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3557
  雍正爺本來翻動奏章的手停了下來,抬頭看向張起麟,“他今天出宮了嗎?午膳吃了沒有?”

  “蘇公公今兒哪兒也沒去,剛午時吃了麵條,萬歲爺不用擔心。”

  張起麟盛好參湯,遞到雍正爺手邊。

  一直坐在軟榻上的怡親王,將這一切看進眼裏,不覺有些奇怪,“蘇公公去哪兒了?他不是該呆在養心殿的嗎?”

  喝著參湯的雍正爺,雙眼垂在湯碗上,“他不願住在養心殿了,去了慈寧宮後頭的空院子住,離得不遠,平時也過來。”

  胤祥有些驚訝,想了想,問道,“是因為胤禵的事?”

  雍正爺點了點頭。

  “皇兄不是壓下了諭旨嗎?胤禵如今已經離了四川,似乎回青海去了。”

  “朕沒下明旨,胤禵也終究是犯了大錯……”

  “那皇兄是如何打算的?”

  胤祥看了一眼門口,張起麟已經自覺退了出去。

  “遺詔的事有眉目了嗎?”

  雍正爺搖了搖頭,“等到西藏事平吧,到時再把胤禵叫回來,京裏的形勢也能更穩當些。”

  “這倒也好,如今會考府剛剛成立,人心本就動蕩。”

  胤祥稍緩了口氣,“既是如此,蘇公公又何苦跟您置氣?張保、張起麟他們伺候的再好,總比不上蘇公公陪著您的。”

  “他不是跟朕置氣,”雍正爺將一碗的雞湯喝盡了,“他是害怕了,在有些事情上,他比其他人要敏感的多。”

  “害怕?”胤祥不大能理解。

  “是,”雍正爺放下碗,抬起頭看向胤祥,“如果有一天,朕真的要了胤禵的命,你會怕朕嗎?”

  胤祥的身體微微一僵,放在炕桌上的手慢慢挪到了桌下,“皇兄與胤祥雖是兄弟,卻也是君臣,胤祥時時記得這點,不敢忘卻。弟弟對兄長要敬,臣子對君王,自然要怕。”

  雍正爺慢慢移開目光,又撿起手邊的折子,“是啊,朕如今,是君王了。”

  慈寧宮後西三院

  這一處院落久未修葺,多少有些破舊,但好在牆瓦都是結實的,讓人仔細打掃後,也能居住。

  蘇偉自那天東暖閣問話後,就搬了出來,小英子跟七喜兒也跟著他住到了這裏。

  “師父,快看我從膳房拿來了什麽?”

  午飯沒吃多少,小英子估摸著時間,又跑了趟禦膳房。

  七喜兒正在屋裏擦櫃子,蘇偉百無聊賴地坐在窗戶邊,看著窗外有些冒綠芽的盆景。

  “七喜兒,快拿碗來。”

  “哦,”七喜兒捧了碗筷過來,小英子也開了食盒。

  “砰——”

  碗筷落到了地上,七喜兒猛地後退,又撞到了凳子。

  “你幹什麽?”

  小英子捧著碗鹿血豆腐,被七喜兒嚇得,差點灑出來。

  “這可是禦膳房新製的,很難得的,灑了多可惜?”

  七喜兒有些慌張地往起爬,偏偏越慌越亂,好容易扶起來的凳子又被碰倒了。

  “好了好了!”

  蘇偉回過頭來,“你趕快把盤子裝回去,七喜兒怕血,別一個勁兒地捧在手裏!”

  “啊?”小英子聽得一愣,又轉頭去看。

  七喜兒也有些驚訝,看了一眼蘇偉,又慌忙往後蹭了蹭,扶著櫃門站了起來。

  “七喜兒,你真的怕血啊?”

  “快收起來!”

  “哦,”小英子這才回過神,把盤子放回了食盒裏。

  “師父,你怎麽知道七喜兒怕血的?”

  “師父,我不是很怕,我就是——”

  “好了,”蘇偉又轉過身,重新望向窗外,“誰沒點兒害怕的東西,怕血有什麽奇怪的?你回屋去歇會兒吧,等小英子吃完再出來。小英子你記著點兒,以後在七喜兒麵前避著這些東西。”

  “哦,知道了。我說師父後來怎麽不帶七喜兒去暗房了呢,原來七喜兒怕血啊。”

  七喜兒看著蘇偉,良久俯了下身,“謝謝師父。”

  “去吧。”

  七喜兒回了自己的屋子,小英子又盛起了鹿血豆腐,“師父,還熱乎著呢,禦膳房的手藝可好了,吃著一點兒也不腥氣。”

  “我不吃,你自己吃吧。”

  “師父——”

  小英子捧著碗,不依不饒地走到蘇偉身後,“您一天天總沒胃口,萬歲爺可擔心了。”

  “我沒事兒,過幾天就好了。”

  小英子鼓鼓腮幫子,端著碗又坐回了圓桌旁,“師父,您別怪小英子話多。我就是不明白,您和萬歲爺千辛萬苦走到今天了,還有什麽事兒過不去的?您說您在養心殿住的好好的,偏要挪出來,一天也不跟萬歲爺見幾次麵。這麽個破院子,連王府裏的都不如,您何必呢?”

  蘇偉趴在窗戶前,一隻不知哪生出來的蝸牛慢悠悠地爬進了他的視線。

  戳了戳蝸牛背上的殼,蘇偉緩緩地吐出口氣,“一隻蝸牛突然被摘了殼,總得找個新的。雖然是紙糊的,但騙騙自己總是行的。”

  二月初八,寧壽宮

  太後跪在佛像前,手轉佛珠,默念經文。

  福晉跪在太後身側,一直不言不語地等待著。

  清菊向窗外看了看,眼瞅著快到晌午了。

  “貴主兒,太後念經要到午後,您都來了快兩個時辰了,還是別等了。”

  福晉搖了搖頭,“陪著太後念經,我心裏也安靜。”

  太後手上的佛珠終於停了停,微微轉頭,“哀家知道你為何而來,隻是哀家一心修佛,後宮前朝的事,哀家都不想再過問了。”

  “兒媳知道打擾太後清修了,”福晉直了直身,“可是,兒媳也是沒有辦法了。如今已過正月,後宮大小祭祀都需有人主持,後宮女眷不能一直無名無位啊。兒媳求見過皇上,可是皇上朝政繁忙,無暇顧及。兒媳隻好來求太後,求太後問一問皇上的心意。如果,皇上有意他人為後,兒媳願意讓賢,不會讓皇上為難的。”

  太後皺了皺眉,輕歎了口氣,“你是原府福晉,又生有嫡子,皇上怎會另許他人?眼下朝政繁忙,皇上難免輕忽後宮,你做好該做的就是。”

  “可是——”

  “祭祀之事,自有禮部稟報,”太後打斷了福晉的話,又閉上了眼睛,“你回去吧,哀家還要繼續念經。”

  福晉還想說什麽,卻被清菊攔住了,“福晉回去吧,該是你的就是你的,您何必急這一時呢?”

  福晉抿了抿唇,雖不甘願,卻也隻好叩頭離開。

  出了寧壽宮,詩瓏扶著福晉,心下還很不理解,“福晉何必來求太後?太後之前跟萬歲爺鬧得很不愉快,滿宮皆知。太後就是應承了您,估計在萬歲爺麵前也說不上什麽話。”

  “我也是沒辦法,太後畢竟是皇上的生母,”福晉長歎了口氣,“眼下已過正月,皇上卻遲遲沒有旨意。你以為宮裏看似平和,其實底下早都議論紛紛。我受點流言沒什麽,就怕影響到弘昀。”

  “福晉放心吧,咱們三阿哥尊貴無比,誰敢議論……”

  詩瓏勸說著福晉,回了承乾宮。

  作者有話要說:  這是最後一個坎了,為了和前五章呼應,這個坎過了,正文就結局了。正文大概還有十章左右。

  雍正年之後的事我會放在番外裏,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都會交代,但不會像正文事無巨細地寫了,會一個事件一個事件的寫,當然也會按時間順序來,最後還會有一個小蘇子和四爺的老年結局。

  最近晉江不能公開看評論了,不過大家評論,我在後台能看到的。大家有什麽問題的話可以去微博問我,晉江一渡清河。

  第508章 年羹堯

  雍正元年

  二月初十, 四川總督衙門

  “混賬!”

  伴隨著一聲怒喝, 一隻茶碗被重重砸在地上。

  就跪在不遠處的河東鹽運使金啟勳猛地縮了下肩膀,卻硬是沒敢躲開。

  “大人,卑職也沒想到,那個姓範的竟然能鬧到撫遠大將軍跟前去。”

  “你沒想到?”

  年羹堯麵露青筋, 怒目而斥, “本督早就警告過你,盡快把尾巴掃幹淨了!結果你幹了什麽?三拖四拖,竟然把人拖到本督眼皮子底下來了!”

  “怎麽?你是見本督平日縱著你們,就打定主意把這口黑鍋扣到本督頭上來了?”

  金啟勳身上一凜,慌忙搖頭道, “卑職不敢, 卑職不敢!是卑職無能!卑職是真的沒想到那幾個鄉家老漢能鬧出什麽風波來。卑職這就派人去青海,不, 卑職親自去青海!一定把那個範光宗抓回來!”

  “去青海?”

  年羹堯都被氣笑了, “你脖子上頂的是夜壺還是馬糞蛋子?你當青海是什麽地方?你當那位大將軍是什麽人?範光宗落在他手裏, 你還指望能搶回來?”

  “可, 可是, 大人之前不還上報大將軍擅離職守嗎?聖上雖還未怪罪, 但這罪名也是實打實的。他連自己的屁股都沒擦幹淨呢,就算送那個範光宗進了京又怎麽樣?依卑職看,萬歲爺也未必……”

  “閉上你的嘴吧!”

  年羹堯實在沒耐心再聽金啟勳胡說八道下去了, “回家去好好洗幹淨脖子等著!看新帝會不會網開一麵, 饒了你這個滿腦子雞屎的蠢貨!”

  金啟勳一時沒反應過來, 待反應過來時,求饒的話都沒來得及說,就被人從後捂住了嘴,連拖帶拽地扔出了總督府的大門。

  “魏總管!魏總管!”

  被摔得七葷八素的金啟勳,也不顧上顏麵體統了,連滾帶爬地爬上台階,拽住了正指揮人關門的年府總管魏之耀。

  “魏總管,求您救救我,求您救救我。”

  “金大人,”魏之耀一下一下扒開金啟勳拉住他袖子的手,看起來頗養尊處優的圓潤臉龐上,露出一點笑,“事已至此,諸葛在世,也救不了您啊。您這一時疏忽,不止害了自己,可是連我家老爺都牽連進去了。”

  “我知道,我知道,我再也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