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作者:烏合之宴      更新:2020-07-11 02:44      字數:5137
  隻是都沒想到的是,登基的竟然是草包一樣的三皇子叔珩。

  成帝夜召三位皇子入宮, 太子與二皇子起了不臣之心,意圖刺殺皇帝,三皇子一進門就見到成帝倒在血泊之中,他為替父報仇,手刃了太子與二皇子。

  這個說法大家打心底裏不相信,三皇子是個什麽樣的人,他們還不知道嗎?連劍怎麽提恐怕都不知道,怎麽能有能力斬殺太子與二皇子?

  當他們把懷疑的目光投向夏侯召的時候,卻聽說夏侯召前日就已經打點兵馬,昨夜上路了,根本不在鄴城,眾大臣一頭霧水,不是夏侯召幫三皇子幹的,那又是誰有這麽大能耐?

  不過也容不得他們細想,新皇登基,他們得趕緊表表衷心。

  三皇子好大喜功,和成帝一般,願意聽人誇讚,他們抓著這一點,可勁兒的拍馬屁,三皇子被拍的飄飄然欲仙。就算這是個草包,但成帝就剩下這一個兒子了,皇位隻能他來坐。

  三皇子意外的從成帝的寢宮的金磚上撿到一紙聖旨,裏麵赫然寫著,廢太子伯瑜,立夏侯召為太子一言。聖旨中更澄明,夏侯召就是成帝的親生兒子。

  這讓他大為驚駭,嫉妒又害怕,轉念召集了禦林軍統領,不能讓夏侯召活著回到樊門關!

  他就不信,南齊除了夏侯召,就沒有一個中用的武將!就算擋不住北越,大不了各地賠款,隻要他的皇位坐的穩穩當當,旁的都不重要。

  旁人都以為夏侯召昨日就已經出征,實際上他可是一清二楚,夏侯召昨夜才幫他手刃他的父兄!就算夏侯召當天晚上啟程,現在天才剛亮,定然也走不遠!

  夏侯召帶回來的大軍已經先行出發,現在隻帶著夏濼等親衛剛剛上路,身後有馬蹄聲噠噠追趕上來,勒馬在夏侯召身側“將軍,三皇子派三千禦林軍追上來了!”

  夏侯召握著韁繩的手緊了緊,他知道三皇子會反水,沒想到反水這麽快!三皇子皇位剛摸著個邊邊兒,就開始輕狂了,怨不得大家都說其沒腦子!

  夏侯召向後看了木宛童乘坐的馬車,木宛童正挑了簾子向外看,她已經知道成帝駕崩了,太子與二皇子也死了,三皇子即將繼位。

  她的心裏莫名輕鬆,甚至想哭。當初是太子見皇帝忌憚自己家,這才編造了偽證,同皇帝進言,皇帝也將廣平王府抄家問罪。現在成帝與太子已死,她家的大仇也得報。

  夏侯召下了馬,握著木宛童的手去看她,眼神裏的情緒複雜,木宛童忐忑的看著他。

  夏侯召像下定決心一般,向前走了半步,深深吻在了木宛童的額頭上,將所有的感情都傾注在這一個吻上,全然忽視了沈晰和涼颼颼的目光。

  木宛童頸上一疼,就沒了意識,夏侯召拖著她軟軟歪下的頭小心放在馬車壁上。

  沈晰和見著夏侯召的動作,不免一驚,他不大明白夏侯召為什麽要弄暈木宛童,急忙下馬上前幾步去查看。

  “童童暫且托付給你了。”夏侯召忽然傾身一拜,異常鄭重,他這個人不跪天也不跪地,卻將頭一次行禮給了沈晰和,是讓沈晰和好生照顧木宛童。

  沈晰和一時語塞,分明昨日夏侯召還是咬死了不肯讓自己將阿宛帶走的,今日怎麽轉變這麽大?不僅將阿宛交給自己還囑咐好好照顧她?

  沈晰和張了張嘴“你……”卻不知道該問什麽。問夏侯召為什麽把阿宛交給他嗎?好像多此一舉,況且阿宛是他妹妹,本就該與他一起。

  “你方才也聽見了,三皇子派了三千禦林軍趕來,比起她在我身邊,我更想她安安全全,毫發無傷。若是她清醒著,必定不會同意,她現在跟著我,實在太過危險了。”

  夏侯召神色凝重,他以往隻想木宛童留在他身邊,生死不論,現在情況危急,他卻將原本所有的想法都推翻了,他想要木宛童好好的,旁的什麽都不重要。

  沈晰和什麽都未曾說,心底卻對夏侯召大為改觀。

  他原本覺得夏侯召不合適,因為他獨斷專行,陰狠殘忍,這樣的人並不會愛別人,因為夏侯召連自己都不會愛,又怎麽能去愛別人?

  但是現在他推翻了原本的想法,夏侯召或許不會愛自己,但夏侯召一定是極為愛阿宛的,寧願讓她離開,也不能讓她有絲毫的損傷。

  夏侯召和阿宛,興許可以試一試。

  沈晰和回拜夏侯召“你放心,阿宛且行的妹妹,且行必然會好好照顧她的,若是……若是你安全回了樊門關,可來沈府見見祖父和家父……”

  夏侯召一喜,複又重重點頭。沈晰和這是認可自己了,能見長輩了。

  沈晰和躍上馬車,朝著另一個方向命人駕車,回樊門關的路隻有管道一條,回陵陽的卻有千千萬萬條。

  夏侯召將木宛童交給沈晰和,不僅僅是為了保護木宛童的安全,也是為了自己能加快速度,甩掉身後的禦林軍,與軍隊匯合。馬車行進太慢,目標又大,實在不安全。

  他想要給木宛童海晏河清,就要先回到樊門關。

  禦林軍中多是富家子弟或官家子弟,這幾年成帝理政昏庸,禦林軍訓練也鬆散,得過且過,體力與組織都跟不上,就算看見了夏侯召,在馬上一個個都拉不開弓,夏侯召借著茂林密布的地形,好不容易才甩掉這些牛皮糖,身上卻也傷痕累累。

  禦林軍最後還是跟丟了夏侯召,不但沒取夏侯召首級,連夏侯召侍衛都沒抓回來一個。

  三皇子叔珩暴怒,狠狠責罰了禦林軍的統領,現在夏侯召是他的心腹大患,一日不除,他一日就不得安寢!

  木宛童在深夜的時候悠悠轉醒,她躺在驛館舒適柔軟的床上,桌上點著蠟燭,房間裏昏黃的光溫柔繾綣。

  沈晰和推開門,又輕手輕腳的將門關上,正瞧見木宛童倚在床邊,不免鬆了一口氣,清聲道“你醒了。”

  木宛童腦袋有些疼,抬手揉了揉,有些記憶好像缺失了,她是怎麽暈倒的“夏侯召呢?他在哪兒?”

  沈晰和避而不談,隻是將手裏的飯菜放在桌上“你昏睡了半日,現在定然餓了,先用些飯菜,我們再說旁的。”

  他扶了木宛童坐到桌邊,將燈花挑亮,又遞了筷子給她,殷殷囑咐“多吃些,明日還要趕路。”

  木宛童捏著筷子,纖細的手因用力而有些發白,倔強的問“夏侯召呢?”夏侯召若是和她在一起,不可能一直都不露麵。

  “你不要擔心他,他現在應該甩掉那些追兵了。”沈晰和對夏侯召的能力十分放心。

  夏侯召八歲就到樊門關跟著王野習武打仗,十歲時候第一次披甲上陣,距今已經十三年,這十三年裏更是未有敗績,能夠以一當百,全然不需要旁人替他操心。

  木宛童落寞的看著桌上的飯菜,絲毫提不起胃口,夏侯召沒有消息,她不能放心,三皇子派了三千禦林軍,人多勢眾,夏侯召要甩開恐怕困難重重,雖然她相信夏侯召一定有能力逃脫,但還是免不得擔心他受傷。

  “我知道……”她淡淡回應了沈晰和。

  “他臨走的時候,將你托付給我,要我好好照顧你,你現在粒米不進,回頭讓我怎麽和他交代?”沈晰和將熱騰騰的飯菜往木宛童麵前推了推,好聲安撫。

  木宛童免不得鼻頭一酸,匆匆吃了口菜,又強迫自己多吃了半碗米飯才算。

  沈晰和見她能吃飯算是放了心“我允諾夏侯召了,若是他回了樊門關,可抽空去見見祖父和父親。”

  木宛童不知道自己最近情緒起伏為什麽這麽大,隻是抱著沈晰和的脖子,哭得和七八年前那個小女孩兒一樣“長兄……”

  沈晰和拍了拍她的後背“好妹妹,你鬆點,哥哥要被你勒死了。”

  木宛童這才破涕為笑,又哭又笑的拿了帕子將眼淚擦幹淨。

  “若是快的話,走一個月就能到陵陽,祖父他們都很想你。”

  作者有話要說: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為什麽最近這忙!

  第五十二章

  外祖父自從年邁辭官回了陵陽, 木宛童就再也未曾見過, 後來舅舅因成帝的猜忌, 一家子被流放貶謫回了老家陵陽, 她就連舅舅舅母都未再見過。

  舅舅與舅母並無女兒, 所以將她當作親生女兒一樣的疼愛,她也十分想他們。

  沈晰和計算著路程,為了避免對上三皇子派來的那些禦林軍, 他特意挑了偏遠的路走,雖有些顛簸難走, 卻是最快的一條路。

  南齊土地廣袤,鄴城在偏南的地方,陵陽則在西北, 路程極遠,走一趟快的話要一個月左右,慢的話怎麽也要三個月,消息傳遞也慢,所以沈晰和也不會現在才趕到鄴城。

  夏侯召一把掀了一個士卒的頭盔, 露出的臉赫然是夏侯博,夏侯召眯了眯眼, 他方才就看著這個身影熟悉。

  “你來做什麽?”夏侯召語氣不善。

  他不怎麽待見夏侯博, 準確的說,夏侯召除了木宛童,對誰都不怎麽待見。

  夏侯博明顯比幾日前見著最後一麵的時候瘦了,瘦的脫相了, 柴骨伶仃的,絲毫看不出以往的英俊和清秀,隻是眼神卻依舊明亮,他將地上被掀翻的頭盔,拍了拍上頭沾著的塵土,格外愛惜。

  周圍的人注意到這裏,忍不住側目,卻迫於夏侯召的威懾,隻看了幾眼,就飛快的轉過頭,該生火的生火,該安營紮寨的安營紮寨。

  夏侯博除卻眼睛和往日一般明亮外,氣質全然變了,變得更加沉穩,不像原本年少意氣的小孩子,有些時候又帶了大無畏的輕狂。

  “我來跟著你投軍,保家衛國啊!”夏侯博頓了頓,方才搖頭“不對,我的家都已經沒了,家裏空蕩蕩的,這個國也腐朽不堪,我不應該說是保家衛國,應該說是給自己找些事情做……”

  龐氏死了,夏侯鑾瘋了,龔氏再次中風,現在口眼歪斜,不能言語,隻是淌著口水支支吾吾的躺在床上。

  龔映雪半個月前就匆匆嫁給了高稔,夏侯召和木宛童現在又走了,整個平城王府可不就空了,像是間荒宅,冷漠淒清。

  夏侯博在那樣的地方待不下去了,他怕自己有一日因抑鬱而放棄自己的生命守著一間空蕩蕩的大宅子,哪裏有跟夏侯召去樊門關來得好。

  但夏侯博知道,若他與夏侯召提出要一起走,夏侯召肯定理都不會理他,所以才出此下策,喬裝混進了軍隊中。

  方副將對夏侯博的印象還算不錯,就算看見也當作未曾看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夏侯召不理會夏侯博到底是什麽想法,隻是冷冷道“滾回去!吃不了苦就別跟來!”

  夏侯博趕忙舉手“我能的!我能吃苦的!你別讓我回去!你要是讓我回去,就是想要逼死我!”

  夏侯召見勸不動他,隻冷漠的點頭“好,你留下,等什麽時候受不了了,趕緊收拾行李滾回去!”

  夏侯博這才喜笑顏開,幫著一旁的人去生火做飯。

  “誒!小子,你和咋們將軍到底是什麽關係?”夏侯博未曾透露過自己的身份和名字,所以大家至今都小子小子的叫他。

  夏侯博搖頭晃腦“哪有什麽關係?我本來是個要飯的,有一次扒上了將軍的大腿要飯,直接被踹開了,我就尋思,真威風!就來參軍了,沒想到將軍還認得我。”

  旁人咂咂嘴,哄笑一片,指著夏侯博說他運氣好,有膽量,夏侯召一看就是個煞神,那樣不好惹,竟然要飯敢要到夏侯召頭上。

  夏侯博笑笑不說話,往火堆裏添了幾根幹樹枝,搓了搓手。

  已經入了三月,隻是越往北走,越發覺得幹冷,倒是不如鄴城二月裏濕潤暖和,風吹在臉上像刀子一樣,殘雪覆蓋著兩尺厚的堅冰,這一路對一直生長在南邊的夏侯博來說,委實艱難了些。

  但他看著夏侯召冷漠的眼神,還是咬咬牙,硬撐著走完了,手腳上生了凍瘡,臉被寒風吹的粗糙發紅,發髻也散亂,衣裳打鐵一樣汙濁,卻還是一聲不吭的,再沒有鄴城養尊處優公子哥兒的影子了。

  恐怕現在龐氏麵對著他,都認不出這是自己兒子。

  沒過兩天,便傳來三皇子登基的消息,年號順堯,人皆稱順帝。一時間舉國歡慶,一派歌舞升平,全然忘記老皇帝還沒死幾天。

  正巧老天又降了一場大雪,鵝毛一樣蓋在整片田野上,大臣們又好一番吹噓。

  瑞雪兆豐年,陛下一登基便得老天眷顧,實乃天子!史官在史書上狠狠的記了一筆功績,將順帝捧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世明君,又將太子和二皇子的功績都推到了順帝身上。

  總歸人都死了,還死的不光彩,要這些豐功偉績也沒什麽用,幹脆拿來討好新帝。

  順帝受用的心安理得,整日陶醉在虛假的豐功偉績之中。順帝覺得,往日自己沒有建樹,無非就是父皇偏心,還有那兩個皇兄暗中作梗,若不是他們,這些功績就應當是自己的,所以現在史官將這些好事兒都記做是自己的,順帝也覺得心安理得。

  各地的折子如雪花一般紛紛而至,無不是吹噓民心所向,天下歸一的。

  順帝比成帝更好糊弄,他們這些地方官員貪汙受賄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順帝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捉拿叛臣夏侯召,皇榜張貼在鄴城城門口,用了赤紅色的朱筆陳述夏侯召的罪行。

  如果非要形容,簡直能用罄竹難書來說。

  其一暴虐無道,與北越交戰中屠城滅村,所到之處哀鴻遍野,不惜民力,不恤無辜百姓。

  其二無德,不遵人倫,頂撞殘虐繼母祖母,不敬小叔。

  其三通敵叛國,意圖謀反。

  這皇榜攪得人心惶惶,夏侯召可謂是南齊的中流砥柱,抗擊北越全靠他一人之力,現在夏侯召意圖謀反,那他們怎麽辦?先帝在時候,不是還因夏侯召忠心耿耿而加官進爵了?

  百姓一邊罵著夏侯召沒有人性,一邊又要依賴他確保自己太平的生活。

  順帝的這道聖旨在鄴城掀起滔天巨浪,對邊關卻無多大影響,一來離得遠,消息傳的慢,二來順帝昏庸,他說的話不一定是真的。

  雖嚴令各門各關不許放夏侯召過去,且要將他緝拿回鄴城,但消息傳過去的時候,哪裏還能見得到夏侯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