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作者:邈邈一黍      更新:2020-07-11 11:22      字數:4085
  “魏達這孩子是得好好教教了,左右這三年我都是要在老家守孝的,就讓魏達跟在我身邊念書,該罰的罰,該教的教,不能光讓李氏管著,再管下去,這孩子就廢了。”

  得,這大家長的習性是一點兒都沒變,什麽都喜歡大包大攬,從魏時的魏達,二弟恐怕都沒能費這麽多的心思。

  不過這樣也好,李氏跟魏達呆在這邊,最起碼不用擔心兒子兒媳被人欺負了。

  這麽一大家子人,頭一次聚到一塊兒來,各方麵都得要磨合,飲食習慣、日常作息、脾氣性格。

  人總是避免不了下意識的比較,李氏尤甚,她一直都怕老爺把家產便宜的庶子,所以寧肯揮霍無度,把銀子花在沒必要的地方,也不想日後被魏時占了便宜去。

  可如今瞧著人家穿的衣服、用的東西,處處顯貴,連帶過來的下人都要更懂規矩。

  這麽一比較,她舍不得分給人家的那些銀子,可能人家壓根就沒看在眼裏吧。

  沒什麽比這更打擊人的。

  大哥大嫂那邊也是軟硬都不吃,跟魏仁完全不一樣,砸壞了再多的東西,人家都不帶管的。

  老爺現在雖說是沒了俸祿,可名下還是有一些產業的,倘若拿出去變現,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如果是以前,她肯定就逼著老爺把產業賣出去一部分,可現在,魏時兩口子壓根就不把這些產業放在眼裏,這要是白白霍霍掉了,人家不心疼,她為自個兒兒子心疼。

  李氏自掏腰包把打砸的那些東西補齊了,可花出去的還是沒有摳出來的多,她沒讓老爺把產業賣出去,可還是摳出來了一部分產業放在自己名下。

  自個兒的東西,百年之後想給誰就給誰,一文錢不留給庶子,那也隻是名聲上不好聽而已,沒人能強迫她。

  分家產的時候,可就不行了,就大哥大嫂現在的態度,族裏人的態度,到時候肯定會向著魏時,不可能不分家產。

  李氏難得在銀錢上聰明了一次,更聰明的地方還在於,她並沒有阻止魏達跟著大哥讀書,魏時能有今日的成就,肯定跟老爺沒什麽關係,更多的還是倚仗了大哥。

  不過讀書歸讀書,可不興打人的,反正大家都是住在祖宅,有什麽動靜,她立馬就能趕過去。

  銀子不銀子的,魏時不清楚,但是母親把魏達送到大伯身邊讀書這件事,還真是挺讓人刮目相看的。

  多少年了,他都覺得母親腦袋裏裝了不少水,所以才能把一手好牌打壞,如今看來,也沒有蠢到家。

  大伯教魏達讀書,而且老師還是一送一,大伯是一個,父親是另一個,全都參與其中。

  魏時饒有興致地抱著兒子去圍觀過幾次,這哪裏是兩個老師教一個學生,明明是大伯在教父親如何教魏達讀書。

  別說還真挺有意思的,現在可沒有什麽師範大學,做老師也不需要考試,沒什麽標準可言。

  能聽一堂如何做老師的課,新奇又稀罕。

  畢竟他也是做了父親的人,早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怎麽教遠哥兒讀書了。

  要不是這次突然回鄉祭拜祖母,他給兒子做的識物卡都差不多應該要完成了。

  一麵是字,一麵是圖,整個的拓到木板上,之後還塗上了顏料,這麽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他自然是做不來的,還得是交給專門的工匠,他隻負責把字畫寫在紙上。

  都是一些常見的動植物和日常用品,也是想借著這個東西教兒子說話,沒打算準備太多,列在名單上的總共也就隻有四十二件,他隻來得及畫了一半兒,便接到了祖母去世的消息。

  一家人著急忙慌往這邊趕,也就把這事耽擱下來了。

  教一歲的小孩子跟教八歲的小孩,還是不一樣的,前者可沒有體罰。

  蹲馬步,跑步,罰站。

  大伯不用家法了,也照樣是嚴師,父親則是嚴格的執行大伯這一套,一點兒都不帶打折扣的。

  當然了,比起體罰,魏達受到更多的懲罰還是罰寫大字。

  原本還活蹦亂跳、四處闖禍的熊孩子,整個的都焉下去了,一開始魏時過去圍觀的時候,還總是遭這孩子的白眼兒,後來別說是翻白眼了,眼風都不帶掃過來的。

  管教熊孩子,大伯還是很有一套的。

  臨出發前的頭天晚上,魏仁專門找了兒子一趟,拿出來一間商鋪的房契。

  “這是在江佑府置辦的一處商鋪,還是你祖父當年置辦下來的呢,拿著吧,算是我給孫子的見麵禮。”魏仁也覺得心疼。

  反正他手裏頭就這麽點東西了,夫人不斷的往外摳,兄長呢,則是幫著長子往外扣。

  他就是好欺負的那一個。

  沒求救,也沒訴苦,父親突然這麽大方,想想也知道是怎麽回事兒,肯定是大伯出手無疑了。

  既然是祖父給孫子的見麵禮,魏時收的一點都不手軟。

  “我替遠哥兒謝謝您,下次見麵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您也多多保重身體。”

  也不知道父親還打不打算再起複做官,他倒是覺得,父親還是一直跟在大伯身邊最好,有人管,有人問。

  拿都已經拿出去了,魏仁也就不想他手裏產業縮水這事兒了,期期艾艾的問道,“你姨娘在京城還好吧?這一趟怎麽沒見她跟著回來。”

  上次一別,已經有五六年未見了,他還以為這次可以見到人呢。

  李氏越是凶悍,就越是讓他懷念白姨娘,那是個如水一般溫柔的女子,最愛穿一身白衣,隻看外觀和脾氣,要比李氏更像是書香門第出來的女子。

  當然了,跟著魏仁的那些年,白姨娘一直都是個目不識丁的女子。

  跟著兒子搬出去之後,才開始識字算賬。

  第102章 二更

  聽父親問起姨娘,魏時還是挺驚訝的,不曾想,父親竟還是一位長情之人。

  隻是這表達長情的方式,跟普通人不太一樣,不寫書信,不寄禮物,隻是在與兒子臨別之前問一句罷了。

  這樣的‘長情’未免有幾分廉價。

  不過,自從搬到京城去之後,姨娘可從來都沒有提過父親一句,而且人也是越來越輕鬆快活,離了父親,反倒是像風箏離了線,可以飛得更高更遠了。

  這樣想來,兩個人誰也不算辜負了誰。

  “姨娘一切都好,隻是京城那邊終究要有人照看,這才沒有跟過來。”

  姨娘若是也跟著一塊過來了,這祖宅肯定就更熱鬧了,那還不得鬧到把房頂都掀開了。

  魏仁就算是有話,也不可能跟兒子說,是以,這幾年他從未給白姨娘寄過書信,畢竟白姨娘不識字,信上寫了什麽,還不得是兒子來念。

  老父親還是要麵子的。

  要麵子的魏仁,到底是在兒子這邊一無所獲,他不能跟到京城去,白姨娘也不可能拋下兒孫回來。

  下次見麵,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

  魏時跟魏定兩家是一塊兒出發的,出了縣城,就不順路了。

  但是這並不妨礙兩家人膩歪到一塊兒去,準確的說,應該是這堂兄弟倆膩歪,各帶著自個兒的兒子,擠在同一輛馬車裏頭。

  有對長輩的離別之情,但更多的還是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當初我們出發的時候,朝廷派人來接替二叔的官員就已經到任了,這位大人乃是進士出身,如今不過而立之年,隻比我大了三歲,卻是我現在的頂頭上司。”

  嘖嘖,羨慕呐。

  每每這種時候,魏定都會怨恨自個兒的身子骨不爭氣,次數多了,竟也慢慢習慣了。

  三十歲的正七品,自然能稱得上是人才了,可自家堂弟,十八歲的正六品,那不是更厲害。

  這山望著那山高,人總歸是不會滿足的。

  魏時很是能夠明白堂兄的心情,曹安比他還小兩歲呢,半分功名都沒考,可也跟他是一樣的階品。

  這種事情就不能多想,看開了也就沒什麽了。

  “慢慢來吧,都是一步步升上去的。”

  跟讀書那時候比起來,現在不已經是很輕鬆了。

  魏定的想法跟堂弟有些不一樣,他這身子骨不好,科舉沒能走完最後一步,仕途上的前程也有限,肯定邁不過不過正五品的台階。

  如今做官兢兢業業,也是不想辜負從前那二十載的寒窗苦讀。

  可要說到他在科舉上和仕途上的野望,那就隻能寄托在兒子身上。

  把壓力轉接給孩子,不讓下一代繼續上一代的遺憾,這是大部分家長都會有的想法。

  魏時同樣深有感觸,望子成龍,這心願說樸素也樸素,說宏大也宏大,誰不希望自家孩子可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都是做父親的,哪怕孩子的年齡相差有些大,可照樣不影響兩個人交流經驗教訓。

  作為新手的魏時自然是受益匪淺。

  ‘嚴父’這個角色還是要拿捏好,當著孩子的麵兒不能嬉皮笑臉,但是也不能太過生硬。

  更重要的還是陪伴,鵬哥兒小的時候,堂兄還在讀書準備科舉,是以,孩子的開蒙都是交給先生來的。

  魏時就不一樣了,都有閑情逸致隔三差五的給孩子畫畫像,開蒙這麽重要的事情當然得親自來了。

  不過,現在更重要的還是教孩子說話。

  遠哥兒半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發出各種咿咿呀呀的聲音,可是現在都已經一歲零三個月了,連聲‘爹娘’都不會喊。

  據堂兄回憶,鵬哥兒那會兒剛滿周歲就會喊娘了,小孩子的三個月跟大人的三個月,可不是一個概念,三個月的時間都足夠小孩子長好幾顆牙了。

  遠哥兒乳牙長得倒是挺快,小胳膊小腿也挺有勁兒的,現在不用人扶著,也能走兩步了,可就是在說話上沒什麽天份。

  可能腦子裏還沒有模仿的概念,教他喊‘爹’‘娘’,就知道咿咿呀呀的一通亂說,活潑是挺活潑的,還特別的捧場,哈喇子都流出來了,可壓根就不是在模仿大人的聲音。

  也是夠讓人心累的了。

  新手父母在這些事情上尤為有耐心,衝著遠哥兒不知道喊了多少聲爹娘,終於在抵達京城之前,聽見遠哥兒喊了一聲‘娘’,過了有兩三日的功夫,當爹的對著兒子喊了那麽多聲‘爹’,才終於如願以償。

  就跟開了竅一樣,學會了喊‘爹’‘娘’之後,其他簡單的音也開始往外吐。

  小孩子一旦掌握了模仿的技能,就算舌頭和嗓子不是那麽的靈活,教起來也不再費勁,就是會常常鬧笑話,聲音不會拐彎兒,個別的字詞說出來就很是滑稽。

  可惜了,不能錄影,也沒有能夠記錄聲音的儀器,不然的話,魏時還真想錄下來,跟兒子的那些畫像放到一塊,長大了再給他瞧。

  三月末離京,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七月初了,天氣熱的不行,而且這回來的路上,就沒碰到過一場雨,也不知道是趕巧了,還是今年的夏天缺雨。

  沒做過農人的魏時,在這方麵到底是不夠敏銳,他光覺得天氣熱了,陽光焦灼,酷暑難熬。

  倒是沒往別的地方想,畢竟一路過來,莊稼都還是綠油油的,沒看到哪塊地裏的禾苗幹旱枯死了。

  地上的莊稼綠油油的,可是土層已經能感覺到幹旱了,如果魏時有種地的經驗,就會發現地裏的泥土已經是幹巴巴的了,隻是這缺水的狀況還沒能反饋到莊稼上。

  第103章 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