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改造方案
作者:康泓      更新:2020-10-20 17:17      字數:2376
  郭一連續好幾天都在a1廠出沒,尋找這可以提升芯片製造工藝的關鍵點。

  材料熱膨脹相互的影響,光的衍射對於光刻的影響,線寬控製的幾個常規改進,光學近距效應修正,矽片平台水平控製的關鍵因素,光刻膠塗膠工藝的改進……

  ……

  隨著每天在工廠觀摩推演芯片製造的整個流程,郭一的小本本上記滿了各種可以對工藝有明顯改進的方法。

  “安叔,召集工程師們,開會。”

  郭一雖然不喜歡開會,但是必須開的會還是要開,有些事兒必須親自交代。

  這些天,記錄的這些工藝進程改進絕對足以滿足工藝的改進需求,但具體的操作還需要這些工程師們去做。

  還有一點就是,魔都微電子的這台光刻機的控製精度根本無法滿足郭一的控製需求,必須對其控製係統進行改進才可以。

  控製係統的改進,換成其他人根本就不可能,魔都微電子也不可能把控製係統的源代碼公開。但對於郭一來說,這根本不算大問題,通過推演,他能反編譯出所有的項目代碼,然後找出其中的性能瓶頸點。

  按照郭一的想法,這台光刻機的硬件也有短板,明明光源都是193n甚至什麽時候能夠真正出貨還不知道呢,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這其中的問題郭一也發覺了一些,他甚至動了改造光刻機的想法。

  “最嚴重的問題是光學元件,透鏡的質量太差,其他的問題雖然也很多,但是都還好,並不是很難解決。”

  郭一推演了一番,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透鏡相差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在所有相差中,球麵像差、彗形像差、和像場彎曲是最常見的。

  嚴重的球差會影響掩膜版誤差因子和能量裕度。

  彗差補給你會造成圖形跟設計位置有唯一誤差,還會影響矽片上的線寬,影響成像質量。

  場像彎曲影響焦深,對某些對焦深敏感的差門電路影響簡直就是致命的。

  “沒辦法啊!”郭一搖了搖頭,他這個時候總不能再把光刻機拆了,然後把透鏡換了吧?

  就算他想換,國內也沒有哪家企業能生產。

  光刻機的研發之所以那麽難,最大的難點之一就在於這個光學鏡頭。光刻機所需要的元件,標準要求都非常高。

  像阿斯麥的光刻機光學鏡頭就是卡爾蔡司提供的,卡爾蔡司是一家德國企業,而卡爾蔡司這種鏡頭的生產設備則是美國企業供應的。

  光刻機最關鍵的兩大部件之一就是光學鏡頭,這成了怎麽繞都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除非國內的光學企業能夠有所突破,但,怎麽說呢,國內的光學企業也是一眼難盡。

  別說如此高端的光刻機鏡頭了,就連民用的攝像機、照相機鏡頭也大都依賴於進口,甚至連近視眼鏡都是進口的更受認可。

  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任重而道遠。

  但仔細考慮了一番,郭一選擇了放棄,總不能自己再去做光學鏡頭吧?那幹脆自己去做全產業鏈算了。

  郭一沒有這樣的打算。

  “好在,即便不改進鏡頭,製程,這光刻機是足夠了的。”

  這也就是郭一,換成其他的任何人,任何企業,這個型號的光刻機別說也沒哪個企業能做得到。

  ……

  把這些天遇到的問題又在腦子裏過了一遍,這個時候,拜仁的高級工程師們已經陸續來到會議室了。

  他們可是激動的很呐,期待了那麽久了,他們中的多數人還沒見過郭一的真人呢,隻是從視頻當中看到過。

  看起來很年輕,據說還在上大學呢,但有誌不在年高,能夠以一己之力改進兩代生產工藝的人,那能會是一般人?別說二十歲了,就是兩歲,該崇拜還得崇拜。

  “各位同仁,你們好,我是郭一,現在,是拜仁的特別技術顧問。”特別技術顧問,是郭一給自己這一段時間定下的職位。

  “我來到這兒,目的隻有一個。”郭一絲毫沒有客套,上來就直接說道:“那就是將a1工廠改造成能夠生產芯片的產線。”

  “你們也都知道,一泓科技那邊有一款特殊的芯片,就是那個可進化指令的芯片,需要使用製程工藝來生產。”

  郭一接著說道:“國外的芯片生產企業,我們都知道,不可靠。而國內,目前還沒有這麽先進的工廠。

  你們很幸運,會見證國內第一家級別產線的誕生,也會見證第一款可進化指令集芯片史前1係列芯片的真正誕生。”

  很多人立即不淡定了,他們早就知道郭一這次過來的目的就是產線的改造。

  對此,他們也有心裏準備,不過,當看到台上的這位年輕人親口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們還是沒辦法保持淡定。

  一泓科技發布的芯片他們當然知道,現在炒的火熱,國家電視台都天天播,都已經把它當成瑰寶了快,別說他們這些業內人士了,就算是隨便一個人,這個時候也不可能不知道史前1係列芯片。

  而他們,在不久的將來,那就是史前1係列芯片的製造參與者。

  想起這個,這些人心裏都非常激動,從某個方麵來說,這也是莫大的榮耀啊!

  “你們現在手裏拿到的,就是對現在a1廠的設備改造方案,操作方案也會同時進行升級,所有參與生產的人員,輪換進行新的技能培訓。”

  郭一說道:“所有能夠適應新的操作方案的人員職位和薪資都會有相應的調整,這一點,安總已經安排製定方案了。”

  “提前說一點,新的操作方案要求比以往要高,高的多。”郭一接著說道:“如果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或者自認為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的,現在可以申請調往b6廠。”

  自認為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的,誰會認為自己滿足不了啊?

  芯片生產企業和別的製造企業不同,幾乎全都是自動化操作。但凡需要人工的,每一步的操作,尤其是調整性的操作,那都是需要專業知識的。

  即便是操作員,那也是工程師級別,掛著工程師的頭銜的,誰也不會認為自己幹不了接下來的工作,更何況,職位和薪資都有調整,那肯定是往高了調整,沒有人會傻乎乎的選擇調往b6廠,調過去安逸是安逸了,但接觸不到最新的技術了啊!

  “好,改造方案回去你們回去仔細研究下,a1廠昨天已經停了,方案中涉及到的操作和材料調整,兩周之內必須完成。”

  郭一接著說道:“半個月之後,我們會進行芯片的第一次試製,我希望我們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