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作者:邈邈一黍      更新:2020-07-11 11:22      字數:5134
  “小心無大事,反正時間來得及,停下來的功夫還能安靜看會兒書。”

  魏時不是急性子,早幾天到和晚幾天到也沒什麽區別,左右誤不了事。

  明明自己才是當哥哥的,魏定卻覺得有種當成弟弟被照顧的感覺,雖然被比自己小九歲的人照顧有些奇怪,但是這感覺還不賴。

  “相信我,別人說是府試了,就是殿試對你來說也不在話下,日後肯定可以騎著高頭大馬在禦街遊行。”

  這期望可不是一般的高,本朝能騎著高頭大馬在禦街遊行的隻有一甲進士才可以,每三年一屆,一屆隻有三個人,狀元、榜眼、探花。

  這三個不管是哪一個,拿出來都是天下讀書人向往的目標。

  魏時還真沒敢這麽想過,他上輩子在高中卯足了勁兒,也就隻考上了一所985高校,那所學校在省內還是數一數二的,但是放到全國就不夠看到了。

  狀元、榜眼、探花可是從全國裏頭篩選出來的前三名,這麽宏偉的目標,實在是不太敢想。

  他的榜樣一直都是大伯,二甲進士已經很厲害了,每三年才出那麽幾十個人,他削尖了腦袋卯足勁兒往裏鑽,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達成。

  一甲,離他太遠了。

  並非是魏時妄自菲薄,天底下從來都不少聰明人,有一些有生在底蘊深厚的書香世家,接受的教育更早也更深刻,他卯足了勁兒的同時,人家有可能也卯足了勁兒。

  他本來以為自己給自己定的目標已經足夠宏偉了,沒成想堂兄對他的信心這麽足。

  魏時搖頭又擺手,“這期望太高了,我都沒敢想過,大哥可別對我抱這麽大的信心。”

  剛剛啟蒙的小孩子可以信誓旦旦要考狀元,但是讀過幾年書之後,就很少再有人覺得自己能考狀元了。

  難得見堂弟有這麽孩子氣的時候,魏定倒是樂了,“有什麽不敢想的,路是人走出來的嘛,不到那個時候,怎麽能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他是真的看好自家堂弟,他讀了這麽多年的書,要說的基本功,還真不如比他小九歲的堂弟紮實。

  而且比起天資,在自律方麵他是遠不及堂弟的,在堂弟這麽大的時候,若不是父親要求嚴格,他是很難堅持日日讀書的,偶爾還會躲懶。

  但是堂弟不一樣,在柳州城的這段時間,自律的都不像是一個十一歲的少年,近乎嚴苛,除了重大的日子之外,堂弟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剩下的也就是吃飯和睡覺了,像今天這樣騰出時間來爬山的情況,基本上是沒有過的。

  一甲進士,雖然聽起來遙遠飄渺,但如果連堂弟這樣的人都不能考取的話,他很難想象還有更自律更優秀的人。

  第13章

  堂兄對自己這麽有信心,魏時雖然高興,但並沒有起驕矜之心,天大地大,什麽樣的俊傑沒有,他可不認為自己一定是那個佼佼者。

  正是因為多了一輩子的經曆,魏時不可能像一個真正的十一歲小孩子一樣,被周圍的人誇幾句,便不可一世了。

  他太明白自己現在的優勢是怎麽來的了,跟真正的天才比起來,他差的還遠著呢,如今不過是仗著有上輩子的記憶,自幼讀書就很用功,學習上又有著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說句不太好聽的話,不過是笨鳥先飛罷了。

  如今也不敢歇下來,隻能是撲拎著翅膀,使足全身的力氣,能比旁人飛得多遠就飛多遠。

  府試的報名跟縣試比起來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是,要多找一名稟生作保,當然了,隻有通過了縣試,才有報名參加府飾的資格。

  這些事情就不需要魏時操心了,大伯早就已經找人幫他安排好了,他隻需要好好待在院子裏複習。

  魏定雖說已經是秀才了,但是這會兒能幫上的忙實在不多,除了讓下人照顧好堂弟之外,便是一再囑咐堂弟,考試的時候千萬不能緊張。

  “府試跟縣試不同,不允許帶任何東西進去,筆、墨、特用的紙張都是由考場提供,第三場需要考兩天,過夜所需要的棉被也是考場提供,到時候有什麽不合用的東西,一定要及時提出來才行。”

  魏定說起來還心有戚戚,“當時跟我一個考場裏的考生,發下來的筆就出了紕漏,筆尖不順,寫起字來費神,壓根就沒能把考卷做完,出了考場,才抱著家裏人哭訴。”

  “試卷都交上去了,人也出來了,這時候再哭有什麽用,這種情況,一定得早早的告知巡場的衙役,萬一出了紕漏,一年的功夫可就糟蹋進去了。”

  若是實力不濟,考不過也就罷了,問題出在筆墨紙硯上,非得把人憋屈死不可。

  魏定就挺替那人可惜的,不過是換紙筆的事兒,衙役肯定不會不管,動動嘴皮子,便不會因著這樣的事情落榜,堂弟可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這事兒魏時還真是頭一次聽堂兄說起,按理來說,考場上的東西一般都是不會出問題的,在拿到考場上去之前,肯定會經過多番檢查,所以碰上文具不合適的情況,幾率大概等同於喝涼水塞牙。

  雖說碰到的概率小,但真要是碰上了,也沒必要犯怵,哪怕沒有堂兄提這個醒,魏時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本身經曆過高考的人,考前檢查就已經練習了不知道多少次了,習慣都已經刻在了骨子裏。

  府試總共分為三場,第一場便是帖經,考察的內容還是記誦,這一場魏時是完全不犯怵的。

  同縣試比起來,府試的難度確實是有加深,考試內容裏甚至還包括了左傳和公羊傳。

  之前的縣試內容可完全沒有超出四書五經,不過左傳和公羊傳對於大多數學子而言,也算是必讀的書籍,隻不過來參加府試的學子,多數是還沒有讀的。

  魏時算是沾了自家大伯的光,左傳他是曾經背誦過的,隻是還不能通曉其意。

  但是公羊傳裏考察的這一段,多虧了大伯曾經跟他講起過,他素日裏又有記筆記的習慣,複習時總會翻看,事情也算是湊巧了,關於公羊傳,大伯給他講過最細致的一段便是在府試當中考到的這一段。

  天上掉餡餅砸臉上了,這不能讓人不高興,魏時臉上的笑容別提有多燦爛,在一眾垂頭喪氣的考生當中尤為顯眼。

  魏定遠遠瞧著,便知道堂弟一定發揮的不錯,能讓平日裏一直穩重的堂弟這麽高興,他也算是開眼了,到底是小孩子,平時再怎麽穩重,如今也免不了露出幾分孩子氣。

  魏定總算是找到做人家哥哥的感覺了,“這才是第一場考試,穩住心思,後麵還有兩場呢。”

  考試的難度從來都是逐次遞增的,第一場的帖經是最簡單,後麵兩場分別是雜文和策論,前者考察的是辭章,後者考察的則是政見時務,一場比一場難,輕乎不得。

  周圍全都是考生,魏時縱是高興,這會兒也不能大大咧咧的把原因給說出來,公羊傳裏的那道題目,可以說是第一場考試的壓軸難題,他僥幸能答出來,也算是走了大運了,這會兒還是悶聲發大財的好。

  不過,這雀躍的心情一時半會兒是難以平複了。

  魏定隻勸了一句,也沒太打擊堂弟的自信心,在他看來,這一場府試於堂弟而言,本就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如今也算是提前樂嗬樂嗬了。

  第一場和第二場都是當天考完,難度最大的還是第三場,考試時間是兩天,需要在考舍裏過夜不說,關鍵是如廁也是個問題。

  前兩場的時候,魏時盡量的少喝湯水,做題速度又不慢,完全可以撐完全場,等出了考試以後再如廁,但是第三場就完全不行了。

  一下子要在考舍裏邊待十幾個時辰,除非已不是凡人之軀,否則的話,壓根就堅持不了。

  再說了,魏時隻能是讓自己盡量少喝湯水,不可能滴水不沾,自然免不了要去臭號如廁。

  人生最悲慘的經曆不過如此了,那麽小的一個房間,又不怎麽透風,關鍵是在考試期間,不會有人去清理臭號,就這麽積壓起來,別說是進到臭號裏麵了,十米之外都能聞到味道。

  魏時憋著氣如廁之餘,也就像自己沒有分配到臭號附近,不然的話,真不一定能受得了這個。

  頭一天還沒結束的時候,臭號附近就已經有兩個考生被抬出去了,被熏到快要把膽汁都給吐出來了,人怎麽能撐得住。

  當然了,大部分還是能夠堅持得住的,魏時懷疑,一開始的時候這味道肯定是受不了,時間久了,許是習慣了,也就不受幹擾了。

  除了如廁的問題之外,在考舍過夜,對魏時來說算不上什麽,床板再硬,被子再薄,房間再是簡陋,也總比在馬車上睡覺舒坦。

  魏時本來以為自己在考舍裏頭可能需要很久才能睡著,沒成想自個兒躺在床上,一邊想著考試題目,一邊迷迷糊糊的就睡過去了,壓根兒就沒用多長時間。

  什麽緊張不緊張的全都拋之腦後了,第二天醒的時候也很早,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生物鍾來的,天都還沒亮呢。

  左右是睡不著了,魏時幹脆把昨天晚上用剩的半根蠟燭點起來,接著昨天的思路繼續答題。

  等把策論寫完的時候,天這才大亮,那半截蠟燭也已經燃光了,魏時來來回回檢查了兩遍,左右也沒什麽要改的地方了,直接交卷走人。

  第14章

  魏定在外邊等著,連郎中都已經預備上了,他當年考完府試的時候,幾乎是被下人架到馬車上去的,回去之後差點發燒,還好有郎中在。

  不過,饒是如此,也在府城修養了半個多月,才啟程回家。

  堂弟的身子骨比他強多了,不過也得預備著郎中,讀書人的身子大都比常人弱一些,科舉又是件耗費心神的事情,有的甚至直接在考場裏就暈過去了,壓根就撐不完。

  魏時被扶上馬車,緊跟著便有郎中把脈。

  “魏小公子身子骨不錯,沒什麽大礙,好好休息休息就成了。”

  不光是不用吃藥,連後麵‘好好休息休息’這話都有些牽強,這脈象同他前幾日摸的沒什麽區別。

  顯然這場考試對魏小公子而言,身體上肯定是沒有妨礙的,連休息都不成耽擱,就是不知道成績如何。

  不過聽魏家的下人說,這位小公子二月份是拿了縣案首的,想來府試不管名次如何,應當是可以過的。

  同樣是十多歲,自家的小兒子別說是考科舉了,連點兒刻苦用功的勁頭都沒有,就知道瘋玩兒,管都管不住。

  瞧瞧人家,要不是場合不對,他都想歎氣了。

  因著有大公子在這兒,元寶這個剛上任沒多久的書童,壓根兒就派不上什麽用場,最起碼在接人送人上沒派上用場,不過,當下人的也不能跟大公子爭不是。

  元寶一邊無奈,一邊又暗戳戳的盼著發榜,不管是公子,還是大公子,肯定不可能親自擠進人群裏去看榜單,這差事可算是沒人跟他搶了。

  “如今考完了,也不急著回去,你好好休息幾日,在發榜之前,我們哥倆也在這府城好好逛一逛。”

  魏定不著急回家,在哪兒讀書不是讀呢,當年他來府城考試的時候,因為身體不適,雖說考完逗留了大半個月,可壓根就沒出去逛,如今也算是彌補當初的遺憾。

  魏時也想出去逛逛,這輩子他還真沒去過幾個地方,有這個機會,自然也不想一直悶在宅子裏讀書。

  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話還是有些道理的,他也沒想把自己變成一個書呆子。

  魏時知道自己身體什麽情況,用完了午膳,睡了場午覺,便要約著堂兄一塊出去逛。

  “人郎中不是囑咐了讓你好好休息嗎,出去玩兒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咱們等到發榜之後才走呢。”魏定勸道。

  再怎麽少年老成,堂弟也還是個小孩子呢,十一歲的小孩子,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去逛逛,也是正常的。

  “已經睡了一覺了,剛考完試,現在也看不進書去,還不如出去走走呢,放空一下自己。”

  魏定沒聽說過什麽‘放空一下自己’這種話,不過也大概能明白堂弟是什麽意思,剛考完試確實是很難看得進書去,不光堂弟如此,他也是這樣。

  “那就在附近轉轉,別往遠處走了。”堂弟精神頭瞧著還不錯,不過也不能走太遠了,別到時候堅持不住,把人給累壞了。

  魏時也沒想著走太遠,他倒沒覺得自己會撐不下來,就是怕堂兄這身子骨不好硬撐。

  轄屬方山縣的府城是陽州城,跟柳州城比起來,要稍微小一些,繁華程度也比不上柳州城,不過城裏卻是別有一番意趣。

  兩地也沒有離得太遠,但是建築上有很多方麵都不同,各有各的特色,處處都能瞧得見巧思。

  街上的叫賣聲也不同,兩處的方言,有很大的區別,跟官話比起來差別就更大了,但聽著並不讓人覺得拗口,反正是挺有意思的,像是在唱歌,又像是在逗趣。

  兩個人不可能單獨出來,後邊還跟著三個下人呢,各自的書童,還有一個是當向導的,原本是陽州城的人,後來跟在魏大伯身邊做事,他對這陽州城熟悉的很,時不時的講解幾句。

  “這家酒樓,打小人爺爺那輩的時候就有了,是一家百年老店,裏麵有幾道菜做的尤為不錯,來到這陽州城,要是不去他家吃上幾道特色菜,那可真就太遺憾了。”

  魏時來了興致,這古往今來,美食都是人類的一大追求,現代有遊客打卡的網紅店,在這古代也有不吃就遺憾的百年老店嘛。

  “都有什麽特色菜?明兒咱也過來嚐嚐。”

  今天就算了,晚上還是想回府吃點清淡的。

  “咱這邊水多,養鴨子的也多,這名氣最大的一道菜就是桂花鴨,現在也有,但是桂花盛開季節製作的鴨子,那是最美味的,所以被稱為是桂花鴨。”

  桂花盛開,那得到中秋節了,魏時兄弟倆頗為無奈,既說是桂花盛開的時候做的鴨子最好吃,自然是想吃那時候的,如今能做,但肯定是差了些味道。

  “除了桂花鴨還有旁的特色菜嗎?”

  “有啊,紅燒魚骨、醉蝦、串炸鮮貝,都是這家店裏的特色菜,滋味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