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3845
  金蘭洗了手,走到外間來,順著繁花繞階的曲廊踱步消食,道:“那就先拿幾盒出來,等天黑了放著玩,你們連日辛苦,今晚也一塊熱鬧熱鬧。”

  宮人們嬉笑著謝恩。

  ……

  春風駘蕩,挾著草木蓊鬱生發的潑辣腥氣,吹在身上暖洋洋的。

  謝騫推開院門。

  和煦日光傾斜而下,灑在空曠的宅院間,照得前廊一片金光。院中廊下幾株枇杷樹沐浴在金燦燦的暉光裏,葉片肥厚碧綠,細細的絨毛鍍了一層柔軟的暖光。

  兩名小內侍穿短打,係綁腿,正在給枇杷樹澆水施肥,院子裏一股淡淡的腥臊氣味。

  “謝侍郎來了。”一名小內侍洗了手,進屋給謝騫倒茶。

  謝騫看一眼小內侍剛剛侍弄的肥料,接了茶盞,放在一邊。

  小內侍也不管他,仍舊去給枇杷樹澆水。

  謝騫坐著出了一會兒神,望著綠油油的枇杷樹,問:“這枇杷樹有沒有結過果子?”

  小內侍擦了把汗:“沒結果子……去年開了花,不過天氣太冷,花都枯了。”

  枯花自然不會結果,縱是結了果子也會因為抵抗不了嚴寒凍傷凍死。

  謝騫拿起茶盞,喝完了茶,起身出去。

  小內侍送他出院子。

  謝騫回頭看著空蕩蕩的堂屋,問:“你們以後有什麽打算?”

  昨天羅雲瑾的人已經找過他了,他們在預先安排好的接應地點等了半個月,什麽都沒等到。他們不知道羅雲瑾到底去了哪裏,隻知道羅雲瑾和隨行的十幾人全軍覆沒,屍骨無存。

  文書房的人發愁該怎麽把事情遮掩過去,羅雲瑾明麵上是去勘核周家占地之事,忽然無故失蹤,總得找個理由讓朝廷信服。結果周家占的田地那邊不斷有奏疏送回,還都是羅雲瑾親筆所寫——他知道此行是險途,早已經準備好應對之策,可以拖延一段時間。

  每隔幾天就有奏本送回,朝中暫時沒人發現羅雲瑾早已經失去蹤跡。

  等到時機成熟,當地官員會寫封折子上奏說他因病去世。

  他連死都得靜悄悄的。

  小內侍低著頭說:“統領走之前交代過了,要我們照看好屋子和這幾棵樹,不管統領能不能回來,我們會一直為統領照看屋子。”

  謝騫淡淡一笑:“你們倒是忠心。”

  小內侍擦了擦眼角,笑了笑,道:“不瞞謝侍郎,我和阿寶五歲就進了宮。人人都說當太監好,吃香的喝辣的,連內閣閣老都得敬著太監,家裏窮苦,沒什麽見識,聽說當太監是條出路,把我和阿寶送進宮,想讓我們掙錢養活家裏……太監哪是那麽好當的……當初和我們一起進宮的有二十多個人,後來隻剩下我和阿寶了,要不是統領救了我和阿寶,我倆也是在安樂堂等死的命……我們的命就是統領給的……”

  他抬起頭,眼圈微紅,眸中淚光閃爍。

  “統領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司禮監的爺爺們,都是刀口裏舔血的行當。閹人斷子絕孫,死後也沒人惦記,逢年過節連個燒香送漿湯的人都沒有,到了地底下,多可憐啊!我和阿寶商量過了,不能讓統領孤零零的做孤魂野鬼,我們一輩子守在這裏,統領回來的時候,有人給他亮著燈,他就能找到路了。”

  謝騫臉色蒼白,心中酸痛,拔步走出院子。

  “謝侍郎——”另一名不愛搭理人的小內侍阿寶突然丟下葫蘆瓢,追了出來。

  謝騫停下腳步。

  阿寶咬了咬牙,小聲道:“謝侍郎,小的想問謝侍郎一件事。”

  謝騫回頭。

  阿寶雙眼赤紅,冷笑了一聲,道:“謝侍郎和翰林院的孫檀大人是莫逆之交,孫大人又和張守勤大人相知相惜,這些年孫大人每次看到我們統領就橫鼻子豎眼睛,諷刺我們統領……統領從來不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我卻替統領不值!如今統領不在了,我也沒什麽好隱瞞的了……”

  他頓了一下,“謝侍郎知不知道,當年統領為什麽會告發內書堂教授張守勤?”

  謝騫愣住。

  阿寶抬起下巴,昂首挺胸地站在謝騫麵前:“謝侍郎不知道,孫大人也不知道,但是宮裏總有人知道!張守勤死有餘辜!他該死!你們這些文人也不是個個光明磊落!”

  給謝騫倒茶的小內侍輕叱一聲:“阿寶!”

  阿寶吸了吸鼻子,轉身跑回院子,撿起地上的葫蘆瓢,憤憤地走進堂屋,哐當一聲關上門。

  謝騫回過神,抓住小內侍的手:“他說的話是什麽意思?”

  張守勤不是因為寫了彈劾錢興的文章才被羅雲瑾抓住把柄送進詔獄的嗎?羅雲瑾靠著這個功勞得到錢興一派太監的賞識,成功進入文書房當差,之後平步青雲。

  這些都是孫檀親口告訴他的,孫檀為人老實,不可能汙蔑羅雲瑾。

  小內侍輕輕掙開謝騫,歎口氣:“謝侍郎,小的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其實阿寶也不清楚,他隻是聽人說了幾句閑話,宮裏的風言風語,誰知道哪句是真的?小的隻知道,統領當時親自送張守勤上的路。統領說過,張守勤不配為人師。”

  謝騫心口驀地狂跳,踉踉蹌蹌地走出院子。

  到底是什麽深仇大恨,羅雲瑾不僅無情地告發不計較他的身份栽培他、對他寄予厚望的內書堂教授張守勤,還非得親手殺了對方才肯罷休?

  他質問羅雲瑾的時候,羅雲瑾為什麽不告訴他真相?

  甚至直到死了,羅雲瑾也一字不提他們的對他的誤會。

  他寧死也要隱藏張守勤的真正死因,即使這會讓他永生永世背負賣師求榮的罵名。

  最後還是他的內侍嚷了出來。

  謝騫閉了閉眼睛,雙手輕顫。

  季和啊,你心裏到底埋藏了多少苦痛。

  ……

  朱瑄又開始早出晚歸了。

  金蘭直覺前朝可能出了什麽事,找掃墨打聽。

  她每晚幫朱瑄整理奏折,有時候還會幫他抄寫奏疏,知道朱瑄最近在忙什麽,這回朱瑄卻諱莫如深,什麽都沒透露。

  掃墨回答說現在工部、戶部都在忙,絮絮叨叨了一通收稅、查地的瑣事,甚至扯到了遼東的戰事。

  金蘭將信將疑,懷疑朱瑄是不是遇到了什麽□□煩。

  不過前朝看起來一片平靜,嘉平帝仍舊沉迷煉丹寫青詞,內閣閣老們依舊虛應故事,並沒有發生什麽大動蕩。

  後宮也算平靜。

  周太後還在為查地的事情不斷向嘉平帝施壓,無心作妖。

  趙王妃出月子了,經常讓乳娘抱著朱福祿出席宮宴,尤其當金蘭在場的時候,她總是笑意盈盈地要金蘭抱抱朱福祿。

  禦花園裏牡丹盛放,這天宮眷們齊聚浮碧亭,品嚐今年新開的牡丹花和甜食房用鮮花製成的糕點果子。

  趙王妃抱著朱福祿給金蘭看,笑著說:“家鄉的人說,多抱抱剛出生的孩子,討個吉慶,不久也能懷上身孕。”

  在座的德王妃和慶王妃嘴角直抽,岔開話題,拉著金蘭說起去涿州娘娘廟上香的事情。

  其他宮眷聽她們說得熱鬧,也圍了過來。

  朱福祿躺在趙王妃的臂彎裏,滾圓的胳膊朝著金蘭的方向揮了揮,趙王妃含笑道:“福祿喜歡嬸嬸……”

  一句話還沒說完,薛娘娘推開其他人,擠到趙王妃麵前,紅唇微挑。

  “讓我來抱抱小郡主。”

  趙王妃愣了一下。

  薛娘娘皮笑肉不笑,手上使了些力道,抱走朱福祿,雙臂往上一抬,將繈褓中的小女孩往上扔。

  養娘、宮女們驚呼出聲,趙王妃臉色沉了下來。

  薛娘娘穩穩地接住朱福祿,哈哈笑道:“小郡主別怕,好玩嗎?”

  朱福祿哪裏聽得懂她在說什麽?黑漆漆的眼珠疑惑地盯著薛娘娘看,嘴巴一癟一癟的,像是要哭的樣子。

  養娘嚇得魂飛魄散,哆嗦著走到薛娘娘身邊,臉上擠出幾絲笑:“奴婢來抱小郡主吧,別累著娘娘……”

  “她才多重?輕飄飄的,累不著本宮!”薛娘娘微微一笑,抱著朱福祿,輕輕往上一拋。

  宮女們一眨不眨地盯著她的動作,渾身打顫。

  朱福祿落進薛娘娘的懷抱裏,呆呆地望著薛娘娘,努力伸著手去夠薛娘娘頭發上的金釵。

  薛娘娘笑著親了親她的臉:“倒是個膽大的,你還小,吃不了果子,讓養娘帶你去看花吧。”

  說完,冷冷地瞥一眼趙王妃,把孩子交給養娘。

  養娘麵如金紙,緊緊抱住朱福祿,恭恭敬敬地朝薛娘娘行禮,躬身退出亭子。

  薛娘娘目送養娘走遠,隨手拈起一朵案幾上清供的牡丹花,走到趙王妃身前,抬手將半開的牡丹花簪到她鬢邊,一字一字地道:“王妃是聰明人,何必說那些難聽話。小郡主還小,受不得花粉熏香,以後還是少帶她出席這種宴會。”

  趙王妃麵皮緊繃:為什麽所有人都偏心太子妃?

  薛娘娘嘴角勾起,不再理會趙王妃,撥開熱熱鬧鬧擠成一團的宮眷,挨著金蘭坐下。

  金蘭正和德王妃、慶王妃一起聽其他宮嬪說娘娘廟的素齋,慶王妃聽得饞涎欲滴,恨不能立馬就啟程。

  薛娘娘拉住金蘭的手,小聲說:“你別聽她們說得那麽好,其實沒什麽好吃的,不過是名頭好聽罷了,還不是拿老雞湯、骨頭湯吊著味!”

  金蘭笑了笑,每年這個時節宮中妃嬪都能去娘娘廟燒香拜佛,她還沒去過,有點好奇。

  金蘭身上穿著大袖衫,袖子輕卷,露出白皙柔嫩的手臂,薛娘娘拉著她的手,想起一事,轉頭看向自己的宮女。

  宮女會意,捧上一隻匣子。

  薛娘娘接過匣子打開,遞給金蘭:“這是我娘家人送進宮的,你看看喜不喜歡?”

  金蘭看一眼匣子,裏麵是一對鑲金玉臂支,玉色溫潤,看起來價值不菲。

  “娘娘留著自己戴罷。”

  薛娘娘按住她的手,笑道:“我年紀大了,戴不了這麽花哨的!你青春年少,戴這個正合適,不許和我客氣!我剛拿著這對鐲子的時候就想到你了,今天就是特意拿來給你的。看看這顏色,也隻有你戴著才好看。上次你幫我的事,我還沒謝你呢!”

  她說的是娘家的事,前不久薛家得罪當地太監,金蘭和掃墨說了一聲,解決了薛家的麻煩。

  金蘭隻得收下。

  薛娘娘直接把玉臂支給金蘭戴上,她肌膚微豐,珠圓玉潤的,玉臂支正好可以牢牢箍著。

  “你看,多好看!我的眼光果然不錯,你皮膚白,戴這個好看。”薛娘娘捧著金蘭的胳膊,高興地道。

  金蘭笑了笑,低頭看著腕上的玉臂支,覺得確實挺好看的。

  正好是她最喜歡的樣式。

  第141章 娘娘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