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篆刻巨擘封刀之作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12-29 00:05      字數:2208
  吳奪答應之後,趙贇卻插嘴了。他指著同桌對他姥爺說道,“姥爺啊,我答應做成生意給他一百塊,您看這一萬塊裏頭包含他那一百塊,行不行?”

  趙贇同桌立即反對,“不行,一碼歸一碼!”

  趙贇一聽,又對同桌的姥爺說,“那給您九千九百塊,行不行?”

  這位姥爺之前不知道這倆孩子之間居然還有這事兒,一時有點兒愣神,沒接上話。

  吳奪被趙贇弄得哭笑不得,恰好身上還有幾張錢,便拿出一張百元票子,遞給趙贇的同桌,“這下都滿足了吧?”

  趙贇撓撓頭,“我這不是想給你省點兒是點兒麽?你這麽一弄,倒顯得我小作了!”

  “該省的地方省,不該省的地方不要省。”吳奪說完,便給孩子姥爺轉了一萬塊。

  印章倒是好拿,翹頭案羅宇澤的車可裝不了,孩子姥爺又給聯係了一個小貨車,裝車後跟著羅宇澤的車一起走了。

  吳奪的書房裏家具本就不多,這翹頭案擺在原先的經案旁邊,還挺好看。

  忙乎完了之後,吳奪請羅宇澤和趙贇吃飯。趙贇嚷嚷著想吃川菜刺激刺激,也就滿足了他。

  三人叫了個小包間,上菜之後,趙贇立刻大快朵頤,羅宇澤卻一邊拿起筷子,一邊指了指吳奪的口袋,“這印章到底什麽講究?趕緊說說吧!”

  “對對對。”趙贇辣得齜牙咧嘴,卻又一臉陶醉,一邊吃一邊跟著說,“拿出來講解一下唄。”

  吳奪拿出一個錦囊,又從錦囊裏拿出了這方墨晶石印章,在桌上鋪了一張麵巾紙之後,才輕輕放上,“你們發現沒有,這印章清洗上油之後,變得更有味道了?”

  剛才在吳奪家裏的時候,把印章清洗了一番,還上了保養油。

  羅宇澤和趙贇當時就問了,吳奪卻說“好東西要仔細,不要打擾我”。更是吊足了他倆的胃口。

  “再有味道也沒有豆瓣魚有味道。”趙贇嘿嘿一笑,“吳哥,趕緊說吧。”

  “這印章,是趙之謙的作品!”吳奪語聲鏗鏘。

  “什麽?!”羅宇澤立即放下了筷子,“篆刻巨擘,海派先驅?”

  趙贇聽著耳熟,卻又一下子說不上來。畢竟,他年紀太小,特別是對於書畫篆刻類的東西了解還是偏少。

  趙之謙,清末著名書畫家、篆刻家。

  在書畫方麵,趙之謙與任伯年、吳昌碩並稱“清末三大畫家”,是海上畫派的先驅人物。

  在篆刻方麵,趙之謙有一個更為響亮的名頭,號稱清代篆刻巨擘。

  趙之謙以書、印入畫,開創“金石畫風”,特別是對近代寫意花卉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但相比較書法和繪畫,趙之謙的篆刻藝術成就是最為巨大的,對後世影響深遠,吳昌碩和齊白石其實都從他這裏受益良多。

  而且,趙之謙一生刻印,不足四百方,可以說太少了。

  但其中的諸多印作,卻成為了曆史經典,支撐趙之謙站在了清代篆刻的巔峰!

  羅宇澤沒有見過趙之謙的真品,但是他聽說過啊,水平太高,存世太少,價格屢攀新高!

  曾經有一方趙之謙自用的青田石印章,並不是頂級的材質,卻拍出了一千兩百多萬的高價!

  所以,這一方麵墨晶石印章,哪怕是最普通的墨晶石,隻要是趙之謙刻印真品,價值可想而知!

  羅宇澤倒抽一口氣,小心拿起這枚印章又仔細看了看。

  隻是······

  “隻有印文,沒有落款,就算你覺得風格和水準能達到趙之謙,可這不足為據啊!”羅宇澤一手拿著印章,一手捏著下巴,表情有點兒複雜。

  “我先給你說,這東西我留著自己收藏,不賣。”

  “好家夥,今兒收的兩件東西,你都自己收了!”羅宇澤咧咧嘴,“那張翹頭案我看了,可能年份和工藝值點兒錢,但也不會太高,你自己用也行。但是這方印,你不說清楚,我可就憋死了!”

  “兩位大哥,這個趙之謙的印章,到底有多值錢?”此時,吃貨趙贇也不由放下了筷子。

  “喏!自己看!”羅宇澤在手機上點了幾下,調出了自己存檔的資料。

  他做這一行,隨時得關注行情,所以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將古玩各個品類的經典物件,在權威大拍的記錄和自己了解到的確信的成交價,不定時歸納整理,做成電子檔案,圖文並茂。

  “我去!”趙贇看了之後,嘴巴張的老大,“最高的這麽高?還有好幾個普通的方章,光刻字就大幾百萬?這方黑印,還帶橋鈕呢,還做了造型呢,印文還這麽多呢!豈不是穩穩過千萬?”

  “這就叫藝術!”羅宇澤拿回手機,“好了,小趙同學,現在咱倆閉嘴,聽吳大師說說,到底怎麽就是趙之謙的真品了?!”

  吳奪重新拿起了印章,用小指在橋鈕下方一麵摸了摸,“就算沒有趙之謙的落款,我自己收藏,隻要認定也無所謂。不過,這一方橋鈕印,還真落了款!隻不過比較隱蔽罷了。”

  羅宇澤一看吳奪手上的動作,“嗯?難不成落款在橋鈕的下方內麵?”

  “對,陰刻,所以很難發現。”吳奪微微一笑,又將印章放到了麵巾紙上,“現在不用多說了吧?”

  接下來,羅宇澤拿起印章後,不停調整角度,趙贇還拿起手機開了手電筒,兩人折騰了一陣子,終於看明白了橋鈕下方內麵刻的字:

  誓不操刀,同治壬申。趙之謙。

  羅宇澤和趙贇之所以這麽費勁,是因為這字刻得很小。

  可以想象,這方印的邊長隻有三厘米左右,拱形橋鈕的下內麵弧長也就是四厘米多,居然刻了十一個字。

  而且這十一個字並不是一列順排下來的,其中“誓不操刀,同治壬申”是並排的兩列,下麵的“趙之謙”頂在這兩列字下麵。

  正因為這樣,“趙之謙”這三個字要大一些。

  羅宇澤整明白之後,不由激動起來,“封刀之作?!”

  “其實不是。”吳奪點了一支煙。

  “啥意思?難不成隻有趙之謙的落款是真的,上頭那八個字是別人後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