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真正的困難
作者:康泓      更新:2020-07-23 19:40      字數:2282
  “哎,今天我算是給自己挖了個大坑。”一出門,郭一就是一聲歎息。

  不過即便是這聲歎息,郭一也透露著無限的自信與堅定。

  “也不用太過揪心。隻要能有一絲希望,那對於然然和安叔來說那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你千萬不要把這個壓力全壓到自己身上。”

  林欣有些擔心,郭一這狀態,別把自己再給搞壞了。

  “嘿嘿。”郭一嘿嘿一笑,沒有說什麽。他要做的,自然是他能夠做得到的,談不上什麽壓力不壓力。

  “你知道,真正要解決輔助神經係統的畫麵信號傳輸,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是什麽嗎?”

  郭一原本的計劃很簡單:驗證物理信號轉換而成的特別生物神經傳導信號利用人體輔助神經係統向大腦傳遞的可能性。

  這個驗證實驗,無論是生物科學水平還是計算科學水平的難度都已經達到了世界頂級,斷然沒有通不過特別班考核的道理。

  但現在,郭一想要做的更多——不敢說讓盲人看到光明,但至少,要讓他們感受到三分的可能,保留住五分的希望,能夠擁有七八分的期待。

  “真正的困難?”林欣思索著。

  “對,真正的困難。”郭一正色道:“就拿安然來說,想要讓她的大腦‘看’到東西,比如要讓她看到太陽,至少要有幾個步驟。”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設備,把太陽的影像采集下來。然後,需要把這個影像想辦法傳遞給神經係統,通過神經係統傳遞給大腦的視覺中樞,最終將影像呈現出來。”

  “但是,設備采集貯存的是數字信號,計算機裏0110001的那種。而神經係統接收的是生物神經脈衝。”

  “我們必須先把數字信號轉化為物理脈衝信號,然後再將物理脈衝轉換為生物信號。最後將生物信號通過末梢神經、輔助神經係統傳給大腦。”

  “這個過程,至少有兩個大難題。”林欣聞言,立即想到其中的關鍵。

  林欣的水平自然跟郭一沒法比,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很差。事實上,林欣很優秀。

  她隻不過是被郭一這個妖孽襯托的略顯平庸了而已——跟郭一這個妖孽相比,那實在有些強人所難啊。

  郭一一說,林欣就立即能意識到,就這一個過程就至少存在兩大難題:

  “首先,物理脈衝信號怎麽轉化為等同的生物神經脈衝?即便轉換成功了,又怎麽將轉換的信號安全的輸送給末梢神經和輔助神經係統?這兩個問題都不好解決啊。”

  越說越覺得複雜,林欣緊皺著眉頭。

  “兩個問題?數字信號轉化為物理脈衝你覺得簡單嗎?”郭一笑道:“你別跟我說以前的電話網絡就是物理脈衝!那樣的物理脈衝能轉化為神經信號才怪,人體可不是調製解調器(貓)!這裏邊的事情可複雜的很著呢,甚至比另外兩個都複雜。”

  ……

  三大難題,不僅僅困擾著郭一,更是困擾著世界上所有的相關頂尖機構。

  生物信號與物理信號的相互轉化一直是頂尖生物科技企業不斷研究的課題。

  國內有一家公司,甚至研製出了仿生手。機械手接到手臂上,通過一段時間的特別訓練,大腦真的成功的控製了機械手的手指動作。

  雖然它還不是很靈活,但至少開了生物信號轉換為物理信號的先河。

  監測手臂的肌體信號,分析得出結論,轉換為物理信號控製機械手指動作,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全新的突破。

  但若想讓機械手指感受到冷熱柔軟堅硬,進而將這些觸感信息傳遞給大腦,那就是一個完全空白的領域了,當今世界還沒有任何一家機構能夠做到。

  郭一今天要做的這件事兒顯然比觸覺反射要複雜的多了:他要通過輔助神經元讓大腦視覺中樞感受到光,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挑戰。

  即便是貝勒醫學院前些時間在《細胞》雜誌發布的成果,也是直接刺激大腦皮層做到的這一點,這種方式太過直接。

  太過直接作用於大腦,刺激大腦皮層,想想都知道有多危險。

  雖然郭一的設想有些天方夜譚,甚至有些癡人說夢,但郭一的推演告訴自己,至少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

  回到學校已經近十一點了,郭一卻是一絲睡意都沒有,他仔細總結著自己現在麵臨的狀況。

  自己能夠做到的有哪些,不能做到的有哪些,繼續研究需要哪些設備,又有哪些困難。

  能做到的:

  將近似生物信號傳遞給末梢神經和輔助神經係統,是能做到的。郭一把最後轉換的能夠被神經係統接收的信號稱為近似生物信號。

  將合適的物理脈衝信號轉換為近似生物信號,也是能做到的。

  “合適物理脈衝信號”與“近似生物信號”各項標準幾乎一致,轉換的過程隻是一個近似於“鑒權”的動作,同時給物理信號增加生物親和性,讓它更像生物本身的信號。

  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一次又一次的推演中,郭一實際已經漸漸摸清了“鑒權”與增添“親和”的方式。

  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事實上真正的大麻煩隻剩下一個:那就是怎麽獲得“合適物理信號”?

  之所以難,就是難在“合適”這倆字上。

  物理信號的相互轉換在現在的網絡中廣泛存在,貓就是做數模轉化這個工作的。

  但,這些被稱為模擬信號的東西能是“合適物理信號”嗎?

  他們能轉換成模擬生物信號並被神經元接收嗎?

  要說能,顯然是癡人說夢。

  那什麽樣的信號才是合適的?隻有合適的信號才是合適的。

  這是一句廢話,但確是至高真理——郭一一早就發現,“合適的信號”這個概念對不同的人是不一樣的。

  就好像老板要招一個秘書,領導啥要求都沒有,就告訴人事,給我招一個合適的人。那人事怕不是要撓破頭。

  不管有再多的條件,一一篩選,一一滿足也就是了。但現在什麽條件都沒有,就一個“合適”,怎麽搞?

  不同的老板對於秘書是不是合適那認知可是天差地別、海了去了。

  有的老板認為能幹是合適,而有的老板認為得體才更合適,有的老板要求知識豐富、學識淵博,而有的則要求遊刃有餘、經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