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太歲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1-21 23:40      字數:2236
  吳大誌拉開門栓,“田子,怎麽了?”

  田子今年也快五十了,家裏有瓜田,吳奪小時候吳大誌還帶著他去摘過瓜哩。

  “大誌叔······哎?吳奪回來過年了啊!”田子看到吳大誌身後的吳奪,不由先說了一句。

  “田叔好!還是先說你家的事兒吧!”吳奪應聲。

  吳大誌擺擺手,“走吧,邊走邊說。吳奪你也跟著去看看吧。”

  吳奪點點頭,又衝著屋裏的權浩然揮手示意,便跟著吳大誌出了門。

  “大誌叔,我剛才在家裏挖樹,結果挖出來之後,樹根坑裏發現了一個圓滾滾的怪東西!”田子一邊走一邊小聲說道。

  原來,田子家院子裏有棵石榴樹,今年秋天的時候卻莫名其妙得了“怪病”,就這麽掛掉了。田子弄不好,也沒辦法,一時就留在那裏也沒去管它。但是現在眼看過年了,院子裏有棵死樹不好看也不好聽,今兒上午便決定挖掉扔了。

  結果,從挖出的樹根坑裏,卻發現了一個圓滾滾怪東西。

  吳奪跟著吳大誌和田子到了他家院裏,田子的家人一看吳大誌來了,紛紛圍了上來。田子關好門,帶著吳大誌來到樹坑邊。

  吳奪一看,這玩意兒和常規籃球差不多大小,不過不是正圓,是扁圓,大致呈現黃白色。頂部坑坑窪窪,側麵還有些“肉筋”和“疙瘩”。同時,表麵還帶著粘液。

  “大誌叔,這東西好像有點兒軟,也有彈性。”田子在一旁說道。

  吳大誌問道,“是不是摸著有些涼?”

  “大誌叔啊,我哪敢摸呀!我說有彈性,是用棍子戳著試了試,感覺這樣。”

  吳大誌又仔細研究了一番,最終給了結論:

  “這是太歲。”

  “啊?太歲?”田子和家人都一臉驚駭:

  “這可咋辦?”

  “是不是有什麽大禍臨頭了?”

  “是不是這就叫犯太歲啊?”

  “太歲頭上動土,我這······”田子也慌了。

  “別緊張!沒那麽玄乎!”吳大誌抬手壓了壓,又摸出一支煙點上,“都什麽年代了,咱們得相信科學!太歲,就是肉靈芝,粘菌複合體!打個比方,也可以看成一種特殊的蘑菇!”

  太歲這東西,民間的說法很多也很亂,不過有不少並不是從其本身說的,而是延伸性的。

  而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過明確的說法: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

  同時,李時珍還把太歲列入“菜部”,可以吃,可以入藥。而且“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神農本草經》也說:肉靈芝,無毒、補中、益精氣、增智慧,治胸中結,久服輕身不老。

  即便是現在,太歲也屢屢在民間被發現。現代科學則認為,太歲一種大型粘菌複合體。

  太歲作為一種生物,在很多物種絕跡的過程中,它卻能繁衍至今,生命力確實很強大。而且隨意切割也能再生,雖然長得很慢。

  同時,太歲身上有很多謎團,現代科學也無法解釋,比如細胞結構如何形成?為何能聚合成如此形態?還有,藥用價值到底是如何實現的?

  所以,現代不少專家,不輕易苟同古代醫學認為太歲是“靈藥”的觀點,建議不要輕易食用。

  在吳大誌高聲解釋之後,田子和家人也漸漸安靜下來。

  田子也點了一支煙,“大誌叔,您見多識廣,您說怎麽處理,我們聽您的!”

  吳大誌笑了笑,“人家發現太歲,都是千方百計打聽如何出手,賣個好價錢,你卻好像接了個燙手山芋一樣。”

  “您了解我大誌叔,賺錢是好事兒,可也得安生才行。”

  “沒事兒。”吳大誌想了想,“我建議啊,如果你想留,就放水缸裏泡著,它靠水存活,而且泡它的水也臭不了;如果你不想留,可以聯係縣上的藥材公司,看有沒有收購的。或者你想捐獻,也可以啊,看看有沒有研究機構能收。”

  田子撓了撓頭,“大誌叔,那到底是留好、還是不留好啊?”

  “都行,沒什麽講究。”吳大誌顯得很隨意,“田子你不用擔心,就好像你從地裏挖個土豆一樣。”

  “唉!”田子苦笑,“大誌叔,還是您給拿個主意吧!”

  田子家人附和。

  “要不這樣,差個兩三天過年了,想賣想捐獻是不行了,你先留著,過了年再說。”吳大誌指了指院子一角的水缸,“那個缸要是閑著,放裏頭就行。”

  “好!”田子立馬動手,找了個大塑料袋,下到樹坑,小心翼翼隔著塑料袋將這團太歲包起來,又放到了水缸裏,而後又倒上了水。

  吳大誌臨走時,田子又問,“大誌叔,這麽弄真沒事兒吧?”

  吳大誌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嗬嗬,“放心吧,有什麽異常,隨時打我電話!”

  而當吳大誌離開田子家,在回去的路上,眉頭卻皺了起來。

  “爺爺,不會是您在安慰我田叔吧?這玩意兒真沒什麽講究?”

  “本身是沒事兒的,對田子一家也不會有什麽影響。”吳大誌放慢了步子,“我是想到,在青州鼎的這個當口兒上,太歲若有異動,須得小心應對。”

  吳大誌現在說的“太歲”,並非剛才看到的“太歲”。

  太歲,也是一種星紀。歲,以六十甲子的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

  道教之中,有太歲神。

  太歲神對應六十甲子,共有六十位,每年其一當值,稱之為“值年太歲”,亦是年中“天子”,當年的人間吉凶禍福,由其掌管。

  所以——

  拜太歲,就是拜自己在六十甲子中的太歲神。

  犯太歲,就是與“值年太歲”相臨、相衝、相害、相刑。所謂:太歲當頭坐,無災也有禍。

  吳奪聽了吳大誌說的,“爺爺,看來,今晚又得夜觀天象了?”

  “不是今晚,年前年後,都得觀察。”吳大誌抬手掐指,“東邊日出西邊雨,本就是異常天象,原也馬虎不得。”

  吳奪又問,“那您說的太歲異動,也不一定會出現對吧?”

  “嗯。”吳大誌繼續撚動手指,“不過,太歲異動和異常天象也可能同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