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斷頭有何懼 今宵為君舞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0      字數:3212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當日傲奢接受了麗姒的提議,命令栗延繼續鎮守古同郡,由夜離將素坤和數百俘虜押赴斯圖城。

  行經數日,已進入斯圖城的郊畿。

  這日夜離正行在前頭,突然看見前方大道兩旁跪伏著數千甲士,盔鎧如雪,耀眼奪目,他不由大吃了一驚,催馬上前,喝問道:“哪裏的人馬,敢阻擋伯陀的去路?”

  “二王子:末將於艮,叩見二王子。”於艮見來者是夜離,遂急上前叩拜道。

  “原來是於將軍。”夜離十分高興道,“於將軍為何領兵到此?”

  “稟二王子:末將特奉英侯之命,正準備前往古同郡協助伯陀平叛,不料在此處遇見二王子,就命令眾將士跪道迎駕,若有不敬之處,還望二王子恕罪。”於艮道。

  “原來於將軍是來助戰的,這就多謝英侯的好意了。”

  “二王子客氣,英侯日夜擔心古同郡的戰事,近日才處理好斯圖城的政務,這便命令末將快馬馳援來了。”

  “哦……”夜離仿佛明白道,“於將軍現在不必前往了,老賊素坤已經俯首就擒,正要押往斯圖城行刑,請於將軍回轉兵馬,前頭帶路去吧,伯陀禦駕隨後就到。”

  “原來叛軍已經平定,謝天謝地。”於艮佯裝驚喜道,“末將這就傳令全軍回城,迎接伯陀禦駕親臨。”

  話落處,於艮行禮起身,一邊命眾將士敲得勝鼓返回斯圖城,一邊命探馬速去稟報英侯伯陀禦駕親臨,那心裏對英弘的計謀卻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

  斯圖城東城門。

  斯圖城東城門上業已插滿了五色旌旗,迎風飄展,獵獵生響。

  守城眾將士一律衣甲齊整,嚴陣以待。

  而在城門之下,猩紅的絨毛地毯鋪出一裏開外,儀仗夾道而立,光彩鮮豔,格外耀眼。

  斯圖城很久以來都沒有舉行過如此恢宏的迎駕儀式了,城中的男女老少都紛紛湧出城來瞧稀罕,一時人流如潮,喧囂鼎沸,宛如千百年難遇的趕集一樣。

  克京侯英弘早已率領文武眾臣,恭迎在東城門下,大小文武一個個收氣屏息,神色肅然。

  及至中午之時,傲奢的人馬緩緩行進斯圖城東城門,隻見幢幡飄揚,車水馬龍,十分宏偉壯麗。

  霎時間,鼓樂齊鳴,歡呼如雷。

  克京侯英弘率領斯圖城的文武百姓排山倒海一般,跪伏在地,恭迎聖駕臨幸。

  傲奢威嚴傲然地坐在黃羅傘下,麗宛如一隻小乖貓蜷臥下側,螓首枕在他的膝蓋之上。

  傲奢一手拄著歸虹寶劍,一手搭在麗的玉項間,俯瞰斯圖城的萬民膜拜,心中有說不出的萬乘之王的陶醉感。

  他命隨扈司儀總管宣令斯圖城的萬民免禮平身,又恕了英弘等大小文武的過失,且將孔雀羽冠和黃金權杖交付於英弘,令他執杖前頭引道,速將素坤等俘虜押赴刑場,明身正刑。

  素坤在囚車裏顛簸數日,已經漸漸露出下世的光景。那些俘虜一路折磨,已死去許多,能活到斯圖城的也是皮開肉綻,麵目全非,不成人樣。斯圖城的百姓看在眼裏,也有偷偷落淚悲泣的。

  英弘高舉權杖親自引駕開道,押解著素坤和俘虜直奔刑場。斯圖城的百姓好似被驅趕著一樣,紛紛跟隨而行。不一刻來到了北門刑場,數十名劊子手早已聽從英弘吩咐,懷抱鬼頭大刀,一字並肩立在刑台上候多時。

  傲奢升座,英弘和夜離陪坐一旁。

  刑場周圍烏壓壓地站滿了百姓,神色木然,鴉雀無聲。

  司儀總管高聲宣讀傲奢的聖旨,曆數素坤等人叛亂的罪行後,第一批俘虜被押上了刑台,有牢卒供上來送終酒水、到頭飯菜,叫那些俘虜盡情吃個飽兒好上路。

  那些俘虜有的嚎哭,有的低啜,有的怒目,有的大罵,有的幹脆不理不睬……

  須時,劊子手踢翻酒飯,把俘虜的頭顱脖子按低,揮起鬼頭大刀砍將下來。

  隻見鮮血飛濺,人頭亂滾,滾瓜也似。

  圍觀的百姓一個個驚叫不迭,渾身酥軟,膽小的早嚇破了膽,尿濕了褲襠。

  一連殺了十餘批,那刀口都砍得卷了,這才將俘虜斬殺殆盡。

  刑台下,頭顱滾落一地,血流成河。

  最後素坤被押上了刑台,英弘親自送上到頭酒飯。

  “老賊,你仔細看看這些克京兒郎,都為你斷送了性命。你死不足惜,可惜的是我克京人的數萬兒郎啊,你到了陰曹地府,如何去見他們?”英弘眼含痛楚,恨意無限。

  素坤本不願搭理英弘,聽到此說,渾身忽一顫粟,遂慢慢睜大濁眼,冷冷道:“成王敗寇,自古如此。他們雖死,卻比你們這些屈膝獻媚的東西活得要有尊嚴。”說罷,他大抵自知罪孽深重,忽歎道,“怪隻怪我猛兒太喜歡你家丫頭,如果當初不放走她,豈會有今日之巨禍。”

  英弘嗤之以鼻道:“你的罪孽,卻要你兒子來承擔,實是滑天下之大稽,可笑!你自以為一本奇書和幾頭怪物,就能奪得天下?老夫當日在大牢內勸你的話,如今都一一應驗了,你還有什麽話可說?”

  聞聽此話,素坤忽然怒眼瞪著英弘道:“老夫雖死,死得其所!不比你搖尾乞憐,苟活於世。千古以後,自會有人評說。”

  話落處,素坤猛然用手銬砸翻到頭酒食,視死如歸一般大步走向刑台。

  素坤從容俯首就誅,克京人數月的叛亂也就終於平定了。

  傲奢心情大悅,既宣旨擺駕永安宮,開宴慶祝。

  一時鍾鼓擊響,笙樂齊奏,文武百官,排班引道,徑朝永安宮去了。

  百姓們驚心未定,紛紛隨之躲離,如鳥獸走散。

  殘陽如血下,隻留下數百具屍首,橫七豎八,血流無聲。

  斯圖城永安宮。

  永安宮裏裏外外燈火輝煌,亮同白晝。

  殿內且又添了八個平底大,分兩廂鼎立,生火取暖,隻見紅光吞吐,交相輝映,甚為。

  大殿之上早已擺開大筵,山珍海味,羅列如山;美饌佳饈,廣布似海。

  傲奢與麗並肩坐於大殿中央,英弘和夜離各坐左右,殿下文武百官排班陪駕。

  傲奢心情十分歡愉,頻頻同眾臣杯來盞往,盡情吃酒。

  吃過數巡之後,傲奢喚英弘道:“英侯,都吃了這般時候的酒了,為何還不見個歌舞助興啊,莫非你是對寡人有什麽成見不成?”

  英弘聞說,頓時嚇出一身冷汗,忙放下酒盞,卑顏屈膝道:“下臣不敢,下臣早有準備,隻是怕克京人的俚舞蠻曲不入伯陀法眼,反而掃了伯陀吃酒的雅興。”

  “哈哈哈哈……英侯過謙了,俚舞蠻曲自然別有風趣。”傲奢大笑道,“速速喚上來吧,也好叫寡人和麗夫人開開眼界。”

  “是,下臣這便傳喚。”英弘拭了拭額頭的冷汗,便鼓掌三聲,傳喚樂伎入殿獻舞。

  頃俄間,從殿外徐徐走進來十多名樂伎,內著清一色的狐領小夾襖,外罩廣袖長裙,腳步輕盈,裙裾飄蕩,好似仙子飄飄下凡一般。有抱琵琶的,有提二胡的,有拿花邊阮的,也有捏玉簫,執箜篌的……各樣器樂,不一而足。一時俱飄至殿上,一字兒排開向傲奢及眾人款款施禮。

  傲奢大喜,伏眼細看,卻忽聽器一振,眾樂伎旋轉身影,早就轉進了舞池,翩翩起舞起來。

  水袖收遞,如彩霞飛落;

  裙裾旋轉,似流雲舒卷。

  但見纖足踮地,恰若蜻蜓點水,漣蕩漾;

  又見玉臂展空,宛如孔雀開屏,氣象萬千。

  胸前貝珠,閃閃發光;腰間蠻鈴,叮叮作響。

  真個是:此舞隻合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

  卻見當中一名樂伎徑飄到夜離的眼簾下,左旋右轉,衣袂飄飄,宛如月宮仙子,洛水宓妃,一會兒搔首弄姿,一會兒目傳情,引得眾人格外矚目。

  英弘起初尚不在意,久而視之,不由唬得跌坐在案後,冷汗直冒。

  那樂伎不是別人,居然就是子熙公主公主所扮哩,但見她麵撲,唇點渥丹,一時叫人都看不出來。夜離也隻當樂伎賣笑而已,並未細睇。

  座上傲奢覷見子熙公主公主柔若無骨,神采飛揚,卻不禁興奮異常,連連大呼“好好好!”

  實則英弘早將子熙公主關禁了起來,不許她拋頭露麵,其原因有二:其一,他不願子熙公主公主與夜離繼續交往下去;其二,傲奢修煉譚崔之術,盡需要美貌少女作藥引子,他擔心子熙公主公主被傲奢相中擄去。

  但子熙公主公主卻不明白其父的憂慮,隻把心思全部寄在夜離的身上,又怎能忍受近在咫尺而不能相見呢,因此她就越窗逃將出來,扮著樂伎來見夜離。

  英弘一旁覷著,可不就如坐針氈,驚恐不安!

  待一曲終了,英弘急不可待地叫樂伎全部退將下去。

  可是傲奢酒興正濃,性/情/大發,卻傳旨眾樂伎都上來左右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