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作者:易楠蘇伊      更新:2020-07-10 19:46      字數:4002
  得知她要求見皇上,禦林軍進去稟告。

  不多時,王公公出來了,滿臉堆笑請她進去。林雲舒丟給他一包零食,王公公守在門口,笑眯了眼。

  林雲舒進去的時候,皇上正伏案寫字,他表情嚴峻,麵色卻有一種病態的蒼白。

  林雲舒輕聲咳了咳,上前行禮問好。

  皇上抬起頭,看到她時,還微微有些驚訝,“真難得,你竟會主動進宮看我。”

  林雲舒老臉一紅,卻沒有跟他虛與委蛇,“我昨兒聽我小兒子說皇上病了,怎麽不好生歇息?”

  皇上心中慰貼,麵上卻未曾表露,反而隨口道,“忙起政事來,哪還顧得上身體。這些年都習慣了。”說完,他揉了揉眉心。

  林雲舒默默歎了口氣,“皇上是為奉元帝返京一事費解神嗎?”

  皇上也沒否認,神色落到麵前並排的兩堆奏折上,一堆高,一堆低,“真遇到事了,我才知道我這個皇帝並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好皇帝。”

  林雲舒察覺到他話裏的愁苦,“皇上?”

  皇上拍了拍那座高的奏折,“這些全是想要把奉元帝接回來的。”

  林雲舒視線落到那堆低的人,這堆裏恐怕就是保持中立或是不讚成迎回來吧。

  林雲舒想了想,安慰道,“奉元帝畢竟是月國的皇帝,在金國當俘虜,對月國太難聽。朝臣們想迎他回來,未必就是想跟皇上對著幹。”

  皇上擺了擺手,“你就別安慰我了。我從小到大什麽樣的事沒經曆過。我不會自欺欺人。”

  林雲舒詞窮了。要不是看他實在頹廢,她怎麽會想安慰他呢。罷了,他這樣的人,哪怕處在頹勢,也隻願麵對慘淡的真實,而不是虛言妄語。

  這份內心的強大的,讓林雲舒汗顏。

  皇上勾了勾唇角,“我能從一無所有登上九五之尊,靠的可不是這些人。而是我自己。”

  這話倒是實的。他登上帝位靠的是自己的兵權,而不是文官。

  這些文官想要奉元帝回來,其實並不是對奉元帝多麽忠心,而是奉元帝生性軟弱,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

  反觀皇上眼底揉不得沙子,又重用武官,對武官的待遇比文官也差不了多少。

  文武自來就有紛爭,一方強另一方就弱。這些文官就懷念奉元帝的好了。

  “皇上打算怎麽對付他們?”林雲舒見皇上眼底露出那種運籌帷幄的精光,猜到皇上已經想到法子來對付他們了。

  皇上淺淺一笑,“自然是一網打盡了。”

  這麽多官員一次清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林雲舒難免有些擔憂。照理說她跟皇上不算一條船上的,畢竟誰當皇帝都不妨礙皇太孫的繼位。但她就不喜歡奉元帝,要不是他昏庸無道,任人唯親,月國怎麽會成今天這樣。

  林雲舒試探著問,“奉元帝來了,皇上要怎麽對付他?幽禁他還是殺了他?”

  明麵上的殺是不可能的,讓一個人死的方法有很多。隨便哪一條都能用。

  皇上走上前,凝視著她,“你若答應進官為後,我就告訴你?”

  林雲舒老臉一紅,退後兩步,“我一個寡婦如何能當皇後?皇後這是尋我開心呢?”

  皇上搖頭,很是認真地考慮,“寡婦為何不能當皇後?曆朝曆代也沒這條規定啊?你不想進宮,隻是舍不得你老封君的位置。不想死守皇城。我能理解。”

  林雲舒大鬆一口氣,卻聽皇上又道,“不過當皇後也有好處。那就是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林雲舒怔了怔,“我想做什麽事?”

  她怎麽不知道她還有想做而又不能做的事呢?

  皇上視線落到她的腳上,“難道你不想廢除小腳的陋習嗎?隻要你當皇後,親自下懿旨,月國上下無人敢不從。”

  林雲舒前世隻是個受盡父母寵愛的女孩,遇到男友被他寵,她其實並不知道自己還有當女強人的想法。她做一行愛一行,從未想過往上爬,隻想將事情做好。現在皇上說起這事,林雲舒心裏竟升起一絲豪情萬丈來。

  也許她也能當個好皇後,解救成千上萬的女性同胞免受小腳的摧殘。

  穿越之初,她不介意自己年齡老了十幾歲,也不在乎多了四個兒子,更不嫌棄家境一貧如洗,但她真的痛恨自己是個小腳,就連逛個街,她都不能盡興。尤其是原身記憶裏,有件往事,一直讓她深惡痛絕。她的閨中姐妹因為裹腳而傷口發炎,不到七歲就死去。

  給年幼的原身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

  原來她心底是有幾分反叛意識的,她想要造福女性同胞。哪怕前提是依附一個男人。

  林雲舒承認自己可恥的心動了。她當醫生其實也有點聖母心,她想救死扶傷,成為一名女英雄。

  但是她穩婆的身份隻會給家人帶來羞辱。反倒是當皇後,能救助更多人。

  “你好好想想。待我與奉元帝鬥法完畢,你再決定也不遲。”皇上清冷而又溫和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

  林雲舒終於回過頭來,他看著自信滿滿,其實還是有一絲不確定的。倘使他真的不能鬥垮奉元帝,現在娶了她,就是帶累了她。

  林雲舒不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相反她性子還很柔軟,“為什麽你不直接頒聖旨?”

  皇上搖頭,“我又不是十七歲的小年輕。我倆年紀已至半百,如若不能讓你心甘情願入宮,我找的不是幫手,而是對頭了。”

  這話倒是說的是實話。林雲舒沒想到他們認識這麽短,他就可以如此了解她。

  她不喜歡被人逼著做事。皇上如果硬來,她能做出什麽以下犯上的事,她自己都說不好。

  不過他總是這樣淡定,倒讓林雲舒恨不得把他溫和的麵皮扒下來,“皇上智謀無雙,但有一點,我比較擔心。”

  皇上看著她,做出洗耳恭聽狀。

  林雲舒放肆的目光將他上上下下逡巡一遍,“皇上身體欠佳。會不會拖後腿呢?”

  這是打探皇上的身體情況,脾氣再好的皇帝都要生氣了吧?林雲舒等著他生氣。

  皇上怔了下,眼底浮現一絲笑意,“沒事。我隻有月圓之夜才會發病。其它時間跟正常人無異。要不然我也不會帶這麽多兵了。”

  身體好和中毒是兩回事。

  林雲舒見他沒生氣,又肆意了一點,再接再厲問道,“你中的是什麽毒?”

  “蠱毒。”皇上歎了口氣,“此毒無人可解。我曾經遍尋苗疆,也沒能找到解毒之法。這毒是子母蠱。一子一母都下在我的體內。”

  子母蠱?林雲舒以前倒是在中見過,不是說要下在兩個人身上嗎?怎麽還能下在同一個人身上嗎?

  皇上見她神色不自覺凝重起來,輕聲安慰道,“張川烏都沒法子。你還是別費心了。”

  林雲舒揉了揉眉心。她學的是接生,對婦科病也算知之甚深,但對毒就是一竅不通了,還真的幫不了他。

  兩人又閑聊了會兒,林雲舒便去了後宮。

  沒出林雲舒所料,張寶珠心情極好,拉著林雲舒的手,喜得眉開眼笑,“林嬸子,你知道嗎?皇上要回來了。”

  春玉麵色卻不怎麽好。他兒子隻能算是皇太孫,奉元帝回來了,皇上還願意直接將皇位傳給她兒子嗎?

  林雲舒歎了口氣,“奉元帝回來了,如果皇上要把他幽禁,你願意去陪她嗎?”

  張寶珠神色頓住,“皇上要幽禁他?”

  林雲舒不答反問,定定看著她,聲音微冷,“是我在問你,不是你在問我。”

  皇上沒給她答案。不過結果卻是可以預料的。如果奉元帝爭鬥失敗,幽禁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張寶珠好心情立時沒了。

  春玉拉住她的手,不得不提醒她,“姐姐,從你背叛奉元帝的那天起,你就沒辦法回頭了。你切不可選錯路。”

  張寶珠也不是笨人。她之前隻是被奉元帝回來這個好消息給砸暈了。但是等她冷靜下來,才意識到奉元帝此次回來,處境並不妙。

  月國已經有了新皇帝。他的存在隻會是新皇的眼中釘、肉中刺。

  就算新皇容得下他。

  但他就真的能咽下那口氣嗎?

  奉元帝被金人囚禁,受了侮辱,心性必定大變,也會怨恨新皇當初為何不肯救他。

  兩人成為死敵也是必然。到那時,她該站誰?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姐姐,你莫選錯了路!”春玉幽冷的聲音傳來,張寶珠臉上的笑容徹底消失殆盡。

  春玉表明自己的立場,“我們顧家站的是新皇。一個無子的新皇和一個風流任性的廢帝,哪怕為了我兒子,我也得選擇新皇。”

  張寶珠忍不住落了淚,“你說的對!我已經沒得選擇!”她隻能站新皇。

  張寶珠哭了半晌,卻不肯鬆開春玉的手。她對春玉的感情不比奉元帝少。一個帶她享受了榮華,一個救她與危難,她不想跟春玉反麵成仇。

  從這方麵來看,張寶珠要感性一點,春玉就要冷靜多了。

  林雲舒陪著兩人說了會兒話,就告辭出宮了。

  第126章

  秋雨剛落,泥土帶著清新的氣息撲麵而來,禦花園裏被雨水打落的花朵重新搖曳,葉子上的雨水抖落到地麵上的青苔,又染上一層油嫩的綠意。

  皇上這幾日身體不好,招了幾位文臣陪同。

  他們沿著禦花園逛了一圈,便在亭子中歇息。

  “你們上書的折子,朕已經看過了。遣使奉迎卻是不妥。金人狡詐,明明從我們月國搜羅幾十車寶物,尤不知足,偏要我們拿三十萬白銀去贖。現在心甘情願送文元回來。我擔心金人使詐。”

  許尚書忙道,“皇上,金國既有意與我月國修好。咱們月國以和為貴,豈能不辨真假就直接否決。這有損我們月國的國威。”

  皇上抬了抬手,“許愛卿說得對。所以朕欲派你和劉尚書前往臨渝關打探虛實。”

  許尚書騎虎難下,沒想到皇上竟派他和劉尚書兩個一品大員前往,這不是大材小用嗎?

  仔細一琢磨,皇上故意把他支開,也是泄憤的意思。誰讓他倆一意孤行想接回舊主,不讓你們跑一趟,豈不是沒麵子?

  許尚書心裏嗤笑皇上這把年紀居然也會使性子。真幼稚!

  許尚書和劉尚書輕裝簡行出發了。

  百官們以為他們打探虛實後,會傳信回來,誰知左等右等,一連等了三個多月都沒見他們傳回信來。反倒是郭將軍八百裏加急,傳了信,說兩人將奉元帝迎了回來。

  皇上眸光轉冷,卻依舊勤政,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小四得知此事,不免在心裏感慨一句,“許尚書和劉尚書膽子可真大啊。皇上讓他們去打探虛實,沒想到他們自作主張把人接回來了。”

  兩國貿易是大事,皇上連協議都沒看到,他們居然就敢受了對方的好意。還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離過年還有三天的時候,許尚書和劉尚書一行人終於到了京城。

  被金人擄走一年多的奉元帝終於重歸舊土。

  皇上從東安門守衛那邊聽到許劉兩位尚書要進宮求見。他立刻招群臣前去東安門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