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作者:君萊      更新:2020-07-11 07:16      字數:3968
  又不是瞧不見,齊琮回來肯定要去拜見太後,她在永壽宮裏等著也是一樣的。

  齊嫻拽著她不讓走,“哎——你怎麽不開竅呀,你在這裏多站一會,曬得楚楚可憐,五皇兄回來一眼看見你,心情肯定不一樣。”

  幼寧:“……”

  齊嫻,“再等會吧,都等那麽久了。”

  幼寧:“我回去用了午膳再來。”

  “要是五皇兄在你用膳的時候回來了豈不可惜,我剛已經命人回去準備東西了。”

  齊嫻還真是未雨綢繆,都等這麽久了,這會走了前麵半天確實白等了。

  幼寧摸摸肚子,突然覺得鬱悶,不對啊,她幹嘛在這裏受罪等齊琮回來,就算不能迎接他入城,又有什麽可惜的。

  第85章

  幼寧到底沒走,和齊嫻季欽蘭一起眼巴巴的往著宮門外瞧。

  臨近申時的時候,才見皇後和敬妃率後宮眾妃嬪往這邊來。

  很明顯,皇後娘娘這是親自來接兒子的,皇後娘娘幾年未見到兒子,這個點時辰過來肯定是算好了時辰不會晚到。

  幼寧狠狠的瞪了齊嫻一眼,皇後娘娘這個點才過來,齊嫻自稱有內部一手消息,結果讓她早到了大白天,白遭那麽多罪。

  齊嫻笑嘻嘻的拽了下她的衣袖,皇後娘娘和眾妃嬪在宮婢的攙扶下依次登上宮牆,三人躬身給皇後娘娘行禮。

  皇後娘娘笑著說:“你們怎麽來的這麽早?”

  幼寧往後挪了小半步,齊嫻回道:“兒臣昨日聽說五皇兄要回來,晚上激動的睡不著,想早點見到皇兄。”

  敬妃道:“她今日早膳都未用,就急匆匆的去找阿寧和她一起來等阿琮了。”

  皇後擔憂道:“這麽早過來等著,午膳用了嗎?”

  齊嫻點頭說:“多謝母後關心,兒臣已經在此處用了午膳。”

  皇後娘娘微微頷首,柔聲道:“你皇兄最疼你,知道你為了等他連午膳都不用,該心疼了。”

  “還有阿寧呢。”齊嫻順勢拉住幼寧,把她往皇後跟前推了推,“母後,阿寧也想五皇兄了。”

  幼寧被齊嫻推的一慌,心裏暗罵齊嫻亂說話,這麽多人在,齊嫻也真是口沒遮攔。

  幼寧福了福身,“皇後娘娘。”

  皇後娘娘彎著唇角笑了笑,說:“兩個妹妹眼巴巴的在這裏等著,回頭你們皇兄回來了,可得好好問問,給沒給你們準備禮物。”

  對於齊嫻的話,皇後娘娘倒是沒有多想,畢竟幼寧養在太後膝下,和齊琮一直兄妹相稱,齊琮這麽多年沒回來,幼寧想他也沒什麽不妥。

  皇後娘娘一邊一個牽住幼寧和齊嫻,“走,隨本宮瞧瞧你們皇兄到哪了。”

  幼寧微微側身,正好瞧見原本跟在皇後身後的傅芷硯,傅芷硯朝著幼寧淺淺一笑,幼寧點了下頭,轉過臉往宮門外看。

  傅芷硯看著姑母拉住幼寧的手,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聽說表哥今日回京,昨日母親特意叮囑她早點進宮陪在姑母身邊,表哥進宮,拜見陛下之後,肯定要給太後和姑母請安,她跟在姑母身邊,也能在表哥麵前露露臉。

  她出身英國公府,整個大齊,找不到第二個比她還適合做寧王妃的了。

  祖母和母親都說過,等表哥回來便讓姑母同表哥提這事。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祖母和母親都這麽說了,原本她該安心待嫁的,可見到薑幼寧,她心裏沒來由的慌張。

  從前表哥未離京時對她便很不一般,隻是那時候她還小,也沒覺得有什麽,如今幼寧出落的亭亭玉立,她嘴上說同表哥是兄妹之情,可她到底也隻是汝陽王的孫女,不是太後的親孫女。

  剛剛姑母帶她過來的時候還讓她不要貼著姑母的身側站,免得宮妃瞧見了,壞了規矩。

  如今卻牽著幼寧的手站在最前方。

  傅芷硯目光移向幼寧明媚的側臉,她的臉瑩白剔透,鼻梁細挺,杏眼彎彎,紅潤的嘴唇一張一合,聲音細綿婉轉,姑娘家的嬌俏展現的淋漓盡致。

  她是養在太後膝下的,雖然無父無母,卻比誰都嬌貴。

  她能親昵的同表哥撒嬌,也能在姑母身邊說笑話,逗姑母開心,傅芷硯從小被家裏教養在外言行舉止皆要得意,看到幼寧那樣,心裏雖覺得不妥,到底還是有幾分羨慕。

  這樣的小姑娘,明媚漂亮,聰慧討喜,住在永壽宮中,表哥時常去永壽宮請安,日子久了,難保不會心生念想。

  傅芷硯抿了抿唇角,若是傳言為真便好了,那樣表哥便是汝陽王的親孫子了,太後一定不會同意讓表哥娶幼寧。

  傅芷硯心生僥幸。

  “傅姐姐,你總看阿寧做什麽?”

  齊嫻見傅芷硯目光複雜的看著幼寧,眉心微蹙。

  女人的直覺都是很準的,傅芷硯那副神情,分明就是把幼寧當成威脅,她該不會是要對幼寧不利吧。

  幼寧聽到齊嫻的話,回過頭看著傅芷硯。

  她一早就感覺到傅芷硯看著自己了,有人這麽近的盯著自己,她不可能感覺不到,不過她怕自己回頭傅芷硯會覺得自己在挑釁她,這會齊嫻都提了,她再回避就顯得自己心虛了。

  傅芷硯一愣,捏了捏手心,正要說個場麵話,就聽人群中有人道:“娘娘,好像是寧王來了。”

  齊嫻和幼寧齊齊轉過頭去,不遠處,一身鎧甲的齊琮坐在馬上,後麵跟著前去迎接的齊瑛齊琅,還有兩隊齊整的親兵。

  皇後看到他,急急的走下宮牆。

  幼寧被齊嫻拉著,跟在皇後身後。

  齊琮下了馬,走到皇後跟前跪下,“母後。”

  “快起來。”齊琮話還未說完,皇後便彎身扶住他,齊琮順勢站起,微微俯下身,方便皇後扶著他的肩膀。

  齊琮已經成年,英姿勃發,皇後身形在女子裏已是高挑,才剛到他的肩膀處,得要仰著頭才能看清他的臉。

  他在戰場上磨煉這麽久,即便是俯著身,周身氣勢依舊肅穆,像是下一刻,劍就要出鞘一樣。

  幼寧站在一側,目光不自覺的凝在他身上。

  齊琮原本就生的英俊,隻是他出征之時,還未及弱冠,北疆的風沙,讓他的輪廓更加硬朗,幼寧盯著她剛毅的下頜,樣貌沒什麽太大的變化,隻是皮膚比從前黑了些。

  他臉上幹幹淨淨,身上的鎧甲也整潔如新,應該是過來前,特意收拾了。

  幼寧看著齊琮,齊琮突然往她看了眼,四目相對,幼寧有一瞬被捉到了的尷尬,扯了下唇角,齊琮眸色無波,收回了視線。

  皇後仔細打量著齊琮,見他沒瘦,臉上也沒傷,雖然知道在外打仗,身上肯定有傷,但如今見人平安回來了,提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母後先回宮歇息,兒臣先去麵聖,稍後便去給母後請安。”

  他說的是麵聖,便是先以臣子的身份見宣德帝。

  皇後點了點頭,齊嫻一早蹦躂著要見她五皇兄,這會人回來了,也不敢靠前說話。

  眾人給齊琮讓出路來,幼寧看著齊琮被眾人簇擁著往衍慶殿裏,心裏也說不上來什麽滋味。

  她和齊琮這幾年信裏交流的很親切,如今見著人,卻感覺生疏了。

  待齊琮從宣德帝那裏出來,天已經黑了,他臉色不太好看,剛剛殿裏麵傳來摔碗的聲音,如此氣急敗壞的行徑,肯定是宣德帝幹的。

  為了什麽大概也能猜到,殿下還在北邊的時候便接到陛下的密旨,讓他把羅衛汝私下處置了,可是殿下沒聽,不僅沒聽,還讓羅衛汝駐守鄎國,光明正大的護著陛下要除的人,陛下能不氣嗎?

  站在遊廊上的齊琅迎上去,不放心的問,“皇兄,父皇發那麽大的火,沒事吧。”

  下午他和齊瑛跟著齊琮一起,剛進殿便被宣德帝逐了出來,隻留下齊琮一人在殿內說話。

  齊琮看了他一眼,淡淡道:“無事。”

  在外麵,齊琅也沒有多問。

  “要去給皇祖母請安嗎?”

  “先去景陽殿。”穿這身衣服,晚上去見老人家不太好。

  齊琅這麽久不見他皇兄,話比較多,齊琮在裏麵換衣服就聽他在外麵不停的問邊關怎麽樣,新攻下的鄎國疆土怎麽樣,當然,最重要的是,皇兄身上現在還有沒有傷。

  齊琮換下鎧甲,穿了身黑色錦衣從屏風後走出來。

  前麵的問題齊琮一個都沒回答,齊琅又想到了什麽,問道:“皇兄,父皇一心要懲治羅衛汝,你做主把羅衛汝留在北邊,父皇那裏真的沒事?他會不會遷怒於你。”

  父皇一直偏心齊瑛,皇兄在外麵吃了那麽多苦,眼瞧著父皇這幾年提起皇兄就笑的合不攏嘴,若是因為此事被父皇遷怒,就太不值了。

  齊琮回身看著他,冷笑道:“怕他作甚。”不過是個草包罷了。

  齊琅背脊一挺,看著他皇兄錦衣華冠,麵容冷峻,覺得他皇兄比從前更高大了。

  他站起身,眼眸微動,“皇兄,臣弟以後是不是就可以繼續鬥雞玩蛐蛐了。”他皇兄不在這幾年,他天天盯著老六那邊,勾心鬥角的腦殼疼,如今皇兄回來了,他也該樂嗬了。

  齊琮伸手拍在他的肩膀上,“鬥蛐蛐?”

  齊琅被這一下拍的心虛,差點直不起腰,支支吾吾的說:“就,老六那邊,我是不是可以不用盯著了。”

  齊琮:“你不是做的很好。”

  齊琅:“臣弟不行,老六的心眼子太多了,有皇兄你在,哪裏還用的著臣弟。”

  他大大咧咧的一副有兄萬事足的樣子,不用努力了。

  齊琮說:“正好,父皇信不過羅衛汝,想重新派人過去接管鄎州,我需要信得過的人,你若不想在皇城待著,就過去吧。”

  齊琅臉上一僵,“我覺得,我現在盯著老六,挺好的。”

  第86章

  晚上太後在永壽宮中命人備了菜,皇後娘娘敬妃娘娘幼寧和齊嫻都陪坐著,等著齊琮和宣德帝說完話,過來拜見太後用晚膳。

  皇後娘娘坐在太後身側,不時的往門外瞥一眼,這會已經過了平日裏太後用晚膳的點,皇後許久不見齊琮,心中甚是掛念,在衍慶殿待了這麽久,定是宣德帝老毛病又犯了,剛傳來齊琮把羅衛汝留在鄎州的時候,他就總愛去永寧宮轉悠,時不時的要提一嘴子羅衛汝當初不遵皇命的事。

  皇後知道他心裏想什麽,也沒理他。

  皇帝這人,越給他臉,就越蹬鼻子上臉拿喬,在她這裏沒討著什麽目光,又跑太後這裏鬧了一場,這狠心的王八蛋知道太後心裏有多在乎他,也知道怎麽拿捏太後,也不知道發了什麽邪瘋,把太後都氣病了,這些日子一直湯藥不斷,咳嗽頭疼總也不見好。

  如今齊琮回來了,他可不得逮著齊琮好好耍耍君父的威風。

  齊旭這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太後生養他,他稍有不順心便要翻來覆去的計較他出身受人詬病的事,讓太後陪他一起難受。

  汝陽王拚命保他登基為帝,忠心耿耿,替他賣命開疆擴土。

  他轉臉就把汝陽王世子困死在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