉的另一個獸頭。

  果然能轉動。

  而且在轉動之時,吳大誌感覺到的不是獸頭底下有什麽連杆之類的東西,而是獸頭就像磁鐵被吸附在小石柱上的感覺。

  同時,發出的聲響,也是那種類似摩擦的聲音。

  吳大誌轉了一圈之後暫停,三人都未發現任何異常。

  繼續轉。

  一開始,轉個一圈兩圈的,吳大誌會停一停,但是一直沒什麽異常之後,他便一直轉了下去。

  足足轉了十二圈之後,轉不動了。

  此時仍未有什麽異常出現。

  又過了大概十秒鍾之後,石橋底部突然傳來一陣“喀啦啦”的聲響。

  於此同時,獸頭開始緩緩自動往回轉動起來!

  三人連忙下了橋。

  隻見橋洞下地麵的石板,居中有兩塊正在同時緩緩下沉。

  這兩塊石板是相鄰的,每塊石板大概一米見方,兩塊石板最終停住之時,下沉了大約兩米半。而此時,獸頭已經轉回了十二圈,又停住了。

  橋洞下的地麵上,就此出現了一個長兩米、寬一米的長方形洞口。

  舉燈照射,長方形洞底窄邊一側,出現了斜下的通道和台階。

  因為通道和台階是斜下的,所在上麵看不了太深,目及之處還是台階。

  此時,吳奪不由又看了看橋上的另一個獸頭,“如果順時針轉動那個獸頭,看來應該可以重新封閉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