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3987
  朱瑄臉上脖子上一道道巴掌印,呆呆地站在原地,看著織金裙琚從一塵不染的金磚地上劃過,慢慢抬起頭。

  大紅宮門外萬裏晴空,風和日麗,遠處是矗立在萬丈金輝中的樓台殿宇,簷牙交錯,鴟吻淩厲,巍然俯瞰塵世。

  淑妃哭得全身顫抖,被四五個宮人架著胳膊拖了出去。

  她頭上的發冠歪歪扭扭,披頭散發,滿臉是淚,眼球微微突出,一眨不眨地看著朱瑄,精心修飾的妝容被淚水暈開,紅一塊紫一塊的,麵目醜陋怪異,嘴唇哆嗦,眸中閃動著年少時的朱瑄看不懂的不舍和決絕。

  那是母子倆最後一次見麵。

  從此黃泉碧落,不複相見。

  日光一點一點照亮前廊,越過台階,慢慢爬進幽暗的正堂,燭火早已悄然隱去,空氣裏飛揚著細細的粉塵。

  金蘭聽到這裏,眼中滴下淚來。

  朱瑄輕輕擁住她,溫柔地拂去她眼角的淚花。

  金蘭哽咽著道:“淑妃知道她以後再也見不到你了?”

  朱瑄眼眸低垂,出了一會兒神:“圓圓,你一聽就明白了……可小時候的我什麽也不懂,我以為阿娘真的嫌棄我笨。”

  他不討人喜歡,他從一出生起就必須終日待在幽室之中,不能見人,不能和別人說話,阿娘白天要當差,他一個人待在幽室裏發呆冥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麽人,為什麽會存活在世上。

  阿娘終究還是厭煩他了。

  金蘭摸摸朱瑄的臉:“淑妃不會嫌棄你的,五哥,你是她的兒子,她隻是不想讓你太難受,所以才會說那些話。”

  朱瑄輕笑,拉住金蘭的手:“我知道。”

  淑妃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於是在永別之際故意對他發脾氣,故意罵他是累贅,故意打他。

  這樣一來,等他知道她死去的噩耗時,或許不會那麽傷心,即使他傷心難過,也不會沉痛太久,以後的歲月裏,他將一次次想起她對他的厭惡和痛恨,再多的痛苦不舍也終將在淡淡的恨意中磨滅幹淨。

  更不會想著以卵擊石為她報仇。

  阿娘隻想要他好好活著,哪怕他恨她一輩子。

  朱瑄抬起頭,眼圈微微一層淡紅:“後來我想明白了。”

  是圓圓提醒他的。

  他右手輕輕握拳:“我以為是鄭貴妃逼死了阿娘……我訓練人手去查當年的宮人,宮人一個接一個失蹤或是被打發去南直隸,我什麽都沒查到,隻有鄭貴妃才有這樣的本事。”

  但是鄭貴妃是一個很高傲自大的人,她深知自己對嘉平帝的影響力,並不會刻意遮掩。如果淑妃真是她逼死的,她說不定會得意洋洋地踩著淑妃的靈牌羞辱朱瑄:“不錯,你娘就是本宮害死的!”

  小時候的朱瑄堅信淑妃死在鄭貴妃手上,長大以後依然如此懷疑,派出細作潛伏在昭德宮,卻並未搜尋到罪證。

  他查到安樂堂的太監身上。

  太監哭著說,毒是淑妃自己求人配置的。

  ……

  微風吹進正堂,送來縷縷草木生發的清苦香氣,青煙彌散開來。

  金蘭詫異地抬起頭。

  淑妃是自盡的?

  朱瑄眼睫低垂,不泄露一絲心緒,平靜地道:“阿娘知道自己逃不過一死。”

  ……

  太監求朱瑄不要繼續往下查了,淑妃死的時候走得很安心。

  朱瑄冷笑:假如淑妃的死沒有一丁點蹊蹺之處,為什麽他什麽都查不到?到底是誰在阻止他調查生母死因的真相?

  他知道自己一定犯了誰的忌諱,調回自己的人手,不再細查昭德宮的舊宮人。

  他可以暫且忍耐,以待更好的時機。

  朱瑄沒有等太久。

  陽春三月,周家大公子攜妓出遊,醉酒後當街打死人命,苦主家人聽說,趕去認領屍首,跪在街邊嚎啕大哭,竟然也被周大公子命人活活打死。

  圍觀百姓無不義憤填膺,當街鼓噪,掀翻了周家車轎。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內部議論紛紛,有人緘口不言,也有正直的文官憤而上疏。嘉平帝授意司禮監出手幫忙掩蓋了罪證,錢興出手利落,不到半個月就把醜聞壓下去了,一點水花都沒聽見。

  朱瑄冷眼旁觀,忽然發現錢興處理周家之事的手段有些熟悉。

  他忽然想起當年的舊事。

  瑞仙堂在仁壽宮附近,提醒淑妃讓他和嘉平帝相認的人是周太後,忙前忙後幫忙打理疏通關係的人也是周太後,告訴他鄭貴妃毒死他母親、警告他提防鄭貴妃的人還是周太後。

  從頭到尾都離不開周太後。

  以前朱瑄從未懷疑過周太後,一旦有了疑心,再派人根據線索去查,事情就好辦多了。

  說來可笑啊,周太後真的無意害死淑妃。

  周太後看不慣鄭貴妃作威作福,忍受不了鄭貴妃取代了她在嘉平帝心目中的地位。她一輩子都在錢太後的陰影下受氣,不能容忍再有任何一個女人奪走她的風頭,她生了皇帝,她是堂堂太後,她才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

  所以當周太後得知淑妃生下朱瑄後,立刻動了心思,想利用淑妃和朱瑄來對付鄭貴妃。

  嘉平帝決定由鄭貴妃來撫養太子。

  周太後唯恐鄭貴妃借此機會穩固地位,甚至憑借皇太子養母的身份當上皇後,不斷派人恐嚇淑妃,告訴她鄭貴妃不會放過她,隻要她還活著,鄭貴妃就不會真心真意對朱瑄,鄭貴妃近水樓台,遲早會下手害死朱瑄,即使朱瑄被冊封為皇太子,他們母子依舊隻是砧板上的肉,任人作踐。

  朱瑄找到了那個見過淑妃最後一麵的宮人。

  宮人經過一番嚴刑拷打,痛哭流涕地跪在他腳下:“殿下開恩……奴婢真的沒有想過要害死淑妃啊!奴婢隻是想嚇唬嚇唬淑妃!奴婢說的每一個字都千真萬確,如果有一句是虛言,天打五雷轟!叫奴婢生生世世不得好死!淑妃真的不是奴婢害死的!”

  朱瑄麵無表情地立在幽暗陰森的刑房裏,猜出了母親的死因。

  周太後的宮人奉命嚇唬淑妃,淑妃果然惶惶不可終日,一麵準備讓朱瑄和嘉平帝相認,一麵提心吊膽,怕鄭貴妃下手暗害朱瑄。

  等朱瑄出現在嘉平帝麵前,消息沒辦法再隱瞞,鄭貴妃果然派人到淑妃麵前耀武揚威,痛罵她不知廉恥:“沒臉沒皮的狐媚子!以為這樣皇上就把你們母子放在心上了?白日做夢呢!這後宮還是貴妃娘娘說了算!你以後最好老老實實當你的淑妃,不要妄想其他,否則貴妃娘娘有的是法子整治你!”

  鄭貴妃積威頗深,淑妃不敢分辯,趴在地上,瑟瑟發抖。

  等昭德宮的宮人離去,仁壽宮的宮人扶起淑妃,淚如泉湧:“娘娘,您看,鄭貴妃連臉麵都不要了!您和太子殿下以後要怎麽活啊!皇上已經讓司禮監擬旨了,太子殿下今晚就得搬去昭德宮。太子殿下羸弱,性子又沉靜,不聲不響的,就算受了什麽委屈也不會開口求人。落到鄭貴妃手裏,哪還會有好日子過!”

  宮人們七嘴八舌,這個說鄭貴妃手段狠辣,多少宮妃皇子死在她手裏,那個說嘉平帝有多寵愛鄭貴妃,不管鄭貴妃做什麽都不會怪罪。

  淑妃麵色蒼白,嚇得渾身發抖,她不過是個出身低微的尋常宮人,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兒子。

  周太後的本意隻是嫁禍鄭貴妃、拉攏淑妃而已,但是她低估了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愛。

  為了讓朱瑄活下去,讓鄭貴妃有所顧忌不敢朝朱瑄下手,淑妃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她在惶恐中求認識的太監配置了毒|藥。

  當得知冊封皇太子的詔書經由司禮監和內閣的簽字批發、已經昭告天下以後,淑妃心無掛念,毫不猶豫地喝下了那碗甜羹。

  仁壽宮的宮人大驚失色。

  ……

  朱瑄說到這裏,停頓下來,幽幽地道:“圓圓,你知道太後聽說我阿娘服毒以後,第一件事是做什麽嗎?”

  不等金蘭說什麽,他閉上眼睛,斂去眸中一閃而過的恨意。

  當時淑妃並未死去,如果解救及時,或許還能保住性命。

  宮人驚慌失措,一麵奔回周太後跟前報信,一麵請人去請太醫。

  周太後聽說消息以後,詫異了一會兒,腦中靈光一閃:淑妃被嚇死了不是更好?朱瑄一定以為淑妃是鄭貴妃害死的。

  殺母之仇不共戴天,皇太子和鄭貴妃勢如水火,鄭貴妃就算能風光一時,也風光不了一世。

  一個有生母的皇孫永遠不可能依靠太後,唯有真的一無所有了,東宮才會聽仁壽宮的話。

  周太後吩咐宮人:“快派人去告訴太子這事。”

  宮人愣了片刻,心底發涼。

  朱瑄換上了皇太子的禮服,戴上皇太子的金冠,一身華貴衣裳,正默默盤算著去母親麵前報喜,仁壽宮的宮人連滾帶爬地找到他,哭著撲到他腳下。

  “殿下,淑妃娘娘不行了!”

  金蘭聽得渾身發顫,緊緊地抱住了朱瑄。

  周太後要朱瑄親眼看到淑妃的死狀!淑妃被她間接害死,她不僅袖手旁觀,還要最後一次利用淑妃的死,讓淑妃留著一口氣提醒朱瑄小心鄭貴妃。

  唯有讓朱瑄親眼看見生母七竅流血而死的慘狀,聽母親親口說出鄭貴妃的名字,他才會印象深刻,對鄭貴妃恨之入骨。

  朱瑄那時候才八歲呀!

  一陣涼風襲來,朱瑄渾身僵直,似乎又回到了多年前的安樂堂。

  空曠幽冷、衰敗殘破的偏殿內,一個盛裝打扮的女人躺在他麵前,鮮血從七竅蜿蜒而出,雙眼翻白,死狀可怖。

  那是他的母親啊。

  他跪在母親麵前,輕輕拂去母親臉上的血跡,怎麽擦都擦不幹淨,華貴的禮服蹭得到處都是血。

  ……

  阿娘死了。

  周太後居然還敢在他麵前提起他阿娘!

  朱瑄倏地抬起眼簾,緊握的拳頭揮出,砸向蒲團。

  金蘭立馬抱住他的胳膊,緊緊地抱著,整個人坐起,用力壓在他身上。

  朱瑄猝不及防之下,被她壓得側倒在了蒲團上,怕傷到她,揮出的拳頭停在半空。

  金蘭擁著他緊繃的身體,死死抱著不放手。

  朱瑄僵了很久,身體慢慢放鬆下來,僵直的拳頭放開,輕輕落在金蘭背上,哭笑不得地抱著她坐起身。

  “我沒事了。”他輕聲說。

  被她這麽一打岔,翻湧的陰暗情緒就如被碾碎的齏粉,風吹吹就散了。

  金蘭還是抱著朱瑄不放,小聲問:“五哥,你什麽時候發現的?”

  朱瑄扭開臉,輕描淡寫地說:“有一段時日了。”

  他本以為直到自己登基的那一天才有機會查清楚母親的死因,為母親雪冤,沒想到事情的真相其實一直擺在他麵前。

  金蘭眉頭微蹙:“你怎麽不告訴我?”

  聽他的口氣,他應該是在他們成親以後才發現事情真相的。以前他對仁壽宮隻是戒備而已,後來每次她去仁壽宮,他都會派護衛保護她,囑咐他們寸步不離她身邊。

  朱瑄沉默了一會兒,握住金蘭的手:“圓圓,我不想讓你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