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殊送經 一門三賢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1      字數:3409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溫馨提示:此卷接《山海經之三子傳說鍾山秘史》第八十九章《雪亭轉世投身譚府》,繼續演繹之後的精彩故事。

  不過請讀者親們記住兩個話頭:一、夜離在黃金台閉關修煉;二、方慶隱在陰陽界碣宮傷愈後,也在修煉道法。

  因為寫作無法像電影或電視劇一樣,能用修煉的鏡頭偶爾切入一下,以提醒觀眾,所以在此先提醒親們:夜離和方慶隱每日都在修煉,與這部《我本如來》的故事幾乎是同時進行的。

  話不多說,請看《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我本如來》卷。

  南唐國宛陵郡華陽鎮譚家莊。

  風雪亭和普賢大士自平定了鍾山燭龍叛亂之後,就各奉東方孔聖人和西天牟尼佛祖的諭旨,前來投生譚家莊。

  因為普賢要回靈山雷音寺交旨,所以風雪亭就先一步來到了譚家莊譚府投生轉世【事見《山海經之三子傳說鍾山秘史》卷】,周夫人懷孕在身,曆經十月,分娩落地,為一男嬰,取名文基,字定之。

  卻是巧哩,過有半載有餘,周夫人又懷了身孕,不教說便是普賢大士前來投胎轉世了,但這一回卻十分奇怪,周夫人竟然懷了一年半的身孕也沒有分娩下來。

  如此一來,可不就急壞了譚府老爺公映!串馬燈似的各處請醫來看病,無論赤腳大夫,還是江湖郎中。但判診的結果卻都道:孕婦脈象平穩,胎兒發育正常,並無不良狀況,這實是千百年來的奇聞之事。

  老爺公映百思不得其解,瞅著夫人腆著大肚子毫無動靜,每日愁眉不展,憂心忡忡。

  其實周夫人本是諾那佛祖元靈的轉世之身。

  當年諾那佛祖為稚肩魔尊所傷,元靈被魔氣侵損,因此欲借元靈轉世,以行善積德之功,消除魔氣,證回菩提【事見《山海經之三子傳說魔動道顯》卷】

  而風雪亭和普賢大士先後前來轉世投胎,卻是要以分娩之功,來化解諾那佛祖元靈中的魔氣。普賢大士之所以遲遲不願落地,便是因為要盡自己的十大願力幫助諾那佛祖多化除一些元靈中的魔氣。

  但是凡夫俗子的譚公映如何知道此事!

  堪堪又過去半載,恰好到了農曆二月二十一日,這夜譚府紅光籠罩,瑞相頻現,但見周夫人胎氣大動,羊水破流,便順利地生產下一個男嬰。

  公映心頭壓著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了地,遂就給新生男嬰取名文礎,字實之,這文礎便是普賢大士的轉世之身了。

  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轉瞬之間就到了文礎的周歲之日。

  按照江南舊地的習俗,必須舉辦滿歲的酒席,舉行“試”的儀式,譚府自然也不會列外。

  此日巳時,“試”儀式開始,公映親自點了燭,上了香,敬告了祖宗,然後就將那些個“試”之物一一擺放在大廳中央的八仙桌上,無非書籍、筆硯、算盤、碎銀、弓箭、撥浪鼓等物而已。

  參加儀式的,除了公映自家夫婦和長子文基、丫鬟小雨,還有從蕪湖前來道賀的摯友徐掌櫃夫婦以及其三歲的幼/女/燕靈。眾人都眉開眼笑,心情歡愉,觀看著即將發生的趣事。

  周夫人小心翼翼地將文礎放坐在桌麵中央,含笑而視,眼眸裏充滿了慈祥的母愛。

  文礎坐在桌麵中央,嘟著嘴,瞪著眼,嫩薑般的小手撲打不停,一副虎頭虎腦的可愛模樣。

  周夫人指著書籍,親昵地叫喚道:“礎兒,拿這個,拿這個……”

  文礎看著母親,骨碌著大眼睛,口內發出唔唔啊啊的聲音,一雙小手依舊撲打不停,便是不去抓拿那桌麵上的物件。

  “礎兒,拿這個!拿這個……”

  “小少爺,拿這個!拿這個……”

  “小少爺,拿那個!拿那個……”

  公映和徐掌櫃夫婦也挑逗著文礎去拿他們授意的物什,如筆硯、算盤、撥浪鼓等,但文礎絲毫都不理會,依舊咿咿呀呀,搖頭晃腦。

  大約被大人們催促得煩躁起來,文礎忽然小嘴一撇,哇哇大哭起來,聲音十分宏亮。

  這可嚇慌了公映夫婦和徐掌櫃夫婦,卻是始料不及的事哩。

  正在眾人慌亂無措之際,忽有門仆阿福入廳來報:門外來了一位大和尚,說與小少爺有緣,特求一見。

  公映聞說此話,連忙整理了衣袍,快步出了大廳,原來自鼇祥公在雪峰山朝天洞立地證道之後,公映便對八方僧侶都報以極其敬重之心。

  譚府門樓下,四平八穩地站立著一位遊方僧人,大約有三十多歲光景,高大健壯,神采奕奕,肩背後麵背著一個箬葉大鬥笠。

  那僧人昂起頭,觀瞻門樓,卻見譚府上空瑞氣繽紛,隱隱盤伏,不禁吟讚道:“一門三聖賢,自古不多見,不是祖庇蔭,怎能得蟬聯。妙哉……妙哉……妙哉啊……”

  僧人正在那裏快然吟讚哩,公映已經大踏步地走出門樓來了。

  他飛快地走下大門台階,迎將上去,合什行禮道,“高僧有禮了。高僧前來相訪,舍下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哪裏哪裏……貧僧剛巧路過此處,正聽見這院中有哭啼之聲傳來,猶如大悲獅子吼,好叫貧僧驚喜,因此特留殘步,前來一看。”那僧人溫和回禮道。

  “實不相瞞高僧:今日正是小兒文礎的試之日,適才怕是厭煩了大家撮哄,就啼哭了起來,卻不料驚動了高僧,這實是小兒文礎的罪過了。”公映鞠躬謝罪道。

  “哪裏哪裏……哪裏是什麽罪過,這分明是與貧僧有緣啊,請施主領貧僧一看。”那僧人說著話,不等公映相請,便綽開闊步朝門樓內走去。

  “高僧請,高僧請……”公映急忙側身讓路,一邊做了個“請”式,一邊慌慌張張側旁引道。

  一時間,二人進入了譚府門樓,轉照壁,走石徑,過樹蔭,來到了譚府正堂大廳。

  在公映的一一引薦下,周夫人牽著文基上來行禮,那僧人卻在不易覺察處略微避了避身影,徐掌櫃夫婦領著燕靈來見禮時,那僧人倒是大咧咧地接受了。

  見罷禮,僧人頷首微笑徑走到八仙桌前,仔細打量片刻,忽而右食指輕輕點在、依舊哇哇大哭的文礎的眉心間:“咄!文礎小友,你在哭個什麽?”

  咦?卻是怪事哩!

  那“咄”聲一出,便好似咒語一般,文礎突然就停止了哭啼,雙眼緊盯著僧人,骨碌碌轉動,分外炯炯有神。當那話說完時,文礎忽然咧開小嘴,燦然一笑,續而咯咯咯地笑出聲來了。

  公映夫婦、徐掌櫃夫婦等人無不感覺驚奇,卻不知僧人已為文礎開了智慧之光。

  公映遂行禮道:“小兒文礎一直哭個不停,高僧隻說了一句話,小兒便不哭了,反倒還笑起來,高僧果然與小兒有緣啊,願高僧收小兒文礎為徒。”

  “嗬嗬嗬嗬……貧僧看此子慧根頗深,將來必有成就,貧僧收徒不敢啊,這裏倒有一部經書相贈。”僧人嗬笑說完,便自左袖中取出來一部經書,輕輕地放在桌上。

  那部經書大約一寸半厚,裝幀精美,隱約吐露出一陣一陣的金色光芒。

  文礎為那光芒所吸引,果然滿麵歡喜地爬將過來,狠狠地一把抓住那部經書,挪移到懷裏,咿咿呀呀地說起話來。

  眾人驚訝絕倒:那些個試之物,文礎都未放在眼裏,卻對這卷經書愛不釋手,果然是見所未見的奇事!

  見此光景,周夫人十分歡喜,抱起文礎,眼光掃了一下那經書,居然是一部《華嚴經》,原來是與我佛有緣哩。

  “娘親:弟弟的書好漂亮,我也想要。”瞥見弟弟抱緊經書,滿麵歡喜的樣子,三歲的文基在公映的懷裏吵要起來。

  “我也想要!我也想要………”徐掌櫃的女兒燕靈忽而也伸出一雙小手,不停地討要。

  徐掌櫃連忙哄著女兒道:“燕靈乖啊………那是小弟弟的東西,咱不要噢。”

  “不嘛,不嘛……我要嘛,我要嘛……”燕靈撇著紅嘟嘟的小嘴,一副委屈的樣子。

  “我也要……我也要……”文基與燕靈一同吵鬧個不停。

  “基兒乖……你看啊:你要,燕靈妹妹也要,你這做哥哥的可是要讓著弟弟妹妹的啊。”公映點了一下文基的小鼻梁。

  “哦……那……我不要了,我要尿尿去。”文基忽然轉了心思,掙脫公映的懷抱。

  丫鬟小雨忙上前來,牽住文基的小手,鞠著腰肢,朝廳外走去。

  “我也不要了,我也尿尿去。”燕靈說著,滑下徐掌櫃的懷抱,搖搖晃晃地追上了丫鬟小雨。

  丫鬟小雨一手牽著文基,一手牽著燕靈,慢慢走出了大廳。

  公映夫婦和徐掌櫃夫婦相視一笑:孩子終歸是孩子,一時陰,一時晴,一時打雷下雨,一時又風平浪靜。

  那僧人也是會意而笑,道:“貧僧經書已贈,還望施主日後多加督促此子,若此子能夠專心研讀這卷經書,必能早日得成正果。”

  “多謝高僧指教。既然如此有緣,就請高僧在寒舍小住一宿,也好叫舍下略盡檀越之禮。”公映挽留道。

  “嗬嗬嗬嗬……”那僧人微笑道,“既然如此,貧僧就小住一宿又何妨。”

  公映聞說此話,欣然大喜,即吩咐仆人撤了“試”之物和八仙桌,將那僧人請了上座。徐掌櫃夫婦在左下首陪坐,公映夫婦自在右下首陪坐。

  一時間,丫鬟把茶水送上來。

  眾人一邊吃著茶,一邊閑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