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閉關黃金台 陳情雷音寺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1      字數:3602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朵大人請起。”夜離抬手示意朵頤起身,見他一副滿頭大汗,緊張甫定的樣子,便又問道:“朵大人,何事把你急成這個樣子?”

  “啟稟伯陀:這些日來,大呼圖失蹤在前,伯陀又失蹤在後,先前還有熙夫人自盡,這上天頻頻降下異象,小臣如何不急?如果伯陀有個三長兩短,這國事該如何是好?”朵頤站起身來,膽戰心驚回道。

  “朵大人不必擔心:大呼圖已經返回者陽山去了;寡人也有要事出去了一趟,現在不是已經回來了嘛。”夜離淡然道,“不過說起國事,這正是寡人召你來見的原因,朵大人可知三王子正靖現在何處?”

  “啟稟伯陀:據說三王子與元戎飛揚、如今正在骨金峰百裏鍾將軍那裏。”朵頤謹慎回答。

  “好!朵大人,今夜你就替寡人擬好聖旨,明日便去骨金峰傳旨,傳三王子正靖回天都聖宮接任伯陀之位。”

  “啊?伯陀,這是何意?”朵頤大驚失色。

  “寡人想閉關修煉,從今往後不再執掌朝政。”

  “伯陀……”

  “你不必多說了,寡人主意已決,你就照寡人的意思去做吧。”夜離淡然從容道,“另外,寡人就在那黃金台內修煉,你派鬼負責黃金台周圍的安全事宜,不許任何人靠近黃金台半步,違令者,殺無赦。”

  “是,老臣遵旨。”朵頤唯諾領命。

  當夜,朵頤擬好了夜離傳位的聖旨,由夜離蓋上了貝機國伯陀的璽印,攜出宮去。

  數日之後,三王子正靖在元戎畢飛揚和大將百裏鍾的護送下,風雨兼程地回到了天都聖宮。

  擇定了登基吉日,三王子率領文武百官祭了天地,拜了廟堂,登臨貝機國伯陀之位,改國號為正靖,加封文武百官,大赦天下,從此北機國翻開了曆史的新篇章。

  夜離交付了伯陀之位,當真是如棄敝履,形單影隻地來到了黃金台。

  他獨自站在黃金台上,寡然落寞地放眼四顧,但見黃金台廊腰縵回,簷牙高啄,疊疊樓台金燦,層層殿閣明晃,端的輝煌非凡,可是在殘陽暮風之下,反而愈顯得淒涼冷清,他的熙兒杳渺隔世,這座曾經用心血打造的黃金台卻依舊等著她的歸來。

  那在白沙渡筏渡時,子熙天真爛漫地捕捉蘆花的光景浮現在夜離眼前;

  那在永安宮出嫁時,子熙身穿大紅盛裝含淚關閉鏤空雕花門的光景浮現在夜離的眼前;

  那在惠寧宮自刎時,子熙一動不動臥在血泊裏的光景浮現在夜離的眼前……

  一幕幕刻骨銘心,宛然如昨日。

  最終,夜離把目光投放在那一輪殘陽上,仿佛隻有殘陽懂得他滴血的思念。他心中暗暗發誓道:“熙兒,你等著我,便是百世!千世!萬世!我也要把你追回來。”

  殘陽寂寞,緩緩落下山去,有新月懸空,慘淡如鉤。

  時光嬗變之中,人生無常也!

  隨著黃金台主殿大門的徐徐關閉,夜離孤單的身影隱隱約約地消失在那一片金晃晃的光芒之中。

  自此以後,夜離入住黃金台,封台鎖門,潛心修煉,陪伴他的除了那本山海奇書《白澤圖》,就是那枚琥珀耳墜以及自己的孤零零的身影。

  起初夜離每夜都要遁出黃金台,攫取男女嬰兒服食,一來解決腹中饑餓,二來提煉精血,然後按照祖丘曲餘在陵若島所傳授的修煉總持口訣,進行打坐修煉。

  如此過了兩年有餘,夜離已然達到食氣飽腹的境界,出離黃金台的次數越來越少,最終數月半年也不出離黃金台半步了,隻一心一意凝聚真元之氣,修煉內丹,煉化元神,恰好似一個活死人了也。

  黃金台在風吹雨打中,依舊金碧輝煌,巍峨非凡。

  但因宮垣隔絕,門樓緊鎖,長期無人靠近和走動,所以周圍的荒草、荊棘、藤蘿就慢慢的葳蕤生長,最終蔓延到黃金台上去了,把樓台亭榭纏繞得藤藤絆絆,荒涼無限,無數的鳥類啁啾其間,甚至在梁柱上壘巢作窩,仿佛已然非了人間煙火氣象。

  日子一久,正靖伯陀和文武大臣都當夜離已經死去,遂就撤走了守護的宮衛,但誰也不敢輕易諫言拆毀黃金台,懼怕夜離的餘威哩。

  漸漸地漸漸地……大家就忘記了那個曾經殺兄弑父,欺師滅祖的前朝伯陀夜離。

  隻有鬼和血無演曾經受過夜離的恩惠,依舊風雨無阻地看護著黃金台,偶爾在宮牆外或者寮房中閑聊時,便會想起那些塵封已久的往事。

  幽冥地府地藏翠雲宮。

  話說當日地藏王端坐在蓮台之上,眼覷著森羅王攙扶著夜離離去後,神色忽然一變,左嘴角就慢慢流出一道血絲來,恰如一條血蚯蚓一般。

  閔公長者一旁瞥見,大驚失色:“教主……您受傷了?”

  “無妨……”地藏王沉聲說道,緩緩拭去了嘴角的血絲。

  “教主!教主為何對那夜離手下留情,反倒叫他傷了您?”道明和尚問道。

  “本教主手下留情,是不忍心傷他,不料卻被他一味拚命死纏,反而傷了我,因此才不得已將他打翻在殿下,可惜這夜離如何知道,他不過是森羅王的一枚棋子而已。”地藏王道。

  “那夜離是森羅王的一枚棋子?”道明和尚萬分驚訝。

  “正是,森羅王早有反心,隻是礙於本教主坐鎮幽冥地府,才不敢冒然行動,如今山海界魔氣大動,人界也亂世來臨,他森羅王便又蠢蠢欲動了。今日領那夜離前來翠雲宮挑釁,正是他的詭計。”

  “森羅王要造反!那該如何是好?”道明和尚著急道。

  “此乃幽冥界大事,本教主不敢擅自專斷,還須先去一趟靈山雷音寺。”地藏王說過,又吩咐道,“你二人把殿內都收拾幹淨了,然後關上宮門,好生提防。”

  “是,教主。”閔公長者和道明和尚雙雙應諾。

  地藏王遂下了九品蓮台,乘坐上諦聽獸,輕輕一拍它的脊項。

  諦聽獸搖頭擺尾,腳起祥雲,轉離了地藏宮,走出了沃焦石,飛行在大海之上直往西天靈山而來。

  行夠多時,已然到達了西天靈山。

  守山的八大金剛紛紛上前接引,地藏王下了諦聽獸,與眾金剛見禮後,由辟毒金剛引入了大雷音寺。

  牟尼佛祖早已預知,升坐九品蓮台,肩後放出無限光明,照耀虛空,殊勝萬千。眾菩薩、羅漢等眾分兩廂或坐或立,法光交映,瑰麗無比。

  地藏王徑走到蓮台之下,膜禮而拜道:“弟子拜見佛祖。”

  “地藏賢王,免禮。”牟尼佛祖開金口道,“地藏賢王,你今日所為何來?”

  “啟稟佛祖:此前幽冥天子森羅王率領眾閻王與任府府主方慶隱、在蘆鳴島大戰之事至今未決,近日他又勾結南荒貝機國的伯陀夜離衝犯翠雲宮,其叛逆之心昭然若揭,因此弟子不敢怠慢,特來靈山請佛祖做主。”

  佛祖聞說,略微頷首道:“森羅王心懷叵測,意欲造反,三家掌教都已經知曉,但要懲罰他,非本教一家可為,還需要知會儒道兩家,方可一同行事。”

  “弟子願奉此命,前去知會兩家掌教。”地藏王請纓道。

  “不必。自無為道界山坍塌,煞靈逃逸以來,東土山海界內神魔大動,人界也罹臨劫數,紫霄宮老祖為了化解此劫,親臨主持,已將劫數轉到東南之地,幽冥附近,並借來了菩提祖師的靈台山,立下了‘靈台榜’,凡入此劫者,必入靈台,幽冥地府也不例外。我等儒釋道三家眾神聖仙佛隻聽紫霄宮老祖鈞旨召告,不準擅自入劫,以免擾了他老人家的封神大計。”牟尼佛祖徐徐告誡道。

  “佛祖示諭,弟子已經明白。”

  “地藏賢王:如今幽冥已成劫地,你也不必返回翠雲宮,就暫時居住到九華山去吧。”佛祖提示道。

  地藏王聽說此話,暗驚不已,便請命道:“佛祖,幽冥如今乃是弟子化治之地,既成劫地,弟子不得不管,弟子願助紫霄宮老祖化此一劫,以度眾生。”

  “嗬嗬嗬嗬……地藏賢王大願慈悲,眾生榮幸,但三家早已選定人選下界多時去了。”佛祖含笑道。

  “已選定人選下界多時去了?不知是選定了哪幾位聖賢?”地藏王謹慎問道。

  “雷音寺遣下界的是普賢,大成府遣下界的是風雪亭,紫霄宮遣下界的是九天玄女。”佛祖一一解道。

  普賢乃是靈山的十願大士,九天玄女乃是三教的大護法,地藏王當然早已相識,但大成府的風雪亭,他卻是不曾聽說過哩,不過既然能與普賢大士、九天玄女大護法一同下界應劫,自然定是非同凡響。

  於是地藏王道:“原來是這三位聖賢應世化劫,但不知他們現在何處?”

  “三位聖賢先在鍾山平定了燭龍之亂,現在早已應劫下界去了。”牟尼佛祖道,“普賢和風雪亭已經投生在東土南唐國、宛陵郡東南之地的譚家莊,那裏也是諾那佛祖的轉世寄身之地,兩位聖賢正是要助諾那佛祖證道。至於九天玄女大護法,她道身消隕,元神一分為二,已經轉世渡劫,遲早也是會去那譚家莊相會的。”

  “原來如此,如此甚好。”地藏王頗為欣喜,不禁又問道,“但不知三位聖賢何時才能完此劫數?”

  “此乃天機,不可妄測。那譚家莊離賢王的道場九華山也不過三四百裏,賢王回到九華山後,隻須守好自己的道場,切不可多生事端,隻待‘靈台榜’封神之後,方可重返幽冥地府,否則稍有不慎,此身不詳。”牟尼佛祖諄諄告誡道。

  “弟子謹遵佛祖吩咐,弟子這便回九華山,從此閉關習經,不問幽冥地府之事。”地藏王說罷,行禮辭別佛祖和眾菩薩羅漢,徐徐出了大雷音寺。

  地藏王乘坐上諦聽獸離開靈山,回到當初證道之地九華山,隨後又召來閔公長者和道明和尚,一個守護前門,一個看護後山,從此閉關不出,隻待“靈台榜”封神完畢,才重返幽冥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