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作者:烏合之宴      更新:2020-07-11 02:44      字數:4800
  他隻是草草的點頭應了,一瞧就是不走心的模樣,將花籃朝著木宛童處又遞了遞“你挑一朵最好看的。”

  木宛童從中間挑了一朵含苞待放的,隻微微吐露了花心,含羞帶怯。夏侯召雖不懂得這朵好看在哪兒,但既然木宛童說好看,那便是真的好看。

  他仔細將花莖折成長短剛好的樣子,又去了葉子,將木宛童的鬥笠揭開,替她簪在鬢間。

  木宛童被他突然的動作驚呆了,愣在那兒不知該怎麽辦,夏侯召忽然貼近她,將花笨拙的簪在他鬢角,溫熱的呼吸灑在她的臉上,染出了紅色。

  夏侯召與她離得極近,木宛童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他,以前覺得他哪兒哪兒都好看,便是離得這樣近都沒有半分瑕疵。

  因著第一次簪花沒什麽經驗,夏侯召的手不怎麽聽使喚,不出木宛童的預料的笨拙,勾散了她的一縷發,倒是沒弄疼她。最後過了許久,才堪堪將花簪好,隻是不怎麽漂亮,原本含苞待放的嬌嫩花朵,在他手裏有些揉搓的不成樣子。

  夏侯召退後一步,對這朵花簪的甚為滿意,卻又微微擰了眉,怎麽人家替姑娘簪花時候就能簪的那麽快,到他這兒就耗了這麽久。

  “好看!”他極為認真的看著木宛童道。

  木宛童本就生的好看,就算鬢邊的花兒蔫的不成樣子,也隻是為她增光添彩,嫣紅的花朵配著美人,比美酒還讓人心醉。

  木宛童下意識摸了摸鬢邊的花,靦腆的笑了,也顧不得追究夏侯召敗家的事兒。

  再過半個時辰,江邊有放煙花的,是京兆尹主辦的,規模盛大,照比過年那天還要熱鬧幾分。夏侯召不願意跟旁人一起擠,便提前找好了一座高處,視野開闊,旁人卻又沒法輕易窺見的地方。

  他不愛看煙花,總覺得這樣的東西雖好看,卻沒法長長久久的停留,不是個好兆頭。但是聽說小姑娘家都喜歡看這樣華而不實的東西,為了木宛童高興,也甘之如飴。

  路上,他牽著木宛童的手走在河邊的時候,正巧撞見了劍上掛著酒壺的夏濼和方副將,方副將大驚失色,眼睛瞪的老圓,夏濼趕緊拉著他轉過身去,遞了壺酒給他

  “咱倆啥也沒看見!”

  方副將後知後覺的跟著轉身“沒看見,沒看見……”

  心裏卻翻江倒海,那麽溫柔是他們將軍?鬼上身了?還是沉溺在愛情裏的男人都是這副模樣?

  不過方副將不知道沉溺在愛情之中的男人是不是都這麽肉麻,但方副將知道的是,若今日將軍知道夏濼和自己在街上偶遇了他和宛姑娘,還瞧見了他那副深情款款的模樣,肯定覺得丟人,指不定要怎麽折騰自己和夏濼。

  還是裝作未曾看見他的好!

  不過瞧著將軍與宛姑娘這幅樣子,他有些想念在樊門關的妻子了,也不知道兒子最近有沒有調皮,惹她生氣。

  夏侯召與裝模作樣的夏濼和方副將擦肩而過的時候,微不可見麵上顯出了幾分滿意,還是十分有眼力見的!

  煙花一股腦整齊的綻開於天際,照得通明如白晝,人群也跟著驚歎和騷動起來,隻是不過片刻的功夫,一切又都歸於沉寂,天還是黑沉沉的壓下來,給人以壓迫感。

  人流也開始四散,街上的人也逐漸變少了。

  夏侯召不怎麽愛在外頭用飯,對酒樓裏的飯菜興致缺缺,沒吃幾口全都在為木宛童布菜。木宛童總不能放著他不管,便開始準備打道回府。

  夏侯召但心她沒吃飽,又喂了一碗湯才算。

  回到平城侯府的時候,就見門口龔氏的親信嬤嬤站在了門前。

  雖說夏侯召已經掌控府中實權,又不許府中的丫鬟小廝理會龔氏與龐氏兩個人,但二人也是有娘家的,娘家雖忌憚夏侯召的殘暴,不敢正麵跟他反抗,但私底下還是偷偷送了伺候的人與財物進府,就是不多罷了。

  那嬤嬤謹記前人的教誨,不敢態度蠻橫,反倒謙卑,腆著一張笑臉,迎了上去。

  “侯爺,今兒是元宵節,合家團聚的日子,太夫人與老夫人想您了,都等著您回來呢,您要不過去吃頓飯……”

  夏侯召與木宛童俱是不信,龔氏和龐氏能有這麽好心?她們巴不得夏侯召死才好,還會想他?

  夏侯召不理會這個嬤嬤,牽著木宛童轉手就走,嬤嬤惜命,不敢攔著,隻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的背影遠去,狠狠掐了一把自己的胳膊嫩肉,哭得聲淚俱下去尋龔氏了。

  她可不想為了龔氏那麽一個苛刻的主子去得罪夏侯召,命是自己的,比什麽都金貴。

  她一進門就抱著龔氏的大腿開始掉眼淚“太夫人啊,老奴實在是盡力了,是老奴沒用,沒法完成您吩咐的事兒,求您責罰!”

  嬤嬤唱念做打樣樣精通,不去唱戲都可惜。連龔氏都蒙騙過去了,近來最是信任這個嬤嬤,覺得她對自己忠誠。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的新章 大概在13:59發送,大家早點碎覺覺~後天恢複正常

  第四十三章

  龔氏同龐氏等人都端坐在桌前, 麵前俱是各類美味佳肴, 早已涼透。

  沒想到這樣客氣的邀請, 都沒能讓夏侯召前來, 龔氏氣不順, 將身旁的杯具茶盞都砸了,滿地都是碎片,不知想到什麽, 悲從中來,捶著腿哭得撕心裂肺。

  “我年紀輕輕守寡, 老了老了,還得受這小兔崽子的磋磨!他娘又不是我弄死的!他要找,找他那死鬼老爹去!我這是造了什麽孽……”

  夏侯鑾趕忙高聲怒喝提醒“母親!”

  龔氏一愣, 方才發覺自己失言,便又隻是一個勁兒的哭,哭自己命運悲慘,對夏侯召的父母絲毫不提。

  龔映雪貼心的遞了帕子過去,將心中的驚愕壓了下去。

  不是說夏侯召的母親王氏是難產血崩去世, 方才龔氏哭著喊著,那意思是前任平城侯謀害了自己的妻子?

  這高門大戶裏, 見不得光的事兒真多!

  龐氏隻是靜靜端坐著, 不出一言,仿佛此事與她無關,隨後撫了撫衣衫,斂眸“天兒不早了, 媳婦告退……”

  臨罷不舍的瞥了一眼夏侯鑾,夏侯鑾沒工夫再關心龐氏,心裏還在想著龔氏方才說漏嘴的事兒 。

  當年他年紀尚小,不大清楚此事,但龔氏是個嘴上沒把門的,府中什麽齷齪事兒都不避諱,衝著他說了不少。

  夏侯召的母親王氏當初被他兄長夏侯端懷疑行為不檢點,與人私通,甚至懷疑肚子裏的孩子不是他的,這才在王氏生產的時候動了手腳,使王氏難產。

  沒想到夏侯召那個小崽子命大,活了下來,且一出生就被皇帝下旨立為世子 。夏侯端膽子再大,也不敢大咧咧的掐死夏侯召。皇帝剛立的世子死了,這不是明晃晃打皇帝臉嗎?

  隻是磋磨卻少不了,明麵上有著世子的尊崇,暗地裏不但不請先生教導,甚至一日才給一頓飯,後來夏侯端病死,夏侯召被王野帶走。

  這事兒府中的老人都曉得,隻是十幾年過去了,也就淡了,沒人提起來。

  夏侯召回來之後,那樣凶神惡煞,一上來就砍了幾個嬤嬤,還吊死了夏侯鑾的愛妾,將府中其他主子壓的屁都不敢放一個,自然更加緘口,沒人敢提。

  但是夏侯端都覺得夏侯召不是他的兒子,那想來夏侯召當真就不是他的兒子。夏侯鑾眼睛一轉,計上心來。

  方副將宿醉未消就被夏侯召派人叫醒,他晃了晃暈乎乎的腦袋,穿衣去見夏侯召。

  “這次回鄴城帶了多少兵馬?”

  方副將沒想到夏侯召一上來就問如此正經的問題,雖不知他問來做什麽,還是打起了精神,嚴肅了些。

  “共五千人,現駐紮在鄴城外!”關鍵是沒人想得到,夏侯召竟在鄴城逗留了這麽久的時間。

  本意是送王野的棺槨下葬,左右最多停留一周,沒想到過了好幾個月,還絲毫沒有離開鄴城回樊門關的意圖。

  樊門關處駐軍近來頻頻傳信,北越多次遣派人越界挑釁刺探,樊門關無帥,自是撐不起台麵,有些散亂,已經多次催促夏侯召盡快返回抵禦北越。

  夏侯召沉吟,骨節輕輕敲了敲書案,麵上並非木宛童慣常見的溫柔,甚至稱得上陰沉和凝重

  ,低低道了句“太少了……”

  聲音輕的像是風裏帶來的,方副將未曾聽清,疑惑的問了句“什麽?”

  夏侯召搖搖頭,不再說話,他帶著這五千人逼宮,最後平定鄴城附近十三州的概率簡直微乎其微。不像是王親宗室,逼宮名正言順,怎麽都是一個姓氏,大臣與宗親反對聲音不會太過強烈。

  那既然不能逼宮,便隻能從一地起兵,打到鄴城,但如今朝內過穩,已經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堅若頑石的運行體製,除非成帝死,這套體製才會出現混亂。

  他說過,木宛童想要的,他都會給她,海晏河清會有,平冤昭雪也會有。當初是成帝聽信太子讒言,抄了廣平王府,那成帝與太子非死不可!

  “老皇帝那幾個兒子是不是都遞了帖子來?”他抬眸去直直的看著方副將,隱約記得這幾日推拒了許多前來拜訪的人,其中似有成帝的幾個兒子。

  方副將直覺他眼神裏有些東西,卻怎麽也看不懂,隻是愣了愣答道“是,太子,二皇子,三皇子都遞了帖子,邀請將軍過府一敘。”

  夏侯召實在是個太好的助力,他們舍不得放手,恨不得拉到自己陣營中,尤其是二皇子三皇子,他們不是太子,手中並無實權,登基的可能實在微乎其微。

  太子過於精明,溜須拍馬阿諛奉承誰也比不過,二皇子衝動但是個憂國憂民的,有點腦子。

  夏侯召玩味一笑,三皇子?蕭越禮,字叔珩?誌大才疏,眼高手低,耽於美色酒肉,卻做著成皇成帝的夢,成帝瞧不上他,卻對這個兒子最為放心。

  就算給了三皇子書珩多少實權,三皇子也幹不出什麽大事,反倒會一團糟。

  另外兩個皇子也是,放心極了這個弟弟。

  他從方副將遞過來的三張帖子中抽出其中一張 ,上頭赫然打著三皇子府的標識,揚了揚下巴“就這個了,改明兒去找他談談。”

  談談讓三皇子怎麽當皇帝。如果三皇子當真昏暈無能,而不是扮豬吃老虎的話 。

  方副將大為驚駭,將軍怎麽單單從三個皇子裏挑了一個最不成器的?忍不住出提醒“將軍,這可是個草包……”

  夏侯召點頭“不是草包我倒要換個人了。”

  這個朝廷要被草包攪得一團亂,最好民心沸騰,外憂內患才好。他承諾的是未來的海晏河清,又不是當下,現在,自然是死的人越多越好,越亂越好。屆時起兵的阻力才更小。

  第二日一早,夏侯家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老就等在正堂裏,拄著拐杖,捋著花白的胡須,神色凝重。

  昨晚經夏侯鑾一提醒,這些長老方才想起那陳年舊事,上一任平城侯夏侯端疑心夏侯召非親生一事,長老們早有耳聞,隻是沒有證據。

  現在夏侯召行事猖狂,不尊法紀,又蔑視長輩,偏偏陛下還護著,上次請奏廢夏侯召世子之位不止不成,反而讓他繼承了爵位。

  但若證實夏侯召並非夏侯端的兒子,想必陛下再沒有理由拒絕,正好換了夏侯鑾為平城侯。他們今早在未到侯府的時候,就已經上奏給陛下,說明夏侯召並非夏侯端親子的事。

  這些長老已經在內心篤定夏侯召的身份並非正統了,哪裏管他到底是不是冤枉的,也不管這樣的行徑對夏侯召的名聲影響多大。

  何況這些人認定,就算冤枉了夏侯召也無妨,都是年長的長輩,不過是一時糊塗,夏侯召對龔氏無禮,還能對這些年邁的長老怎樣?

  說白了就是倚老賣老。

  成帝自是收到了夏侯家長老聯名遞的折子,心中大駭,繼而又是大喜,夏侯召當真是自己的兒子,如何能不讓人欣喜!

  就連夏侯端和夏侯家的長老們都認定夏侯召並非親生,父親怎麽會將自己的兒子弄錯?

  但聽聞這些老不死的今兒又要搞個滴血認親,又怕當年事情敗露,毀壞了自己這個做皇帝的尊嚴,百姓們口中風評變差,便急急要阻攔。

  成帝這些日子吃了方士煉製的丹藥,人雖精神了,腦子卻不清醒了,整日混沌,在國事處理上頻頻出錯,奈何底下大臣都是一群馬屁精,成帝做錯了反倒還大肆吹噓。

  他混沌的腦子微微一動,拍案而起,擬製了一道聖旨,命李福英趕在滴血認親前送去。

  李福英一瞧這聖旨,心中大駭,反複又瞧了幾遍,猶豫的顫著音問“陛下,這……這……”

  趕在滴血認親這關鍵時候下這樣的旨意,當真不會讓人猜到夏侯召是您的兒子,您在包庇他?

  成帝正亢奮著,擺手“去!快去!朕覺得朕近日越來越英明神武了!”

  李福英心裏的感覺難以言狀,麵上卻不顯,隻想著要在三位皇子中尋一個靠得住的了。

  陛下明顯是不行了,不能指望了,還是另投明主,再謀出路來的好,將來還能有個從龍之功。

  夏侯召欲要出去,不理會這些老東西,卻被他們攔住了,堵在門前。

  “夏侯召,今日這血,你是驗也得驗,不驗也得驗!”

  “族中長老們都看著呢!不能讓我們大老遠白跑一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