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宮廷庫存後刻字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12-02 23:09      字數:2198
  這柄劍噱頭不小,不過吳奪不能近前,因為梁丹青身邊還有人“虎視眈眈”,他一時擠不上去。

  於是便稍稍琢磨了一會兒。

  施琅最負盛名之事,便是收複台澎。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和福建總督姚啟聖聯手對台澎開攻;康熙二十二年,清軍水師大勝,隨之拿下台澎,施琅因功又被封侯,靖海侯。

  康熙三十五年,施琅去世,康熙又賜了他諡號:襄莊;同時贈太子少傅銜。

  看得出來,康熙對施琅還不錯。不過施琅和滿清之間,有些反反複複。

  施琅早年是鄭芝龍(鄭成功之父)的部將,順治三年跟著鄭芝龍降清;結果不久之後,施琅又加入的鄭成功的抗清大軍,成為鄭成功的得力幹將。

  可後來施琅卻又和鄭成功反目成仇。這其中,自然有一些逐漸累積的不合和戒心,但也有一個重要的導火索:施琅殺了鄭芝龍原先舊部中的一個叫曾德的人。

  而且在斬首曾德之前,鄭成功曾“馳令勿殺”,施琅卻根本不鳥,“促令殺之”。

  鄭成功大怒,派人抓了施琅,還抓了施琅的老爹施大宣、弟弟施顯。施琅在鄭成功軍中終究有一些親信,被抓之後又逃脫了,跑回了大陸。施琅一跑,鄭成功更是覺得他肯定是反了,竟玩了一手狠的,將施琅的老爹施大宣和弟弟施顯都給殺了!

  這下徹底完犢子了。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施琅誓要報仇,可是又幹不過鄭成功;於是,哪還管什麽三七二十一,他再度降清。隻有這樣,才能報仇。

  結果就不用說了。

  就憑施琅這種曆史大事件當中的關鍵名人,他的刻款佩劍,肯定是值些錢的。何況,這還是康熙禦賜的。

  隻是,吳奪旁觀金光閃閃的劍鞘和寒光閃閃的劍身,品相完美,總覺得有點兒不看好。

  其實品相完美算不上疑點,因為禦賜佩劍,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用的,大部分時間都得恭恭敬敬妥善安放。後世如果是一直作為收藏品傳承,也可能保存得極好。

  所以?吳奪不看好?很多人看好。

  梁丹青拔劍之後,身邊圍的人越來越多。

  梁丹青拔劍又插劍?最後還是放下了。一放下?就有眼疾手快地上手了。

  這樣的東西,雖然不看好?但不聽一聽,總是有點兒遺憾的。

  此時?梁丹青卻衝吳奪使了個眼色?接著便退到了牆角無人之處。

  吳奪一時也不可能搶占上手的先機,便走到了梁丹青身邊,壓低聲音,“梁小姐?有什麽指教?”

  “這把劍?我看有點兒問題。”

  “噢?”

  “劍柄上有龍紋,龍頭偏圓一點兒,康熙時期的龍,龍頭要比這個長,比較威猛。”梁丹青沉吟?“但是,這把劍整體上?卻又不似民間作偽之物。”

  她說的這一點,吳奪不上手是看不真切的?於是隻點了點頭,未作評價。

  “康熙禦賜施琅的寶劍?津門也出現過?不過那一柄是陰刻‘禦賜靖海侯’?而且就是康熙朝的佩劍,隻不過原先沒有刻字,後加的。”梁丹青笑笑,“我是看等著上手的人比較多,怕你搶不上再有什麽遺憾,所以先給你說說。若你能搶上,查看時也多留心。”

  “多謝。”吳奪點點頭,“我再去看看。”

  吳奪再次回去的時候,胡允德正在看第二件東西,所以吳奪便就專等著機會看這把劍。

  雖然上手的人挺多,但細看之後,卻又都放下了。吳奪還真等到了一個機會。

  而且這個機會,還是上羊胡子讓給他的。

  本來上羊胡子能比他搶先,一看他伺機而動,幹脆讓了一下,“小吳先生,你性子急,你先來!”

  吳奪腹誹,我就在你麵前急了一回,結果就讓你給定性了!

  但人家既然讓了,“謝了王先生,一起唄。”

  “好!”山羊胡子就此應了。

  於是吳奪持劍,上羊胡子靠前,兩人一起看。吳奪先看了看劍柄上的“龍頭”,發現也不是盡如梁丹青所說,因為這個龍頭是正麵的,它整體上就得圓一點兒,沒法兒太長。

  不過,威猛程度是欠缺了點兒。

  再看刻字,陽框陰刻,共有三框。上部有一個橢圓形框,豎刻“禦賜”二字;中部一個長方形框,豎刻“福建水師提督”;下部則是正方形框,橫刻施琅的名字。

  吳奪感覺這不像作偽後加工加刻,因為陽框是凸起在劍身表麵的,若是想後刻,還帶凸起陽框,那除非把劍身整體磨薄一層,這個工程量和難度就太大了。

  欲知真相如何,我還是得聽上一聽啊。

  原來如此!

  梁丹青雖然斷得不算明確,但基本路子卻真是那麽回事兒。

  這把劍,是嘉慶朝的禦賜佩劍。

  不過,此劍製成之後,尚未賞賜,屬於“庫存貨”。也就是說,還沒刻字呢!

  原先的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個凸起的陽框,是光麵的。

  此劍在清末民初流入民間,被民間工匠刻字成康熙禦賜施琅的佩劍。

  後來怎麽流轉的,餘耀沒聽到。不過,這種劍身預留陽框的“庫存貨”,還真不多見。

  一般都不留框,賞賜時直接在劍身凹刻出陰框、陽文。這把劍,卻是凸起的陽框、陰文。

  正因為預留了陽框,所以作偽刻字之後,那就更難讓人起疑;加之本也是禦賜佩劍的“庫存貨”,宮廷工藝,迷惑性就更大了。

  這柄劍肯定是不能收了。

  吳奪放下的同時,也不由暗暗感歎,從古至今,各種作偽真是讓人眼花繚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若不是自己“耳力過人”,這得吃多少藥、栽多少跟頭啊!

  倭國七寶燒和康熙禦賜劍已經pass掉了,胡允德還在看第二件東西,吳奪便又過去看胡允德看過的第一件東西。

  這件東西胡允德沒有拿下,也沒聽到他和伍先明談價,那說明至少不是開門的。

  但是吳奪一看這件東西,不由苦笑,這個自己真是沒辦法了,因為嚴格來說算不上古玩,不過是天然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