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5575
  意識到眼前的正殿是什麽地方後,金蘭嚇得呼吸一滯,緊緊靠在朱瑄身邊“五哥”

  朱瑄拉著她柔軟的小手“這是文華殿,我平時上課的地方正殿隻有舉行講讀儀式的時候才打開,我每天在東廂房上課,講讀官在西耳房值班,出了文華門,往左是左順門,講讀官講課畢,光祿寺會在暖房裏預備酒食款待他們”

  金蘭哭笑不得,不敢四處張望,緊貼著朱瑄,頭埋得低低的,咬牙切齒“你怎麽能帶我來這兒”難怪要她穿男裝他居然帶她出了東宮前朝後寢,前朝可不是她能來的地方兩人站在一起,袖子裏的手十指交握,朱瑄捏緊她的手,小聲說“無事,我想讓你看看我平時上課的地方。”

  金蘭確實很好奇文華殿是什麽模樣的,反正來都來了,不看白不看她抬起頭飛快瞥一眼左右,滿眼金碧輝煌,雄偉壯麗,天晴如洗,樓台肅立,氣勢磅礴的皇家氣派撲麵而來,讓人仰止。她看完了,催促朱瑄“好了,我看到你上課的地方了,趁著沒人發現,我們回去”

  朱瑄笑了笑,“你不想出去逛逛”

  金蘭一怔。

  直到坐著馬車出了宮門,將重簷歇山頂的箭樓和甕城遠遠拋在身後,金蘭才反應過來朱瑄竟然帶著她出了大內宮城她掀開簾子,入目是幹淨整潔的長街,道旁店鋪林立,各色幌子隨風招展,還沒到最熱鬧的時候,不過行人已經多了起來。

  朱瑄說“這裏是皇城內市,不比夜市熱鬧喧囂。”

  京城是天下商貨聚集之地,其繁華昌盛自不必說。六部官衙聚集的正陽門以及崇文門那一帶的市肆尤其繁榮,四方商旅雲聚,天南海北的奇珍異寶市肆上都能看到。每到夜市,更是比肩接踵、人頭攢動,城中百姓不論貴賤、男女、老少,俱都蜂擁而至,萬人空巷,人山人海。內市則設在皇城之內,專門為皇城裏的達官貴人、皇親貴戚和宮中顯耀的宮人服務,比不得夜市熱鬧。

  金蘭擔心宮裏的事“我這樣出來,萬一被人發現了怎麽辦”

  朱瑄拍了拍她頭頂戴的大帽“沒事,我都安排好了,這會兒夜市還沒開,你先逛逛內市晚上我帶你逛夜市,等天黑了再回去。”

  他胸有成竹的樣子,金蘭不好再說什麽她確實很想出宮透透氣不過她知道宮中規矩森嚴,從沒和他說起過,而且她在東宮無拘無束的,一點都不拘謹,漸漸的也就忘了宮外的熱鬧,沒想到他都知道,還早就安排妥當了。

  他怎麽這麽會照顧人她嫁給他以後好像沒為他做過什麽金蘭放下簾子,趴在朱瑄懷裏。

  朱瑄張開手臂摟住她“怎麽不看了”

  金蘭依偎著他“五哥以前出過宮”

  朱瑄點頭“自己出來走走才能通曉市井民情,我隻在皇城逛逛,不會私自出城,幾位閣老都知道。你別怕,就算被發現了也沒什麽,我父皇也經常出大內。”

  金蘭嗯一聲,放鬆下來,問“我聽杜岩說京裏有曉市,我們先去逛曉市”

  朱瑄笑了“曉市天沒亮就開了,天明就撤曉市賣的是舊貨,京中的落魄子弟怕撞見熟人,喜歡在曉市上變賣家藏古董,還有偷盜者趁著天亮之前銷贓”

  曉市也叫鬼市,這會兒早就散了。

  金蘭輕笑“怪不得杜岩說他經常在曉市上買到便宜的古董原來如此。”

  朱瑄摟著她說“杜岩是內書堂出身,最擅長辨別古董器物、名人書畫,每次有出宮的差事他都會搶著領差,就是為了在曉市上多搜羅些古董。”

  金蘭笑道“這也算是施展他的長處”

  原來杜岩這麽狡猾

  馬車徑直穿過長街,在一座高樓前停了下來。高樓有三層,樓前一座大牌,柱上一副楹聯,幾名穿戴整齊的侍者站在門外,見人就笑,一團和氣,禮數周到,樓裏隱隱傳出婉轉悠揚的琴聲。看到金蘭他們乘坐的馬車,兩名侍者迎上前,引著他們從側門進院,過了一重院門,換上幾個剛留發的清秀少年服侍。

  朱瑄先下了馬車,轉身要抱金蘭,金蘭打開他的手,她現在可是富家少爺打扮,而且當著那麽多人呢他笑了笑,伸出胳膊,扶著她下車,護衛緊緊跟在他們身後。進了酒樓,直接上了三樓雅間,侍者知道朱瑄不吃酒,沒有安排案酒,也沒有叫歌女進來伺候。

  不一會兒店家親自上樓來安排席麵,十分殷勤。朱瑄給金蘭夾菜“你試試,這家的南爐鴨做得最好,皮脆肉嫩。”

  金蘭吃了一口,果然外焦裏嫩,鴨皮烤得酥脆,鴨肉細嫩鮮美,還有股淡淡的果木香氣,她奇道“怎麽和宮裏的一個口味”不止味道相似,應該說比宮裏的南爐鴨更好吃。

  看她愛吃,朱瑄又給她夾了一筷子“宮裏尚膳監的太監在這家偷過師”

  宮中貴人並不是頓頓雞鴨魚肉、山珍海味,他們也喜歡宮外市井的吃食,宮裏的太監為討好貴人,時常直接從民間采買。南爐鴨是從南邊傳來的,尚膳監見貴人們個個愛吃,特地派人出宮向酒家請教,可惜酒家說秘方不外傳。尚膳監太監就暗中收買酒樓的仆役,安排小內官偷學。

  金蘭笑道“偷學的果然不如家傳手藝。”

  吃了飯,坐著吃茶,朱瑄看一眼糊了輕紗的格子窗“先去逛逛鋪子。”等逛得差不多了,夜市就該開了。

  金蘭嗯一聲,乖乖跟著朱瑄,心裏很高興,他這是在告訴自己他平時出宮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些什麽

  第52章 撞見

  到了傍晚,東城一帶熙熙攘攘,吹吹打打,人煙湊集,熱鬧起來。

  車馬碌碌,紅塵滾滾。

  當街搭起十幾座戲台彩棚,鑼鼓喧天,笙簧繚繞。一陣鼓聲後,先登台的是一位身穿羅衣、頭梳高髻、鬢畔翠卷朵朵,臉塗得白白的歌伎,圍觀的人群慢慢安靜下來,歌伎唱了幾首小曲,婉轉悅耳,音韻悠揚,似黃鶯出穀,嫋嫋不絕,繼而聲音陡然拔高,嘹亮高亢,穿雲裂石,直達霄漢。

  圍觀者無不鼓掌叫好。

  馬車剛好經過,金蘭掀開車簾一角側耳細聽,發現歌伎唱的是三願。

  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

  一願皇恩頻降,鬆柏對龜鶴,彭祖齊肩。二願子子孫孫,盡貢三元,石崇富貴也休誇,陸地神仙。更三願,願年年佳慶,永保團圓。

  她不由笑道“果然是京師,唱的曲也和別處不同。”

  朱瑄坐在她身邊,笑問“別處唱什麽小曲”

  金蘭臉紅了,趴在車窗前,顧左右而言其他“之後是不是有雜耍看”

  朱瑄挑眉,又問了一遍“什麽小曲圓圓唱給我聽聽。”

  金蘭知道他不好糊弄,隻好道,“我背一首你聽青山在,綠水在,冤家不在。風常來,雨常來,書信不來。災不害,病不害,相思常害。春去愁不去,花開悶不開。淚珠兒汪汪也,滴沒了東洋海。”背完了,笑著說,“這還是一首文雅的”

  其他的諸如什麽“情哥哥”、“親親”、“奴奴”之類的她根本不好意思背給朱瑄聽。她會唱小曲,是跟著養娘學的。民間小曲直抒胸臆,用詞大膽,偏於俗豔,而且大多是關於閨中情怨的小曲,族裏長輩們不許賀家小姐們學,不過長輩們自己也愛聽,每次宴席都會請伎人唱曲,金蘭和枝玉聽得多了,自然都會幾首。進京以後她知道小曲為貴人鄙夷,從來沒當著人唱過。

  朱瑄笑著道,“直率天真,未嚐不可。”忽然湊到金蘭背後,摟著她的腰,在她耳畔低語,“圓圓會唱麽”

  他清亮的嗓音回蕩在密閉的車廂裏,有種呢喃軟語的感覺,金蘭臉紅心跳,但還是堅決地搖了搖頭。

  說話間,歌伎又唱了幾首新曲,圍觀的人群裏爆發出陣陣歡呼聲,原來唱的是工部郎中謝騫的新詩,緊接著戲台上開始雜藝表演,隊舞、細舞、扒竿、筒子、筋鬥、蹬壇、蹬梯,台前人頭攢動,擠得水泄不通。

  金蘭最想看的就是雜耍,朱瑄拉著她下了馬車,護衛緊緊圍繞在他們身邊。他們倆衣飾華貴,奴仆簇擁,氣度不凡,旁人一見就知道非富即貴,紛紛讓開了些。

  朱瑄站定,把金蘭拉到自己身前,握著她的手問“老家沒有夜市”

  台上頭戴尖帽、身穿羅衣的伎人正趴在一根長竿上攀援而上,不斷淩空做出金雞獨立、玉兔搗藥的舞姿,金蘭看得目不轉睛,搖搖頭,隨口道“沒有也有可能有,隻是我不曉得,我沒逛過夜市隻有那次君山表哥帶著我和表妹逛廟會養娘說夜市的地痞閑人太多了,催我們早點回家。”

  她剛來京城的時候很好奇,盼著什麽時候能逛逛夜市,可惜沒有機會出門。過年的時候,趁著熱鬧,陳君山瞞著祝氏帶著她和妹妹逛廟會,雖然那天她和陳家表妹換了男裝,養娘還是怕她們被市集的閑漢占便宜惹出是非來,日頭剛垂下柳梢的時候就催他們趕緊家去,一路嘀嘀咕咕個不停,弄得她和陳家表妹也很緊張,看熱鬧的心思都沒了。

  再後來,好不容易出了一次門,歡歡喜喜到了西苑外,結果就遇上了羅雲瑾,緊接著見到了朱瑄那之後就更沒機會出門了。

  聽到陳君山的名字,朱瑄眉頭一皺,低頭看金蘭。

  她嫌大帽遮住視線,幹脆摘了,彩棚前明燈高懸,五色光影在她臉上流轉,她兩眼放光,雙眸像在漫天璀璨銀河裏浸過,清澈明亮,興致勃勃地盯著台上的伎人瞧,頰邊隱隱有笑渦浮動。

  現在陪在圓圓身邊的人是自己,以後也會是。

  朱瑄一笑,緊緊攥住金蘭的手。

  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雜耍精彩紛呈,逛夜市的男女老少都圍了過來。金蘭抬頭看一眼天色,鱗次櫛比的高樓間浮起一輪明月,她拉著朱瑄的手“再逛逛鋪子就回去吧。”

  朱瑄問“不看了”

  金蘭笑著搖搖頭“今天看夠了。”

  今天是夜市的日子,鋪子還開著,金蘭進店一家家逛過去,看到喜歡的就讓小滿買下,不一會兒幾名內官就抱著、摟著、背著、擔著馬車後麵的幾口箱子轉眼就裝滿了。她買的都是宮裏少見的陳設玩器,不算什麽貴重東西,勝在便宜精巧,比宮裏內官監采買的要實惠得多,她預備留著年節時送人。

  朱瑄出宮的次數不少,金蘭覺得新奇的東西他都見過,陪她逛了一會兒,笑著打趣“這幾家店都快讓你搬空了。”

  金蘭花的是自己賬上的銀子,因而理直氣壯,一邊指揮小滿搬空貨架,一邊道“五哥,我這是在為你儉省,要是讓人采買的話,一百兩銀子也就能買一塊鴉鶻。”

  “圓圓賢惠”朱瑄笑著說,留下一大半護衛守著她,自己帶著人不知道做什麽去了。

  金蘭繼續逛,平常這個時辰她早就半躺在書房榻上看書了,今天逛了一天,卻一點都不覺得累。她問小滿“哪裏有賣摩睺羅的”

  小滿笑著說“說到做摩睺羅的手藝,第一自然當屬蘇州府、杭州府的大師傅京裏的就是城中許師傅家的最好,據說他在蘇州府拜師學藝,學了二十年才出師,他家的摩睺羅精美如玉,種類也多,內官監的爺爺們也常去他家買好的進獻老娘娘。不過那裏人多”

  許家的鋪子正好不遠,金蘭道“過去看看。”

  臨近七夕,家家戶戶都要買摩睺羅,許家的摩睺羅名滿京師,自然顧客盈門,店家夥計忙得滿頭大汗。

  金蘭想要親自挑選摩睺羅,護衛簇擁著頭戴眼紗遮住麵孔的她進了門,腰間刀鞘在燭光中熠熠閃光。夥計精明,一眼看出他們身份不一般,忙笑著迎上前,將他們引去裏麵一間擺放摩睺羅的雅間,裏麵的客人明顯比外麵大堂的要少得多,夥計都是年輕清秀的半大少年。

  外麵大堂貨架上擺放的摩睺羅大多是蠟塑、瓷塑、泥塑或是木頭的,價格便宜。裏麵雅間裏的更為精致,大小種類更多。架上琳琅滿目,燈火照耀之下,每一枚都栩栩如生,神態生動,靈巧凝練,惟妙惟肖。小的摩睺羅隻有指頭大小,最大的高至三尺。有手持蓮花的福蓮童子,有憨態可掬的雙獅戲球,有抱著大紅鯉魚的胖娃娃金珠、象牙、鏤雕,穿紅戴綠,鏤金珠翠,衣褶紋理流暢細膩,精巧靈動價格也更貴。

  金蘭摘下眼紗,從貨架這頭看到那頭,仔細挑選了幾枚,居然足足花了三百兩銀子。她當然不會隨身帶這麽多銀兩,護衛也沒有,小滿以前常跟著朱瑄出宮,留了個名號,說好第二天送錢過來,夥計恭敬地答應著,跟前跟後幫著張羅,態度極為諂媚。

  幾人出了雅間,一人行色匆匆,風塵仆仆,徑直往許家店鋪走來,目光無意間從忘了罩眼紗的金蘭臉上掃過,霎時一怔,站在了原地。

  護衛警覺,立刻察覺到他的失態,皺眉看過去,也怔了怔,擋住他的視線。

  男人三十歲左右的年紀,猿臂蜂腰,身材俊偉,雖然穿著一身圓領窄袖便裝,但睥睨間氣勢不凡,一舉一動隱隱帶著淩人的威嚴氣勢,目光銳利,勢如沉淵。

  金蘭光顧著低頭看匣子裏的摩睺羅,沒有注意到男人,馬車就等在階前,她放下匣子,戴好眼紗,小滿扶她上了馬車。

  朱瑄很快找了過來,原來他去買新鮮果子了,酥蜜餅、圓燋油、脆團、棗泥卷、糊油蒸餅都是剛做好的,幹幹淨淨裝在油紙包裏,他知道她的口味,親自去買的。

  金蘭每樣都嚐了一點,最喜歡酥蜜餅,剛出油鍋的酥蜜餅黃焦香酥,甘甜爽脆,她連吃了五根。

  朱瑄看她喜滋滋坐在車廂裏,吃得雙頰鼓鼓的,笑著道“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他念的是詠寒具的詩。

  金蘭卻覺得他好像意有所指,拈了一根遞給他,雙唇上有淡淡的油光“你也吃一根”

  朱瑄拉住她的手,把她攬進懷裏,低頭吻她。

  過了好一會兒,他氣喘籲籲地鬆開她。

  金蘭輕咳兩聲,掩好衣襟,拿起旁邊的匣子,珍而重之地捧出一隻巴掌大小的摩睺羅“五哥,我剛剛買的,你看這個像不像你”

  朱瑄接過摩睺羅細看,象牙雕縷的少年手執書卷,臨窗而立,底座是金絲絞扭而成,衣帽飾以珠翠,更襯得少年的側影溫潤如玉,散發著淡淡的柔和光澤,確實和他有幾分像。

  他輕笑“買給我的”

  金蘭點點頭“為了挑這個我才親自去買的找了好久,我一見著這個就覺得像你你小時候是不是這樣的”

  朱瑄身形微微一僵,輕聲說“不我小的時候比現在瘦”

  那時的他枯瘦,蒼白,陰鬱,說話結巴。

  金蘭眼波流轉,看一眼摩睺羅,再看一眼朱瑄“五哥你小時候也剃光頭麽”

  她早就想問他了,宮裏的皇子皇女小時候都是剃光頭的。她很難想象朱瑄剃光頭的樣子,雖然他剃成光頭也很好看朱瑄眉峰微皺,看一眼金蘭,她故意擺出一副求知若渴的表情,好奇地盯著他看,一臉精怪俏皮之氣。他笑了笑,縈繞在心頭的傷感霎時煙消雲散,“沒有,我很小的時候就留發了。”

  金蘭滿臉惋惜。

  朱瑄笑著揉了揉她的發頂。

  許家店鋪,金蘭一行人離去後,錦袍男人站在原地,出了一會兒神。

  他氣勢沉穩堅毅,周身一股隱而不顯的肅殺之氣,旁人不敢催促,望著他的目光充滿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