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4795
  “千歲爺”

  杜岩搶著上前,眉頭緊鎖,遞上一盞溫熱的參湯。

  朱瑄喝了幾口參湯,站在簾後緩了一會兒,驀地問“孤身上有沒有血腥氣”

  杜岩愣了一下,明白過來,仔細聞了聞,搖搖頭。

  朱瑄嗯一聲,放下瓷盞,進了內殿,想了想,腳步一頓,還是轉身往淨房去了。

  杜岩納悶地道“殿下在書房”

  朱瑄搖搖手,“我先去洗漱。”

  杜岩知道他這是怕身上有血腥氣嚇著了太子妃,心中感歎一聲,轉頭叫內官去淨房伺候。

  朱瑄洗了澡,換了身家常穿的月白道袍出來,杜岩守在外麵,低聲說“今天殿下巳時起的,大和尚請了脈案,說是無事,留了一副溫補的方子德王妃和慶王妃還有兩位小公主過來找太子妃殿下商量過乞巧的事,吃過飯,殿下看了一會兒書,讓人收拾了北邊的配殿,說是要給宮女住殿下打發人往各宮送瓜果,掃墨他們回來說薛娘娘和沈選侍有什麽傷心事,殿下讓小的打聽一下”

  絮絮叨叨說完了金蘭一整天做的事。

  朱瑄聽完,道“把大和尚開的方子拿來。”

  宮人早就預備著了,忙捧上藥方。

  朱瑄接過細看,方子上隻是些尋常的當歸、黃芪、桂圓、山楂、陳皮之類的滋補之物。他放下方子“提醒她喝補湯,她要是不願喝,多哄著。”

  杜岩眼珠一轉,笑著說“還是得千歲爺親自來哄才行晚膳早就預備著了,殿下非要等千歲爺回來才讓擺膳,我們怎麽勸,殿下都不聽。”

  朱瑄聽得皺眉“她還沒用晚膳”

  今天德王妃她們過來了,金蘭沒去摛藻閣,坐在書房裏看一本東坡先生誌林,正看到先夫人不發宿藏這一篇,一隻手伸過來,從她手中拿走了書。

  “我還沒看完”她伸手去夠書。

  朱瑄站在她麵前,挑了挑眉,瞥一眼書頁上的內容,“我告訴你後麵的內容,程夫人不許人挖開壇子到最後也沒挖開,重新掩埋了。”

  金蘭氣得咬牙。自己看完文章和別人直接告訴她結尾,差別很大好不好朱瑄放下書,笑著輕輕擰一下她的臉,“還沒用晚膳”

  金蘭輕哼一聲,不想搭理朱瑄,肚子卻應景地咕咕叫了兩下。

  “我不餓”她坐著不動,強行為自己挽回麵子。

  朱瑄笑了笑,拉她起身“我餓了,陪我用膳。”

  坐下吃飯,金蘭又被逼著喝了一碗老鴨湯,她給朱瑄也盛了一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朱瑄從她手裏接了湯碗,掃一眼她的手腕。

  金蘭想起他夜裏偷偷爬起來給自己塗藥故意對著他揮揮手腕,“我沒事,連道疤都不會留。”

  朱瑄唔一聲,給她夾了一塊糟鵝胗掌“我有時回來得晚,你不必等我,自己先用膳。”

  金蘭笑著說“沒事,我之前吃了一碗杏仁麵茶。你什麽時候回來,我都等著。”

  他那麽辛苦,回來時黑燈瞎火的不好,她可以等他,陪他說說話也好。

  朱瑄沒說話,繼續吃飯。他的胃口似乎不大好,隻喝了一碗湯,略動了幾筷子蒸糟鰣魚。

  飯後金蘭拉著朱瑄在前廊散了會兒步消食,杜岩送來熬好的藥,朱瑄一碗,金蘭一碗。兩人坐在暖閣裏,喝了藥,金蘭趴在案幾上,從攢盒裏拈了兩枚蜜漬梅皮,一枚噙在齒間,另一枚塞進朱瑄嘴裏。

  她整個人趴在幾上,仰頭看著正襟危坐的朱瑄,雙眸含笑,雪白指尖一枚褐色蜜漬梅皮,輕輕碰一下他的薄唇。

  燭火躍動,映在她臉上,她眸底倒映出搖曳的燭光,亮如星子。朱瑄皺眉,垂眸,一眨不眨地看著她的眼睛,低頭含住了梅皮。

  金蘭收回手,失笑“這可真是同甘共苦了。”

  她轉身去拿剛才還沒看完的書,腰上一緊,朱瑄的氣息突然靠近,手指抬起她的下巴,堵住了她的唇。她被壓得後仰了過去,手肘抵在他胸前,摸到他滾燙的胸膛他不是沒吻過她,不過今天的吻好像特別激烈她暈暈乎乎,手腳酥麻,等她終於被放開的時候,臉上通紅,軟軟地躺在朱瑄懷裏,束發的金釵早就掉了,發髻鬆散,一縷長發落下來,籠在朱瑄膝上。

  朱瑄手指撈起一束發絲,輕聲問“是什麽糖”

  金蘭不語。朱瑄低頭親她,又問了一遍。她隻好紅著臉答“梅皮。”

  朱瑄輕笑,仿佛在回味“難怪這麽甜。”

  暖閣裏伺候的內官早就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杜岩還讓人放下帳幔鋪好了床,槅扇內燈火朦朧。

  朱瑄抱起金蘭。

  他這些天一直在吃藥金蘭可不敢讓他抱,萬一這次又沒抱起來,她真的顏麵無存,不得不思考和德王妃一樣節食不等朱瑄彎腰,她自己利利索索下了地。

  朱瑄臉色微微一沉,眼睫低垂。

  金蘭拉著他轉了個身,推著他往前走幾步,抱住他脖子,趴在他肩膀上,發鬢蹭過他的側臉,“五哥,你背我吧。”

  朱瑄頓了一下,低低地嗯了一聲。

  他背著她一步一步走到拔步床前,金蘭趴在他背上,伸手掀開一重重帳幔。

  金蘭先爬上床,規規矩矩躺好,時不時偷偷瞄一眼朱瑄。

  他坐在床頭,脫了靴子,解開衣襟,脫下外衫,上了床,從背後擁住金蘭,下巴抵在她發頂上,把她整個人攏在懷裏。

  金蘭握住他橫在自己腰間的手,“五哥,你今天是不是不高興”

  朱瑄沒說話,過了好一會兒,才低低地嗯了一聲。

  金蘭想了想,在朱瑄懷裏轉了個身,和他麵對著麵,伸手抱住他。

  朱瑄身體滾燙,手臂用力,緊緊抱住金蘭。

  強大起來需要忍辱負重,更需要鐵腕。

  朝中文官知道他活剮了司禮監的太監,他們選擇幫他隱瞞,因為他的做法太過陰戾,傳揚出去會妨害他的名聲。

  文官同情他的處境,但文官不關心他怎麽一步步走到今天,他們隻是一群看客,他們需要一個仁厚寬容、容易控製的儒生,而不是一個有仇必報、手段很辣的帝王。

  說到底,文官之所以堅定地支持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抗衡嘉平帝,為了壓製司禮監,為了進一步限製皇權。

  嘉平帝利用他和文官鬥法,文官又何嚐不是在利用他他在幾方勢力間行走,猶如踏著冰冷刀尖前行,行差踏錯,就是滿盤皆輸。他不能寄希望於文官願意為他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真正效忠的是皇太子,不是朱瑄,所以他不能一味溫和仁厚。

  朱瑄低頭聞金蘭發間的茉莉花香,慢慢平靜下來,疲倦湧上心頭,慢慢墜入夢鄉。

  第48章 殉葬

  金蘭沒睡著,朱瑄身上火燒一樣發燙,她覺得他可能又發病了。

  等了半晌,聽到朱瑄呼吸聲沉重,她偷偷睜開眼睛,借著高照燈漏進帳幔裏的微光打量他,摸了摸他的額頭,又摸摸他的臉。

  朱瑄動了一下。

  金蘭嚇了一跳,正要收回手,朱瑄發出幾聲模糊的囈語,蹭了蹭她的手心,很依賴的樣子。她等了一會兒,慢慢收回手,他夢中覺察到,眉峰輕皺,她隻好把手放回他臉上,他這才老實了。

  她小心翼翼捧著他那張清秀蒼白的臉,歎口氣,繼而搖頭失笑,閉上眼睛入睡。

  第二天金蘭起身的時候,朱瑄已經起來一會兒了,正站在屏風前換衣,杜岩站在他身後,幫他束網巾。

  她隨手攏起長發,趿拉著睡鞋走到朱瑄身後,從鏡子裏看他“今天要出宮”

  朱瑄道“今天去工部觀政。”

  嘉平帝似乎認清了自己不可能繼續和文官鬥氣,最近時常問大臣朱瑄在六部觀政期間的表現,大臣滿頭黑線陛下您之前嚴防死守,不許太子和大臣結交,連詹事府、左右春坊都成了擺設,所謂的觀政也不過是拿一堆六部例行公事的題本搪塞太子,現在又關心太子但是又下旨大肆封賞鄭貴妃的族人還真是一如既往的搖擺不定。

  不管嘉平帝會不會和以前答應朱瑄出閣讀書時那樣又反悔,朱瑄必須抓住每一個機會,金蘭知道他這些天一直在看治河的書。

  就算身體不舒服,他還是會堅持去工部他早就習慣這樣了,燒得暈暈乎乎的時候還能坐在文華殿和講讀官對談。對他來說,每一次鬆懈都可能導致被廢所以他從不鬆懈。

  金蘭搭著朱瑄的肩膀,繞到他麵前。

  杜岩和另外兩個小內官連忙捧著裝玉革帶、烏紗冠的捧盒退後幾步。

  金蘭踮起腳,手按在朱瑄脖子上,讓他低頭,和他額頭相貼,“還是有點熱今天的藥吃了沒有”

  朱瑄垂眸看她“吃過了。”

  金蘭放開他,探出半個身子去看杜岩。

  杜岩尖著嗓子答“吃了,吃了”

  金蘭問“用過早膳了”

  杜岩點頭如搗蒜“用了,用了千歲爺吃了一碗羊霜銀絲麵。”

  金蘭點點頭,招手讓內官上前,拿起玉革帶,低頭給朱瑄係上,動作很熟練“早點回來。”

  朱瑄嗯一聲,說“你要主持乞巧宴,我找了兩個人幫你,下午掌事公公會帶他們過來拜見你,他們是尚膳監的太監,掌宮中筵宴,熟悉宮務。”

  金蘭訝異道“你什麽時候找的人”他這麽忙,居然還惦記著她這點事朱瑄輕笑,“能者多勞。”看她長發披散、睡眼朦朧的樣子,忍不住笑著揉揉她發頂,“天色還早,再睡一會兒。”

  金蘭漫不經心地答應一聲,送朱瑄出了寢殿。她沒有再接著睡,梳洗裝扮,內官送來早膳,她喝了兩碗蓮子粥,掌事姑姑進殿稟報,說女官來了。

  來人正是黃司正和胡廣薇。

  黃司正教過金蘭,進殿的時候身板挺得筆直。

  胡廣薇卻神態緊張,直冒冷汗。金蘭和周太後撒嬌說想借兩個人使喚,周太後滿口答應,於是她就這麽被送到了東宮,她年紀不大,拿主意的人是姐姐胡令真,乍一下和姐姐分開,而且分開她們的人還是太子妃,她委實難以鎮定。皇太子對太子妃的看重所有人都看在眼裏,太子妃想除掉她易如反掌,反正皇太子會幫太子妃遮掩。

  金蘭笑著迎出內殿,黃司正和胡廣薇朝她行禮,她道“等會兒趙王妃她們過來了,我們一起商量。”

  胡廣薇心中叫苦這三位王妃都曾在選秀的時候被她姐姐刁難。

  不一會兒德王妃、慶王妃拉著趙王妃一起來了,趙王妃比胡廣薇還要緊張,特地拉上了兩位小公主活躍氣氛。再次見到胡廣薇,趙王妃眼角風掃都不掃她一下,就像不認識她一樣。

  乞巧的宴席都是夜裏,要陳設瓜果於樓台之上,乞巧、拜月、供奉摩喉羅,宮人們比賽針法,對月占卜周太後年紀大了,熬不了夜,黃司正建議黃昏就開宴,金蘭和德王妃幾人深以為然。周太後喜歡被宮妃們簇擁著奉承,但年事已高,愛打瞌睡,每次宴席幾乎有一半辰光是睡過去的。

  金蘭昨天讓人收拾了配殿,就是給黃司正和胡廣薇住的,另外還分別撥了二十名宮女給兩人使喚“這些宮女聰明伶俐,就是沒怎麽磨煉過,若能跟著姑姑學些本事,以後長大了分去各宮當差,一定能獨當一麵。”

  宮女被掌事姑姑帶進來給黃司正和胡廣薇請安,黃司正掃一眼宮女,發現這批宮女年紀有大有小最小的隻有七八歲的樣子,最年長的十六歲。

  金蘭笑著說“她們白天跟著姑姑,夜裏跟著掌事姑姑和胡女官讀書認字,每隔十天考校一次。”

  黃司正眼神閃爍了一下,讓宮女們自報姓名。

  宮女們排好次序,一個個叫出自己的名字,口齒清楚,大大方方。

  黃司正遲疑了片刻宮中女校已經廢置,太子妃借著主持宮宴的名義讓這批宮女學習,不就是等於重開女校嗎眼前這批宮女雖然年齡各異,但規矩都很好,看起來確實聰明伶俐、反應靈敏,很可能是從普通宮女中遴選出來的,當初宮女雖然可以去女校讀書,但因為提督太監敷衍了事,大多數宮女又不思進取,覺得讀書枯燥辛苦,不願刻苦勤學,優異者寥寥現在太子妃選出的這批宮女顯然不用一邊當差一邊上學,她們就是被選出來加以培養的莫非太子妃要培養一批忠於她的女官女官沒落,除開皇帝重用宦官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後位不穩,皇後的廢立全由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皇後沒有震懾六宮的威望,自然不能領導女官如果宮中迎來一位地位穩固的中宮皇後,而且是一位胸襟開闊、尊重女官、樂於放權給女官的皇後黃司正仿佛思考了很久,但在胡廣薇看來,黃司正隻是稍稍猶豫了一下便笑著朝金蘭行禮,答應教導宮女。

  德王妃和慶王妃見狀,彼此交換一個眼神太子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太子妃也在不動聲色地籠絡人心,老老實實果然是最明智的做法。

  趙王妃拉著兩個小公主坐在一邊吃果子,很少開口說話,金蘭問她意見的時候,她就點點頭。昨晚趙王不知道受了什麽刺激,回到房裏摔摔打打,屋中的古董玩器都被他摔了個稀碎,她嚇得在暖閣裏躲了一整夜,今早趙王目光陰鷙地盯著她,警告她暫時不要動金蘭,她巴不得如此,隻想安安生生熬到趙王出京就藩如果趙王能活到那個時候。

  金蘭留幾位王妃用膳,黃司正和胡廣薇告退。

  掌事姑姑領著兩人去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