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三才杯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2-19 21:02      字數:2207
  眼看到了最後一關。現在,女主持人也很期盼吳奪能夠答對。

  而台下的情緒也迅速轉移了,沒人再去想“漢奸”的事兒。

  “帥哥,最後一題沒有選項了哦,得你自己回答。”

  吳奪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樣子。

  他並不是自忖什麽題目都能答對,而是心態上對什麽結果都能接受。答對答不對都無所謂,弄個“馬踏飛燕”的藝術品,還挺沉的。走到了最後一關,從容麵對而已。

  最後一題、第十題的題目是請問,三才杯這種成套的瓷器茶具,是什麽時期出現的?

  問完題目,女主持人還補了一句,“不能隻說朝代,要具體到早、中、晚期!”

  所謂三才杯,其實就是俗稱的蓋碗。

  上麵是蓋,中間是碗(杯),下麵是托。蓋是天,托是地,碗是人,天地人,所以才叫三才杯。

  蓋碗瓷器茶具,即便不懂古玩的人,也不會陌生,因為電視劇裏經常出現。

  這種茶具的好處很多,新沏的茶水太燙,直接拿杯子燙手;拿下麵的托就沒事了,而且一手拿托,一手摘蓋,還顯得挺優雅。

  但是這個問題,若是研究不夠深入,很容易答錯。

  首先,最起碼宋代就有盞托了,盞托上放茶盞,可以端著盞托喝茶。同時,宋代也出現了帶蓋的碗,但這種“蓋碗”是盛放茶葉的,不是喝茶的,所以沒有托。

  也就是說,從宋代開始,帶托的茶盞和帶蓋的碗都有了,可就是沒有“三件套”。

  再者,托了大量曆史劇的“福”,三才杯在不少曆史時期都“出現”了,幾乎涵蓋了唐宋元明清,但很顯然是錯誤的。

  最搞笑的是,我們經常看到劇中人會用蓋刮一刮杯子,而且是非常有身份的劇中人。

  這是很二的一個舉動,是不會發生在古代有身份的人身上的。

  為什麽要用蓋?就是為了“屏蔽”茶葉。喝的時候隻留一條小縫,就可以飲茶不吃葉。別刮,試試就知道,沒用。

  更要命的是,有的劇中人還要吹一吹,而且大家一起喝茶,他還故作優雅地吹。咋不用個扇子扇呢?豈不是涼得更快?

  茶道茶道,是有“道”的。當著別人的麵兒“吹茶”,是很沒禮貌的一種行為。

  這道題,若是沒有女主持人補充那一句,可以回答清代,這一點,現場有些懂行的人是知道的。

  三才杯出現得並不早。明代沒有,明代有壓手杯,有雞缸杯,有很多杯型,有的也有杯托,有的杯型也是帶蓋的,可就是沒有“三件套”。

  主持人要求得卻具體一些,光回答清代不行,得回答清代早、中、晚期才行。

  吳奪的回答,比主持人的要求更具體。

  “清代雍正時期。”

  三才杯最盛行的時期,是乾隆時期,但是出現的時期,有點兒不那麽好界定。

  是康熙晚期,還是雍正時期?雍正一共就十幾年,就不用分什麽早中晚了。

  所以,若是回答清早期,那就可以涵蓋康熙晚期到雍正時期。

  清代的早中晚期,有很多種劃分方法,但是用在古玩斷代上,一般來說,清早期是指順治、康熙、雍正時期;清中期是指乾隆、嘉慶時期,清晚期是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

  不過,吳奪之所以回答這麽具體,是因為他看過相關史料。所謂明看成化、清看雍正,吳奪對雍正朝的瓷器史料關注度還是很高的。

  康熙晚期確實出現了使用“蓋碗”喝茶的情況,有的也會加托;但是,卻沒有成套地製作這種三件套。

  直到雍正時期,才開始成套製作瓷器蓋碗三件套,正式出現三才杯。

  女主持人不由愣了愣,“你隻要說清代早期、中期、還是晚期就行。”

  看來,她手裏的答案,沒具體到雍正。

  “清早期。”吳奪笑了笑。

  “回答正確!”女主持人居然興奮地揮了揮手,“恭喜通關!獲得一等獎!”

  隨後,吳奪從女主持人手裏拿了一等獎的獎券,便匆匆下台了。他不是著急去兌獎,而是在台上待得時間太長,有點兒受不了了。

  下台之後,吳奪和寧霜會合,先找了個相對僻靜的地兒“躲了躲”。而台上,則繼續開始了下一輪有獎問答。

  寧霜“小夥兒可以啊!”

  吳奪“慚愧慚愧,多謝娘子提示漆器的那個題目。”

  寧霜“我不是說你答題,我是說你臨場應變,化解了一場群體件危機。”

  吳奪“嗐!當時哪想得了那麽多了,主要是······”

  寧霜“主要是和漂亮的女主持人互動得不錯,憐香惜玉之心頓起是吧?”

  吳奪“你說什麽?”

  寧霜“我說你還挺會憐香惜玉!”

  吳奪“不是,前邊的。”

  寧霜“你倆互動得不錯啊!”

  吳奪“再往前。”

  “我說她長得漂亮。”寧霜白了吳奪一眼,“打什麽馬虎眼?”

  “哎!就是這兒!你說她漂亮?在你麵前,她這樣的,怎麽能用漂亮這個詞兒呢?這我就得批評你了,你可以謙虛,但不能在這麽強烈的對比之下,還隨意拔高一個陌生人!”

  “少來這種套路。”

  “這怎麽是套路呢?以後你必須得注意啊,不能因為天生麗質就覺得這不是優點。”

  吳奪一本正經,寧霜卻憋不住笑出聲來,“走啦走啦,看看爺爺和權叔去。”

  吳大誌和權浩然此時已經逛了不少攤子,但是一無所獲。

  吳奪和寧霜過來之後,吳大誌笑了笑,“臭小子,還挺愛出風頭。”

  “爺爺,其實本來不應該上去,但是我想圖個好彩頭。”

  “我又沒說你不對。咱們本來就是出來‘玩’的,不是麽?”

  權浩然接了一句,“今天你要是還能撿個漏兒,那就更爽了。”

  “你們逛了這麽長時間,手裏還空著,我就不抱啥希望了。”

  “分頭逛逛吧,我倆老家夥一組,你倆小年輕一組,今兒誰撿了漏兒誰請客。”吳大誌擺擺手,“要是都空著手,嗯,好歹你中了個一等獎,你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