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子午陰陽一線雙鼎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3-05 21:56      字數:2267
  陳濟世笑了笑,“七爺,您若喜歡這把短劍,收了便是。”

  “嗬嗬,東西好說,回頭咱們再商量。”吳大誌明白陳濟世是誤會了,但也不多解釋,眼下還不是分東西時候。

  因為魚腸劍大家都沒見過,眼力再高,怕也是很難明辨,所以吳大誌說讓吳奪看看,陳濟世就誤會他是“預訂”這把短劍了。

  隨後,他們便離開了此地,繼續進入迷宮通道探尋。

  化肥今天比較輕鬆,貌似不太用費神,在前頭“帶路”有點兒好整以暇的感覺。

  又一個“地理模型”出現在了眼前。

  吳大誌和陳濟世關注的重點是不一樣的。

  吳大誌關注方位和特點,陳濟世先觀察“寶貝”藏在何處。

  這地方有些特殊。

  一線天。

  看著是兩座陡峭嶙峋的山峰,中間相隔一線,底部則是狹窄的石階通道。

  當然,這是一處“地理模型”而已,兩座“山峰”的高度也就兩米多,山體直徑也就一米左右,中間底部的石階通道,有個十幾厘米。

  吳大誌心道,陽鼎於山,看這樣子,應是秘藏某一隻陽鼎所在了。

  就在狹窄的山間石路當中,有一處圓形的洞口。

  這處圓洞並不是直上直下的。表麵是圓洞,下麵空間更大,向兩側延伸;圓洞的直徑在十厘米左右,洞內向“山峰”兩側延伸,如同一個橫向的圓柱形空間。

  這個圓洞很容易被看到,吳大誌示意陳濟世先看看,自己則拿起紙筆參研記錄。

  陳濟世從圓洞裏拿出了一件黑白分明的玉雕件。

  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陳濟世沒有打斷吳大誌的參研記錄,自己先端詳起來。

  這玉件不小,長約十幾厘米,最大寬度和厚度都將近十厘米;所以,圓洞下方的空間盛下它是綽綽有餘,但是從直徑約十厘米的圓洞洞口中取出時,還是得稍稍調整下角度。

  玉雕的料子是一塊和田玉,黑白共生,也就是如今常說的青花料。

  和田玉裏的“青花”和瓷器裏的“青花”不是一個意思;和田玉裏的“青花”,是指有黑有白的玉料,表現多種多樣,比如白底子帶墨點,比如黑白夾雜條帶狀分布,比如黑白分明一半黑一半白,等等。

  這一件玉雕件的玉料,黑白分明。白的部分就是白玉,毫無墨點;黑的部分聚墨,幾乎就是純黑色。

  白玉部分大一些,大約占了三分之二,墨玉部分則占了三分之一左右。

  陳濟世眉頭皺起。

  玉料本身沒什麽,黑白分明的和田青花料,自古至今都是有類似的巧雕件的。

  主要是雕刻的內容很奇怪,陳濟世從未見過。

  白玉部分,雕的是馬頭;墨玉部分,雕的是鼠頭;都是立體圓雕。

  一件玉雕,兩隻獸頭。

  如果各自看馬頭或者鼠頭,根據雕刻風格和工藝、線條,以陳濟世的眼力,也很容易能看出,應該是戰國時期的東西。

  可是,戰國時期很少見這麽大的圓雕立體件;更關鍵的是,內容還不是“獨立”的,馬頭和鼠頭共成一件玉雕。

  此時,吳大誌記錄完畢,陳濟世隨即便托著玉雕件問道,“七爺,您看,這東西······”

  吳大誌定睛一看,有馬有鼠,這還不是一隻鼎啊!

  難不成,這“地理模型”所代表的實地,一下子藏了兩隻鼎?

  馬,陽火,對應的是南方陽鼎荊州鼎。

  鼠,陽水,對應的是北方陽鼎兗州鼎。

  吳大誌再度看向“地理模型”,雙峰一線天;馬鼠雙獸頭玉雕件,放在一線通道的地下。

  難道,荊州鼎和兗州鼎,合藏一處?

  或者,分別藏在一線天雙峰,一峰一鼎。

  這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找到這個地方,就能一下子找到兩隻鼎!

  “怎麽了七爺?”

  “噢,這地方,好像不是一處,算是兩處合一。”吳大誌一語雙關。

  因為之前即便是陳濟世的推論,每一個地方,都會有一個相應的地支動物。如今有馬有鼠,而且又是雙峰,可以看作是“二合一”。

  陳濟世點點頭,“不過,這東西我還真是第一次見,怎麽會有這麽奇怪的玉雕件?”

  吳大誌從陳濟世手上拿起,“看風格,倒應該是戰國時期的。”

  “這個沒問題,關鍵是內容,馬鼠不搭啊!”

  “馬鼠不搭,子午呢?”吳大誌提醒。

  “哎喲!”陳濟世輕輕跺腳,“是我腦子短路了,怎麽沒想到子午呢!”

  子鼠,午馬。

  子時與午時相對;子時陰氣最重,午時陽氣最重;馬鼠雙首,子午流注,陰陽相生。

  這是玉雕本身的含義。

  實際上,馬和鼠所指代的兩隻鼎,都是陽鼎,用不上“陰陽”的含義。

  這個玉雕件,應該是早已有之,隻是被拿來“借用”;用的是子鼠午馬方位上的含義,子鼠對應的是北方的兗州;午馬對應的是南方的荊州。

  不過,在古九州的版圖上,兗州和荊州肯定不相連,所以,實際暗藏這兩隻鼎的雙峰,還不好說在哪裏。

  “七爺,這的確應該是‘二合一’。”陳濟世又道,“陰陽相生相克,倒是讓我想起了現實中的一個地方。”

  “噢?”吳大誌本想立即發問,卻又道,“先把東西收起來,咱們節省時間,邊找下一個地方邊說。”

  陳濟世點點點頭。

  化肥帶著他們再次進入迷宮通道。

  陳濟世也開了口,“南湖省的界州,有一個著名景點,就是一線天雙子峰。”

  “這地方我也聽說過。”吳大誌應道,“不過,雙峰一線天的地貌,全國不少地方都有的。”

  “界州的這個雙子峰,一南一北,北側的山峰黑色岩石外露,少有植被;而南側的山峰植被密集,而且在夏季,野樹野草開的花多為白色。所以界州的雙子峰,也被人稱為陰陽雙子峰。”

  吳大誌想了想,“是有點兒意思。”

  同時,吳大誌也默默記下了這個地方。因為,如今的界州,確實在古荊州的版圖之內。

  陳濟世又道,“若這地下迷宮真是墨子墓葬的附屬建築,那墨門弟子,確實名不虛傳哪!”

  吳大誌也不由由衷感歎,“古人的智慧,真真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