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4864
  康熙四十九年

  七月末

  太後病情漸重, 皇上這些日子也體力不支,常常腳背浮腫,精神困乏。

  邊關的形勢不容有失, 幾位阿哥都常住宮裏, 四阿哥更是忙得腳不沾地。一些邊關送來的折子,康熙爺隻大略看看就交給了四阿哥。

  八阿哥尚且圈禁府中,雍親王在朝上的位置已漸漸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 若說儲位已定,倒也還是早了些。不少大臣看著常伴在康熙爺左右的十四阿哥, 又都有些含糊。

  永和宮

  清菊端著一碗血燕蓮藕輕手輕腳地進了德妃的寢殿,德妃午時小睡也剛醒, 由著宮女扶起來, 接過清菊遞來的燕窩。

  “這是內務府新送上來的, 留給咱們宮裏的都是最大盞的。去取東西的小太監說啊, 宜妃娘娘宮裏的都快把眼睛翻上天去了。”

  “不就幾盞燕窩, 讓下頭的不許四處張揚, ”德妃靠著軟枕,精心調養的身體仍然不見老態,“回頭你讓人多燉幾盅, 給胤禛、胤禵幾個送去。”

  “是, ”清菊微笑著應了,搖著小扇坐到軟榻邊, “這些日子娘娘常在寧壽宮侍疾, 人也都清瘦了。要奴婢說, 還是盡早把四福晉、十四福晉都召進宮來吧,多少也能給娘娘幫把手。”

  “不急,宮裏這麽多人呢,伺候的過來,”德妃微微揚起頭,輕輕吐了口氣,“聽說禮部那邊已經備下壽材了,估計也用不了多少時日了。”

  “娘娘這是心疼兒媳婦了?”清菊討巧地笑了笑,“要不是眼下時候不好,真該把小主子們也接進宮來,好好熱鬧熱鬧。如今這滿京城裏,誰還有娘娘圓滿啊?”

  清菊話中有話,德妃抬起頭,用手點了點她,清菊仍隻是笑。

  “什麽圓滿啊……”德妃轉頭看向窗外,臉上的笑意慢慢消失殆盡,“本宮現在才是真真地走在刀刃上,哪一步走差了,這刀說不準就要割到心頭了!”

  午時,慎行司

  無論蘇偉來過多少次,一進那扇漆黑的大門,他都不自覺地渾身發寒。

  焦進朝一路小跑地迎出來,見到蘇偉就一記大力金剛掌,把蘇偉拍了一個趔趄,“你小子可是不講義氣啊,都多久沒來看兄弟了。”

  “你這破地方,我皮癢了才想來呢,”蘇偉跟著焦進朝進門,腳還未落地,就聽到了一聲尖叫。

  “唉,我都習慣了,”焦進朝回頭衝蘇偉一笑,“這要哪天沒人在我耳邊嚎,我晚上估計都睡不著覺。”

  蘇偉咧咧嘴,進了焦進朝的小屋,焦進朝關了門,給他倒了碗涼茶,“你讓我查的事有眉目了,這還真虧我這暗牢裏關了幾個老油子,宮裏大事小情沒有他們不知道的。”

  “怎麽說?”蘇偉端著茶碗慢慢抿著。

  “跟你猜測的差不多,”焦進朝坐到蘇偉對麵,“七喜兒是被一個宮裏的老太監要進宮的,那太監姓郭,年紀很大,以前伺候過孝誠仁先皇後呢。隻不過,這郭老太監在七喜兒進宮後沒多久就去世了。據那幾個老油子說,這事兒本來很隱秘的,郭老太監都沒有跟七喜兒正麵接觸過,直接就把人安排進了壽安宮,隻有淨身廠的一位總管知道人是他要的。那幾個老油子也是在吃喝打諢時,無意聽那位總管說漏嘴的。”

  蘇偉皺起眉頭,他本想查出七喜兒背後到底是哪些人,可如今線索卻斷到一個老太監這裏了,“那老太監還有相熟的人嗎?他死之前又是在哪兒當差的?”

  “在禦花園,管著一幫粗使的奴才,”焦進朝似知道蘇偉要問什麽,壓了壓嗓音湊近他道,“雖說這老太監人是死了,不過,我也查出些眉目。他生前跟翊坤宮走得近,宜妃娘娘似乎剛入宮時得他幫襯過,對這郭老太監一直很關照。”

  “宜妃娘娘?”蘇偉這下心裏敞亮了,既然牽扯到了翊坤宮,那恐怕跟九阿哥就分不開了。

  在太子複出理政時,找了一個跟徳柱有五六分相像的人進宮,想要做什麽,幾乎不用猜測了。隻恐怕是,這計劃還未來得及進行,就被一係列的變故耽擱了,太子徹底被廢,七喜兒就成了棄子。

  “不過,不管這七喜兒是誰的人啊,”焦進朝想了想道,“就他那張臉,放到哪裏都不是好事兒。這幾年要不是梁九功護著,說不定要鬧出多大的亂子來呢。也不知道眼下這梁九功打得什麽主意,愣是把人送到你眼皮子底下去了。”

  “放心吧,知道些底細,我心裏好歹能有點兒譜,”蘇偉靠到椅背上,揉了揉太陽穴,雖然他仍猜不出梁九功此舉的用意,但照著七喜兒這複雜的身份背景,總不至於隻是個禮物或者試探。複雜的東西蘇偉不怕,他怕的恰恰是那最簡單的原因。

  傍晚,

  蘇偉陪著四阿哥睡在乾清宮偏殿,因在宮裏,兩人也不敢太放肆。蘇偉就拽著厚厚的鋪蓋,睡在四阿哥床前的腳榻上,好在大夏天的,本來也不涼。

  四阿哥盯著床帳頂,一直閉不上眼睛。

  蘇偉聽著四阿哥不甚均勻的呼吸,從床下伸了隻手上去,鑽進四阿哥的被窩,被四阿哥輕笑著一把抓住。

  “你別又挑著爺,爺興致來了,可不管這是不是在宮裏。”

  蘇偉哼了一聲,想要抽回手,卻被四阿哥牢牢抓著。

  “白天忙了一天了,晚上就別瞎想了。不就邊關那點兒事嘛,又不是打不起,有什麽好擔心的?”

  “爺不是在擔心邊關的事,”四阿哥摩挲著蘇偉的手,沿著那熟悉的紋路,摸過每一根手指,“爺是在擔心皇阿瑪,你今天沒看到,皇阿瑪幾乎連路都不能走了,身上浮腫的特別厲害。太醫診脈開藥,張嘴閉嘴卻仍是含含糊糊的,我見皇阿瑪的樣子,似乎都沒什麽興趣追問了。”

  “萬歲爺年過半百,又日理萬機,身體吃不消是肯定的,”蘇偉說著,難免想到了曆史上的雍正爺,心裏也開始不舒服,“要我說,皇帝有什麽好當的,挨那麽多累,一不小心還背一身罵名。”

  四阿哥輕聲一笑,又使勁攥了攥蘇偉的手,“那要是人人都不當皇帝,天下還不亂成一鍋粥了?再勞累也總得有人擔著,天家得享天下人的富貴,自然也得為天下人負責。”

  蘇偉撇撇嘴,想了半天還是不服氣道,“反正,你以後不管怎樣都不能不顧自己的身體,你要是因為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活活累病了,我才不伺候你呢!”

  “還反了你了?”

  四阿哥半撐起身子探出床外,伸手去擰蘇偉的臉,被蘇偉擋開。兩人笑著玩鬧了一陣,外間夜深才各自睡去。

  翌日,朝中又出了件大事。

  乾清宮內,四阿哥撿起康熙爺扔到地上的折子,滿臉擔心地看著好半天才平靜下來的萬歲爺。

  “發到內閣處置,”康熙爺抬起的手指都在微微顫抖,“還有之前王掞送來的密奏,一並發回去!”

  “皇阿瑪息怒,兒臣這就去辦,”四阿哥拱手告退,臨出門時見康熙爺的臉上恢複了些許紅潤,才稍稍放下了心。

  陳嘉猷等八名禦史共同上折,公然請立儲君,康熙爺大怒,連同早先大學士王掞談及立儲的密奏一起發到了內閣議處。

  朝中大臣也一時惶惑,不少人問及雍親王的意思,四阿哥幹脆以身份不便為由,直接甩手走人。

  立儲一事實在太過敏感,尤其在八阿哥被圈禁,雍親王成了獨一份的時候。

  偏巧現在朝中宮裏諸事繁雜,四阿哥連回府避避風頭都不能。蘇偉正滿屋子亂轉,替四阿哥擔心呢,外麵小太監到門外傳話說,有人想見他。

  蘇偉覺得奇怪,跟著小太監出了日精門,沒想到倒是個臉熟的人。

  “小的給蘇公公請安,”來找她的也是個小太監,蘇偉上次見他,他正四處替鹹安宮的福晉求太醫。

  鹹安宮?

  蘇偉不知為什麽,心裏莫名地有些不舒服,隻是突兀地覺得,最近他和四阿哥跟鹹安宮的牽扯似乎有些多了。

  “你來找咱家是有什麽事嗎?”蘇偉叫起小太監,仔細看了看他的臉。

  “是,是,”那小太監縮了縮脖子,“奴才也是想不出其他法子了,突然聽說王爺和蘇公公在宮裏,這才大著膽子過來……”

  “是鹹安宮出事了?”蘇偉蹙眉問道。

  “不,不是出事,”小太監搓了搓手,“二福晉的身體最近恢複的不錯,隻是需要補品滋養。但是,但是鹹安宮裏……”

  小太監沒有把話說完,蘇偉就明白了,二阿哥被廢,久禁深宮,內務府那些人自然不會怎麽上心了。如今二福晉久病,單靠那點份例,鹹安宮內怕是早就左支右絀了。

  “你放心吧,咱家會跟王爺稟報的。”蘇偉開口道。

  小太監眼睛一亮,一連氣兒地衝蘇偉鞠了好幾個躬,“多謝蘇公公,多謝蘇公公!”

  “罷了,罷了,”蘇偉轉身想走,臨要提步時,又猛然想起了什麽,“對了,你叫什麽名字啊?”

  第423章 老不正經

  康熙四十九年

  八月初二, 八爺府

  九阿哥被小太監帶進八阿哥臥房時,八阿哥正靠在軟榻上,看見他就笑著招了招手。

  九阿哥卻是一時心頭酸澀,低頭用力眨了眨眼睛才緩步上前,“這幾日太後身體越發不好了,一直想來探望八哥,偏是離不了宮。”

  “我都聽人說了,”八阿哥吩咐小太監去倒茶,神態很溫和, “眼下我這府上不同以往,宮裏又事多, 你們本也不該過來的。”

  “八哥病了這麽久, 我和胤誐都十分惦記,”胤禟坐到八阿哥對麵,深深歎了口氣, “尤其聽到皇阿瑪令四哥先行回京料理八哥的病時,胤誐差點就按耐不住了。可是我生怕再惹皇阿瑪生氣, 會更加遷怒八哥,這才硬壓下了他。”

  “你做得對, 胤誐總是太過魯莽, ”八阿哥輕輕點頭,嘴角微翹, “再說, 有皇阿瑪的旨意在前, 四哥也不敢真的把我怎麽樣。”

  “看到八哥如今平安,我也總算放心了些……”

  九阿哥低下頭,神情有些沉重。

  八阿哥蹙了蹙眉,開口問道,“怎麽了?可是在宮裏,有人給你們氣受了?”

  九阿哥勉強笑了笑,搖了搖頭。

  八阿哥端起茶碗,輕歎了一聲,“那就好,八哥就怕因為自己連累到你們。如今四哥在皇阿瑪跟前最得臉,朝上朝下肯定什麽風言風語都有。”

  “八哥不用擔心,四哥也不過是一時得意,再說——”

  九阿哥踟躕了一下,抬眉看了一眼八阿哥的表情。

  八阿哥衝他笑了笑,“咱們兄弟還有什麽不能說的?”

  九阿哥抿住嘴,深吸了口氣道,“是胤禵,朝中不少人在往他身邊靠,尤其是曾經與四哥結過怨的,很多都是——”

  “是咱們這一係的,”八阿哥接下了九阿哥的話,神情卻沒有多大變化。

  九阿哥仍是憂心忡忡,“就連阿爾鬆阿,納蘭揆敘一些人都在蠢蠢欲動,宗親裏這一股力量,若是全被他們帶偏了……”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兒,”八阿哥輕笑一聲,偏頭看向窗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初我能頂了大哥的旗,今天自然有人能頂我的旗。胤禵,在我意料之中。”

  “可是——”

  胤禟還想說什麽,卻被八阿哥抬手製止了。

  “八哥知道你的心思,但眼下是形勢不由人。胤禵,是個好選擇,我的路走不下去了,不如就借他的路!”

  胤禟一時怔愣,八阿哥悠然地靠向軟墊,“凡事沒到最後一刻,誰都不能下定論。當初,大哥輸了,二哥也沒有贏。如今,我輸了,四哥就能贏了嗎?”

  晌午十分,紫禁城

  日精門外人來人往,到了用午膳的時間,小太監們提著食盒進進出出。

  偏殿裏,四阿哥走進內廳時,蘇偉已經將飯食擺好,正踮著腳歪著頭往窗外看。

  “看什麽呢?”四阿哥也是累極了,這一上午眼睛就沒從奏折上移開過。

  蘇偉轉回身,走到四阿哥身後,替他捏著肩膀,“我剛從禦膳房回來,看到王掞大學士正跪在日精門外呢,現在外頭正熱,我真怕他一會兒厥過去。”

  “皇阿瑪那兒應該得信了,不會讓他跪太久的,”四阿哥抻了抻腰背,拿起筷子,“他也是倒黴,要是沒有陳嘉猷他們公然上書請求立儲,他那封密奏估計也不會再被翻出來。皇阿瑪還是很欣賞王掞的才能學識的,現在也不過是用他殺雞儆猴罷了。”

  “那內閣現在怎麽說?”蘇偉還記得皇上把陳嘉猷等八名禦史的奏章和王掞的密折一同發到了內閣議處。

  “還能怎麽說?從嚴從重……”

  四阿哥有些輕蔑地搖了搖頭,“現在的內閣汙糟的很,還有幾個人敢說句良心話的?王掞在朝上這麽多年,積怨的人家也不少,他那些平日裏的死對頭,這時候都巴不得趕盡殺絕呢。”

  蘇偉自是明白四阿哥對如今朝廷的現狀早有了種種不滿,但眼下也隻能跟著歎息一聲,轉而換了話題道,“鹹安宮那邊到底要不要跟萬歲爺提一提啊?咱們不能總私下送東西去吧?我看要實在不行,還是請貴妃出麵。”

  “再等一等吧,現在宮裏事多,”四阿哥沒怎麽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匆匆吃了半碗飯,就放下了筷子,“邊關的奏章接連傳來,西藏的形勢怕是不好,我這幾天估計都騰不出空來。福晉回頭就要進宮,你多幫著往永和宮跑跑,這時候別讓那些翹了尾巴的奴才跟著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