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作者:易楠蘇伊      更新:2020-07-10 19:46      字數:4404
  怎麽說女方也是大戶人家,他們得找有身份的人保媒才行。

  林雲舒隻認得兩個人身份高貴的官太太。一是李瑾萱,另一個是米秀才媳婦。

  論交情,她自然跟李瑾萱更熟,所以第一個想的就是找她幫忙。

  六日後,一行人到了青州,剛進城迎麵碰上守在城門口的小四。

  原先還書生意氣的他此時卻是蔫蔫的。

  瞧見他們,他立時兩眼放光迎上來,“娘,大哥,三哥,你們來了。”

  林雲舒瞧著他瘦弱的身板,輕輕拍了一下,“你是不是又沒好好吃飯?”

  小四撓頭傻笑,“我有好好吃的。就是最近反胃,吃不下去東西。”

  林雲舒笑笑,“你這婚事到底怎麽回事?你信上寫得不清不楚的。”

  “娘,我給你添麻煩了。”小四認錯態度很好,緊抿著唇,又有些委屈,“我在崔府看到有個姑娘醉酒掉進湖裏。我原以為是個丫鬟就救了,可誰知她竟是崔家小姐。”

  後麵幾個字,他明顯是壓低聲音說的。想來也是怕影響對方名聲。

  林雲舒牽著他的手,就近找了家飯館,要了間包廂,讓小二上了幾樣招牌菜。

  這就是說毀了人家清白,不得不負責。林雲舒也打消去問問崔小姐的念頭了。清白都沒了。她心儀的對象也已經成親。她應該也死心了吧?

  想通後,林雲舒趁著上菜前的功夫寬慰他,“婚事從來都是講究緣份的。你喜歡張寶珠,可是你跟她有緣無份。你剛巧救了崔小姐,你倆雖沒情,但卻是命定姻緣。月老早就定好的。既然事情已經定下,你就好好對待這門親事,不要彷徨。等她進門,你善待她,一樣能過和和美美的日子。”

  她的話平平和和,聽起來好像挺沒誌氣,讓他認命。但卻給人一種信服的力量。

  事情已經到了地步,唯有好好麵對。

  “娘一直相信你們四個將來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林雲舒揉著小四的頭,“美好的婚姻都是靠夫妻雙方共同經營。”

  小四忐忑不安的心就這麽被親娘撫平,隻還是遲疑道,“若是別人質疑我,認為是我使了手段才攀上崔家這門親。我……”

  “身正不怕影子邪。你隻要立身己正就無懼他們。也許他們當著你的麵說酸話,背地裏嫉妒你的好命呢?”林雲舒笑著打趣。

  小四忍不住紅著臉笑了,“是我占了他們便宜。我向師兄打聽過,崔家小姐最低嫁的也是舉人。我隻是一介秀才,擔心委屈了她。”

  他一個大男人自然不會跟人逞口舌之爭,可崔小姐呢?原本出自官宦之家的她卻因為嫁給他,降了好幾個階層。她心裏會不會覺得委屈呢?

  “既然你已知曉委屈了她,那你就要盡力彌補。等她嫁進門,一定好好待她。不過婚期要多等兩年。現在你的職責就是好好讀書,早日中舉。不至落了崔家的麵子。”

  很快小二端著飯菜進來,林雲舒招呼大家吃飯。

  小四搖頭,說自己吃過了。

  林雲舒也點頭,突然想起一事,“你二哥呢?”

  小四咧嘴笑了,“原本二哥陪我一起在城門口等,但牙人來找他,說是城東有家鋪麵的掌櫃回來了,二哥之前去瞧過,地段非常好,他擔心被人搶了去,就先去看鋪麵了。”

  林雲舒點頭,開始品嚐飯菜。青州這邊的口味比西風縣更重。

  小四心事解了,心情也好了不少,笑著給大家介紹,“這邊人嗜辣。二哥說我們家的飯館在這邊肯定能開起來。”

  嗜辣?那火鍋確實好賣,但林雲舒腦子裏第一個想到的卻是夏天火爆全城的小龍蝦。

  可惜的是河間府這邊河裏沒有,隻有小蝦米和魚。

  林雲舒看向老三,突發奇想,“往南邊走,有小龍蝦,你吃過嗎?”

  老三擰著眉想了好半天,終是搖頭,“什麽小龍蝦,長啥樣?”

  林雲舒將小龍蝦的樣子仔細描述一遍給他聽,“大概有三寸長,暗紅色,甲殼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麵有一楔形條紋。”

  老三頭搖成撥浪鼓,“沒有啊。”

  林雲舒心裏越發失望。辣椒,玉米,紅薯,土豆,小龍蝦通通都沒有。這要是上麵解了海禁該有多好啊。

  老三見母親失望,琢磨著自己要不要讓鏢局的人留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小龍蝦。

  吃完飯,四人再次到城門口,跟守城門的衙役打聽,得知老二還沒來,小四讓衙役幫忙帶話,就帶著大家直接回了同知府。

  李瑾萱已經從夫君那邊聽說顧四郎要與崔小姐定親,很為他們高興。將丫鬟婆子都遣出去。

  之前聽夫君說顧四郎無意高攀,還是他好說歹說才同意定親。

  這次林雲舒登門,李瑾萱被夫君千叮嚀萬囑咐過,一定讓她好生勸一勸先生,讓她務必將顧四郎勸好,這可是難得的好姻緣,別人求都求不來呢。

  她這邊剛張嘴,卻不想林雲舒遠比小四好說話多了,甚至對這件婚事也是極為讚成的,倒是省了她一番口舌。

  李瑾萱鬆了一口氣,忍不住笑話夫君,“之前我夫君還擔心先生聽了會不高興,看來是我多慮了。”

  林雲舒搖頭,“你沒多慮,我一開始也是不情願的。大富人家都是低門娶婦,高門嫁女。我自然也擔心小四高娶,會夫綱不振。但世在人為,隻要我們一家真心待她,想必她也能端正自己的態度。而小四有了崔家這個青雲梯也能走得更順暢一些。凡事有利必有弊。多往好處上想,要接受這事也就不難了。”

  李瑾萱啞然,好半晌才道,“先生性情豁達,真是難得。”

  難怪她夫君覺得先生不是一般內宅婦人,性子確實比別人要來得灑脫。

  因為要趕著將兩家婚事定下來,他們也沒在青州停留多久,第二日就和何知遠夫婦一起往府城出發。

  到了府城,何知遠有公務要匯報給崔大人,兩人在前衙討論事情,自然沒時間過來,倒是崔夫人帶著丫鬟婆子親自過來招待。

  崔夫人得知顧四郎身份,一早就請人去打聽顧家家境。自然也知曉這人就是她住宿過的飯館的老板娘。

  她雖看不起商賈,可現在兩家即將結為親家,再加上對方還是出自衡陽林家,她倒也沒有怠慢。

  李瑾萱上前寒暄一陣,都是一個圈子的,崔夫人跟李瑾萱很熟識。

  待李瑾萱將三十件禮物奉上,開始提極親事。

  自家女兒名聲已然傳出去,崔夫人自然不能像普通人家那樣拿喬,隻想趕緊把這門婚事定下,好把輿論壓下去。

  意思意思瞧過禮物,也沒有為難。當然這些禮物也確實是準備得很用心,讓她挑不出毛病。

  雙方交換名帖後,崔夫人裝作無意間提及,想多留女兒幾年。

  林雲舒也表示認同。作為後現代人,她是真不喜歡男女還未成年就結婚。這無疑是提早消耗生命。

  林雲舒果斷答應了,崔夫人如釋重負。

  定完親,崔夫人提出一事,“府中請了位大儒,不如讓四郎一塊讀書吧?這也是我家老爺的主意。”

  小四猛得抬頭,不可思議地看著她。之前崔大人也留他住下,說是可以幫他看看功課。可小四知道他管著偌大一個州府,沒那麽多時間,自然不好打擾。現在得知府上有大儒,十分心動。

  林雲舒看向小四,讓他自己拿主意,小四想了想,站起來拱手向崔夫人行了一禮,“多謝崔嬸子。”

  崔夫人將他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一通。

  雖說這孩子樣貌和家世都不能跟李明彥比,但人品倒還可以,人也知上進。他們家主動推他一把,他將來考中進士,她的囡囡也能當上官太太。

  懷著這樣的心思,崔夫人對顧四郎滿意了幾分,吩咐下人給他收拾客房。

  小四有些遲疑。若是住在這裏,難免寄人籬下。

  林雲舒卻直接拒絕了,“不好叫夫人費心。我打算在府城置一間院子給他讀書。”

  崔夫人見她執意如此,也沒強求,說了幾句勤勉好學之類的話。

  小四站起來,不卑不亢拱手道謝。

  婚事定了,林雲舒在府城停留兩天,找了牙人在府城縣衙周圍購了個一進院子。打掃完後,又讓兩個兒子到鋪子裏采買些個人物品,又買了兩個下人專門照料小四起居。

  林雲舒又從懷裏遞了兩百兩銀子給小四,“這是束修,雖然咱們兩家是嶽家,但是不要給人家添麻煩。”

  小四接過來,握緊拳頭,暗暗發誓一定會好好讀書。

  臨行前,林雲舒還特地找了何知遠,請對方一定要記得照看小四,“他就要去崔家讀書了。我們住得遠,許多事情都是鞭長莫及。你若是去府城匯報事情,不如多開導他。他年紀尚幼,又沒經過事。少年心性,被別人擠兌幾句,心情低落,我擔心他會做出傻事。”

  吃軟飯也是一門技術活。自古以來,大男子主義就是男人的通病。小四也不例外。

  這隻是一件小事,何知遠自然滿口答應。

  林雲舒又試探著問起朝廷是否能解除海禁。

  何知遠遲疑了好幾秒方道,“先生有所不知,聖祖爺建國沒多久,也曾跟外國通商,可那時國外各國正被黑死病蔓延。聖祖爺擔心此病傳染國內,就下令封鎖海禁。”

  林雲舒怎麽也沒想到會是這個原因,卻又道,“從漢朝以來海上貿易就能為國家增加大筆賦稅。我們國家的絲綢,瓷器,紙張,茶葉等等都是國外的暢銷品,放棄這麽好的賺錢機會,不是很可惜嗎?若是擔心有傳染病,可先發一艘船出去試試水,若是國外沒有疾病,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她就沒聽過犯了疫病的人能活過一年以上的。估計疫病早就結束。

  何知遠眉心微蹙,“若是還有疫病,那隨船的人豈不是不能活命?”

  林雲舒表情淡默,“富貴險中求。我們自府城至青州這一路,瞧見一大半都是鹽堿地,百姓們早就沒有了活路。何不冒一次險?”

  這些年都是豐年,百姓才能勉強糊口。若是遇上災年,死人恐怕都能堆積成山。

  何知遠盯著她看了好一會兒,半晌才道,“這事我會跟知府大人提的。”

  林雲舒也知道這事太大,何知遠一個小小同知連上達天聽的機會都沒有,理解地點了下頭。

  作者有話要說:  張寶珠是有原型的,明代張嫣皇後。平民出身,五千位美女中選出來的皇後。下場淒慘。不過本文會給她好結局。麽麽噠。

  第47章

  翌日,何知遠到府衙找崔大人,提出解除海禁,崔大人卻不報什麽希望,但他還是答應勉力一試,給皇上寫了折子。

  待林雲舒從青州回到西風縣,小四寫信過來說女方那邊已經去廟裏為兩人測過吉凶,說兩人是天作之合。而她這邊也找了人測過確實是大吉。

  林雲舒照例用活雁和戒指、首飾、彩綢、禮餅、禮香燭等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也稱送定或定聘。

  她讓老大親自跑一趟青州,將這些東西交給李瑾萱,請對方幫忙送去。

  至於請期,兩家粗略商定婚姻定在兩年以後。

  過完年,老二到青州開新鋪麵。全部準備妥當後,由何知遠介紹一位信得過的掌櫃經營,他再次歸了家。

  到了家,跟家人寒暄過後,老二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交給親娘,“何大人讓我稍信給娘。”

  林雲舒接過信,找了個凳子坐下。

  待看到信中內容,她微微有些驚訝,“何大人就沒跟你說別的?”

  老二搖頭,“他沒說別的。”

  林雲舒將信收好,心裏有些奇怪,之前何知遠不是跟她說過,這個寧王跟朝中大臣素無來往嗎?他怎麽會附議崔大人開除海禁的折子呢?

  難不成寧王也想要爭權了?可他連個繼承人都沒有,爭那個權幹啥?

  又過了兩個月,老三從鏢局回來,剛進大堂撿了個沒人坐的空桌子一屁股坐下,將寶刀拍到桌麵上,一手端了個大海碗,仰著脖子咕嚕一通,全喝光了。

  他用那雙蒲扇似的大手,抹了把嘴上的水漬。瞧見親娘慢條斯理走過來,他忙把人拉到跟前坐下,“娘,京城有件大喜事。你一定特別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