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節
作者:易楠蘇伊      更新:2020-07-10 19:46      字數:3969
  柳月晨正在院子裏陪兒子走路。兩歲的小人跑得飛快,一眨眼就不見了。

  老三從樹後把人揪過來,騎在肩頭,把今天發生的大事說給她聽。

  柳月晨果然大吃一驚,隨即又笑了,“婆婆真的一點一點在完成她的心願。”

  讓女子當官這絕對是開天辟地頭一遭了。但她相信,天後開了這個頭絕對不會讓它滅下去。

  現在隻是爭取一點點位置,但是時間久了,恐怕就會跟男人一起競爭官職了。

  柳月晨想到自己打小就得父親栽培,經史子集無一不曉,她掐著手指,心跳得厲害,嘴唇和眉毛都在顫抖。

  老三唬了一跳,將兒子放到地上,兒子一溜煙跑走了,丫鬟婆子立刻跟過去追他。

  老三握住柳月晨的手,“你怎麽了?是不是冷啊?怎麽在發抖呢?”

  柳月晨眼睛亮得驚人,“我要參加。”

  老三完全驚呆了,張大嘴看著自己的娘子,“你?”

  柳月晨很肯定點頭,“我自小就得爹爹栽培。每次他都十分遺憾地跟我說,為何我不是男孩,如果我是男孩就能為柳家光宗耀祖。我想試一試。”

  老三看著粗枝大葉,其實心胸最為寬廣。聽她說得這麽可憐,“那成!你盡管參加,我支持你。”他抓了抓頭發,“當初小四是得崔大人指點才考中榜眼。要麽我去求他教教你?咱們好歹是親戚,他不會小氣的。”

  柳月晨哭笑不得,拍了他一下,“瞎說什麽呢。男女授受不親。你讓他教我,回頭旁人該說閑話了。”

  老三愣了愣,手捏到自己腰間的刀柄,上麵冰冰涼涼的觸感讓他緩了神。

  兩人成親這麽久了,柳月晨當然知道他這個小動作是什麽意思。他性子急躁,婆婆讓他快要亂說話時,摸摸刀柄,就能清醒一二了。柳月晨好奇,“你怎麽了?有話直說。”

  老三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柳月晨最是耐心,也不催他。

  老三最終還是憋不住,跺了跺腳,小心翼翼看了她一眼,“我說了,那你可別生氣?”

  柳月晨哭笑不得,“行,你說吧。”

  老三抓了抓頭發,“娘子,你有沒有覺得你把你自己困死了?既然你想當女官,那你就不能怕別人說閑話。你現在隻是跟崔大人請教學問就諸多顧忌,以後你還怎麽幫娘出來辦事啊。”

  辦事就得跟各種人打交道,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男人,她連認識的人都放不開。不認識的人還不定怎麽樣了呢?

  這話可以說是給了柳月晨一記重擊。是啊,科舉不是終點,考中才是仕途的起點。

  柳月晨羞愧難當,枉她自認為聰明,其實還不如相公這個粗人想得周到。

  柳月晨向老三謝了又謝,弄得老三不好意思起來。

  柳月晨試探著問,“你就這麽放心我?”

  老三將胸脯拍得啪啪作響,“那有什麽不放心的。旁人的閑言碎語都是狗屁。我娘子學問好,將來咱們孩子也能走科舉,這是多麽好的事啊。我一個大男人沒那個腦子就罷子,心胸再不寬廣,那我可就一點優點都沒了。”

  柳月晨心中感動,靠在他懷裏,“沒有。你優點也很多。你武官蓋世,少有能及,是個頂天立地的鐵漢子。嫁給你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老三嘿嘿傻笑,附手在她耳邊說了一句什麽。

  柳月晨羞得麵紅耳赤,狠狠掐了他一下。老三見她沒有搖頭,知道她這是答應了,樂得將人抱起,直往屋裏衝。

  第139章

  柳月晨最終還是同意了自家相公的意見,去崔府請教。不過她不是一個人去的。帶著老三一起。

  她坦坦蕩蕩,可以不在乎名聲,但對方若是介意,豈不是錯失大好機會。

  老三提著重禮到崔府求見崔大人,並說明自己的來意,“晚輩冒昧打擾崔叔父請您見諒。我娘子自小得嶽父大人親授,也想參加此次科舉,想求您指點一二。”

  要是往日,老三必然不敢進崔府這種書香世家,總覺得自己與崔府格格不入。

  但此次為了自家娘子,他再怎麽覺得別扭,也得上陣。在家裏把這句話練了幾十遍,終於說順暢了。

  崔大人聽到這話,微微有些驚訝,不過他倒是沒有拒絕。兩家好歹是姻親,老三又是天後娘娘的親生兒子。不看僧麵看佛麵。隻是幫著指點而已,也不算什麽。

  他帶兩人去書房,邊走邊道,“此次天後娘娘任用女官恐怕不會善罷甘休。你們走這一步也算是趕上好時機了。”

  可惜他們崔家女兒學的都是女戒、女則,對經史子集一竅不通,臨時惡補也晚了。

  崔大人把科舉要考的內容簡單給柳月晨梳理一遍,發現老三剛剛所言果真不是虛言。柳月晨所學很紮實,也有自己的見解。並且她從女子角度來看問題,頗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想來她此次考科舉未必徒勞無功。

  一直到臨考前,崔大人都在幫柳月晨梳理。

  有時候老三沒空,她就帶著自己的丫鬟一起過來,總歸不會落人話柄。

  為了讓此次參加者眾多,林雲舒特地把春闈日期定到六月六。

  群臣們也沒什麽意見。主要是天皇打仗,朝廷為了源源不斷給他籌集糧草,戶部,吏部,兵部,工部都忙瘋了。春闈能晚一點舉行也是好事。

  很快到了六月六,據統計,此次參加春闈的舉子一共有一千兩百五十三人,女子總共兩百零六,加起來一千四百五十九,共錄取三百位進士。

  林雲舒對這個數據倒是很滿意。

  此次試卷男女雖一樣,但男女並不在同一個考場。女子的考場在貢院旁邊,是工部新建的房子。

  女子可供的官職一共有兩在部門分別為太府寺和少府寺,都是供應皇室用度的部門。相當於清朝的內務府。

  兩個部門一共有三百五十四個職位,但空出來的職位隻有六十二。

  也就是說此次女子錄取人數是六十二。剩下兩百三十八才是男子錄取數。競爭比哪一年都要激烈。

  柳月晨意料之中,中了會試,名次還極為靠前,第四名。

  老三得知消息,把幾個兄弟女子弟媳都叫到家裏慶賀。

  吃飯時,淩淩酸溜溜道,“以後咱娘最喜歡的兒媳是三弟妹了。”

  明明她跟婆婆最是誌趣相投,婆婆也最寵她,可惜婆婆進了宮後,她一年才能見到一次麵。婆婆準是把她給忘了。

  崔宛毓是命婦,經常可以進宮,陪婆婆的次數最多,這三年來是她最得婆婆心。

  聽到這話,她也不免有些吃味,隻是到底羨慕不來,“你若想討婆婆歡心,不如也撿起書本考科舉?”

  這個建議嚇得淩淩臉都白了,“可饒了我吧,我寧願去考武舉都不參加科舉。”

  老二怔了怔,“你要考武舉?”

  其他人也看過來。

  淩淩擺了擺手,“我剛剛就是隨口說說的。不……”

  哪知她還沒說完,老三一拍桌子道,“二嫂,你說你一身武功,不考武舉是不是可惜了?你要是去參加,說不定還能進宮當娘的貼身侍衛。”

  淩淩摸著下巴,蠢蠢欲動。

  咦,這主意不錯啊。她給天後娘娘當侍衛,她那些師兄師弟要是知道,還不得羨慕死她啊。

  老二撫了撫額,欲言又止。

  老三見此不高興了,“二哥,不是弟弟說你,你這人啥都好,就是心眼小。二嫂要是真考上武狀元也是給你們家爭光。你一個大男人跟女人計較,你心眼太小了吧?”

  老二扔了個顆花生米過去,老三嬉笑著張嘴去接。

  老二重重歎了口氣,“我是那種小氣人嘛。你二嫂武功高強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我倆打架,你見我什麽時候贏過她?”

  這話說得一點也不虧心。

  兩口子脾氣好,倒是真沒打架。但是要真打起來,淩淩絕對是碾壓老二。

  眾人齊齊笑出聲。

  老二也不覺得丟人,“咱家虎子現在整天要練武,這都管不住了,要是他娘考上武狀元,他還不得上天。”

  小四握了握手指,“不如我找關係把他送到國子監吧。讓他也收收心。”

  老二眼睛一亮,“會不會很麻煩?”

  小四搖頭,“不麻煩。我們家本來就有一個名額,我家文豹還小,名額空著也是空著。”

  老三嘟噥一聲,“我覺得虎子有這個天賦,你就讓他考武舉唄。幹啥一定要他走科舉?怪不得虎子說你自己都考不上,還讓他考。”

  老二擰著眉,瞪了他一眼,“先生說他有天賦。我當然要培養他。再說了,我也沒禁止他學武啊。文武雙全不是更好。”

  一直沒開口的老大眼睛都瞪圓了,“何著你比老三更狠,難不成還想讓他考兩樣?”

  老二扁著嘴,“等你家阿壽長大了,你就知道什麽叫望子成龍了。”

  老大:“……”

  他真沒想那麽多,他隻想把阿壽培養長大,然後讓阿壽繼承他的衣缽。

  小四卻覺得二哥這想法挺好,“有天賦不讀書太浪費了。咱們家有錢有權,為什麽要讓孩子去戰場九死一生掙功績呢。”

  老三無話可說。他原本也想像趙飛一樣當兵打仗。但是考慮到家裏妻子柔弱,孩子年幼,母親年紀又大,要是他真有個萬一,他們該怎麽辦呢?

  小四見三哥讚同他的話,又看向大哥,“大哥,我知道你疼阿壽跟命根子似的。但是阿壽畢竟是你唯一的兒子。你難道就不想好好培養他嗎?”

  老大擰著眉思考,嚴春娘卻覺得沒必要這麽累,“我們家隻有阿壽一個孩子,我隻想把他培養成人,早點給他娶妻生子。多得幾個孩子。”

  柳月晨和淩淩,甚至崔宛毓都不認同。但到底是妯娌,隔著一層,不好大剌剌說出來。

  老三啼笑皆非,“大哥家寬得不得了,二哥家緊得不得了。你倆可真逗。”

  老大和老二麵麵相覷。

  柳月晨捅了捅老三的腰窩,“行啦。這些以後再說吧。要是阿壽真的有讀書天賦,難不成大哥大嫂還能攔著他不學不成?”

  老大忙道,“那肯定不會。我們隨他。”

  會試之後就是殿試。

  林雲舒第一次出題。去年天皇出的題目就驚掉眾人下巴,此次天後出題,眾人更是擔心不已。生怕她又出得很偏。

  也確實不負大家所望,林雲舒的出題目,竟是關於孩子出生問題。

  用白話文翻譯如下:

  據戶部給的資料,每年出生的女嬰與男嬰為80比104,這說明什麽問題?請大家詳述,並寫出解決之法。

  這題目出得倒是沒有太偏。總體上來說還是跟民生有關係的。但是還是頭一回有人出這樣的題目。

  照理說這是策論,字數應該是兩千字為好,但是後麵寫出字數不限的字樣。也就是說可以任意發揮。

  考生為此絞盡腦汁。女嬰出生率低,原因寫得越多越好,分就越高。至於解決問題之法也是同樣的道理。

  文武百官都為這些考生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