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您不是一個人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08-19 16:11      字數:2205
  章老是一口氣說完的。

  實事求是地講,這淚痕的問題,嚴格來說算不上實打實的憑據。就像章老自己說的,這是一種籠統的比對,而且一件器物之上,淚痕本來也有大有小。

  但是,高手和庸手的最大區別就是,高手鑒定,隻需要一個切入點,而庸手卻非得說透才行。

  章老話音剛落,胡允德就有所引申:“現代高仿,淚痕往往為了求明顯而偏大,如果偏小,那有可能是民國的仿品!民國時期定窯器大熱,鑲口做舊盛行,而且高仿大多秉承過猶不及的理念······”

  陳永鈞擅長“聽聲”,之前拍賣會上的“後掛彩”他就聽過,此時接口道,“若是如此,這一件大碗,即便彈指聽音,那也和真品區別不明顯。”

  吳奪在一旁聽了這兩人的話,結合之前的過程,也就基本掌握了對這件“定窯”的鑒定要訣。

  同時他也不由暗想,寧霜當時鑒定這件大碗,也是彈指聽音,她不會跟陳永鈞學的吧?

  此時,章老在圓桌邊笑著對羅宇澤說道,“小羅啊,既然今天是交流會,可不要怪我知無不言啊!”

  “章老您說哪裏話?一件東西而已,哪有學到真正的鑒定功夫重要?晚輩很感謝您的不吝賜教啊!”

  “隻有我一個人這麽認為,你也不必全信,博采眾家之言,有你自己的認知最好。”章成錦擺擺手。

  “不,章老,您不是一個人。”

  “哦?”

  “還有一個人和您觀點一樣,而且他直接點出了是民國的頂級高仿。”

  羅宇澤此話一出,滿座嘩然。

  “這麽說,你之前找高手看過了?但是你對他的說法還有質疑,所以又帶到了交流會上?”

  羅宇澤苦笑,“其實這東西我本來以為是個漏兒,倒手就能大賺,所以這次就帶來了。不過臨陣之前,我心裏又打起了鼓,所以今天早晨又找寧霜和吳奪看了看。”

  羅宇澤在這幫老手麵前,並沒有過分遮掩,這也是他的聰明之處。

  “寧霜?”大部分人聽他一說,都不由看向了寧霜。

  畢竟,比起素未謀麵、寂寂無名的吳奪,他們對寧霜更是高看一眼的。

  就連寧元祺,也不由微笑著看了一眼寧霜。

  隻有胡允德和陳永鈞,是先看向了同座的吳奪。

  眾目睽睽,讓寧霜也有些不好意思,她想了想便站了起來,“章老,我的看法也隻有鑲口是民國做舊,但大碗本身,是能到北宋的。說碗也是民國高仿的,是吳奪。”

  果然是吳奪!胡允德和陳永鈞這兩個早就見識過吳奪“眼力”的人齊齊在心中暗歎。

  章老雖然也是立即看向吳奪,卻並沒有露出太過意外的表情,隻是微微頷首。

  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樣了,驚訝之情溢於言表。

  甚至還有腹黑之人,並不相信吳奪年紀輕輕會有如此眼力,認為之所以出現這一幕,極有可能是章老為了提攜這個不知道和他啥關係的小子,暗中安排羅宇澤,上演了這一處好戲!

  寧元祺了解章成錦,更是熟悉羅宇澤,他自不會這麽想。

  不過,雖然他提前也能想到章老不會帶一個平庸之輩參加交流會,又聽陳永鈞誇過吳奪,但終究是耳聽為虛;而這一下子,眼見為實!

  遽然對吳奪刮目相看!

  胡允德對著吳奪輕輕敲了敲桌麵,“說兩句最好。”

  其實吳奪本來沒啥太強烈的表達欲,但這時候悶著頭也不好,便站起身來,“我和羅兄是私下裏交流,若是讓我在大庭廣眾之下,我是不會說得這麽放肆的,畢竟沒有實打實的憑據。”

  章老笑了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對不對不重要,因為人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看法,有所收獲就好。”

  “既然吳奪起來了,那接下來大家就看看吳奪帶的東西如何?”寧元祺隨後起身說道。

  附和聲響起。

  “如此,也是順其自然。”章老微笑點頭,就此回了自己的座位。

  吳奪一看這狀況,也不忸怩,拿著東西過去了。

  羅宇澤收好東西回座位,兩人擦肩而過,他衝吳奪擠眉弄眼,“哥們兒我以後就靠你了!”

  吳奪裝宣德官仿汝窯水仙盆的盒子,可沒有羅宇澤的紫檀木盒那麽高端,就是一個大小合適的普通錦盒。

  打開之後,吳奪先輕輕放到了圓桌上,又將錦盒放到了一邊。

  “汝窯?!”

  這水仙盆往桌上一放,遠遠一看,那就是汝窯的形製和特征。

  一時難以明辨,不少人的心中就先發出了驚歎。

  羅宇澤更是差點兒叫出聲來,低聲懊悔嘟囔,“早知道堅持先看看了!”

  “這不是北宋汝窯,隻是一件老仿。”吳奪自是得先介紹一番,“不過,也是比較少見的老仿,因為我個人認為,這是一件宣德官仿傳世品!當然,我自己的看法也不一定對,還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簡短介紹之後,眾人開始輪流圍觀。

  這件宣德官仿汝窯水仙盆,比羅宇澤的“定窯”大碗爭議更大;大碗無非就是兩種觀點,但對水仙盆,卻出現了好幾種觀點。

  有吳奪自我認定的宣德官仿。

  有雍正民仿,這和那個攤主的看法是一致的。

  還有現代高仿。

  而占比最大的一種觀點則是:這水仙盆肯定不是宣德官仿!至於具體是什麽情況,有待進一步考證。

  “明代仿汝窯,僅見宣德一朝,也隻有官仿!宣德官仿汝窯,如今能見到的,絕大部分都是出土器,傳世品如九牛一毛。另外,宣德官仿汝窯,基本都帶‘大明宣德年製’的款兒。這一件,從概率上來說,就不太可能是宣德官仿!”

  說這話的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顴骨奇高,兩腮無肉,還留著山羊胡子,聲音有點兒公鴨嗓的感覺。

  吳奪也不知道該怎麽稱呼他,而且反正後頭還會有人說話,索性沒應聲。

  “劉館長這話說的,難不成古玩鑒定要靠概率學不成?”應聲的是陳永鈞,“你的古藝匠心博物館裏,不也有一件宣德官仿汝窯不帶款兒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