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紫銅鑲口,都說做舊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08-18 16:15      字數:2213
  吳奪一看這紫檀木盒,不由心道,這羅宇澤夠下本的啊,要是裏麵東西不好,還真讓人有買櫝還珠的想法。

  羅宇澤打開紫檀木盒,這裏頭放了一隻大碗。

  口徑在二十五厘米左右,高度在十五厘米左右,白釉微黃,碗內有刻花,鴛鴦水草紋,布局合理,紋飾流暢。

  這隻大碗的口部,鑲嵌了一圈紫銅。

  這是典型的定窯。

  時間緊任務重,吳奪翻底的同時,直接貼指聽了聽。

  底部滿釉,沒有刻字。

  在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之中,定窯最為特殊,和其他四種有點兒格格不入。

  就它自己是白瓷,其他四種卻以青瓷為主;就它喜歡帶刻花,其他四種基本不動刀;它至少在北宋早期就出現了,其他四種都是晚期才出現。

  定窯有官窯定窯,也有民窯定窯。實際上,宋代並沒有明清那樣明晰嚴格的官窯製度,所謂作為官窯,大概類似於官方定製。

  有一部分定窯的底部,會刻一個“官”字,這樣的定窯,顯然可以納入官窯品類。

  羅宇澤的這隻大碗沒有刻字。

  不過,不刻字也不一定就不是官方定製,主要還得看胎釉工藝等等本身的品質。

  吳奪了解清楚之後,又輕輕放下了,示意寧霜來看。

  不料,寧霜居然也伸出了左手中指!

  隻是她和吳奪不一樣,是用左手中指順勢在碗壁上彈了一下。

  彈指神通?

  吳奪突然有種想笑的感覺,也說不出原因。

  寧霜隨後拿起碗來,詳細看了看,看完之後也放下了。

  “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兩位高手趕緊說吧!”羅宇澤開口。

  “鑲口不對。”兩人又來了一次異口同聲。

  “不是,你倆咋這麽有默契呢?”羅宇澤看向寧霜,“你是姐,你先說。”

  他倆說的鑲口,自然是這碗口上鑲嵌的一圈紫銅。

  之所以鑲口,是因為原本的口沿露胎,有“芒”。

  在北宋中期之前,定窯是正燒的,就是把碗做好之後,碗口朝上放到窯裏燒。如此一來,圈足底圈會露出胎來。

  但是到了北宋中期,定窯換了個燒法,叫覆燒,就是碗口朝下,扣著燒。要是這樣呢,碗口就會有一圈露出胎來。

  露胎的這一圈,毛毛糙糙的,有點兒紮人,有人就稱之為“芒”。

  圈足有芒和碗口有芒,各有利弊。圈足有芒,用的時候容易磨損桌子;碗口有芒,如果用來吃飯喝湯,容易剌嘴。

  都不完美。

  所以宋徽宗認為“定器有芒不堪用”,加上他又不喜歡白瓷,便親自主持搞了汝窯,汝窯是支釘燒,基本不露胎,隻有底部有幾個小芝麻胎點顯現。

  喜歡定窯白瓷,又想解決碗口露胎的問題,那麽就出現了鑲口。

  宋代的定窯鑲口,主要有金銅兩種。也有鑲銀口的,但是少,因為定窯是白瓷,鑲嵌銀口有點兒順色,不那麽好看。

  金口有點兒奢侈,要麽是皇家這麽幹,要麽是有錢人為了顯擺。

  銅口最為多見。銅口也分個檔次,最好的,自然是紫銅。

  既然羅宇澤點了寧霜,寧霜便就應道,“你這紫銅鑲口,不是宋代的,是民國的。”

  羅宇澤一聽,又看向吳奪,吳奪點點頭,“民國鑲口做舊,不過這是一流的手藝,應該是當年高手所為。”

  傳世的定窯器,鑲口的一定比不鑲口的貴重。

  而在民國時期,更加注重老窯,得手定窯碗之後,若無鑲口,往往會給加上鑲口,然後做舊。

  羅宇澤朝寧霜拱拱手,“姐你給具體說說說唄。”

  寧霜點點頭,“這鑲口工藝難度不大,很多匠人都可以做得精細,關鍵在做舊。據我所知,民國定窯紫銅鑲口做舊,主要有兩種法子,一種是用木炭打磨之後抹上香油,再用火吹燒,這樣就會出現栗色效果。還有一種,是利用硝酸銀,出現的是黑色之後返深綠色的效果。”

  “我這大碗鑲口是栗色的,你的意思就是第一種法子唄?”

  “對。但做舊終究不如真正的老鑲口自然,特別是個別吹燒不均勻的地方。”寧霜點點頭。

  “我說姐啊,你一個搞考古的,怎麽對做舊還這麽熟悉?”

  寧霜笑而不語。

  “兄弟你和她一個看法?”羅宇澤又問吳奪。

  吳奪沉吟,“你這碗要是金口就好了。”

  “這我還能不知道麽?當然是金口更貴了。”羅宇澤有點兒鬱悶。

  寧霜卻解釋了一句,“他的意思是,現在市麵上鑲口的定窯碗,紫銅口的大多是民國做舊,而金口卻很難做舊,往往是宋代老鑲口。”

  “嘿!你倆真行,一個說,一個注釋!”羅宇澤一攤手,“宋代老鑲口和民國鑲口,價兒差不少呢。”

  “知足吧,我看碗本身應該沒問題。”寧霜起身,“好了羅大哥,東西幫你看了,拜托以後不要叫我姐了。”

  “嗯,大頭兒還是在碗上。”羅宇澤嘴裏嘟囔著,卻不放心似的又看了看吳奪,“兄弟你也確定碗本身沒問題是吧?”

  “這個······”吳奪皺了皺眉。

  一看吳奪如此,寧霜不由站定了。羅宇澤急了,“啥時候了,你現在說,總比讓我在那幫老頭子麵前丟人強啊!”

  “好吧,我眼力未必準,隻代表個人看法啊。”吳奪點點頭,“羅兄,依我看,你這碗到不了宋,應該也是民國的。”

  “什麽?!”羅宇澤差點兒沒蹦起來。

  “不到代?”寧霜秀眉微蹙,“釉色和刻花都沒問題,而且我用中指彈了一下,有鍾磬之音,說明胎骨也沒問題。”

  吳奪暗道,你那中指和我這中指······嗯,用法和效果都不一樣。

  不過,要真讓吳奪說出個一二三四來,卻難為他了。因為他也看不出到底哪裏出了問題,隻知道碗和鑲口都是民國的,就是說,這是一件徹頭徹尾的民國老仿北宋定窯。

  “或許,破綻隻能從露胎的碗口找了,當時的高仿匠人,可能正因為這一點,才又加了紫銅鑲口做舊,遮掩破綻。”吳奪隻能這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