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
作者:邈邈一黍      更新:2020-07-11 11:22      字數:5481
  劉楓眼睛都笑成了月牙狀,“爹娘你們來了,快坐,我都挺好的,原本一點感覺都沒有了,要不是大夫到府上來把脈,都不知道懷上了,剛剛夫君出去給你們報喜,我就突然想吃點酸東西了。”

  趙嬤嬤說,孕婦不能多吃山楂,她這不就想起了青葡萄嗎,讓人從葡萄架子上直接摘下來的,壓根就沒熟,不過也沒那麽澀,還是酸味比較重。

  劉夫人擺擺手,“行了,又不是外人,不用起來了,趕緊躺著吧。”

  這糟心孩子,倒是舍得用冰塊兒,院子裏頭擺了不少,連後花園的花花草草都比人金貴,旁邊就擱著冰塊呢,連帶著這屋子裏頭都有點涼快了,也難怪能忍住不想搬回娘家。

  劉將軍也就是進來瞧了一眼,話都沒說,跟夫人和女兒點了點頭,就直接出去了。

  一來是這青葡萄的味兒太重了,他這個大老粗受不了,二來也是沒什麽話好說,這女人家懷孕的事兒,母女倆聊唄,他再摻和進去就有些不倫不類了。

  坐到正廳裏,一口綠茶送進嘴裏,把那股子酸澀勁兒壓下去,劉將軍這才想起來,還沒瞧見小兒子呢。

  “劉鈺哪去了?不會是在前邊兒讀書吧?”劉將軍不太確定的問道,這麽熱的天氣,這孩子能坐得住嗎。

  事實證明,並不能。

  劉鈺早就跑到自家姐姐在城郊的莊子上去了,那可是避暑的好地方,不過並不是一個人去的,還帶著前幾天請過來的先生。

  國子監那邊,他已經派人過去請過假了,整個六月,不對,是在天沒涼快下來之前,都不打算再回國子監了。

  這魏府沒有池塘,樹也不多,都覺得熱,殊不知國子監更熱,尤其是學舍,這麽多院子挨著,離花園太遠了。

  關鍵是壓根兒就不供給冰塊,這玩意兒又不像是冬天的木炭,還能從外頭往裏帶,而且冰塊兒就算是帶了,那也是擱不住的,學生們隻能是生熬著。

  劉鈺去年這天氣就是請了假的,今年也不例外,更何況家裏還給他請了先生,他現在的功課都是跟著先生來,在國子監壓根就不聽課的。

  想聽也聽不懂,同窗的絕大多數都是舉人,這基礎跟他就不一樣。

  “劉鈺昨天一回來就直接去莊子上了,之前請的那個先生也帶回去了。”魏時幹巴巴的解釋道。

  這個當爹的也是心大,兒子在國子監那邊都請假了,這邊還什麽都不知道呢。

  “我說呢,這趟過來怎麽沒瞧見他,按理早該高興到上躥下跳了,想忽略都忽略不了。”劉將軍笑道。

  這隻有一個孩子的時候,不放在眼皮子底下,心裏頭都覺得不踏實,但是孩子多了吧,也就這樣,管也管不過來,更沒這份精力。

  另一邊,劉夫人正在‘責問’閨女呢。

  “怎麽不想著回去住,時哥兒也不是那種小心眼的人,你回去住,他心裏頭還能踏實些,省得他在國子監還得記掛著你這頭,這不是添亂嗎。”

  她可就這麽一個閨女,懷孕生子就相當於在鬼門關上走一遭,甚至可能不隻是走一遭的事兒,不親自看顧著點,她這個老人家心裏頭都不踏實。

  “要不,娘你搬過來住一段時間?我不能用冰塊兒,你又不是不能用,在這邊住也不是很熱,而且還清靜,還能照顧我。”

  “你這邊兒哪還住得開?鈺哥兒可以跑到前院兒去住,你娘難道還能住在前院,那劉魏兩家還要不要見人了,淨說傻話,早知道你這麽快就懷上了,就應該早點兒買宅院才對,哪怕是在東城呢,到時候等西城有了宅子,再把這邊的賣出去又不是不行。”

  女兒一心想在西城買處大宅院,她當初也是讚同的,一步到位嘛,所以這房子挑挑揀揀都兩個月了,硬是沒買,現在想想還真是後悔。

  “大伯母之前過來住的那處院子,被我用來放東西了,娘你要是來住,把那些東西挪出去就行了,跟我這院子還是挨著的。”

  至於那些原本的東西放到哪兒,這附近有座小宅子是她的,比她們現在住的這套還要小,那些早來晚歸的下人們就是住在那套宅院裏頭,一些不太常用的物件兒,也都是放在那邊。

  如今不過是多放點兒東西而已,反正兩邊離的不遠,真要是用得著了,再讓人去取就是了,也不是什麽麻煩事兒。

  “你倒是安排的明明白白。”劉夫人好笑道,“也行,等你坐穩了胎,我再搬回去。”

  自從女兒出嫁以後,她就把府裏的管家權全部交給了大兒媳,就算搬過來住上一兩個月,也無妨,誤不了什麽事兒。

  劉夫人自顧自做了決定,頗有大將之風,完全不需要跟自家老爺商量,反正又不是老爺過來住,她自己的事情,自己還做不了主了。

  不過,今兒還是要回去的,收拾收拾行李,跟大家夥說一聲,再帶幾個用的慣的下人過來。

  “娘,你讓宋太醫再過來給我瞧瞧吧,哪天都行。”劉楓摸了摸尚未顯懷的肚子,讓太醫瞧瞧,也覺得安心,在懷上這一胎之前,本來就是吃的人家提供的藥膳方子。

  也不是什麽難安排的事兒,劉夫人當即就應下了,具體什麽時間就得是看宋太醫的了。

  太醫院的太醫們都是可以出來賺外快的,當然賺的隻能是他們這些官宦人家的外快,並不是隨叫隨到,也得是排著隊來。

  第60章 二更

  不知道是不是想太多了,魏時總覺得,在得知嶽母要搬過來住的時候,老嶽父瞧他的那一眼……陰惻惻的。

  可不就是陰惻惻的嗎,自己夫人自己不照顧好,還得把嶽母請到家裏來,他和夫人生了五子一女,就沒有一個麻煩過嶽母。

  劉將軍還不至於厚著臉皮也跟著搬過來,更不至於攔著自家夫人不讓搬,就是情緒不太好,女子懷孕可是需要整整十個月呢,女兒這剛剛才懷上一個多月,以後還有的熬呢。

  “我明日就搬過來,你在國子監就安下心來好好進學吧,這頭我幫你照應著,絕對出不了事兒。”劉夫人溫聲道,這門親事從現在來看還真是結對了。

  魏家沒什麽底蘊,在朝廷裏沒什麽根基,也沒有多少私財,但她們結這門親事,圖的就不是魏家,而是魏時這個人。

  那一千兩黃金的賞賜,就足以證明魏時的能力了,跟女兒大婚後,這件件事情,說實在的,老爺當年也做不到如此。

  劉夫人這會兒是真拿魏時當半個兒子來看了,尤其是她那五個兒子個個都討嫌,不似魏時這般乖巧。

  “嶽母能搬過來,那真的是太好了,我之前還犯愁呢,夫人第一次懷孕,沒有經驗,免不了要緊張,有嶽母在,夫人也就不會胡思亂想了。”魏時真心誠意的道。

  他對這個孩子多有期待,對夫人也是相當擔憂,但他現在這情況,可以說真的是分不出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這些事情也隻能是仰仗嶽母了。

  “你也別太擔心了,女子懷孕本就是尋常事,有這麽一大堆人看著呢,出不了什麽岔子。”劉夫人出言安慰道。

  她算是看出來了,比起女兒,對這事兒更緊張的應該是女婿才對。

  這就難得了,老爺待他也好,她生了六個孩子,可都沒見老爺這麽緊張過。

  這麽一想,心裏頭還真有點兒發酸。

  在女婿家裏頭不好算賬,還是得等回到自家以後再說。

  莫名其妙就中槍的劉將軍,實在是鬧不明白這倆人幹什麽這麽緊張,女兒又不是身體不好,家裏更不是吃喝供給不上,請不起大夫。

  舞刀弄棒的時候比男兒都厲害,家裏頭更是不缺銀錢,想吃什麽都有,大夫便是日日來瞧都可以,都能把太醫請到家裏來看診,還有這麽一大群丫鬟婆子照應著,能出什麽事兒。

  送走了嶽父嶽母,魏時又趕著騎馬去了師伯家裏,這買宅院的事情也是宜早不宜遲,最好是在懷胎三個月以後,七八個月之前,就能搬到新宅院裏去。

  知道魏時過來,沈濤本來還以為是過來請教算學題呢,頗為高興。

  沒成想是為了宅院的事情,也罷,之前他早就說過,有什麽問題都可以過來找他,如今這學生不見外,他這個做師伯的也隻有欣慰的份兒。

  買宅院的事兒,放到他這兒,還真算不上是什麽大事兒。

  “具體有什麽要往外賣的宅子,老夫現在也沒瞧過,這樣吧,你把要求說一說,老夫明日就去查查,要是有合適的,就先把名額留下來,要是沒有,那就讓人留心著點,碰到合適的也好下手,買宅院這事兒不能太著急,得住一輩子的地方呢,搬家也不是易事,得看好了才下手。”

  京城大,不易居,這一點從房價上就能看出來,真要是用來買宅院,那一千兩黃金可不算多。

  “最好是在西城,五進或者是七進的宅子,如果實在沒有的話,東城的宅院也可以,地段要好一些,要七進的宅子。”魏時道。

  別看他們家人口少,日後也不會添太多,可是下人多呀,而且依著夫人的布局規劃,有池塘,有花房,有演武場,有幾處客院,還得單獨在後花園規劃出一塊兒供小孩子玩耍的地方來。

  這些東西要想都添置上,最起碼也得是個五進的宅子。

  魏時這會兒也覺得一千兩黃金並不是那麽經花了,不過,當初絞盡腦汁想要賺錢不就是為了花嗎,如今有了,又何必畏畏縮縮當守財奴。

  這種條件的宅院,說實在的,朝廷肯定是有的,就是往外賣的時間不確定,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名額不好拿。

  好的宅子,大家自然是都想要,更何況朝廷出的價格要低於市價。

  不過一般這種宅子,在大多數人得到消息之前,名額就已經在戶部定好了。

  沈濤再怎麽想幫學生,也不至於去搶別人既定的名額,有合適的宅院,搶先占個名額倒是可以,但這是需要時間的,他一時半會兒也沒辦法承諾究竟需要多久。

  “老夫得看看檔案再說,具體的等下次休沐日你再過來,咱們到時候再商量。”

  魏時沒什麽不能同意的,“那學生就在這兒先謝過師伯了。”

  總覺得他這一路遇到的都是好人,就好像是轉了運一樣,也不能這麽說,除了父母之外,他遇到的大多都是極好的人,有小時候給他開蒙的何先生,有從小一起長大的黃學林,有大伯一大家子人,有老師,有師伯,有曹安,有劉鈺,有夫人,有嶽父嶽母……

  如今連孩子都快有了,他已經沒什麽不滿足的了,十歲那年嚐到的所有滋味,現在似乎都已經微不足道了,最起碼,他最近已經很少再想到燕縣的知縣府了,也包括住在那裏邊的人。

  從沈府回來,魏時讓人把他的棗紅馬牽到馬廄裏,跟他轉悠了大半天,可真是受罪了。

  要知道外邊的天氣熱,府裏頭雖沒有水源,可夫人舍得用冰塊兒,各處的院子裏都放了不少,就連馬廄裏的馬兒,也因此沾了光,不像跟著他在外頭,風塵仆仆,日頭高照。

  燭光是暖色的,而燭光下閉著眼睛聽人念話本的夫人,瞧上去也好似多了一層暖光,讓魏時心裏頭覺得十足的溫馨。

  “夫人這是打從娘胎裏就開始給孩子們講故事了?”魏時打趣道,聲音低沉,近乎是啞著嗓子。

  劉楓不知怎的,就是覺得耳朵發熱,臉頰似乎也要跟著熱起來了。

  “孩子還小呢,怎麽可能聽得到?如果現在這會兒就能聽得到外麵的聲音,那我肯定不讓她們讀話本子,應該讀四書五經才對,從肚子裏就開蒙,等落地了,還不得直接跟著爹爹讀書呀。”

  劉楓自個兒說的都覺得好笑,縱然是神童,剛落地的娃娃也是不會說話的,隻會哭鬧,更別提讀書了。

  不過在肚子裏的若是個女孩兒,那就不能讀太多的書了,不需要去科舉,哪能打娘胎裏就這麽用功,女孩子嘛,書讀的好再好,武練的再好,也不能夠入朝為官,既是如此,那還不如輕輕鬆鬆的呢,要知道一旦嫁人了,能不能活得輕鬆可就不由自己了。

  劉楓縱然喜愛自己的孩子,可也知道,夫君這般的人,萬中無一的罕見,得多幸運才能遇得到。

  魏時這會兒遠不如夫人想的長遠,一想到孩子,他眼前浮現的便是白白胖胖的小嬰兒,握著拳頭,打著哈欠,抱著的時候稍微用力,都能把小家夥給弄哭了。

  想到這兒,魏時的目光忍不住看向夫人的腹部,目光柔柔的。

  “既然是個小生命,又怎麽會感知不到,就算是記不住,那對孩子也是有影響的,就像母親心情愉悅,對肚子裏的孩子也是好的,母親心情不好,難免也會影響到肚子裏的孩子。”

  這話說的有幾分道理,劉楓也聽說過一些其他人家的陰私,這懷著身孕的時候,情緒過於激動,孩子就有可能流產,有的雖然能保住,可生下來也會較其他的孩子體弱。

  可見哪怕孩子在肚子裏,不會哭鬧,沒有動靜,那也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小生命,跟母體相連,連母親的情緒都能將其影響到,或許真能感覺到外界的聲音也不一定。

  “既然如此,那就不讀話本兒了,省的養出來一個愛看話本的兒子,還是讀四書五經的好,再請個琴師,隔三差五的彈琴給孩子聽聽。”

  劉楓一想到兒子看話本子,那模樣活脫脫的就是另一個鈺哥兒,白白胖胖,不愛武,不愛文,不是吃就是玩,也就是這大半年來,算是收了心。

  萬一是個女兒的話,那四書五經不能讀多了,聽聽琴音,不求日後長成一個小才女,可自娛自樂都是可以做到的吧。

  為人父母的心,大都是一樣的。

  魏時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從小就贏在起跑線上,不過拔苗助長也是要不得的,更何況夫人壓根兒就不愛這些東西,聽聽話本子,還能得點趣兒,要是換成四書五經,那大概整日都要昏睡了。

  “那倒也不必,待在肚子裏也聽不懂我們說什麽,最多也就是起些熏陶作用,話本子想聽就聽,要是聽厭了,叫個說書的女先生到府上來也行,或者是聽聽琴聲,四書五經這些東西,還是等我回來,再讀給夫人和肚子裏的孩兒聽吧。”

  “我聽什麽四書五經呀,你讀給孩子聽就好了。”劉楓小聲嘟囔道。

  是得讓夫君來念一念,若肚子裏的是個男孩,那還是要多些陽剛之氣的,整天隻聽丫鬟們念話本子、聽女先生說書、聽琴師彈琴,那可不成。

  魏時還真開始琢磨讀什麽書了,對肚子裏的小孩來說,內容深奧或者簡單,應當都沒什麽分別,真就隻是起個熏陶作用而已,順便也讓孩子在肚子裏就多聽聽他爹的聲音。

  這內容,與其說是念給孩子的,不如說是念給孩子他娘親的。

  《論語》可以讀一讀,順便還可以把裏麵的大意通一通,從劉鈺看夫人,魏時覺得,這不說一說大意,夫人還真未必能聽得明白。

  四書五經裏其他的書籍便不必讀了,一個月隻有三天休沐日,能把這一本《論語》讀完就算是不錯的了。

  等再有下一次的機會,再讀一讀《禮記》或者……《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