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不同於網文套路的金手指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4-07 11:59      字數:2235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許多年前,網文界就流行“金手指”的說法。

  許多年後,“金手指”依舊被網文奉為金科玉律,而大多數網站的編輯凡是要簽約玄幻、仙俠或幻想等類的小說,也都以此為簽約的標準之一。

  但是今天,怪怪在這裏想略微談談個人對“金手指”的理解,一種對“不同於網文套路的金手指”的理解。

  其實每一部小說都有它設定的特殊金手指,無論現實主義,虛幻主義,還是虛幻現實主義。

  說白了,說穿了,金手指就是方便作者作弊的一種工具,而這種作弊又能夠順理成章,能夠讓讀者接受,甚至喜歡。

  金手指的設定,是離不開作者的知識結構的積澱和人生閱曆的積累,知識結構的積澱和人生閱曆的積累越多的作者,金手指也就開得越加順理成章。

  通常玄幻、穿越、重生等類型小說中的金手指,

  不是挾帶特別技能如曆史、科技、醫學等專業出生,

  就是牛逼哄哄的特殊物件如玉佩、指環、刀劍等等,

  再不然,就是前生後世的帝王將相的強大背景,

  如此等等等等……這是網文的公共套路,一目了然。

  但是——

  還有一種作者開的金手指卻是很隱蔽,不容易被讀者發現。

  在怪怪這部《山海經之三子傳說》上傳了十多章後,曾經就有一位熱心的讀者說:看了十幾章後,沒有發現金手指,建議改一改,要盡量讓金手指早早出現。

  我很是感謝這位讀者看了我的小說,並熱心地給我提醒,可是我的小說裏有金手指啊,而且早早就出現了啊。

  那——在哪裏啊?

  那——在哪裏啊?

  那——在哪裏啊?

  或許讀這部《山海經之三子傳說》的百分之七十的讀者都抱有這種懷疑態度:你的金手指在哪裏啊?

  還有另外百分之三十讀者另當別論。

  其實有些作者開的金手指,是與小說混為一體的,不容易被讀者察覺,便以為沒有金手指,事實是沒有察覺到而已。

  不幸的是:怪怪就是這類作者之一。

  在揭開這金手指謎底之前,請允許怪怪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吧:

  例一: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

  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中開的金手指很多,但有一個特殊的金手指,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發覺?

  而這個金手指就是——掃地僧!

  金庸先生之前寫著寫著寫著,就寫到了少室山武林大會的情節,

  但寫到這裏,卻不好處理慕容博父子和蕭遠山父子以及在場的星宿老怪、虛竹等人的關係了,於是權宜之計的弄一個掃地僧出來了(當然,這也是老先生日思夜想而靈感乍現的結果)。

  唯有開個“掃地僧”這樣的金手指,才能平衡兩方的勢力,不至於一方輸得太慘,而打亂了他的寫作計劃:該活的活,該死的死。

  假如沒有掃地僧出現,《天龍八部》在此一戰,全書或許就要完結了,因為不是慕容博父子死,就是蕭遠山父子死,接下來還怎麽寫!

  掃地僧驚鴻一現,而後就消失了。

  當然,完成了任務,還留著他幹嘛呢?

  因此,權且將此類叫作暫定隨時性開的金手指吧。

  在《天龍八部》中,這類暫定隨時性的金手指隨處可見。

  有人說:《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寫得最熱鬧的一部小說,卻不是最好的小說,大概跟這隨便開金手指有關。

  例二:美國大型魔幻電視劇《權利的遊戲》。

  《權利的遊戲》也有開金手指。

  這金手指是什麽呢?

  其實就是布蘭——三眼烏鴉!

  布蘭能夠看見以前,也能夠看見未來,未卜而先知,隱喻的是這部小說從頭至尾發生的事,他都能夠一目了然【當然也是慢慢感悟的(編劇必須如此設定,才能讓劇情慢慢發展)】。

  編劇安排布蘭這個人物,主要是在他龐大的情節敘事不好銜接或處理時,就通過布蘭來完成,而實際布蘭這個人物正是作者自己給自己開的金手指,也就是通常說的上帝視角。

  在《權利的遊戲》中,布蘭這個人物是永久性的金手指。

  如果劇情有必要繼續,那麽布蘭這個人物永遠不會死,但如果他要死,那麽全劇也就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

  例三:《封神榜》。

  《封神榜》有沒有金手指?

  當然有!

  這個作者為自己開的金手指就是——申公豹。

  在一部光怪陸離人物超多的《封神榜》中,如何把八部正神的故事情節全部有機地連接在一起而不顯得唐突呢?

  最後,作者想到了用一個人物來串聯的辦法,這個人物就是申公豹!記住申公豹的台詞:道友慢行!

  於是在申公豹慫恿和撿掇下,隨後的八部正神陸續而來,因為有了申公豹這個人物(金手指),一切故事情節都變得合情合理了。

  其實這個申公豹就是作者自己,他想要什麽人物來,就通過申公豹去邀請,別說八部正神,就是八十部正神也好寫,當然這要靠作者的人生閱曆和知識儲備。

  僅僅舉以上三個例子就足以說明:有些小說中存在不同於網文套路的金手指存在。

  而像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很多,譬如雨果《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老舍《茶館》的彈琴人(看的電影),還有莫言小說中時常提到的呆傻人,作者都是通過這些人物來表達自己對社會或人生的見解,實則正是作者開的金手指。

  而開金手指開得最頻繁的當屬台灣《霹靂布袋戲》係列,凡是故事到了一個大,需要大批人物死時,編劇便會開個大人物出來,把這批人弄死,即所謂“醬油帝”,事了拂塵去,深藏功與名。記憶最深的是“棄天帝”與劍聖、一頁書等人的絕世之戰。(如果讀者有空,建議看一看,學一學。)

  寫到這裏,應該是怪怪為讀者親們解開《山海經之三子傳說》中金手指的時候了。

  然而——怪怪還是不想揭開謎底,否則不是小覷了怪怪的讀者親們。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