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刨沙破結界 方便行法門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2      字數:3153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無妨無妨……結界隻有半載期限,半載一過結界自消,到那時他便可以自己出來了。”

  “可那譚文基修的是儒門大成之法,不食丹藥,不行辟穀,唯修一股浩然正氣,這半載時間他如何挨得過去?”

  “嗯……這倒也是,我這裏便送他一顆金丹吧,可保他半載不饑不渴,由你親自送去;然後你再去一趟大成府,向聖人仔細交代此事,料想聖人也能體察,不會見怪。這宗布大神心懷宿怨,自退居度朔山後,招賢納士,廣收門徒,大有當年截教興盛之勢,若長此下去,必是三家之外的一等勢力,你此去且要小心行事,莫要得罪了那宗布大神。”

  “是,弟子遵旨。”

  “紫霄宮老祖早已發下口諭:沒有紫霄宮的傳喚,三家眾神聖仙賢不得擅自進入此次山海劫數。你也要時刻牢記此諭,等此事了去,速回珞珈山閉關念經,不得擅自出山行走,否則一不留神上了那《靈台榜》,豈不是枉費了你的萬劫之功?此前我已叮囑過文殊大士、地藏賢王和普賢大士,此番正好再叮囑你一下。”牟尼佛祖告誡道。

  “是,弟子謹記佛祖垂訓。”

  “你且上前來,我授你一符,憑此符可以出入淨塵結界;同時你將這顆金丹送於那譚文基,叫他服下。”牟尼佛祖說罷,展掌化出一道佛符和一顆金丹。

  觀音大士走近蓮台下,雙手接過佛符和金丹,收藏在袖中,然後恭敬行禮道,“弟子暫行告退,弟子這便前往度朔山。”

  牟尼佛祖微微頷首。

  觀音大士徐徐退下,複向眾佛菩薩羅漢行過辭禮,衣裙飄飄出離了大雷音寺。

  牟尼佛祖端坐在九品蓮台之上,不易覺察地輕輕籲了一息:此番無為道界的山海之劫俱是昔日神魔出世,凶險叵測,我東土佛門四大弟子終於可以全身而退了矣。

  觀音大士點指化出蓮台,駕坐其上走離了靈山,一路金光熠熠直奔東海度朔山而來。

  行至黎明之時,度朔山已然出現在遠方的碧海之上,觀音大士為了不驚動此處眾神,便化滅了蓮台,複變作一隻小海鷗,撲棱著雙翅飛近了度朔山。

  果然看見漫天的桃花下有一座盒形山,方圓約有數十裏地,時不時散發出細微的佛籙金光,正是旃檀淨香顯化的結界山。此時守山大神風招正自伸著懶腰,打著哈欠,顯然一夜不曾安睡。

  小海鷗借著牟尼佛祖相授的佛符,一頭紮進結界山,那風招如何知道小海鷗正是觀音大士所化,依舊哈欠連天,甚感舒爽。

  卻見結界內的風景宛如清麗山野一般,有山川河流,有花草樹木,也有旭日東升,陽光普照。

  小海鷗一邊撲翅飛翔,一般俯首觀瞰,稍頃間便發現不遠處的草地上躺臥著一頭金頭碧麒麟,旁邊跪伏著一位書生,正在用雙手緩慢地刨掘著泥沙地。

  不用說,這書生就是文基了!

  文基第二次蘇醒過來後,便欲再次祭起文武硯打開結界,可惜此時他已被結界的反震之力傷得很重,渾身虛弱無力,莫說再祭起文武硯,便是連同光劍也都拿不動了。

  但他一心恒念著周夫人的魂魄(諾那佛祖的靈元)被費天君搶奪去,須臾也不忍耽擱,哀哀泣思之下,一邊口中不停地泣喊著“娘―娘―”,一邊用雙手不停地刨起身前的泥沙來,盡管身受重傷,但仍然傻乎乎的想憑借雙手刨穿結界哩。此時他業已刨出一個兩尺來深的泥沙坑,而十根手指也早已被磨得破裂,鮮血滴滴,染紅了周圍的泥沙。

  文基兀自低著腦袋,努力地刨掘著泥沙哩,忽然間仿佛聽見遠處有人說話:“那書生,看你的樣子好像受了重傷,不好生安坐歇息,在那裏刨泥沙作甚?”

  聞聽話語,文基又驚又喜,驚的是結界之內竟然有人說話,喜的是此人或許知道結界的玄機。他急忙抬起布滿血絲的雙眼,殷切地朝四周打量,但見樹木寂然,微風輕拂,唯有一隻小海鷗飛撲過來,除此之外,哪裏有什麽人的影子!

  “唉……或許是我急切想要走出這結界,才產生了如此的錯覺吧,這結界之內哪裏會有什麽人!”文基喃喃自語,頗為失落地垂下腦袋,依舊繼續刨掘泥沙。

  “你這書生,說什麽喪氣的話,難道我不是人呣。”一陣話語忽又響起。

  文基耳畔聽得分明,急忙抬起頭來再看,果然看見一位手提竹籃的樸素村姑出現在麵前,正是觀音大士所變化哩。

  他心中不禁大喜,連忙道歉道:“在下失禮,在下失禮……萬望姑娘不要見怪。”

  觀音大士覷見文基十指滴血,不禁心生憐憫道:“你這書生,盡管在這裏刨泥沙作甚?”

  “姑娘有所不知:在下身受重傷,被困在這結界裏無法出去,因念著母親正在受苦,這心中便有萬分不安,所以就想在這裏刨開一個洞來,然後從這洞中鑽出結界去。”

  “嗬哈哈哈……你這個書呆子,真是心急發了傻啊。“觀音大士口頭調笑,內心卻被文基的悲壯之舉感動,便哀憐道,”你知道這地有多深嗎,就憑你一雙手也能夠刨穿了它?”

  “不管這地有多麽深,隻要在下不停地刨不停地刨,總會有刨穿它的時候。”文基信心十足道。

  “唉……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大概說的就是你這種書呆子氣的人吧。”觀音大士不無傷歎道,“隻怕你這十根手指頭都刨斷了,也刨不穿這地啊。”

  “姑娘說的是,可是看著母親的魂魄被妖道奪走,生生在那裏受罪,而作為人子的卻不能盡一點心力,這心情比刨斷十根手指更是叫人痛苦難受。”文基思起母親曾受之苦,淚水盈眶,忽然懇求道,“在下被困在這結界裏,能遇見姑娘真是老天可憐見,不知姑娘可否指出一條道路,讓在下走出這結界?”

  “你這書生,左一個‘結界’右一個‘結界’的說個不停,可是我一個村姑家也不知道這‘結界’是什麽意思,我在這海島上居住了二十多年也從來沒有聽說過。“觀音大士佯裝驚訝。

  聞聽此話,文基頓時墜入五裏霧河,一片茫然道:“難道結界已經解除了?”

  “我不知道什麽結界不結界的,如果你想離開此地,我倒是可以給你指出一條路徑。”

  “如此多謝姑娘了,請姑娘指點迷津。”文基盡管疑竇重重,但此時不願細思,隻想盡早離開此處,於是他叩首請求。

  “你就順著這前麵的路往東邊走,走到盡頭便有一片森林,森林穿過去後便有一帶高山,高山翻過去以後就出了這座海島了。海島沙灘上有一個渡口,到那時你想到哪裏去便可以到哪裏去了。”觀音大士遙遙指向遠方,遠方果然顯出黑壓壓的一片森林。

  觀音大士本是玉虛宮十二金仙之一,靈山大悲觀自在菩薩,道行神通廣大,手指之間便點化出一條道路,一片森林,一座高山和一處渡口。其實她是擔心文基繼續留在此地,會一直傻傻地刨洞半載,因此才想出此策,便是叫文基在不斷的長途跋涉中消磨掉這半載時光。

  此時文基一來元氣大傷,身心虛弱;二來極想盡快走出結界,因此一時難分真假,反而感激零涕,不停地叩謝道:“多謝姑娘指點,多謝姑娘指點……大恩大德,在下永生不忘。”

  “不過——你此去要小心些:一定要按照我指的路徑行走,千萬不可走偏了方向;如果走偏了方向,隻怕你就走不出這座海島了。”觀音大士為防止文基急功冒進,又設下一層機關。

  文基老實的應諾致謝,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準備騎坐上金頭碧麒麟趕路去。

  觀音大士叫停道:“此去路途較遠,我這裏正好還有一個大饅頭,原本是自家準備的田間午飯,就送給你途中吃吧。”話落處,從竹籃裏取出一個藍布包裹的大饅頭,遞給了文基。

  這大饅頭正是牟尼佛祖賜送的金丹,由觀音大士施法變化,但文基如何知曉?他千感恩,萬道謝,然後接過大饅頭放入了懷裏,恭敬地向觀音大士行過辭禮,爬坐上金頭碧麒麟,一拍金頭碧麒麟的頸項,急律律朝東邊道路上行去了。

  注視著文基的背影越去越遠,觀音大士不禁悠悠嗟歎道:“這譚文基明知打不開結界,可還是要用雙手來刨它,看他十根手指都已經刨出血來了也渾然不顧,真是難得的一片孝心啊,我本慈悲為懷,怎麽忍心看著他在此傻乎乎地刨洞半載,隻有使出這個方便的法門,讓他每日懷揣著希望行路去吧。”

  嗟歎一番後,觀音大士複化作小海鷗飛離了淨塵結界,直趕往東土曲阜大成府,向孔聖人說明緣由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