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合歡俑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11-20 23:53      字數:2235
  吉州窯大致創燒於晚唐五代時期,北宋有所發展,南宋最為興盛,元末衰落了。

  而黑釉木葉盞,是吉州窯的一大特色產品。

  這個樹葉紋飾,之所以這麽生動,是因為並非畫上去或者刻上去的,而是用真正的天然樹葉做的。

  樹葉需得精選,葉脈清晰葉形好,先用水浸泡,加工處理去掉葉肉,主要采用葉莖和葉脈,然後蘸釉貼在已經上了黑釉的盞心,就此燒製而成。

  黑釉黃葉,非常耐看,越看越有味道。

  南宋時期,是吉州窯發展的高峰,房衛國問能不能到宋,其實就是問是不是南宋的。

  “我再看看。”吳奪應道。

  吳奪又“看”了一會兒,放下之後眉頭微皺,“房哥,這吉州窯木葉盞,確實能到南宋,而且你這件是全品啊。”

  房衛國點點頭,“嗯,那就是一兩百萬的東西。”

  “不過——”

  “不過什麽?”

  吳奪再次看了看周圍,然後湊近房衛國進一步壓低聲音,“這是一件鬼貨,而且出土時間不長。”

  出土不久並不是吳奪“聽”到的,而是專業考古人士寧霜老師曾經一對一講授過的;而且這隻木葉盞,種種特征很明顯,不難活學活用。

  房衛國一點兒都沒有表現出驚訝,“我知道。”

  “你知道?”

  “如果你能篤定就是南宋之物,那麽我就知道是盜墓出來的東西。”

  吳奪一下子明白了,“你這次來鷺島,就是為了這事兒吧?”

  房衛國笑了笑,“盜墓肯定不是在這裏。別的你也甭問了,對你沒好處?再說我也有職業操守。”

  吳奪心道?看來,鷺島是有一批鬼貨在銷售啊!房衛國都已經買了一件?說明和賣家已經深入接觸過了。

  “房哥?我不問你的工作動向。我就想知道,這木葉盞?是你自掏腰包,還是能報銷?還是等警方結案再退贓款?”

  “哎?你這關注點挺有意思。”房衛國一邊笑一邊將木葉盞小心原樣收起?“這個怎麽說呢,靈活機動吧,但報銷是不可能的,這種操作?根本就不符合采訪規定。”

  收起木葉盞?房衛國又從背包裏拿出一個信封,“這木葉盞好說,我自己也有個數,找你主要是為了斷代上雙保險。我找你的重點,主要是這東西?你得幫忙好好看看。”

  吳奪看了看信封,“什麽東西這麽薄?”

  “不是東西?是照片,東西看不到。”

  吳奪暗自苦笑?心說老房同誌,那我可能就幫不上了你了!

  “房哥?你直接給我看電子版多好?”

  “我還沒來得及掃描呢?中午剛弄到手。”

  “好吧。”吳奪這時候也不能不看了?接過信封,抽出了一遝照片,一共十幾張。

  房衛國則稍微往外坐了坐,觀察著周圍。

  “哦豁?”吳奪一張張看過照片,“啥姿勢都有啊!”

  十幾張照片上拍的,是十幾個三彩陶俑。確切地說,是十幾對三彩陶俑。

  陶俑都是兩人“合”在一起的,零距離或者負距離。

  這是所謂的合歡俑。

  基本沒有穿衣服的,而少數穿衣服的,也是象征性的。姿勢很豐富,表情很生動,狀態很到位。

  “這像是一套,但是應該不全。”吳奪看完之後數了數照片,十五張。

  “你怎麽知道不全?”

  “差了三對。”

  “十八對?”

  “嗯,據我所知,隋唐時期,應該是十八式的記載比較多。”

  房衛國嘿嘿樂了,“你挺有研究啊,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斷代和出土時間。”

  “出土時間我隻看照片肯定來不了啊!斷代也隻能說一半。”

  “一半,什麽意思?”

  “意思就是隻能說說符合什麽時期的特征,但是不是高仿必須得看實物。”

  房衛國皺了皺眉,“那你先說吧。”

  吳奪抽出一張照片,“你看,這張是拍的陶俑的底部,刻有兩個小篆字體。”

  “迷樓。”房衛國點點頭,“看來真有可能是隋朝的。”

  隋朝,揚州觀音山,有一處藏在寺院中的建築,名為迷樓。這個名字,有說法是因為房間眾多,而且曲折回環,蜿蜒連通,進入如墜迷霧,不知進出。

  這地方是隋煬帝行樂的場所。據說最多的時候,曾聚集過數千女子。

  不少牆壁上,掛著春宮圖;不少房間裏,擺放著合歡俑。還有很多投其所好的臣子們送的新奇玩意兒,比如“隨意車”,能鎖住上車的少女,讓隋煬帝隨意盡興。

  吳奪應道,“你這不是自己能來嘛!我能說的,主要就是這個。還能補充一點,看這些陶俑的釉色和人物特點,和唐三彩有一定區別,大致就應該是南北朝後期到隋朝的。”

  房衛國沉吟,“若是真品······隋朝陶俑,還是隋煬帝禦用之物,價值可真真不菲啊!”

  “那是肯定的。最重要的是,帶款的三彩陶俑太罕見了!迷樓又是有史可查。”吳奪將照片重新裝入信封,“房哥,這玩意兒要真是剛從地底下出來的,那可就成了文物大案!我建議你還是報警為好。”

  “這一組合歡俑還沒交易呢。報警,我在想有可能打草驚蛇。”

  “房哥,警方總比你專業吧?你單槍匹馬,且不說能不能挖到一線內幕了,關鍵你的身份要是暴露了,那可危險得很啊!”

  “放心吧兄弟,我有數。”

  “這麽麻煩的事兒,按說你們報社不應該讓你一個人來啊。”吳奪沉吟。

  “兄弟你是個聰明人。”房衛國笑了笑,“其實我來主要是木葉盞的線索,隻要了解交易過程,任務就算完成了。還有同事去被盜墓葬所在地采訪了。這另一條合歡俑的線索,是我偶然間又得到的,忍不住就想做做。”

  吳奪也不知說啥好了。人家是專業記者,如何分析利用線索,如何采訪跟進,自己是外行;除了安全第一,也說不出啥建設性意見來。

  “房哥,我也不懂你們那一套,總之多加小心吧。”

  “謝了兄弟。”房衛國收好照片,“你的建議我會認真考慮的,比如能不能報警後改為隨警采訪,也是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