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4964
  第98章 被抓

  祝舅父絞盡腦汁想了些家鄉的趣事說給金蘭聽,說到後來,想起一事,笑眯眯地道:“剪春出閣了,嫁的是書香門第。那家公子是小兒子,上麵有一個哥哥,家裏有幾百畝田地,姑爺是讀書人,去歲中了秀才,在縣裏排甲等,聽親家公說姑爺不準備繼續考了,就在家裏教幾個學生。姑爺老實忠厚,平時就喜歡讀讀書、和同窗對對詩,也能管得了賬上和田地的事,依我看不進舉也好,他家裏不缺嚼用。”

  金蘭聽了,眼圈微微發紅:“勞舅舅操心了。”

  祝舅父既認了剪春當幹女兒,婚事自然料理得妥當。她進宮之前已經為剪春準備好了嫁妝,那時她就和祝舅父商量過,剪春出身低微,嫁去大戶人家未必過得好,不如給她挑一門人口簡單的殷實人家,她帶著豐厚的嫁妝嫁過去,有祝家當靠山,又是曾經伺候過金蘭的,夫家上上下下肯定得敬著她。

  “這是剪春親手給殿下做的香包,幾雙鞋,還有帕子。”仆人遞上一個大包袱,祝舅父接在手裏,笑著道。

  宮人立刻上前,接過祝舅父手裏的東西,送到金蘭跟前,打開給她看。

  金蘭又笑又歎,拿起香包和繡鞋細看,剪春的手藝算不上好,不過她從小穿戴剪春做的東西,感覺自然不一樣。

  祝舅父站在案前,唏噓不已。他隱晦地提起賀老爺和祝氏,金蘭無動於衷,反應冷淡,反倒是聽他提起一個丫鬟才有些動容。妹妹當年真是糊塗呀!

  他收起感慨,又道帶了些老家的土產,不是什麽值錢的好東西,就是北方難得有:曬的桂花、蜻蜓花、蓮子、菱角,各樣的醃菜幹瓜幹筍幹,醬的豆豉鹹菜疙瘩,鬆枝熏的臘魚臘肉,還有家裏田莊出的橘子、小棗、香菌、蕨菜、新鮮冬筍和家釀的桂花稠酒。

  金蘭放下繡鞋,帕子擦了擦眼角,笑著說:“光是聽著就覺得餓了。”

  侍立的宮人笑成一團。

  不一會兒,小滿通稟說預備了席麵:“南爐鴨已經買來了,千歲爺出宮的時候就吩咐了的。”

  金蘭想起早上和朱瑄撒嬌說想吃南爐鴨,心裏一暖,讓宮人準備擺席。

  祝舅父湊趣說:“今早就接到消息說殿下要出宮,枝堂還記得殿下愛吃的菜,特意囑咐灶房蒸了珍珠糯米肉丸子和粉蒸沙肉,煨了大骨藕湯,炸了桂花茭白夾,灶房的廚子是家裏帶來的,都是家鄉口味。”

  金蘭一怔,看向賀枝堂。

  賀枝堂不妨祝舅父會說出這事,臉上登時漲得通紅。他其實記不得金蘭愛吃什麽,但是在家的時候枝玉常常指著桌上的菜說姐姐愛吃這個,姐姐愛吃那個,姐姐在京師一定吃不著這些菜……枝玉念叨得多了,他自然有印象。

  金蘭知道賀枝堂有些別扭,沒說什麽,收回視線,含笑道:“好久沒吃家鄉菜了。”

  幾人起身,朱瑄的近侍從外麵走進來,朝金蘭行禮,笑著說:“殿下,剛才有人過來稟告事情,徐甫徐老先生有事和千歲爺商量,千歲爺過去了,千歲爺說他下午回來,殿下就不必等他吃飯了。”

  金蘭失笑:她剛才說不許朱瑄過來打擾她,他好像有點不高興,結果他出去了?

  出了廂房,院子裏果然空空蕩蕩的。近侍說朱瑄半個時辰前就帶著護衛出去了,他是騎馬走的,怕打攪到她,沒讓宮人告訴她。

  祝舅父一頭的冷汗,皇太子不會是生氣了吧?

  近侍看祝舅父一眼,客氣地道:“千歲爺說怠慢舅爺了,請舅爺和公子不必拘束。”

  祝舅父忙稱不敢,小心翼翼地問:“不如再等等?”

  金蘭搖搖頭:“不礙事的。”

  錢興沉寂以後,元輔鄭茂老實了很多,徐甫漸漸能在內閣放開手腳做點正事。朱瑄現在領了治河的差事,免不了和閣臣來往,休沐的時候也經常有人遞消息到東宮,他忙不過來的時候就讓她自己吃飯。

  冷盤、茶果已經擺好了,宮人和賀家仆人魚貫而入,捧來熱湯熱菜。

  金蘭請祝舅父入座,祝舅父推辭了幾番,正要坐,窗外忽然傳來一聲瓷碗落地碎裂的聲響,接著響起幾聲詫異的驚呼。

  祝舅父嚇了一跳。

  兩名宮人飛快跑進屋,躬身道:“殿下恕罪,小丫鬟滑了一跤,不小心摔了湯碗。”

  祝舅父悄悄鬆口氣。

  幾人坐下吃飯。

  ……

  豔陽高照,城樓琉璃瓦上覆蓋的積雪折射出道道金輝。

  商隊集結在樓下城門前,摩肩接踵,擠得水泄不通,各家隊首手裏揮舞著文書,叫喊聲、爭執聲響成一片。

  戍守的軍士懶洋洋地坐在條桌前,一個挨一個檢查商隊的文書。正忙成一團,裏頭城門洞裏忽然奔出一名士卒,湊到軍士耳邊,低語了幾句。

  軍士嚇得一個打挺從椅子上蹦了起來,撒開正準備蓋戳的文書,一邊整理帽子衣襟一邊飛快往前跑,急急忙忙迎到門洞前。城門前的守衛都挺直了腰板,握緊手中纓|槍,麵容冷肅,和剛才嬉皮笑臉、拖拖拉拉朝商隊勒索好處的樣子判若兩人。

  各家商隊麵麵相覷,知道這是來大人物了,忙壓低了聲音,規規矩矩退到道路兩旁。

  一時之間鴉雀無聲。

  呼呼的風聲中夾雜著衣袍獵獵的颯颯輕響和馬蹄踏響雪地的吱嘎聲響,幾人幾騎踏過,模糊的身影慢慢從幽暗的城門洞步入和煦的日光下,打頭的男人頭戴黑棕大帽,身穿藍地妝花紗織金雲肩仙鶴蟒衣,踏烏皮靴,麵如冠玉,鳳眸微張,眉宇之間帶了幾分陰鷙。身後緹騎簇擁,個個都穿著衣飾斑斕的飛魚服。

  眾人看男人顯然身著太監服色,心中不屑,但不敢露出,齊齊低下了頭。

  守衛在路邊維持秩序,一眨眼間,剛才還擠得風雨不透的道路立刻清空。眾人垂手站在道路兩側的雪地裏,屏息凝神,不敢吭聲。

  軍士滿臉堆笑地迎上前,男人微微頷首,夾一夾馬腹,催馬快走,緹騎們緊隨其後,一行人飛快從眾人眼前馳過,馬蹄飛踏,揚起雪花和濕臭的泥點,濺了眾人一臉。

  眾人一邊抹去臉上泥濘,一邊怒罵,互相拂去對方身上的飛雪。

  有人小聲道:“那位就是羅雲瑾!現在司禮監權傾朝野的大都督,就是他逼死了忠義的張公公!”

  眾人嗬嗬冷笑:“我當是誰呢,好大的氣派!竟然是他!閹人沒一個好東西!”

  緹騎並未聽見身後眾人的竊竊私語,簇擁著羅雲瑾踏過長街。早有內官在街前巡更鋪裏等著了,聽見馬蹄震響,忙迎到路邊。

  羅雲瑾從袖中取出一份名冊,交給內官:“回稟聖上,都辦妥了。”

  內官笑著應喏,揣好名冊,翻上馬背,輕叱一聲,回宮複命。

  羅雲瑾騎在馬背上,目送內官一人一騎的背影在雪地中馳遠。

  他交給內官的是一份宮女的名單,五百個從各地秘密挑選的家世清白、身體健壯的童女,借口是宮中人手不夠選一批年幼的宮女在宮外教養,等長大了送入宮中當差。其實不然,那些宮女是道士為煉製純紅丹挑選的丹爐。

  羅雲瑾奉密令出京,將那些少女暫時安置在城外,等風頭過去就可以送她們入宮。

  如果他是賢臣,應當勸阻嘉平帝行如此陰戾之事,可惜他不是,他隻是個閹人。他不僅沒有勸諫嘉平帝,還助紂為虐親自為嘉平帝打理此事。名單上五百個名字,就是五百條活生生的人命。

  他手上沾染的鮮血實在太多了,多五百個冤魂也沒什麽。

  羅雲瑾知道,這是取信於嘉平帝的必經之路,嘉平帝不會倚重一個嫉惡如仇、正直剛烈的宦官,忠直的大臣在朝堂上、在地方衙門裏,皇帝不需要他和朝臣比試才學本領,隻需要一個忠實的奴才。

  他很少勸諫,最近嘉平帝不再忌諱當著他的麵提一些不光彩的事情,還特意讓他協理道士挑選宮女,他眼睛都沒眨一下就接了這個差事,嘉平帝很滿意。

  交接完差事,緹騎們勾肩搭背,約著一起去城南喝酒。

  下屬郭大笑著問羅雲瑾:“這時節正好去泰和樓吃羊肉,他家的爆炒羊肚、燴羊頭做得好,他家的酒更好,兄弟們打算去大醉一場,不知統領能否賞臉?”

  羅雲瑾沒說好也沒說不好,下屬們對望一眼,興奮地摩拳擦掌,二話不說,拉住馬籠頭,簇擁著他去城南。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購置年貨,大街上行人如織。一行人騎著馬穿行在大街小巷之間,眼看泰和樓快近了,郭大眼尖,看到一隊人馬走了過來,像是也往泰和樓走去,覷眼看了一會兒,小聲道:“統領,好像是謝太傅的儀仗。”

  謝太傅重規矩,出行坐轎子的話肯定帶儀仗。

  羅雲瑾眉峰輕皺,撥馬轉身:“你們去吃酒吧,記在我賬上。”

  郭大和其他人沒敢挽留,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搖搖頭:統領和謝家人到底是什麽糾葛?

  羅雲瑾一人一騎拐進一條僻靜的巷道裏。城南坊市密集,巷子七彎八拐,院牆烏瓦上一片雪白,冰雪琉璃中時不時有三兩枝虯曲的梅花枝探出頭來,他不停伸手撥開花枝,肩頭落了一層薄薄的雪。

  走了沒一會兒,狹窄幽深的巷道深處遽然傳來一陣馬嘶狗吠,雜亂的腳步聲和呼喝聲此起彼伏。

  羅雲瑾眼簾抬起,眸光猛地一厲,不動聲色地掃視一圈,伸手按住腰刀刀柄。

  那群人速度非常快,狗吠聲由遠及近,片刻後,拐角處鑽出一個瘦小的身影,搖搖擺擺衝著羅雲瑾的方向跑來,認出他,好像愣了一下,身形一僵。

  他鳳眼微眯,還沒來得及辨認對方是什麽人,道旁探出牆頭的梅枝忽然劇烈晃動,花瓣和雪花飄然墜落,十幾個身著玄色短打的精瘦漢子倏地攀上院牆,縱身躍下,猶如織出一張天羅地網,朝雪地裏那個瘦小的身影撲了過去。

  他們沒帶武器,身形矯健,快如閃電,但顯然收了力道,並沒有傷人的意思。

  羅雲瑾握著刀柄的手沒動。

  精瘦漢子很快製住了雪地裏的人,那人不甘心地看一眼羅雲瑾,頭上戴著的**帽跌落,滿頭長發披落在肩頭。

  羅雲瑾眼皮跳了一下。

  精瘦漢子的領頭人示意其他人帶著女子離開,回頭看一眼羅雲瑾,皮笑肉不笑地道:“羅統領怎麽會剛好路過這兒?不會是湊巧吧?”

  羅雲瑾淡淡地道:“確實是湊巧。”

  領頭人聲音尖細,麵皮白淨,是個會武藝的宦官,他拍拍手,指指巷子深處:“正好千歲爺也在,既然是湊巧,羅統領不如隨我走一趟。”

  羅嚴謹掃一眼那個被製住的女子還在不斷掙紮的背影,翻身下馬。

  片刻後,人馬離去,巷子立刻歸於沉寂。

  羅雲瑾跟在東宮內官身後,來到一座小宅院前。院子守衛森嚴,裏裏外外都有身穿窄袖衫的護衛把守,那群抓人的精瘦漢子不敢進院,將女子交給院門前等候的內官,一抱拳,悄無聲息地散了。

  雙手被錦緞捆束的女子一腳踏進院子,看到站在院中梅樹下的皇太子朱瑄,雙目圓瞪,冷笑連連。

  內官腳步邁得飛快,進院通稟,朱瑄慢慢轉過身,目光從女子身上劃過,落在跟在後麵的羅雲瑾身上,眉頭皺起。

  掃墨忙解釋道:“千歲爺,剛才捉住四小姐的時候,羅統領剛好路過,小的就把他帶過來了。”

  “路過?”朱瑄嘴角挑了一下。

  賀枝玉冷笑:“怎麽,太子殿下懷疑我和羅統領有勾結?”她頓了一下,“殿下多心了,小女子怎敢和羅統領那種強搶民女的惡霸為伍?”

  她明顯意有所指。

  朱瑄神情不變,揮揮手,廊下戍守的護衛躬身退了出去,唯有掃墨留了下來。

  賀枝玉站在雪地裏,一身短襖窄腿褲,梗著脖子,披頭散發,滿麵怒容。

  朱瑄伸手摘下一枝梅花,纖長的手指拂去花瓣間的落雪。

  他早就知道賀枝玉已經進京,她之所以和賀枝堂分開,目的是利用賀枝堂吸引東宮的注意力,然後躲在暗處等待時機。他將計就計,授意東宮的人高調出宮探望賀枝堂,派人把守所有巷道,賀枝玉一直沒有現身。

  今天他帶著金蘭和賀枝玉見麵,中途徐家的人上門,他騎馬離開院子,走到半路果斷折返,他篤定賀枝玉會趁著他不在的時候試圖接近金蘭,所謂的有事離開不過是障眼法。

  賀枝玉果然舍不得放過這個機會,和賀家下人裏應外合,準備趁著上菜的時候混入小廝中突然出現在金蘭麵前。

  到那時,她和金蘭見了麵,朱瑄就算出手阻止也為時已晚。

  可惜賀枝玉不知道,朱瑄早就在小院周圍布置了人手,隻等甕中捉鱉。

  她捧著湯碗出現在回廊裏的時候,埋伏已久的老四、老五一眼就認出她了。

  不過朱瑄沒想到羅雲瑾會剛好路過。

  他捏著花枝,看一眼掃墨。

  掃墨會意,走上前一步,問賀枝玉:“四小姐為什麽要避開老四和老五他們偷偷上京?”

  賀枝玉深深吸了口氣,她知道自己隻是個弱小的平民女子,不可能是朱瑄的對手……但是她差一點就成功了,她進京以後偷偷躲了起來,暗中和賀枝堂身邊的賀家仆從聯係,就是為了等待時機偷偷見金蘭一麵。她忍耐了這麽久,今天終於找到機會見姐姐,沒想到還是功虧一簣。她明明已經走到前廊那裏了,離姐姐隻有一條走廊的距離,突然衝出幾個人按住了她,塞住了她的嘴,她使出渾身力氣逃出院子,又被捉住了。

  她冷笑著道:“倒也沒什麽好瞞著太子殿下的,我隻是想見見我姐姐。”

  掃墨道:“你是殿下的妹妹,你想見殿下,何必繞這麽大的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