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挖墓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7-22 21:21      字數:2896
  龐統這麽說,大家也都明白。

  ??這個疑似尉繚墓如果要想探查,最好正式啟動一個考古項目進行挖掘;畢竟深入地下,還可能在山中,需要動用各種工具和組織足夠的人手。就憑他們行動組六人,行是行,但是效率太低。

  ??現在終究得把荊州鼎和兗州鼎放在首位。

  ??正好這個疑似尉繚墓現在有陣法保護,不用特別看守。

  ??隨後的幾天中,行動組重點在子峰和午峰以及周邊探查,包括之前沒有細看的中間山道兩側的溝內。

  ??但是,並沒有發現任何線索。子峰北坡那處被陣法屏蔽的緩坡除外。

  ??這兩座山峰保持著自然的形態,沒有發現任何人為修建過的地方。

  ??這兩座山峰倒是不難爬,容易找到登頂的最佳路線。行動組也上去了。

  ??子峰的山頂相對嶙峋,午峰的山頂相對平坦,但都沒什麽人工痕跡。

  ??而中間山道兩側的溝內,同樣沒什麽異常之處,灌木和雜草的生長也都符合當地的自然規律。

  ??尋鼎工作似乎一時陷入了困頓。

  ??龐統建議,大家先休息兩天。

  ??說是休息,實際大家的腦子也都沒閑著,總結思考少不了,而且還開了兩次會討論。

  ??在第二次開會的時候,吳奪大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現在的情況,可能我們都很難有什麽新思路,我看不如先把尉繚墓給解決了!”

  ??他這麽一說,不少人還都點頭了。

  ??實際上,主要是大家都還抱著一種想法,萬一這個疑似尉繚墓裏有什麽關於荊州鼎和兗州鼎的線索呢?

  ??就算沒有,起碼先墊個底兒,這裏頭的考古發現,好歹也是工作成績。

  ??“這個墓葬肯定是要探的。我本來想的是最好放到最後,錦上添花。”龐統開口了,“不過,現在的尋鼎工作,一時遇到了困難,先探墓葬也不是不行。”

  ??龐統說完,看向了吳大誌。

  ??吳大誌應聲道:“這兩天我在想,子峰和午峰的範圍是藏鼎之地,應該沒錯;但是入口,卻不一定就在這個範圍裏。我們之前在三指山,不也是‘遠程迂回’進入的麽?”

  ??吳奪接口,“這一點我也想過。但是子午山十二峰,整個山區麵積不小,我們探查子午雙峰就用去了好幾天的時間,這還是因為子午雙峰緊挨著。要是整個山區都這麽來一遍,耗費時間不說,也很容易有疏漏。”

  ??吳奪說完,吳大誌看了他一眼。

  ??吳奪解釋,“我這可不是想偷懶啊,要是最後實在沒有別的辦法,那麽對子午山區來個地毯式搜索,也得來啊。”

  ??“我說你想偷懶了麽?”吳大誌輕咳一聲,“這種笨辦法,我也不想用。我的意思是,子午山的風水還需要進一步的參研,最好能發現什麽新東西······”

  ??吳奪一聽,就知道吳大誌的意思也是先探墓。

  ??因為參研子午山的風水,吳大誌從來到這裏之後,就沒停過,而且隻要一有機會,就和葛亮交流探討。

  ??如今,卻也沒有什麽新發現。

  ??而這處疑似尉繚墓,開啟之後,倒是可能會“發現什麽新東西”。

  ??果然,吳大誌接著說道,“這處墓葬,有一點設置很有啟發性,那就是護墓陣法的陣符,設在相距較遠的一處山穀;這個位置的選取,絕對不可能是隨意為之。但到底根據什麽,從外在情況暫時難以推斷。或許,墓葬內部,會有什麽參考性的內容。”

  ??龐統問道,“您的意思是,陣符和陣法的方位對應,或許有助於我們找到入口和藏鼎之地的方位對應?”

  ??“是的。”吳大誌點點頭,進一步解釋道:

  ??“如果藏鼎之地的入口,不在子峰和午峰的小範圍內,那麽方位對應,是有可能和陣法陣符的方位對應有相似之處的。

  ??首先,建墓設陣和秘藏雙鼎,都應該依照子午山本身的風水來,這是個基礎。

  ??第二,這兩者都是封閉性工程,而陣符和入口,性質上類似,這是個關鍵。

  ??第三,這兩個工程都很高明,‘施工’時間雖然能分出先後,但都在戰國晚期到秦朝這個時間段,方位之術,共通也不是不可能。”

  ??龐統聽完,微笑頷首,“薑還是老的辣啊!”

  ??“這隻是我的推測。”吳大誌擺擺手,“推測和實情,總可能有出入,到底如何,還是得探了墓再說。”

  ??“忙是不可能白忙的,能用陣法保護的墓葬,就算不是尉繚墓,那也絕對非同尋常。”龐統當即拍板:

  ??“那就這麽定了。明天我就協調相關部門,組織人手、準備工具,然後由你們行動組指揮,對子峰北坡進行考古發掘!”

  ??······

  ??因為本來就做好了可能組織“考古隊”的準備,所以隻隔了一天,第三天就可以行動了。

  ??其實龐統在“考古隊”之外,做了很多統籌協調工作,但真正幹活的,就是給行動組幫忙的一支隊伍。

  ??這支隊伍有十幾個人,配備了一台山地挖掘機和相應的工具。隊長也很有經驗。

  ??在這支隊伍趕到之前,吳大誌先行入陣,把陣法給去掉了。

  ??隊伍和設備到位之後,也出現了不少圍觀的人。這裏本來平時少有人至,結果隻要有動靜,就總是少不了看熱鬧的。

  ??龐統對此早有準備,也組織了人手進行疏散,又設置了警戒線,圍觀也隻能在警戒線外。實際上在警戒線外就啥也看不著了。

  ??有個小夥兒可能是什麽考古探墓的主播,想悄悄溜進來結果被發現後請走了。

  ??吳大誌指定之前“太極魚”構造的中心位置,和隊長進行了溝通,確定挖掘方案。

  ??吳大誌判斷,墓道入口應該不會很深,畢竟墓室在山體內,外麵還有陣法保護,所以要求先下挖三米就暫停看看情況。

  ??隊長不了解這麽多,聽吳大誌這麽說,隨口問道,“看來是西周之前的墓葬?”

  ??他是從常規上來考慮的,西周之前的墓葬不起墳丘,因為不起墳丘,所以本來就比較隱蔽,就不會很深。直到春秋戰國時期,墓葬才開始起墳丘,墓道和墓室就建得比較深了。

  ??但這裏應該是戰國晚期甚至秦朝的墓葬,隻是因為情況特殊才有可能不深,而且隻是墓道入口不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