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3700
  邱海抿住嘴,心裏依然狂叫著拒絕。

  但看看近處明顯蠻不講理的蘇培盛,再看看院子裏揮舞著雞毛撣子,好像隨時要打人的張保,最後還是點下了頭。

  日精門外

  大臣們得知雍親王暫居延慶殿的消息,私下裏議論紛紛。

  誰也不信,萬歲爺會在這個時候突然讓雍親王為了春祭,去閉關修行。

  “看來,萬歲爺是不可能讓雍親王去邊關主持大局了。”

  “這麽一來,最有可能的怕就是十四爺了。”

  “我聽說,萬歲爺因為朱天保奏請複立太子的事震怒,抓了一位雍親王的屬臣,雍親王怕就是被這事兒牽連的。”

  胤祥與張廷玉站在一起,心下也十分著急,“等議完事,我就去覲見皇阿瑪,就算要關,也不能關在延慶殿啊。”

  “十三阿哥萬萬不可啊,”張廷玉規勸道,“眼下萬歲爺正在氣頭上,您去了反而惹萬歲不快。”

  “可我怎麽能放心啊?”

  胤祥緊皺眉頭,“延慶殿地處偏僻,隻有兩處開在雨花閣角落和太極殿角落的小門,真要出了什麽事,外麵都注意不到!”

  “萬歲爺派了侍衛守著,沒人敢輕舉妄動,這裏畢竟是皇宮……”

  群臣的議論聲突然減弱,胤祥轉過身,朝對麵看去。

  十四阿哥與幾位大臣正一起向日精門走來。

  “朝臣都是望風而動的,十四阿哥如今也到了風頭正盛的時候了。”張廷玉感慨了一句道。

  午時,延慶殿

  張起麟從雍親王府送了很多四阿哥平時愛看的書來,蘇偉把正殿的西間打掃出來,給四阿哥做了書房。

  既然不用處理政務,四阿哥也是難得清閑。不過,他還是打算按照皇阿瑪的聖旨,摘抄幾冊農本,用於明年祭祀。

  蘇偉提著食盒進來,邱海不負眾望,叫來的膳食都很精致。

  四阿哥依照聖旨隻能吃素,所以蘇偉擺出來的盤子除了蔬菜,就是雞蛋、豆腐。

  四阿哥對於吃食一向不怎麽挑的,但也能看出來,這些絕不是禦膳房做出來的。

  “邱海找的人,應該是永和宮小廚房的手藝。”

  蘇偉也沒瞞著,四阿哥看起來也不是很在乎。

  兩人坐到桌邊,蘇偉就瞪著大眼睛,看著四阿哥一勺豆腐,一筷子青菜的夾。

  “你怎麽不吃?吃不下?”

  四阿哥知道蘇偉是無肉不歡的,要真讓他跟自己吃兩個月素,估計會瘋掉。

  “你想吃肉嗎?”蘇偉湊近四阿哥,悄咪咪問道。

  四阿哥抽了抽鼻子,突然聞到了一股燒雞味兒!

  “你不會——”

  “噓!”

  蘇偉連忙打了個手勢,“不是隻有邱海有路子的,本公公在宮裏也不是白混的!”

  說完,蘇偉從懷裏掏出個油紙包,一隻油汪汪的大燒雞就包在裏麵。

  “給張保藏兩隻翅膀,剩下的咱倆一人一半!”

  第447章 有毒

  康熙四十九年

  十一月末

  因康熙爺責問朱天保、鎖拿朱都納、戴保等人一事, 東宮冊立又被推到眾人眼前。

  加之聖躬違和, 國體不安, 九卿遂繕摺具奏, 言:“臣等仰見聖心, 注念國本, 已非一朝一夕。伏願皇上遂行乾斷,四海臣民, 莫不歡慰。現今題奏之事, 即可命皇太子在皇上左右, 稟承皇上指示,讚襄辦理。待聖躬大安,再親政務……”

  康熙爺看了奏章,召九卿入宮,喻:“自去年春夏之交, 朕體不安,留心調養, 漸已痊愈, 以為從此便可平複。自熱河來京,心中沉悶, 又值皇太後大事,總無暇調治, 以致身體不安者七十餘日。朕自幼頗能耐病,是以起居照常,仍辦理政務。今顏色稍複, 精神亦增,特諭爾等知之。”

  “爾等今日為立皇太子之事來奏,前胤礽為皇太子時,一切禮儀皆索額圖所定。服用儀仗等物,皆逾越禮製,竟與朕所用相等。致二阿哥心性改移,行事悖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名不正則言不順。今於未立皇太子之前,當預將禮儀議定!爾等會同禮部,將明代會典、及漢唐宋以來典禮,查核詳議具奏。”

  這次康熙爺提到冊立太子之事態度未再如先前一樣強硬,但仍然以禮製不正為由,暫行罷議。

  十二月初一,延慶殿

  焦進朝拎了個草籃子,拐到雨花閣小門,衝兩名守衛拱了拱手。

  早已被打點過的守衛,此時自是當什麽都沒看見,自顧自地走遠了些。

  焦進朝上前敲了敲門,門被推開道小縫,蘇偉正等在那兒。

  “今兒來得晚了些,慎行司事兒多。”

  焦進朝一邊說著,一邊從籃子裏掏出兩個大油包遞給蘇偉。

  “聞風閣的老牛肉,淮舫居的糖醋排骨,都是你點名要的。”

  “唉,人出不去,熱熱也將就了,誰讓我就饞這口……”

  蘇大公公樂嗬嗬地把油包揣進懷裏,完全不管那鼓囊囊的前胸是多麽的容易讓人誤會。

  “哎,我昨晚聽說,萬歲爺又讓人抓了莘泰和齊世,”焦進朝靠在門上,壓低了嗓音,“就因為這兩人平素與朱都納父子經常來往,現在看起來啊,這事兒還真不能善了。”

  “鹹安宮在萬歲爺眼裏就是一個火藥桶,誰碰一下都要爆炸,”蘇偉撇撇嘴,“反正我們王爺也被牽扯進來了,隨他們去吧。常賚家世優渥,隻要沒真的參與,也不會受多重的處罰的。”

  “可我聽說,”焦進朝往蘇偉身後看了看,見沒人注意才開口道,“眼下正是西藏用兵的緊要關頭,皇上要派人去邊關主持大局,現在那些大臣們都圍著十四阿哥呢。”

  “誰說去邊關主持大局就是好事兒了?那些大臣慣會見風使舵的,”蘇大公公從鼻子裏哼了一聲,衝焦進朝揮揮手,“我要回去了,王爺那兒還等著我伺候呢。”

  “快去吧,過兩天我來給你送老鋪子的豬蹄兒。”

  大門關上,提著水桶的邱海也剛從屋子裏出來。

  蘇偉瞄了他一眼,沒搭理他,邱海盯著蘇偉那鼓囊囊的胸口,默默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這蘇培盛和張保倒是沒在飲食上虧了他,禦膳房送來的飯幾乎都給了他。

  可那都是純素啊,半點葷腥兒都不見。

  他也不是那些偏僻宮殿的小太監,平日裏在永和宮跟著師父,那也是每天三菜一湯的。

  西間書房

  蘇偉走進來時,四阿哥正站著寫大字。

  “又讓人送了什麽好東西啊?肚子都鼓出來了。”

  蘇偉嘻嘻笑著,把油包拿出來收到了裏間,“等會兒中午熱熱吃,我最近最饞淮舫居的糖醋排骨了。”

  “你也別太囂張了,當心哪天真讓人發現了,”四阿哥並不是很擔心,但還是提了一嘴。

  “我讓焦進朝晚兩天再來了,”蘇偉溜達到桌邊,趴到桌上,看四阿哥寫字,“我最多也就能挺兩天。”

  四阿哥笑了一聲,筆下卻沒抖,很順利地寫完了最後一筆,“咱們不會真在這兒呆到立春的,就算皇阿瑪不發話,爺也會想辦法的。”

  蘇偉抬頭,看看四阿哥的臉,有些小心地問道,“你還是想去邊關嗎?”

  四阿哥沒有說話,片刻後,點了點頭,“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可現在也不算亂世啊,”蘇偉直起身,“去了邊關,什麽時候能回來都不知道。萬一京裏有什麽事兒,想往回趕都來不及……”

  四阿哥看了蘇偉一會兒,似乎權衡了片刻,還是搖了搖頭,“邊關兵權至為重要,這仗要是打贏了,能在軍中立下不少威信。”

  “那不是還有年羹堯嗎?”

  蘇偉衝四阿哥眨眨眼睛,“實在不行還有那個嶽鍾琪呢。就算皇子去了,還能真上陣打仗啊。隻要他們立下功勳,掌握了兵權,跟你親自去,也差不了多少嘛。”

  四阿哥這回倒是沒有反駁,隻是想了一會兒,突然開口問道,“你是不想讓爺去邊關?擔心爺會碰到危險?”

  蘇偉愣了一下,旋即鄭重地點了點頭。

  反正,他總不能說,不是不想讓你去,而是你壓根去不了吧。

  十二月初三,永和宮

  “哎喲,小主子們,可小心些啊,別摔了!”

  永和宮裏難得的熱鬧,十四阿哥與福晉帶著幾個孩子一起進宮來請安。

  “來,來,弘明、弘春帶著弟弟們到祖母這兒來!”

  德妃看到孫兒們很開心,十四阿哥如今四個兒子,兩個是福晉生的,兩個是側福晉生的,最小的弘暟也已經四歲了。

  “祖母……”

  孩子們靠過來,德妃挨個給他們發點心,然後讓清菊帶到了另一個屋子去玩。

  “可吵著額娘了吧?平時在府裏也少拘著他們,一個比一個淘氣。”完顏氏笑著道。

  “都是男孩子嘛,”德妃端起碗茶抿了一口,“等過完年,弘春、弘明就都到年紀了,一起送進宮來吧。加上老四家的弘昀、弘盼幾個,懋勤殿那邊本宮早早讓人打點好。”

  “都要送進來嗎?”完顏氏臉色一變,“不是說,隻是嫡子嗎?”

  德妃抬頭看了完顏氏一眼,臉色沒怎麽變,聲音卻冷了不少,“皇上現在最忌什麽嫡子、長子的,既然說到了年紀就能進懋勤殿讀書,那自然就都送進來。”

  完顏氏垂下頭,沒有再開口,十四阿哥也沒有為她說話。

  這兩年,完顏氏與十四阿哥的關係越發疏遠,一來因完顏氏是個直性子,說話總是戳人心窩子,二來也因完顏氏的娘家與四阿哥走得近。

  十四阿哥反倒更寵愛另外兩個側福晉,連新進府的格格也比完顏氏更與十四阿哥親近些。

  “好了,你們夫妻間的事,額娘不愛參合。”

  德妃也多少知道些十四阿哥府上的情況,遂也轉頭對十四阿哥道,“不過,你心裏得有數,這嫡子就是嫡子,福晉就是福晉。無論你寵愛哪個,府裏的上下尊卑可不能亂了。”

  “是,兒臣知道,”十四阿哥低下頭。

  從永和宮出來,胤禵讓完顏氏帶著孩子們先回了府,自己則帶著呂瑞想再去趟乾清宮。

  誰知剛從永和宮前的甬道拐出來,呂瑞就看見了一道頗眼熟的人影一閃而過。

  “哎,那不是八阿哥府上的榮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