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河圖洛書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1-21 23:40      字數:2232
  吳奪聽了,沉默不語。

  吳大誌又道,“你也不用想多了,太歲異動,不一定是壞事,可能大凶,也可能大吉,還有可能,吉凶和我們並無關聯。”

  吳奪應了一聲,“爺爺,九鼎本就不是凡物,說是神器也不為過。我們要做的事情,注定了不可能一路尋常的。”

  “你有這種心理準備,我也就放心了。”吳大誌微微一笑,“回去吃午飯了。”

  午飯吳奪吃上了熱騰騰的蒸香腸,滿嘴流油,齒頰留香。

  午飯後,三人又喝茶交流了一會兒。

  不過,他們三個都沒有想到,“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天象,次日清晨就來了······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一夜東風,雖然並無花開,但是清晨日出時分,東方的陽光射穿雲層,西方的天際卻灑下了雨點。

  冷冷的冰雨。

  雖然時間極短,不過持續了一刻鍾左右,降雨便行消失,整個天空全然轉晴。

  但是已經足夠吳大誌觀察天象了。

  吳大誌站在正房出廈的下麵,忽然長歎一聲,“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原來如此!”

  此時,他的麵前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鋪了一張紙,旁有筆墨,長歎一聲之後,吳大誌便提筆在紙上勾畫起來。

  而吳奪和權浩然分立左右。

  權浩然聽了吳大誌所說“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忽而眉頭一挑,“老爺子,莫非·····河圖洛書?!”

  “沒錯,根源於此!”吳大誌點了點頭,手上的筆卻未曾停。

  權浩然的話,說得不全,翻譯翻譯,應該是:莫非天象圖和地理圖,是以河圖洛書為基礎,結合天象星布和地理五行,將九鼎的秘藏之處融入其中,演化而來?

  吳大誌給了肯定的答複。

  河圖洛書,是華夏古代流傳已久的兩幅神秘圖案。

  號稱華夏文化和陰陽五行術數之源。

  易經雲:河出圖,洛出書。

  河,黃河。洛,洛水。

  河圖洛書的傳說,早已被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權浩然之前長年生活在洛州,對於河圖洛書的傳說耳熟能詳,包括一些口訣。所以,當吳大誌說出“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時,他立即有所反應。

  吳奪自然也聽說過河圖洛書,而且上大學之前,吳大誌也曾經給他講過。不過,吳奪掌握的,終究隻是一些概念,一些皮毛。

  河圖有一至十數,這是天地生成數;洛書有一至九數,這是天地變化數。

  萬物有氣,氣有形,形有質,質有數,數有象。

  巧妙組合,融於一體,宇宙時空,萬物運行。

  河圖洛書本來就和二十八星宿密切相關,天象圖的基礎就是二十八星宿。

  而天象圖,又通過天地陰陽、五行變化,與地理圖產生了結合。

  九鼎的九處暗藏之地,就如同連通“天地”的九處玄關。

  若是真正的高人,俯仰天地,洞察玄機,想是能夠通徹其中的布局,進而一舉參透九處“玄關”。

  大風水局,抽象於圖。

  但是,吳大誌不能。

  而且,吳大誌也想不出,當代有誰能是這樣的高人。

  好在,他可以各個擊破。

  起碼,現在已經基本“擊破”了青州鼎的秘藏之處!

  後麵的八處所在,若是力有不逮,能想到的和有可能實現的助力,也就剩下祁六鬥了。

  “成是成了,卻有一點奇怪之處。”

  雲銷雨霽之後,吳大誌也停了筆,他看著所畫的一些線條和圖形,喃喃自語。

  “怎麽了爺爺?”

  “你們看,這裏,是聚龍河,這裏是茂嶺山南側的一處山穀,這裏是山穀西南側的一處不知名的荒山。根據我參研的結果,青州鼎的秘藏之處的入口,應該在這處荒山的西北麵的山體上,可是——”

  吳大誌話音未落,吳奪和權浩然便異口同聲,“陽鼎於山,陰鼎於水!”

  青州鼎是陰鼎,應該藏於水才對,怎麽會在山中?

  “爺爺,難不成,您的參研,有什麽紕漏?”吳奪直言不諱。

  直言不諱得分場合,也得看對象,吳奪麵對吳大誌,又是如此大事,也不想那麽多,想到就問。

  吳大誌的回答也很直接,“不會!關於青州鼎的位置,我有參研多年天象圖的基礎,對茂嶺山一帶的地形又了如指掌,如今連天氣輔助條件都用上了,斷然不會有半分紕漏!除非圖有問題。”

  權浩然摸了摸下巴,“西北麵山體之上的入口,豈不是就是一處山洞?如此看來,入口肯定是封閉的,不然早就被人發現了。”

  吳大誌摸出一支煙,點上之後緩緩吸了幾口,“既然我們確定了地點,太陽也出來了,不妨現在就走,去現場看一看!”

  “好,事不宜遲,正好也有一個白天的時間。”吳奪立即附議。

  接著吳奪又說,“爺爺,您說的這座荒山,靠白楊村西邊的公墓不遠,在茂嶺山邊上有條山道,正好過在荒山的邊緣。再往南,就是霞雲水庫邊上的縣道了。我小時候還走過這條山道,去霞雲水庫玩過呢!”

  “對,你去過,我也去過。路還比較熟,走過去,半個來點差不多。”吳大誌又想了想,“不過,西北麵的山坡,好像是最陡峭的。”

  “還行,不是懸崖峭壁,也不是山石嶙峋,就是平常罕有人至,夏天雜草多。現在是冬天,踩著草根包正好爬上去。”

  “好,那就走吧!”權浩然點了點頭。

  基礎的裝備和工具,早就準備好了。而且,這是家附近的地方,也不需要攜帶太多工具。三人都換上了登山鞋,吳奪和權浩然一人背了個雙肩包,吳大誌沒背。

  正在吳奪換鞋的時候,化肥顛顛跑了過來,連“歐”三聲。

  “爺爺,要不要帶上化肥?”

  “看它的樣子,很想去,而且,說不定關鍵時刻還得靠它呢!”

  三人一狗,離家出村。

  在村口附近,還碰上了幾個村民。

  不過這事兒好解釋,就說吳奪回來了,想看看附近山山水水,打個哈哈就過去了。

  化肥表現出了少有的興奮,不時還會蹦躂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