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作者:三水小草      更新:2020-07-11 11:26      字數:3927
  這樣的故事從古至今,總在上演,將女兒托付出去,仿佛就是對她這一生最好的負責。

  “老元就當著所有人的麵兒,在電話裏問李老爺子,第一,鄭師傅死了還不到一年,他們為什麽逼著鄭巧就嫁了。第二,鄭師傅留下的菜譜在哪兒?第三,為什麽鄭巧沒生孩子,她剛離婚不到三年,李家就冒出來一個看著三四歲的孩子。”

  “原來那姓李的趁著鄭師傅病了的時候就借著這個名義安慰鄭巧,那年鄭巧還不到十八呢。也多虧了鄭巧她媽周阿姨,鄭巧嫁到了濟南,她媽留在了淄博,還經營著鄭師傅開的飯莊,幹得還挺好,但是她再來濟南,李家就不讓她見她女兒了。

  “周阿姨就找了老元,老元派人打聽,才知道鄭巧幾乎天天挨那姓李的孫子打。後來鄭巧就跟周阿姨走了,和姓李的也離婚了,過了幾年,她和她媽那個香巧家常菜開進了濟南,她才又回來。這裏頭,從前到後,老元都摻和著呢,連香巧被請進那次行業會,估計老元也出力了,為的就是當著全行當的麵兒,把李家裏裏外外的臉皮都撕下來。”

  聽完了整個故事,沈小甜“呼――”長出了一口氣。

  “元師傅,真是,太棒了!那個周阿姨開的店在哪兒?她們做什麽好吃呀?”

  “酥鍋,幹炸肉,這都是老菜色,鄭巧大姐還挺能幹的,據說也經常倒騰新菜。”

  沈小甜一臉期待地看著陸辛。

  看呀看。

  陸辛終於忍不住了,說:“那我們明天去吃?”

  “好呀!”

  沈小甜一下子就心滿意足。

  轉過一條街的路口,她的腳停住了。

  “這邊兒是學校,那肯定得有讓學生打牙祭的地方。”

  陸辛也看見了麵前的熱鬧,時間已經接近四點半,一條隱藏在學校旁邊的小吃街開始熱鬧起來,賣羊湯的、賣驢肉火燒的、賣拉麵的、賣米線的……陸辛之前呆的是學校的新校區,旁邊的餐飲業發展的根基不甚,這裏就不一樣了。

  窄窄的路,嘻嘻哈哈的學生,不同的店鋪裏有飯菜香氣往外飄,透著物美價廉的朝氣蓬勃。

  “真是一下子就感覺回了大學。”沈小甜對陸辛說。

  陸辛想了想,說:“你剛在老元那兒吃完,現在還吃得下麽?”

  “我不吃。”沈小甜說,“我今天的晚飯就是水果了。”

  “嗯。”男人點點頭,“從這條路穿過去,再走二百米,就到咱們那個酒店了。”

  “那就走唄。”說著,沈小甜邁開了步子。

  穿過一家做煎餅果子的,她探頭看了一眼,對陸辛說:“這個不是綠豆麵兒的,裏麵怎麽還放土豆絲?”

  “那個是雞蛋卷餅吧,也有在手抓餅裏卷菜絲兒的。”

  陸辛就一直落後沈小甜半步,由著她一邊走,一邊點評著那些鋪子。

  “這家店的香料氣好重啊,是做了鹵肉麽?不太像是骨湯米線的湯頭,油味兒也很重。”

  “那你進去嚐嚐?”

  “不用了,我說了不吃東西了。”沈小甜擺擺手,視線又被一家做壽司的吸引了。

  走啊走啊,又快過馬路了,抬頭看看紅燈,紅燈沈小甜對陸辛說:

  “要不是遇到了你,我還真不知道就在這兒隨便逛逛都這麽好玩兒。”

  陸辛沒說話。

  綠燈亮了。

  沈小甜突然說:“把你手給我。”

  陸辛不明所以,隻看見沈小甜突然抬起手,拉住了自己的手。

  “既然是約會,總該牽牽手呀。”小甜老師是這麽說的。

  陸辛被她牽著,一直走到路中間,他握緊了那隻仿佛沒有骨頭的手。

  “下次,咱們在出門兒前就策劃好,別讓大媽再小瞧了。”

  一雙眼睛隻看著兩邊兒都停著的車,像是怕它們誰會突然衝出來。

  陸辛說得仿佛很隨意。

  “好,經驗是積累出來的。”沈小甜回答得幹淨利落。

  第48章 酥鍋

  濟南的天氣感覺是比沽市穩定的, 陸辛說可能是三麵有山的關係,除了夏天實在太熱之外,其他時候都還算溫和。

  昨天他們出去玩了一天, 黃酒他們三兄弟對他們倆沒有來店裏吃飯很不高興的樣子,當然,麵對他們的“陸哥”,他們的不高興也就是――

  “陸哥,你又出去呀?晚上要不要給你和小甜老師留飯哪?”

  當然是不用的。

  陸辛也不過是路過的時候打個招呼。

  “你們腦子裏想什麽呢?來一趟濟南,我能讓你們一個湘菜館兒給困住了?”

  這話好像也沒啥不對。

  黃酒看看旁邊站著的大楊, 突然問:“剛剛陸哥和小沈老師走過來的時候,是不是陸哥拉了小沈老師的手?”

  大楊:“沒看見啊,昨天我的剁椒魚頭比小營的跳水蛙賣的好……”

  “唉,算了。”黃酒搖搖頭,轉身回了飯店裏。

  陸辛和沈小甜沒有直接去香巧家常菜,而是按照原定計劃去逛了個公園, 濟南的景點大都脫不開個“泉”,公園裏有幾個石頭砌起來仿佛洗手池的東西, 打開水龍頭裏麵就能湧出泉水。

  “以前這些大爺大媽們經常用小推車推著七八個桶來這兒接水, 現在看著是管起來了。”

  這種水想要喝到嘴裏, 要麽是有容器裝, 要麽就得把嘴對上水流。

  沈小甜在旁邊圍觀了一會兒, 到底沒去嚐試一下。

  “我還是相信絮凝劑和氯氣的作用。”

  她對陸辛說。

  出了公園再走了一會兒就到了“香巧家常菜”,明明是個很接地氣的名字,門臉兒的裝修其實挺現代的,漂亮的幾何形狀在陽光下顯得幹淨又舒服。

  才上午十一點, 進了店裏一看,裏麵竟然差點兒就要滿了。

  服務員看了一圈兒, 找了一個靠裏麵的位置讓他們兩個坐下。

  “黃酒他們的館子,元師傅的館子……看起來這家店的生意最好。”

  光看人氣,沈小甜就想起了廣東那些總要排隊的老字號或者網紅店。

  她其實不愛在吃飯的時候湊這個熱鬧,可是米然很喜歡,也帶著她排過兩次隊。

  “黃酒他們店中午的生意會差一點兒,可是晚上更好,正飯點兒也得排隊,給學生吃的,要的是性價比。合意居那是出了名的高檔飯店了,一頓飯上桌能有一半兒,就虧不了錢。”

  陸辛顯然是混多了各個飯店,對他們的成本率很清楚。

  “香巧”點菜是用的掃碼點菜,其實黃酒那兒也是。

  “她們家的菜價格挺便宜。”陸辛說,“比黃酒家也不高。”

  沈小甜看看左右,說:“裝修不錯,性價比高,口味肯定也不差,難怪人氣特別高了。”

  “熱酥鍋,幹炸肉、光棍雞……她們家的當季特色菜是蟹鮁魚煎包,看來鮁魚煎包也不是隨時都有了,可能是東邊兒開海了,這邊兒才上了這個菜。有鮮榨果汁你要麽?白梨、火龍果……”

  “我要梨汁。”

  下單沒一會兒,就有服務員送了消毒餐具過來,壺裏的茶水雖然熱但是不燙,喝著還挺舒服。

  “他們博山人做酥鍋,有點像膠東人的餃子,過年一定得吃,家家戶戶還都有不同的方子,一家一個味兒。周阿姨家的酥鍋是放那種連著背五花的排骨的,特別香。”

  陸辛正說著,沈小甜看見一個幹淨利落的大姐從後廚房裏走了出來,腰上還紮著圍裙。

  “大家稍等一下啊,我們家酥鍋是十一點二十準時出鍋,現在才十一點,別的菜先給大家上了,麻煩大家邊吃邊等。”

  單看麵相,鄭巧的名字起得是真巧,一看就是一副出的廳堂下得廚房的模樣,頭發完全梳起來,在腦後紮了個圓髻,越發顯得天庭飽滿,雙目有神,下巴和鼻頭都有點肉,讓大爺大媽看見了,一定特別想拉回家當兒媳婦。

  沈小甜覺得自己會這麽想,是因為知道了鄭巧之前被姓李的人渣家暴過。

  可能是她盯著看被察覺了,鄭巧轉頭,也看見了她,和她對麵的……

  “陸辛?”

  她快步走過來,微微有點跟兒的鞋子配著挺括的闊腳褲,實在是氣勢十足。

  “前天我就看見黃酒發朋友圈了,還想著能不能趁你有空把你叫過來呢,也不知道能不能從別人手裏搶到人,我媽可是念叨你好幾次了。”

  她又看向了沈小甜,眼睛裏都是笑意。

  “這位就是小沈老師吧?陸辛這個家夥從來不加微信群,昨天晚上呀,元老在群裏發了幾十條呢,都是在誇你,還誇你做的視頻,你的視頻我們都去看了,拍的是真有意思,我小時候要是碰上你這樣的化學老師,說不定還能跟陸辛一樣考個好大學呢。元老給我的那個網站我沒玩兒過,就在抖音上搜到了,還給你點了好幾個小紅心……”

  她又看了看陸辛,再看看沈小甜,突然笑了一聲。

  陸辛說:“鄭大姐,我們是來吃您做的酥鍋,您要是有空就過來坐坐,沒空啊就趕緊去忙。”

  “好好好!點了菜了是吧?再想吃什麽直接跟我說,等我一會兒,等著酥鍋出鍋了,我再過來跟你們聊,陸辛你來了,我能沒時間麽?”

  鄭巧往廚房走的時候已經掏出了手機,沈小甜很清楚地聽她說:

  “媽呀,陸辛來咱們店裏了,還帶了個朋友呢,女的!長得真好看!哎呀,您過來麽?”

  “你的人緣兒真是太好了。”沈小甜隻能這麽誇獎她的課代表了。

  陸辛笑了一下,說:“鄭大姐幾年前還不是這麽熱情的,真是……變化太大了。那次,姓李那孫子想動手的時候,她直接就嚇呆在那兒了,現在,要是那孫子再來,我覺得鄭大姐能把他連他爹一起趕出去。”

  看見陸辛的表情有些欣慰,沈小甜摁下自己腦海中的“創傷後應激障礙”,低頭喝了一口茶。

  十幾分鍾後,比酥鍋更早上桌的是個精神極好的中年阿姨,她人挺瘦的,麵貌和鄭大姐有五分相,正是鄭巧大姐的母親――周香雲女士。

  “真是一副好麵相,一看就是麵善心軟的好孩子,今年多大了?”她輕輕握著沈小甜的手,慈愛得就差去撫摸女孩兒的脊背了。

  沈小甜還沒怎麽樣,陸辛先受不了了。

  “周阿姨,酥鍋這麽香,您讓我們先吃上兩口吧。”

  “好!”再對沈小甜笑一笑,周阿姨才又看著陸辛,“一直怕你這個愣小子在外麵吃了苦,這麽一看啊,你還過得挺好。”

  和沈小甜想象中那位厲害的母親不一樣,周阿姨說話的時候輕聲細語,完全不像是一個在丈夫去世之後獨撐門戶、搶回了女兒的女人。

  陸辛對她的態度倒是比對老元更恭敬一些。

  “我肯定過得不錯呀,阿姨您就甭擔心我了,倒是您,老元那邊兒體檢了出了高血壓,您也是忙裏忙外這麽多年了,可別嫌麻煩,半年就往醫院去一趟,檢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