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4338
  心裏似被尖刀狠狠剜了一下,埋藏在心底最深處的苦瞬時湧了上來。

  摧心剖肝,切膚之痛,也不過如此。

  朱瑄臉上的笑容淡了下去,低頭抿了口蓮子湯。

  你早就認識我了,圓圓,在我八歲的那一年。

  隻是現在的你不知道而已。

  而我記得和你相處的點點滴滴,帶著兩個人的記憶,等了足足六年,終於等到了你。

  第41章 妯娌

  燭火照耀,裙裾窸窣,金蘭身穿赤色大衫、鸞鳳雲紋鞠衣,站在落地玻璃鏡前,由內官們服侍著戴上花釵鳳冠。

  東宮大婚後,趙王、德王、慶王也陸續於日前成婚,禮部、宗人府忙得連軸轉。按規矩,今天幾位皇子應當帶著他們的王妃來東宮拜見身為皇太子和太子妃的朱瑄和金蘭,行四拜禮儀。

  金蘭天還沒亮就開始梳洗了。

  朱瑄也起身換衣,坐在燈前看書,眼神卻時不時在她身上打轉。

  金蘭從鏡子裏對上朱瑄的視線,被他看得發毛,趕他出去“你別坐那兒看了去書房。”

  朱瑄笑笑,握著書,依言起身出去。

  不一會兒又轉了回來,走到金蘭身後,纖長手指從剔紅匣子裏拈了一枝金玉梅花簪子戴在金蘭鬢邊,看著銅鏡,低笑“你戴這個好看。”

  侍候的內官都低下了頭。

  金蘭對著鏡子看了看,瞥一眼朱瑄,雙瞳剪水,唇邊含笑,小聲說“夫君,我戴什麽都好看,是不是”

  朱瑄怔了怔,笑出了聲,“是,太子妃天姿國色,為夫寤寐思服。”

  金蘭有意戲謔,朱瑄接得這麽爽快,反倒讓她有些害羞“你別搗亂了,出去看書去。”

  “我這是搗亂麽”朱瑄笑著出去了。

  半個時辰後,三位皇子和他們的王妃在禮官的引領下進殿。趙王、德王、慶王的母妃連個妃子的名分都沒有,隻是選侍、嬪之流,三人都養在鄭貴妃名下。金蘭聽杜岩說,以前朱瑄在昭德宮住過一段時日,那時候幾位皇子相依為命,感情很好,每次鄭貴妃發怒時,朱瑄會挺身而出保護幾位弟弟。後來朱瑄被周太後接出昭德宮,幾位皇子之間就疏遠了。

  趙王和朱瑄身世相似,也是他母妃偷偷生養的,他母妃馮娘娘還在人世,就住在昭德宮的配殿中。德王、慶王剛出生就被鄭貴妃抱養,生母和馮娘娘擠在一起住配殿,深居簡出,平時很少出席宮中宴飲。

  禮官朗聲詠唱,趙王、德王、慶王和三位王妃踏著遲緩的步子,聯袂走進正堂。

  趙王五官端正,身材挺拔,趙王妃人若桃花,眉眼清秀。德王、慶王年紀還小,雖然身著親王禮服,看著卻是一團孩子氣,他們的王妃年紀稍長些,一個溫柔敦厚,靦腆斯文,一個柳葉長眉,一臉好奇神色,進殿以後一直抬著眼簾打量金蘭,看著就是個活潑好動的。

  朱瑄端坐堂前,坐著受了幾位皇子、王妃的拜禮。金蘭示意宮人送上預備好的賀儀,三位皇子和皇妃拜受。

  禮部督促幾位皇子成婚時向朱瑄行拜禮,無疑是再一次向世人昭示朱瑄儲君地位穩固,提醒三位皇子務必對皇太子保持敬畏。

  趙王起身時臉上閃過一絲憤懣之意。

  據說鄭貴妃以前最喜歡趙王,後來趙王年紀大了,偶爾不服管束,她又嫌趙王太聰明,轉而偏寵平庸的德王和慶王其實這些都是鄭貴妃控製幾位皇子的手段,誰聽話她就偏疼誰。趙王自認為出身不比朱瑄的差,他母妃怎麽說也是選秀出身的後妃,他又是貴妃親自撫養長大的,他比朱瑄更合適當太子。這幾年錢興和鄭貴妃打壓朱瑄,就是為了扶持趙王。

  趙王態度冷淡,趙王妃卻是個慎重的,行禮跪拜規規矩矩。

  德王和慶王年紀不大,一個生得圓胖肥壯,一個瘦巴巴像根細竹竿,一臉茫然地跟著趙王行拜禮,看起來渾渾噩噩,完全還沒適應新郎的身份。德王妃和慶王妃畢竟年長,一看就比她們的丈夫更穩重,舉止端莊得體。

  暖閣裏準備了茶點麵果,行完跪拜禮後,眾人挪到暖閣裏吃茶。

  金蘭先帶著三位王妃去偏殿換衣,宮人伺候幾人取下鳳冠,脫了禮服,換上較為輕便的襖裙吉服。

  趙王妃沉默寡言,神態間帶了幾分防備,不關己事不張口。

  德王妃和德王一樣生得白白胖胖的,體格稍壯,慶王妃清瘦苗條,見人就笑金蘭懷疑選婚太監故意挑了兩個和皇子體態差不多的王妃,德王和德王妃站在一起就像兩座鐵塔,慶王和慶王妃就是兩根竹竿這要是起了大風,德王和德王妃夫婦倆可以巋然不動,慶王和慶王妃這對小可憐準得被風吹得搖搖擺擺幾位王妃換了襖裙,坐在偏殿裏吃茶吃窩絲糖,她們都是選秀出身,雖然性格不一樣,但都是青春年少的小娘子,還沒有經曆過宮闈爭鬥,見金蘭言語客氣、溫柔可親,不知不覺放下心防,笑著和她說話。趙王妃還有些拘謹,德王妃和慶王妃已經商量著閑了找金蘭一起玩葉子牌。

  說笑了一會兒,金蘭帶著三位王妃出了偏殿。

  暖閣氣氛僵硬,幾位皇子似乎起了爭執,侍立的仆從都低著頭一動不動,宛如泥胎木偶。

  金蘭飛快掃一眼暖閣,朱瑄神色冷淡,趙王臉色鬱鬱,慶王和德王一胖一瘦,依舊一臉茫然無措的表情。

  她想了想,拉著趙王妃的手走進去,示意宮人添茶,笑著對趙王幾人道“我帶著幾位弟妹去仁壽宮給皇祖母請安,你們可別舍不得。”

  她以長嫂的身份說話,趙王不好端架子,和慶王、德王一起站了起來,恭敬地道“勞嫂子照看,她年紀小不懂事,望嫂子多照應些。”

  客氣幾句,金蘭看一眼朱瑄,朱瑄朝她搖了搖頭,示意無事。她領著幾位王妃出了暖閣,往仁壽宮行去。

  暖閣裏的氣氛重又變得沉重。

  德王心寬體胖,胸無城府,有意活躍氣氛,笑著對朱瑄道“嫂子果然貌美如花”

  一句話還沒說完,朱瑄的臉色愈加冷淡。

  德王並未發覺,自顧自接下去道“淑逸閑華難怪皇兄愛如珍寶”

  閣中伺候的宮人一臉沉痛,很想一把捂住德王的嘴巴您抬抬眼吧,瞧見千歲爺看您的冰冷眼神沒再不住嘴,您將來準得被打發到最偏遠的藩地去仁壽宮裏,周太後年紀大了,覺少,知道今天幾位王妃來拜見,早已經穿戴好了,由宮妃們簇擁著在花園亭子裏賞花,遠遠看到金蘭一行人走近,笑向身邊人道“都娶了媳婦,再過兩年宮裏就更熱鬧了。”

  看嘉平帝的意思,趙王、德王、慶王短時間裏不可能出京就藩。眾人心中早就有了數,聽周太後這麽說,心中愈加篤定,彼此交換了一個心領神會的眼神鄭貴妃一日不倒,趙王幾人就一日不會就藩。

  金蘭看到亭子裏花團錦簇的,腳步加快,領著三位王妃給周太後行禮。

  今天三位王妃是主角,宮妃們不打趣她了,一個勁兒圍著王妃們取笑。幾位王妃羞紅了臉,不怎麽吭聲。

  趙王幾人是鄭貴妃撫養長大的,周太後和鄭貴妃不和,素來不大搭理趙王,對幾個王妃也冷淡,敷衍了幾句,把金蘭叫到跟前,拉著她的手問長問短。

  宮妃們湊趣,問金蘭每天在東宮做什麽。

  金蘭笑著答“也沒做什麽,讀了些書。”

  “怎麽和太子一樣成天躲在屋子裏看書難怪你們兩個投契。”周太後笑著道。

  沈選侍道“我瞧著太子妃好像胖了點,看來宮中的飲食果然合太子妃的胃口。”

  眾人想起金蘭第一次來仁壽宮的那天說的話,哄然大笑。

  金蘭微笑以對。

  趙王妃、德王妃、慶王妃被眾人冷落,隻能站在一邊陪笑。

  賞過茉莉、芙蓉、梔子,吃了甜瓜、鳳菱,喝了蓮子湯,宮人安設好牌桌,請周太後幾人上桌抹牌。

  金蘭站在旁邊照應了一會兒,領著三位王妃告退,仁壽宮的掌事姑姑親自送幾人出了宮門。

  一列身穿女官服色的宮人捧著大捧盒經過,趙王妃忽然指著其中一人,道“這位女官看著麵善。”

  眾人沒有在意,等到那女官走到近前來,卻都愣住了,麵麵相覷。

  被趙王妃指著的女官正是胡廣薇。

  胡廣薇早就看到金蘭一行人了,見趙王妃朝自己示意,出列走到幾人麵前。

  德王妃和慶王妃一臉無措。

  金蘭撩起眼簾,看一眼趙王妃。

  趙王妃朝她笑了笑,“以前在宮裏的時候,我和胡女官同住一間屋子,我還道是認錯了人,原來真是胡女官”

  德王妃和慶王妃臉色發白,不敢吭聲。

  胡廣薇也神色尷尬,一張臉紅紅白白,脊背挺得直直的,一語不發地杵在幾人跟前,她是女官,趙王妃不發話,她隻能站著等她示下。

  金蘭先開了口,含笑問“皇祖母宮裏的鳳菱好吃,又甜又脆還沒到秋天,哪裏來的鳳菱”

  胡廣薇低著頭答“鳳菱是婁縣進貢的,據說他們那裏的人會養鳳菱,每年鳳菱都比其他地方的熟得早。”

  “原來如此。”金蘭輕笑,示意胡廣薇可以離開。

  胡廣薇詫異地看她一眼,朝她行禮,捧著捧盒走遠。

  金蘭站在階前,回頭看一眼趙王妃,眼神冷冽。

  趙王妃以為她看起來溫柔和順,應當是個軟綿綿的性子,不料她居然當麵變臉,一時竟被她身上散發出的氣勢所懾,喉嚨裏像塞了團棉花,想說話,卻一點聲音都發不出。

  秀女們勾心鬥角,不管背後怎麽使心機,麵上從來都和和氣氣的,姐姐妹妹親親熱熱叫成一團,她還沒見過像金蘭這樣說翻臉就翻臉的。

  金蘭淡淡地道“我們幾人本是平民之女,年齡相近,一朝嫁入皇家,理當互相扶持我看你們就和看自家姐妹一樣”

  說著笑了笑,似譏諷,又似隻是無心感歎,看也不看趙王妃一眼,轉身就走。

  伺候的宮人連忙疾步跟上去。

  趙王妃臉上血色褪盡。

  德王妃和慶王妃反應了過來,膽怯地掃一眼趙王妃。

  趙王妃一語不發。

  小滿攙著金蘭上了轎子,看她麵色冰冷,小聲勸“殿下何苦為這種人生氣,小心氣壞了身子。”

  金蘭一笑,“我不是生氣”

  她隻是失望。

  趙王妃、德王妃和慶王妃和她年紀差不多,個個清秀貌美,看著都是蕙質蘭心的好姑娘沒想到趙王妃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朝她下手。

  趙王妃知道胡廣薇的身份,故意當著她的麵叫住胡廣薇,存心折辱胡廣薇看似是在笨拙地討好她,其實居心叵測。

  人人都知道胡廣薇謀嫁東宮,如果金蘭剛才站在一邊冷眼旁觀趙王妃羞辱她,那世人根本不會在意趙王妃羞辱胡廣薇的理由是什麽,她們隻會關注金蘭的態度。

  流言蜚語,眾口鑠金。

  她們會說金蘭嫉恨胡廣薇,但礙於周太後不好朝胡廣薇發難,於是故意攛掇趙王妃這麽做敗壞她的名聲,同時讓她和周太後起隔閡,離間東宮和仁壽宮再不濟也能讓胡廣薇和東宮牽扯更深,以後別人提起胡廣薇就會說她是太子妃提防的人要不了多久,太子妃心胸狹小的傳言就會傳遍京師金蘭微笑。

  不管她怎麽看待胡廣薇,胡廣薇都是周太後宮裏的女官。她此前言語譏諷胡令真,那是因為知道胡令真性子要強,隻需當麵挑明胡令真的心機,胡家姐妹自會收斂。

  而且她以後還有用得著胡廣薇的地方。

  趙王妃以為她會因為一己之私坐視胡廣薇被欺辱,實在太小看她了。

  她沒那個閑工夫。

  第42章 鄭貴妃

  德王妃和慶王妃離開的時候對金蘭的態度比先前恭敬了幾分,慶王妃不敢明目張膽打量她了。

  趙王妃倒是沉穩,雖然被金蘭當麵點破心機,自己臊了一會兒,過後還是和沒事人一樣和德王妃、慶王妃談笑。德王妃和慶王妃被金蘭嚇著了,不怎麽理會趙王妃。

  回到東宮,金蘭和朱瑄說了宮門前的事“趙王妃這麽做,是不是為了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