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巷少年 第九章 三脈四境
作者:禪先生      更新:2020-07-14 04:29      字數:3342
  性子冷淡的遊子遊,離開山頂後,在蓬遠山瀑布處找到當日那頭嚇暈小師弟的孝獸,將其重傷,僅留下一絲生機。

  犄虎孝獸,虎首馬身,頭長有犄角,力大無窮,其皮堅硬如鐵,以凶殘聞名,蓬遠山這頭孝獸百年前棲息於此,周圍獵戶落入其口不下百人,山裏所有猛獸皆是畏此獸的凶猛,見之避讓。

  後來王儒帶著首徒落腳於此,孝獸見有人入山,想要飽腹一頓。

  張開大口的犄虎撲向那上山的一老一少,隻見那老人一指點向它,竟將它引以為傲的皮甲洞穿。在那之後,每次見到老人與少年的犄虎都會躲得極遠。

  “《溪穀》《社稷》《九墳》三術皆是為師所創,至於《陰陽》一術是為師很早以前機巧所得,雖說你選修《溪穀》,但為師還是要與你講講如今這天下的‘三脈四境’。”

  此時,蓬遠山木屋內。王儒正傳道於少年孟白。

  “三脈既是,劍修一脈,武道一脈,練氣一脈。據《陰陽》記載,這三脈皆是出自一脈,其名‘修真’,不知為何修真一脈一分為三,這也是為師此生一直尋找的答案。”

  孟白端坐在王儒身前,如私塾學童一般,聽師授業。

  王儒清了清嗓子接著道:“三脈皆有四境,劍修一脈為,入幽境,聽玄境,天闕境,太白境。”

  “武道一脈為,如山境,墨封境,雲梵境,武神境。”

  “練氣一脈有,靈浮境,沉海境,窺鼎境,耳仙境。”

  “劍修顧名思義即為用劍之人,一生追尋那無上劍道,練的是浩然一劍,一個入門的劍修心中要有一顆可斬世間一切之物的心,是為劍心,劍心講的是劍修的心性是否堅如磐石,任你驚濤駭浪,我自不動如山。”矮小老者王儒徐徐說道。

  孟白聽得雲裏霧裏,問道:“師父,徒兒不是很懂。”

  王儒嗬嗬一笑,問道:“你為何練劍?”

  少年答道:“我想有一天登上太白榜...”

  王儒點了點頭,眼含笑意:“這便是你的劍心,你以入太白榜為基石,旁人若擾你,你置若罔聞便是堅守住了自己的劍心。”

  “師父問你,若你登上了那太白榜榜首又當如何?”王儒隨即問道。

  “我會..我會找到我爺爺,跟爺爺說我已經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了。”說到爺爺時少年神色有些黯然。

  長須王儒不再作問,接著道:“劍修一途講的是天賦,師父眾多弟子當中唯有你大師兄的天賦最高。”

  “師父,劍修四境是什麽意思?”孟白問道。

  “劍修四境如同一座四層樓,悟了這入幽就算登堂入室。這第一境也是練劍的門檻,越短的時間參悟第一境,劍修一途麵走的越遠。”王儒為弟子解惑道。

  “其二聽玄境,要的得用劍之人能與劍相之呼應,人劍合一,出劍如龍,可隔空禦劍。”愛奇文學iqiwxm&免費閱讀

  “第三境,天闕,以身作劍,靈犀一指化作劍氣。”

  “至於太白一境,一悟便登頂,禦劍飛行,宛如人間劍仙。”

  王儒一口氣將劍修四境說與孟白聽,“

  《陰陽》有言,這三脈四境不過是那些沽名釣譽之輩胡亂劃分的境界,劍之一途實則並無境界之分,若是有太白境與我對敵,為師可以入幽將其殺之。”

  孟白豁然開朗,說道:“師父是要我不要太局限於境界之上,而是一心修劍?”

  孺子可教,王儒點頭稱是。

  “為師所創《溪穀》一術,不是劍法,也不是劍術,而是那無上劍道,明日起我便授你此術。”

  ……

  嵐笛城位於獻國最南,西鄰扶桑,南朝武淵。

  二十年前,此城隸屬扶桑,被獻國大將軍楚離斯帶兵占奪,如今此城已是獻國軍中重地。

  嵐笛城三十裏地外有條大江,當地人都稱之為安江,兩岸相距七十丈,江水湍急,常人若想渡江那是萬萬不可能,如今雖是寒冬時節,可這江水並未凍結成冰。

  安江右岸有獻國軍帳無數,一個矮小俊朗少年身穿棉衣,此時跟著幾個軍伍中人站立在江邊。

  “林大哥,這江水如此湍急,尋常你們是如何渡江殺敵的?”俊朗少年問道。

  林力夫是伍中老兵,戰場殺敵極為驍勇,平民百姓家出生的林力夫平生最看不起的便是那些來邊境混取戰功的富家子弟。半年前有個少年被安排到他伍中,一看便知這小子是個沒吃過苦的小少爺,即便上邊兒給他林力夫打過招呼,要他好生對待,但他這半年來還是沒少刁難少年,一些喂馬洗衣的髒活累活全交給細皮嫩肉的少年。沒想到這下子愣是咬牙堅持下來,見少年與其他些個來軍中鍍金的公子哥不同,林力夫今日便帶起來到這安江,讓其熟悉戰場。

  林力夫朝著身旁同行戰友點了示意。

  那人走到岸邊,手中殺敵無數的大刀看在草叢中,隻見一根粗繩驟然從江水之中彈起。

  “楚驍,敢過去嗎?”林力夫笑著道。

  少年楚驍一臉傲然笑道:“有何不敢。”

  江邊數人皆是掛在橫江長繩上,滑江而過。

  半年前楚驍被父親安排到此地曆練,本以為可以在軍中學劍,沒想到在這偏遠邊境幹了大半年的苦力,但秉性倔強的他竟咬牙堅持下來,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自己的一番祈求下,伍長林力夫終於答應帶自己過江殺敵。

  與此同時,與嵐笛城相隔萬裏外的西陲城有一斷臂男子正坐鎮軍中。

  ……

  天頤二百八十七年。

  “大師兄,你看我劍法如何。”

  “大師兄,我何時才能與你一樣厲害阿。”

  “師兄,你帶我下山去玩吧。”

  “師父昨日又說我笨了,師兄。”

  “師兄,你為什麽不說話阿。”

  兩年後的孟白似乎長高了不少,身穿黑白長衣的他與蒙麵男子正在蓬遠山山中一處水潭處,遊子遊盤膝懸在空中手持魚竿垂釣。

  遊子遊之所以不想搭理孟白是方才其朝著水中一劍,水裏直接炸起水花,將魚兒嚇跑。

  在蓬遠山練劍這些日子極為枯燥,少年心性的孟白仿佛回到當初在青蓮巷的日子,師父說了在練成《溪穀》前不可

  出山。

  孟白知道大師兄不太喜歡說話,可師父除了授藝的時候也不怎麽愛搭理自己。

  “師兄,你能給我看看你練的《陰陽》嗎?”孟白睜大雙眼看著懸在空中遊子遊道。

  遊子遊麵罩蒙著臉輕聲道:“此術為逆天而修,不輕易施展。”

  “沒勁。”少年孟白蹲在地上,嘴裏叼著根雜草。

  “隨我來。”遊子遊突然收起釣竿,對孟白說道。

  孟白跟隨師兄來到一處巨大的瀑布下。

  遊子遊指著瀑布說道:“水簾之後另有洞天,今日起你便在此練劍,何時能將瀑布斬斷進入洞天內,我便施展《陰陽》讓你看。”

  說完,性子冷漠的遊子遊踏空離開了此地,留下孟白獨自一人。

  少年看著眼前飛流直下的瀑布,手中拿著師父賜給自己的木劍,大喝一聲:“開!”

  一道劍氣橫斬而處,斬向身前不遠處,水流未受絲毫影響。

  隨之,孟白周而複始,斬出出劍,如出一轍。

  蓬遠山頂。

  “子遊,你這小師弟是不是有些太過愚笨,一年了連入幽境都參悟不透?”矮小老者王儒始終不變的一身紅白布衣,此時對身邊的徒弟說道。

  剛把孟白帶到山中巨瀑之下的遊子遊回到山頂,“小師弟他雖天資不高,好在勤奮。”

  王儒身體佝僂,扶手站立在山崖邊,目視遠方道:“等你那小師弟將《溪穀》學完之後,你帶他下山去曆練曆練,你小師弟可是我陰陽派這一代的出世人。”

  遊子遊沉默不語點頭應下。

  王儒毫無高人風範的向山下吐了一口唾沫,接著又道:“我讓你找的鑄劍師找到了嗎。”

  “現如今獻國有名的鑄劍師都在扶桑,為師弟鑄劍的事還要緩一緩。”遊子遊一雙冰冷的眸子看著遠方,麵罩下的臉讓人看不清表情。

  王儒隨口道:“扶桑練氣一脈這些年好像消失了一樣,沒動靜了。”

  “昆侖遺跡將要開啟,子遊你準備的怎麽樣了。”

  遊子遊回道:“師父,徒兒已將《陰陽》末卷參透,可入昆侖。”

  矮小老者輕嗯一聲:“你去看看你師弟,為師獨自待會兒。”

  等遊子遊離開之後,矮小老人突然身形一邊,如神仙一般,化作一個中年人,再爾返老還童,先前模樣已是一個五歲稚童。

  隻聽化作孩童的王儒稚聲道:“此間天下真無趣,何時歸呀何時歸。”

  ……

  三千年前。

  天地間有二人對峙與九天之上。

  其中一人,身姿挺拔,身穿白衣,一頭黑發飄散在空中,長相極為俊朗,手握酒壺,腳踏長劍,隻見他身形搖曳,宛如滴仙人一般。

  驟然,他口中吐出一口清酒,化作數道劍氣襲向遠處那人。

  遠處那人輕鬆擋下,低聲道:“我念你一身修為不易,速速離去。”

  隻見俊朗男子放聲大笑,柔和的雙眸眼神一變,目光如炬盯著那人大笑道:“仙人?我斬的便是仙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