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4021
  謝太傅不懼周太後,照樣天天上疏,請求嘉平帝將錢太後的神龕迎回奉先殿,和先帝並尊。

  周太後見謝太傅軟硬不吃,暴跳如雷,聽說摔碎了不少稀罕寶貝。

  滿朝文武都知道,謝太傅和周太後杠上了。

  謝騫去工部當差,同僚們都對他投以敬佩和同情的眼神,敬佩他祖父悍不畏死,同情他有一個愈挫愈勇、永遠不肯消停的老祖宗,萬一周太後又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嘉平帝一怒之下貶了謝太傅,他這個孫子肯定也會受到牽連。

  相熟的知交好友還好,其他官員看到謝騫就繞道走,生怕和謝家扯上關係。

  嘉平帝或許不會處置自己的老師謝太傅,但是最後總得找幾隻替罪羊,好讓周太後消氣,這時候誰和謝家走得近,誰就會被周太後記恨。

  謝騫平生最喜歡熱鬧,好美酒,好美食,好飲宴,乍一下被同僚們冷落,委實有幾分淒苦。

  夜裏歸家,路過孫家,進去吃了幾杯酒,還沒來得及撒酒瘋就被孫檀趕了出來。

  他抹了抹胡子,沒有騎馬,踉踉蹌蹌往回走。

  長隨牽著馬跟在後麵。

  夜色深沉,無星無月,巷子裏黑魆魆的,腳步聲顯得格外響亮。

  謝騫唱起小曲壯膽,晃晃蕩蕩轉過街角,猛然看見前方立著一道人影,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雙膝一軟,癱倒在地上。

  春日多風沙,他噗通一聲砸在泥地上,揚起一陣細塵。

  “大人!”長隨嚇了一跳,甩開韁繩,撲上前,扶起謝騫。

  謝騫晃了晃腦袋,借著道邊誰家宅邸門前兩隻竹絲燈籠透下來的朦朧暈光,看到一張輪廓分明、如刀削斧鑿的熟悉麵孔。

  羅雲瑾靜靜地站在暗影中,長身玉立,一襲綠地麒麟錦袍,手裏握了把彎刀。

  他嘴唇蠕動了幾下,罵罵咧咧地爬起來:“你嚇死我了!”

  羅雲瑾瞥他一眼,黑暗中眸光鋒利,臉孔比白天時看起來更加俊朗,世間再精妙的筆墨也難以描摹他如畫的眉眼。

  謝騫歎口氣,打發走自己的長隨,拍了拍衣袍:“找我什麽事?”

  羅雲瑾從袖中摸出一隻黑棋匣子。

  謝騫接過匣子,打開一看,裏頭是一對雕琢精美的鑲金玉臂支,夜色下紅玉泛著溫潤光澤,看起來價值不菲。

  他咧嘴大笑:“你送我這個幹什麽?”送他香羅香帕的婦人小娘子可以從街頭排到街尾,不過還真沒人送他玉臂支。

  羅雲瑾眼簾抬起,濃稠夜色中五官深刻,眼神格外淩厲。

  謝騫立刻悻悻地閉上了嘴巴。

  羅雲瑾道:“我要去一趟保定府,此物暫時交於謝侍郎代為保管。”

  說罷,轉身步入幽深的夜幕之中。

  街角停了一匹馬,他利落地翻身上馬,扯緊韁繩。

  謝騫呆呆地目送他走遠,回過神,驚出一身冷汗,拔步追了過去,撲在馬背上,死死拽住羅雲瑾的衣擺。

  “等等!你什麽意思?”他搖動手裏的匣子,臉上湧起怒意,“你這是托孤?如果你回不來,我是不是得把這隻匣子送到你我都知道的那個人手裏?”

  謝騫很聰明,很快就領會了羅雲瑾的用意。羅雲瑾不會無緣無故讓他保管一對女子所戴的玉臂支。

  羅雲瑾挽著韁繩,目視前方:“不錯,就是這個意思。”

  謝騫一時無語凝噎,跺了跺腳,怒道:“我不給你送!要送你自己送!萬一我被誤會了怎麽辦?我可是有妻兒的人!”

  太子爺那麽看重太子妃,他頭天給太子妃送一對玉臂支過去,第二天就得被太子打發到天涯海角去受罪!他自小嬌生慣養,才不要去那種鳥不生蛋的地方磨礪心誌!

  羅雲瑾袖擺輕揚,甩開謝騫的手。

  謝騫眉頭輕皺,收起玩笑之色:“你不是在嚇唬我?”

  羅雲瑾低頭看他,平靜地道:“你隻需要送到她手上就行。我的人認得這對玉臂支,以後就算我不在了,隻要看到玉臂支,他們知道該怎麽做。”

  即使他不在了,他的人也會牢牢記得他們立下的血誓,護她周全。

  謝騫聽出羅雲瑾話中的未盡之言,雙手發顫:“你要去做什麽?既然這麽危險,為什麽不讓其他人去?”

  羅雲瑾凝眸望著夜色中浮動的萬家燈火,一字字道:“此事非我不可。”

  夜風輕輕拂過,謝騫酒意全無,身上涼浸浸的,冷得直打哆嗦。

  半晌後,他鄭重地道:“好,我答應你。雲瑾,你……你萬事小心!”

  羅雲瑾夾一夾馬腹,黑馬撒開四蹄,一人一騎向著城門的方向疾馳而去,衣袍被晚風吹起,獵獵作響。

  謝騫站在原地,目送他挺拔的背影緩緩融入濃得化不開的無邊夜幕,佇立良久。

  他不忍訓斥羅雲瑾對太子妃抱有不切實際的戀慕之情。

  時至今日,他還記得羅雲瑾聽到別人提起太子妃時那萬般隱忍、又克製不住微微露出微笑的樣子。

  季和這一生隻有這一點念想了。

  他沒有親人,沒有朋友,知道自己這一趟可能有去無回,隻交代了這一件事。

  功名利祿,榮華富貴,不過是身外之物,這才是他心中最大的牽掛。

  馬蹄聲漸漸隱沒於濃重的夜色中,夜風穿過靜謐的深巷,幾簇花枝從院牆裏探出頭來,暗香襲人。

  謝騫握緊匣子。

  假如季和真的一去不回,他一定會遵守諾言,把玉臂支送到太子妃手裏。

  第135章 櫻桃煎

  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宮人換下沉重的冬裝,穿起疏朗輕盈的紗衣。

  周家禍不單行,繼謝太傅不斷上疏要求將錢太後的神龕迎回奉先殿之後,又陸陸續續有科道官彈劾周家侵占民田五萬餘畝。

  京中議論紛紛,多少年的舊事都被翻了出來。

  周昌拄著拐棍進宮哭訴,周太後怒不可遏,先不管謝太傅,要求嘉平帝懲治信口雌黃的科道官。

  嘉平帝隻得派戶部官員前去勘核。

  官員到了地方以後,按戶籍黃冊重新丈量土地,發現周家確實占用了大片有主的農田,當地百姓怨聲載道,曾多次去官衙申冤告狀。當地官員懦弱怕事,不敢得罪周家,敷衍了事。農人們有冤無處訴,無不義憤填膺,長此以往,可能造成民變。

  戶部官員商議過後,不敢隱瞞,如實上報。

  周昌再次進宮,這次帶上了家中幾個兒子,周太後看到弟弟和侄子們哭成一團,暴跳如雷,罵戶部官員別有居心,再次要求嘉平帝嚴懲誣陷周家的科道官。

  嘉平帝無奈,決定改派其他官員去核查,但是派誰去呢?

  戶部官員不敢接這個差事,刑部、大理寺、工部官員紛紛找借口推托,六科給事中暗示如果派他們去,他們調查的結果肯定和戶部官員此前上報的結果一樣。

  嘉平帝身為皇帝,可以下旨強迫官員前去勘察,但是如果勘察的結果和之前的沒什麽分別,那隻會讓周家的名聲更難聽。

  他必須選一個辦事妥帖、精明圓滑的聰明人。

  然而和獲得嘉平帝的賞識比起來,文官們更加愛重自己的名聲,他們不想背上和外戚沆瀣一氣的罵名,紛紛站在科道官的一邊,上疏附議。得罪周家固然會丟官,卻能博得不畏強權的美名,哪怕被貶官,過幾年就能重新啟用,何樂而不為?

  這邊還沒有選出合適的人選,那頭周太後一次次催促威逼,嘉平帝焦頭爛額。

  這時,秉筆太監羅雲瑾主動請纓。

  嘉平帝詫異過後,備感欣慰,果然還是自己提拔起來的太監更可靠!

  立刻擬旨,要羅雲瑾即刻啟程,前去地方勘察周家是否真的占用了民田。

  羅雲瑾領了旨,當天下午就離了京師。

  周太後聽說羅雲瑾主動要求去核查田地之事,放下心來,對弟弟周昌道:“羅雲瑾辦事穩當,這回你們可以放心了。那幾個監察禦史可惡,好端端的和周家過不去,哀家一定不會讓他們好過!”

  周家上上下下齊齊鬆了口氣。

  ……

  枇杷才剛剛掛出青澀的果實,京郊外的櫻桃已經熟透。

  蔗漿自透銀杯冷,朱實相輝玉碗紅。

  櫻桃煎,櫻桃餡的不落夾,酪櫻桃,櫻桃奶卷……金蘭捧著水晶琉璃碗,吃得不亦樂乎。

  早晚有些微涼,白天晴暖燥熱,她上午坐在窗下料理宮務,覺得熱了,一時貪涼,連吃三碗櫻桃煎,到了下午就沒什麽胃口,什麽都不想吃,還有點鬧肚子。

  慌得杜岩連忙去請王女醫過來看脈。

  王女醫問宮人金蘭最近吃了什麽,笑著道:“櫻桃雖然肥熟,櫻桃煎卻是寒涼之物,殿下還是少吃些為好。”

  金蘭虛弱地道:“王女醫說的是,我記住了。”

  她頭梳小髻,發鬢烏黑濃密,簪珍珠茉莉花圍,赤色頭須底下綴了水滴狀的珍珠,搭在肩頭,半靠在美人榻上,臉色有些蒼白,家常的鸚哥綠大袖暗紋杭紗豎領衫,杏黃織金穿花鳳瓔珞襴裙,嬌豔清雅。

  王女醫從金蘭進宮之前就為金蘭請脈,金蘭態度親和,待人寬厚,不論是待字閨中時還是成為太子妃以後,對她始終客氣尊重,從沒有任何輕慢之處。

  世間名醫都是男人,王女醫以女子之身追隨父輩學習醫術,不論古往今來都屬於異類。宮中婦人每次看到她都會看稀罕一樣圍著打量她,拉著她問東問西,問她為什麽要學醫,問她有沒有嫁人,嫁了人以後夫君怎麽會允許她繼續行醫,婆母公公小姑叔叔們有沒有為難她。

  王女醫煩不勝煩。

  宮眷們把她當稀奇看,平時對她倒也熱絡,親親熱熱拉著她的手纏著她說話。真到了犯病的時候,她們又不願被她診治,覺得還是請一位太醫更穩妥,認為她是女子,醫術肯定比不上男人。

  王女醫隻管兢兢業業研習醫術,醫治病人,不管宮中紛爭。至於宮眷們是不是真心信任她,她不在乎。

  太子妃和別人不一樣,太子妃從未問過她那些瑣碎問題,太子妃不會抓著她的手感歎她嫁人生子居然還能出門行醫,更不會追問她和夫婿、公婆、舅姑平日裏怎麽相處,太子妃信任她的醫術。

  在太子妃眼中,她首先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宮廷禦醫,而不是什麽不容於世的異端。

  來往日久,王女醫私心裏把金蘭當成妹妹一般看待,叮囑裏帶了幾分真心實意的關切:“殿下脾胃虛寒,這些天都得忌口。”

  杜岩和小滿趕緊湊到王女醫身前,腦袋恨不能貼到她臉上,眼巴巴地等著她囑咐。

  王女醫道:“我待會兒寫張藥膳方子,你們送去膳房,按著方子熬些粥,天天吃著,補氣養神。”

  杜岩點頭如搗蒜,小滿已經飛奔去書房準備筆墨。

  金蘭坐起身,笑意盈盈:“又吃藥呀?”

  像是在抱怨,卻是撒嬌的語氣,嬌嬌柔柔的。

  王女醫看著金蘭含笑的雙眸,情不自禁地跟著一起微笑:“殿下,不是吃藥,就是些尋常葷素菜蔬,安神的鯽魚湯,益脾調胃的豬肚粥……寓醫於食,可以調理脾胃,強身健體……”

  金蘭接過她的話,眨眨眼睛:“還很好吃。”

  宮人們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