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乾隆的詩,和珅的字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09-12 17:44      字數:3312
  “真賽假?”吳奪微微一怔。

  所謂真賽假,吳奪肯定知道,就是真東西看著跟假東西似的,更多的其實是老東西看著像新東西——有些老物件因為特殊原因,導致並沒有老舊痕跡,看著簇新簇新的。

  不過,這一隻碗,雖然保存完整,也沒什麽明顯的使用痕跡,但是起碼釉麵火氣全無,再怎麽著也得從老仿上看,而攤主就是看成康熙的了。

  這也不算是“假”。

  “是青花發色太假了。”寧霜解釋道,“這青花發色,不像成化時期淡雅的平等青,反而像現代高仿青料,當然,也有點兒像康熙早期所用的浙料。所以他才不敢說成化,隻能說康熙仿成化。”

  “那你怎麽能判定就是成化民窯,不是康熙民窯?”吳奪又問。

  “考我呀?”寧霜笑了笑,“成化早期其實也有過蘇麻離青的青花器的,隻不過極少,而後又使用了平等青;同時,在大範圍使用平等青之前,還夾雜使用過其他國產青料,這碗就是。這種東西也比較少,但足底的釉麵,往往會出現縮釉點。”

  “受教了!”吳奪連連點頭。

  寧霜說的,他是真不知道,連理論上的知識儲備都沒有。

  而寧霜之所以清楚,是因為比對過不少出土器物的瓷片標本。這一點,很多高手也是沒有如此機會的。

  “看樣子你是真不知道這一點。”寧霜柔和地挽住了吳奪的胳膊,“那你也得告訴我,你是怎麽看出來的啊?”

  “油膩膩,一件衣。”吳奪接口道,“有了這種實錘,我就不想別的了。”

  “這樣可不行。”寧霜反駁,“很多高仿,重點都能仿出來的。”

  “好,我記住了,這次跟霜老師學到了。”

  吳奪這是真心話,說得也很真摯。寧霜卻仍覺得他在調侃自己,哼了一聲。

  這件成化民窯嬰戲碗,並不算什麽大漏兒,兩三萬的東西,一萬拿下。吳奪心想,寧霜喜歡,可能是覺得畫片上的孩童活潑可愛的緣故吧。

  兩人繼續逛。快把地攤區逛完了,也沒再發現什麽合意的東西,但是依然興致不減。

  或許兩人剛開始好,有點兒起膩有點兒甜。但更重要的,是逛古玩地攤的樂趣,並不局限在撿漏上。

  撿漏隻是個結果,而且是可遇不可求的結果。

  很多玩家,經常逛一天地攤,啥也沒買,但依然樂此不疲,就是因為這裏頭有一種悠然尋覓的樂趣。

  為什麽說古玩店比不了地攤區,不光是因為價格高,還因為古玩店是個封閉的空間,而且過於肅靜,同時進去又會有人招呼,少了無拘無束的感覺。

  所以,去逛古玩店的,多是目的明確的高手、熟客或者不懂行的土豪。再就是,古玩店收東西多,很少有人拿了東西往地攤上送的。

  地攤區是開闊的空間,而且攤子上的東西,多是自己隨便拿著看,隻要你不給弄壞,有時候拿了看半天放下,甚至和攤主都沒啥交流。而且,地攤上的東西更雜,有些東西,古玩店是不會擺出來的。

  就在快走出地攤區的邊緣,吳奪終於發現了一件東西挺喜歡。

  這是一件拳頭大小的玉雕,雕了相連的兩隻獾,諧音取義“雙歡”。

  青花籽料的東西,一隻獾墨地帶白紋,一隻獾白底帶墨紋,很漂亮。和田玉上說的“青花”,和瓷器“青花”不一樣,和田玉青花料,是墨玉和白玉混雜的玉質,其實是“黑花”。

  這件雙歡玉雕,看著像是清末民初的風格。

  隻是可惜,吳奪看到之後剛蹲下,旁邊就有一位老先生先行抄在了手裏;他沒蹲,是彎腰探臂伸手,別看年紀大,動作卻很迅捷。

  吳奪也沒辦法,逛地攤就是這樣,誰先拿在手裏誰先談。同時,沒談好之前千萬別鬆手放回去,不然別人拿了,就沒你的份兒了。

  雖然沒辦法,但吳奪也不走,一邊瞅著攤子上其他的東西,一邊等著看老先生和攤主能不能談下來。

  寧霜一看這情況,便也就挨著吳奪蹲下了,就這麽隨意看著。

  攤主是個中年男子,身材中等,樣貌中等,嘴唇上粘著半支煙,“老爺子啊,好眼力,這是我攤子上最好的玉件!”

  這話,估計能被收進古玩地攤十大名句之一。話多的攤主,你隨便拿件東西看,他很可能也這麽說。

  老先生旋即問價,攤主說兩萬。

  這麽大一塊青花籽料,黑白分明,即便是現代玉雕,工手不差,兩萬也是肯定拿不下來的。

  這件雙歡玉雕,雕工還是很不錯的,要不然吳奪也看不上。

  不過,這是在古玩地攤上,報這種價兒也很正常。一是攤主收來的成本可能不高;二是既然是老東西,有些小磕碰和綹裂是難免的,有些喜歡玩新玉的人,最受不了的就是這個。

  但是玩古的不一樣,隻要不是大毛病,有時候反而很喜歡有些輕微老傷所帶來的歲月感。

  吳奪一聽攤主報這價兒,心裏暗叫一聲不好,這價兒直接拿了也不虧,而且說不定還能繼續搞搞價。

  果然,老先生開始搞價。

  一來二去,雖然沒搞下多少,最終一萬八成交了。

  老先生直接就在手裏開始盤它,盤著滿意而去。

  吳奪看了看寧霜,聳聳肩,準備起身走了,攤主卻對吳奪笑道,“小兄弟,難為你等了半天,還有件好東西,要不要看看?”

  “也是玉件?”

  “對,不過可比較大啊!”

  “在這兒麽?”吳奪問。

  “在!”攤主一聽,這就是要看了,便反身從身邊的大旅行箱裏雙手拿出一件東西來。

  東西裹著好幾層報紙,不過一看就是板子狀,其實也不算太大,也就是一尺多高,二十多厘米寬。

  揭掉報紙,露出一塊青玉板。

  這應該是一塊插屏,擺在桌案上那種,不過現在隻剩一塊青玉板,沒了框子和底座。

  這玩意兒挺沉,吳奪拿在手上還得好好把住。

  先仔細看了看,是和田料,不過肯定是山料了,雖然很細膩,但是脂份差點兒事兒。

  上麵陰刻了一首詩:

  懿德嘉言在簡編,憂勤想見廿三年。

  燭情已自同懸鏡,從諫端知勝轉圜。

  房杜有容能讓直,魏王無事不繩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前有題款:聖製讀貞觀政要詩。

  後有落款:臣和珅敬書。

  落款後還刻了一方篆印:臣和珅印。

  “乾隆的詩······”吳奪沉吟。

  平心而論,這首詩在乾隆的詩裏頭,就算好的了。因為乾隆的詩,不客氣地說,大部分都是垃圾。

  全唐詩流傳下來的,也不到五萬首。而乾隆一個人寫的詩,就有四萬多首,快趕上了。

  首先不能否認,他是挺喜歡寫詩的,而且隻要有空就寫,“詩尤為常課,日必數首”。

  據說《黃瓜頌》是吃黃瓜的時候見縫插針寫的。還有,有一次上廁所,居然寫了四首詩!當時是不是便秘就不好說了。

  天道酬勤這句話,乾隆完全可以作為反例。

  但他是皇上啊,詩寫得再爛,也會有大臣和拍馬屁的文人山呼叫好。

  和珅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和珅不僅叫好乾隆的詩,而且叫好乾隆的書法,還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乾隆的一部分書法作品,其實就是和珅代筆的。

  實事求是地講,和珅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書法造詣絕對比乾隆高。

  和珅遍習歐柳顏趙,下過苦功,深諳筆法,他的書法作品,行價不低,雖然沾了“名人”的光,但要是書法本身一無是處,那也不行。

  這塊青玉板,看起來是根據和珅的手跡刻的,基本就是楷書,偶有連筆。當然,這不是模仿乾隆的書法,就是和珅的書法。

  刻工不弱,細節處理得也很到位。

  刻字和寫字,完全是兩碼事兒,而且這不是刻粗細一致的篆書,而是刻楷書,要求就更高了。

  “怎麽樣?好東西吧?”攤主見吳奪看得仔細,笑嗬嗬說道。

  吳奪隨口接了一句,“這東西要是真品,當年豈不是和珅擺在家裏的插屏?”

  “那可不!”攤主自動忽略了“要是真品”的假設,“你看看這刻工,說是清宮造辦處玉作出來的也不為過!”

  吳奪笑了。這刻工雖然不弱,但也不能上升到清宮造辦處玉作的水準啊!

  “你別笑啊!我說真的。”攤主連忙說道,“我是看你懂玉器才拿出來的。”

  “我再看看。”吳奪嘴裏說著看,實際聽了聽。

  這青玉板,是民國的東西······

  若是刻上一首很好的唐詩宋詞之類的,即便是民國的,吳奪說不定也有興趣收,回去配個框子和底座,擺在家裏也是很不錯的。

  可惜,民國的東西,還刻了乾隆的詩,吳奪就沒興趣了。

  不過,民國的這位高仿匠人,做了這麽塊東西,配上乾隆的詩、和珅的字,還是挺有想法的,碰上喜歡的,也是個噱頭。

  攤主一看吳奪的樣子,便知道再說也沒用;不過他緊跟著又問了一句,“小兄弟你隻對玉器感興趣麽?我這還有一件好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