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獨吞楚國
作者:芝麻樹      更新:2020-03-09 05:55      字數:3820
  已過了春寒料峭的時候,天氣漸漸轉暖,小沛也漸漸有了生氣。

  太守府中,劉備正專心致誌地做著一個厚底的布靴。這時,有兩個人沒打一聲招呼就匆匆推開門走進了房裏。

  “大哥,你怎麽還在弄這個?”

  一個粗狂的聲音在房間裏響了起來。

  聞聲而知人,劉備臉色掛上笑意,他轉過對著進來的兩人說道。

  “徐州也不富裕,能省一點是一點,給百姓減少負擔。”

  說著劉備放下手中的布靴,將一旁已經做好的兩雙靴子拿起來看了一眼分別遞給兩人。

  “二弟、三弟,這是給你們做的。”

  關羽雙手接過鞋子柔聲道:“謝謝大哥。”

  “嘿嘿,那感情好啊!謝謝大哥。”

  張飛見還有自己的份,聲音頓時變得歡快,他連忙接過靴子立馬穿了起來。

  隨著張飛脫了舊靴,一股汗臭在房間裏飄散開來,但劉備和關羽兩人眉頭都沒一下,反而開心地看著張飛穿起新靴賣弄。

  “怎麽樣?”

  “好,好,好。”

  大哥做的靴子能不好嗎?

  關羽先將靴子卷起來放進了懷中,然後他又說道。

  “對了,大哥,魏國派了密使來要見你。”

  “這時候?什麽事?”

  劉備有些驚疑。

  張飛從收到禮物的歡喜中回過神,對劉備大笑道。

  “今早,我們和孫策一起宣布同盟,曹操小兒怕了唄!定是來求和的。”

  怪就怪在我們今早才宣布的事情,曹操的使者過了幾個時辰就到了小沛。曹操遠在許昌,這會兒怕是還沒收到消息才對。

  那這密使所來又是為何?他一路走來定然已經知道楚漢結盟的消息,卻依然前來拜見。

  “二弟,你說我是見還是不見?”

  劉備皺起眉頭不禁有些猶豫。

  關羽捋了捋長須,他知道大哥是在猶豫要不要避嫌,不過。

  “見見又何妨,看他能耍出什麽新花樣。”

  “就是,就是!他奶奶的,當初十萬大軍來勢洶洶想要吞下徐州,如今俺倒要看看他求饒的嘴臉。”

  劉備失笑了一聲,吩咐二人道。

  “請徐軍師和諸葛軍師來,我們在偏廳見見這個密使。”

  ······

  偏廳內,劉備、諸葛亮、徐庶、關羽、張飛環坐於其上,除此便再無旁人,一個男子迤迤然從門口走了進來。

  劉備有些驚訝,沒想到曹操竟啟用這麽年輕的人作為外交的使臣,隻見少年深深一拜開口道。

  “魏國軍參謀司馬懿拜見漢王。”

  漢魏相爭,不敢派重臣出使也是理所當然,但不想竟隻讓一個軍參謀來。難道怕我大漢做出斬殺來使的事情?會這麽做的也就曹操,他分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關羽對曹操充滿了鄙夷,冷冷一笑道。

  “魏王看來是沒有什麽誠意啊,就派你一個軍參謀過來求饒?”

  誰知司馬懿也長笑了起來。

  “非也非也,外臣此來非是求饒,而是有一份大禮送給漢王。”

  張飛銅鈴大的眼睛上下打量著司馬懿,眼中滿是不信,嗤笑道。

  “胡歪歪!你兩手空空,莫非憑一張嘴給俺們送禮嗎?”

  司馬懿大笑了幾聲終於停了下來,他的眼神變得銳利,鋒芒四射。

  “魏國願意出兵十萬助漢王消滅楚軍主力,殺死孫策,隨後我軍將退出南方,將整個楚國送與漢王!這份大禮如何?”

  助徐漢獨吞楚國?!

  大廳內所有人霍然一驚,被這份氣魄深深震撼。

  張飛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關羽皺緊眉頭。徐庶和諸葛亮臉色則變得嚴肅,他們的眼睛像是一團跳動的火焰,正在急速地思考著各種變化。

  然而司馬懿還不作罷,拱手繼續說道。

  “為了表示先前對漢王的歉意,從我出發來小沛起,夏侯將軍已經領大軍撤退了,東平、任城送還給徐州。除此之外,彭城、壽春、烏江三座城池都送給漢王以作賠禮,如何?”

  就算是劉備,此刻也忍不住露出驚容。

  曹操已經知道他們結盟的消息了,甚至知道孫策會攻打壽春與自己在小沛會盟,所以曹操才會提出這樣的方案。

  龐大的利益讓人心動。

  曹操這一步棋看似虧大了,其實他隻損失了必然會丟失的壽春,卻瓦解了三麵之圍,將禍水引向孫策,而他則可以專心對付董卓。

  但劉備也不虧,如果曹操和他聯手殲滅楚國的主力,殺死孫策,那江東之地頃刻間就會被徐州吞噬。說整個楚國有些過了,畢竟荊州還有太史慈的8萬兵馬,但整個江東隻零星分布著2萬守軍,孫策死後誰能擋住徐漢大軍?

  富饒的江東可比久經戰火的兗州、青州好上太多了。

  仿佛是惡魔般的果實,散發著誘人的清香。

  大廳內沉默了許久,劉備眯起眼睛說道。

  “魏國的誠意我已明了,先生請先回去去休息吧,我等商量一番再給魏王回複。”

  司馬懿成竹在胸,深深一拜辭別而去。

  待司馬懿走後,劉備掃視眾人問道。

  “都說說吧,你們怎麽看?”

  “大哥,俺是個粗人,不懂這些,你說怎麽辦就怎麽辦!”

  張飛也不多想,反正大哥二哥和兩位軍師都比他聰明得多,他聽著便是了。

  關羽捋著胡須,眉頭緊鎖道。

  “大哥,魏國許諾的利益雖然很大,但我覺得不妥。我們先前已答應孫策的盟約,為了利益背棄盟約,這不是符合道義的行為。”

  劉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看向徐庶和諸葛亮。

  “兩位軍師以為如何?”

  兩人都沉默了很久,徐庶更是一臉苦澀。漢魏聯盟、二分天下,這本是他為劉備獻出的國策。

  北麵是最強大的諸侯袁紹和董卓,這兩個都是硬骨頭!徐庶的意思是交給曹操去啃,他們隻在曹操堅持不住的時候去幫曹操一把。而劉備則西征袁術,南下江東,再攻破弱小的劉表和劉璋。到了那時,劉備的大業就算成功了大半。

  可誰能想到曹操8萬兵馬旦夕之間就傾覆了袁紹40萬大軍,而後袁家兄弟反目更讓曹操坐收漁翁之利,統一北方,成為了坐擁30萬大軍的龐然大物。在麵對董卓、孫策、劉備這三個目標時,誰會成為他的下一個獵物是顯而易見的。

  漢魏脆弱的友誼輕易就被撕裂了,兩家兵戎相見。

  正如關羽所言,事到如今,怎能反而把屠刀揮向前來幫劉備對付曹操的孫策?哪怕徐庶知道孫策隻為報仇和削弱強敵,並不是真的想幫劉備。

  “庶同意關將軍所言。”

  見徐庶這般回答,諸葛亮歎了一口氣。

  論策略、計謀,徐庶未必比自己遜色多少,隻是他這個人很容易感情用事,甚至因此放棄最有利的方針。須知對國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利益,而不是感情,這也正是老師將龐統排在徐庶之上的原因。

  “主公,亮以為應該同意與魏國合作。”

  眾人的目光瞬間投到了諸葛亮身上。

  諸葛亮初到徐州便受重用,徐庶更是對其推崇備至。和夏侯惇一戰,諸葛亮也同樣證明了自己。但是在眾人心中,恐怕還是徐庶的地位要高些,這大概是所謂的先入為主吧。

  此刻見諸葛亮提出“見利忘義”的意見,關羽眼中不禁露出冷意。

  諸葛亮同樣能感受到這份壓力,他在說話之前就知道會這樣,但他還是要說。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對君王的忠誠。

  “主公,若是我們和孫策合作打敗了曹操,天下局勢會有什麽樣的變動呢?”

  他從一旁拿出地圖掛了起來,接著說道。

  “曹操再怎麽厲害,絕對也擋不住秦、楚、漢三麵圍攻,我大哥出使下邳時所說的三家分魏絕不是妄言。”

  “那時我們將得到兗州和青州,可下一步呢?”

  諸葛亮指著地圖環視眾人說道。

  “下一步,我們定然要和董卓爭奪河北四州。和擁有天下第一的騎兵的董卓,在一馬平川的北方爭奪河北四州?!”

  “我們若不去與董卓爭奪河北,也不去攻打江東和豫州,就隻能去攻打司隸州。兗州以西是虎牢關,當初十八路諸侯才打下董卓的虎牢關,如今我們要靠自己攻打。”

  “最壞的情況是,董卓拿下了河北四州,孫策拿下了蜀川、漢中。我們將在兩個大國之間被夾得粉碎。”

  除了徐庶外,眾人的臉色都變得凝重,諸葛亮繼續說道。

  “當然,這盤棋也不是沒棋可走。我們拿下兗州和青州後,若孫策攻打蜀國,就以他攻打漢室宗親的名義廢除盟約幫助蜀國。若秦國攻打河北,就聯合曹操共同抗擊董賊。”

  “雖然不是無棋可走,但這卻是一潭死水。”

  各方各自牽製,很可能回到當初春秋戰國的困局。難道真要再戰幾百年,直到下一位“秦始皇”來重新統一華夏嗎?

  眾人陷入了沉思。

  “現在,曹操肯服軟卻讓這盤棋變活了!”

  諸葛亮和劉備的眼神交匯,他終於在這時向劉備提出了新的國策。

  “第一步,我們可以把孫策主力放進徐州境內,讓曹操斷其後路與我們前後夾擊,殲滅楚國的十萬大軍,殺死孫策!孫策一死,江東必然落入我們手中。”

  “第二步,孫策戰死、江東盡喪,荊州、交州必定大亂。趁其軍心不定,我們迅速出兵,有七成的把握能一戰而克、盡收楚地!”

  “第三步,西取蜀川、漢中,主公的基業將穩如磐石。”

  “最後便可待天下有變,從漢中、荊州、徐州三路出兵,爭奪天下,成就帝王霸業。”

  劉備很倚重徐庶和諸葛亮,他知道兩人都是大才,但直到現在他才明白為何徐庶對諸葛亮如此推崇,甚至向他舉薦諸葛亮時要把軍師祭酒的位置讓給諸葛亮。

  他忍不住感慨道。

  “能得孔明和元直相助,劉備何等幸運!孔明之言讓我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隻可惜我卻不能答應。”

  “主公難道真要為了道義,放棄唾手可得的霸業?”

  劉備看著諸葛亮疑惑的眼睛,又環視了眾人,說道。

  “曹操對人急躁,我則對人寬厚;曹操對人使用暴力,我則對人仁厚;曹操對人詭異,我則對人真誠。每每竟剛好與我相反,因此天下人將他稱為梟雄,而稱我為賢王;因此陶公才將徐州讓給我,使我得以割據一方;因此天下間才有無數英傑前來投奔我這個弱小的諸侯。這是我的立身之本,若我為了利益背叛道義,何以麵對天下人?”