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兜兜轉轉,終到盡頭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6-29 22:57      字數:3151
  ??第二天,大家都是神采奕奕。

  ????行動組趕到趴趴山的山洞,繼續探另一條通道;這條通道如今是僅剩的唯一,也是重中之重,關於徐州鼎的最後一哆嗦了。

  ????龐統也著手安排了相關準備工作。

  ????這一次輕車熟路,行動組的六人很快來到了目的地,跨過已經探過的地麵洞口,穿過岩洞,來到了衝向有符文地漏的那處洞口邊上。

  ????依次入洞。

  ????這處通道和之前探過的那條,裏麵是一般大小,開始的斜度也是一樣的;不過,僅僅走了十幾米,便到了一處空間之中。

  ????這個空間,距離符文地漏的位置,還遠著呢。

  ????這個空間開鑿得很方正,不大,高約兩米,邊長在四米左右。

  ????很明顯,這是個過渡,因為空間一側,還有通道口。

  ????這處通道就修得寬敞多了,雖然也是向下的,卻寬達兩米,而且台階很整齊,從台階到通道頂部的高度,也在兩米多。

  ????行動組的人走下去,就不用在弓腰低頭了。

  ????下行了大概三十米左右,又出現了一個地下岩洞。

  ????這個岩洞和之前有石棺和石台的岩洞差不多大小,但是形狀卻要規則得多,大致是個長方形。

  ????其中有一條邊,貼著石壁還露出了一段長約十餘米的地下暗河,而且寬達三米有餘。

  ????雖然整體形狀規則,但是地麵卻是高低起伏,岩石錯落;頂部也給人參差不齊的感覺。

  ????這裏也不是最後一站。

  ????因為,除了進來的“入口”之外,也還有一處“出口”。

  ????這個岩洞大致是個長方形,“入口”在一條長邊上,地下暗河露出在一條短邊上,而“出口”,則在另一條長邊上,不是正對“入口”,算是“入口”的斜對麵。

  ????同時,“出口”的形狀不算太規則,大致是一個拱門的形狀;這麽看上去,有可能是原來就有空洞,人工進行了“拓展”。

  ????眾人先到露出的地下暗河邊看了看。

  ????水質很清澈,流速也並無異常。

  ????吳奪看著暗河,心裏不由勾連了一番已知的地下暗河和岩洞的情況,開口道,“這三指山,還有周邊,地下好像被‘掏空’了不少啊!”

  ????吳大誌點點頭,“這裏的地質結構特征,倒是省了不少開鑿的工夫。”

  ????隨後,眾人又分頭查看了一番這個岩洞的情況,亦無異常。

  ????繼續行進。

  ????進入“出口”,這條通道的地麵居然是平的,隻是拐彎比較多,從通道石壁的情況來看,確實是利用了原有的天然結構,這裏原先應該有不少小岩洞,甚至有的本來就是通道狀。

  ????足足走了半個小時,眾人眼前才豁然開朗。

  ????不止是豁然開朗,大家目瞪口呆。

  ????他們又來到了一處空間。

  ????但是這處空間也太高了!

  ????足有五十米!

  ????最頂部,肯定是在地麵以上的部分了。隻不過現在應該在三指山山體的中心位置,頂部還在三指山內部。

  ????麵積不算很大,但也不算小,這處空間的地麵大致是個扁圓形,最小直徑也得有三十餘米。

  ????這個空間裏,地麵還有很多山形的岩石,大多高達十幾米,而且很尖細,分布很密;中間能走的,隻有一條一米多寬的“小道”。

  ????同時,這個空間的“壁”,並不都是垂直的,其中有三分之二幾乎垂直;還有三分之一,是個斜坡。

  ????斜坡上,還開鑿有簡易的台階。

  ????這個斜坡直通頂部,而且從下往上看去,斜坡的坡頂和這個空間的頂部,之間好像還有一定的距離,仿佛形成了“閣樓”。

  ????眾人來到斜坡前稍駐,吳奪說道,“看來是應該上去,不過上去之後,貌似不太可能接觸到地下暗河了啊。”

  ????吳大誌皺了皺眉,嗯了一聲,卻並未再多說。

  ????葛亮接口,“鍾離眛的墓葬工程,封禁‘邪氣’的工程,還有這秘藏徐州鼎的工程,三者在三指山內部交錯,卻並未‘撞上’,這也有點兒意思。”

  ????“巧合,或許也是天意。”吳大誌抬頭看了看,“我總感覺,上去之後,也未必是盡頭。”

  ????“吳老爺子,咱們還是先上去再說吧!”梅小梅笑著說道。

  ????吳大誌點點頭,“既來之,則安之,大家確實也不能太躁。”

  ????這個斜坡的坡度比較大,不過好在修鑿了簡易台階,上去也不算困難。

  ????等到了坡頂,眾人這才看到,原來這坡頂,和這處空間的頂部,其實是相連的。

  ????坡頂是個很大的平台,麵積足有一個籃球場大小,同時,有十幾根巨大的石柱,“支撐”在了中間。

  ????這些石柱都是天然形成的,粗細不一,形態各異,穿行其間,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梅小梅嘖嘖,“這地方,取走徐州鼎之後,開發成旅遊景點都不錯呢!”

  ????······

  ????正如吳大誌所說,這裏,依然不是盡頭。

  ????就在這個平台的一側,還有一個“出口”。

  ????這個“出口”像是天然的洞口,沒有經過人工修鑿,形狀很不規則。

  ????好在比較大。兩人並行進入都綽綽有餘。

  ????進入之後不久,通道的趨勢,又變成了向下,而且很陡,就和剛才上來的斜坡一樣陡。

  ????吳奪心想,當年這幫奇人異士夠細心也夠有耐心,到了剛才的極高的空間之後,又上了斜坡,發現還有“出口”,就沒有停步,進一步“延伸”了下去。

  ????若無此通道,怕是就可能將徐州鼎在斜坡頂部的平台上設置機關秘藏了。

  ????這條很陡的通道終於到了“底”,通道變平,變平之後前行不久,便來到了一處“裂縫”前。

  ????這“裂縫”長約十米,最高處有兩米左右。

  ????眾人穿過裂縫,看到眼前景象,便知道經過了上上下下、兜兜轉轉,終於走到盡頭了。

  ????因為這條裂縫,在一處“水池”的邊上。

  ????這處“水池”大致是馬蹄形,位於一個封閉空間之中,空間頂部有不少下凸的岩石,但總體來說比較平。

  ????水麵距離空間頂部,有六七米;而水麵和“裂縫”的高度差,則有三米多;“裂縫”差不多在水麵和頂部中間。

  ????“水池”的直徑,得有二十多米。

  ????它應該是地下暗河的一部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